甘油三酯范围

时间:2023-12-30 01:58:45编辑:笔记君

高脂血症,糖尿病和高血压都能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因而被统称为“三高”,三高如果控制不好,非常容易引发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肾功不全等致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疾病。

目前,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控制情况有所好转,但高脂血症的情况却让医生感到担心。我国成年人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已经超过了40%,但人们对其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却不尽如人意。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血脂化验包含的内容较多,成分复杂,早期升高症状不明显,从而导致血脂控制情况不尽如人意。

更为重要的是,朋友们并不知道血脂指标哪项更重要,到底应该控制在什么范围里比较安全。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方面的问题。

什么是血脂,那么多指标,哪项最重要?

血脂是指血液甘油三酯、胆固醇和类脂的总称。在大多数医院所提供的化验单中,血脂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两组参数,其中胆固醇又被分为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在所有指标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各医疗机构在检验血脂的时候,一定要包括这项指标,而且,控制的主要目标都是依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

之所以医生把降血脂的目标放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是因为不同的胆固醇,功能是有所不同的。

无论是高密度脂蛋白,还是低密度脂蛋白,都是胆固醇的运输工具。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作用是把胆固醇由肝脏转运到全身各处,供新陈代谢使用。

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标,就容易造成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从而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

而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恰恰相反,是把胆固醇从周身各处转运回肝脏,通过胆汁代谢出体外或重新利用。

因此,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对心脑血管具有保护作用。

正是因为作用的不同,因此医生们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称为“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称为“坏胆固醇”,而且,把治疗的目标主要放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应该控制在多少?

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成分,没有胆固醇就没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及由此所诱发的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因此,高胆固醇血症被视为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积极控制胆固醇水平,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关键措施。

正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范围应该在2.0~3.1之间。但绝不是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控制在这个区间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对大多数心脑血管风险比较低的朋友,把胆固醇水平控制在4.1以下就可以了,理想状态是控制在2.6以下。对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比较高的人群,需要控制的水平就更低了。根据不同的情况需要控制根据不同的情况需要控制的水平是不同的。

既往患过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

这类朋友需要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1.8以下。细心的朋友会,发现这个指标是低于正常的胆固醇水平的,因此很多朋友就会担心,这么低的水平会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这对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来说,并不是最低指标。对于很多风险更高的朋友,甚至需要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1.4以下。

即使控制在这个水平,两年内仍有2次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则需要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1.0以下。

这连正常指标的一半都达不到,但朋友们也不需要过分担心,国外已经有两名女性把胆固醇水平控制在这个范畴,正常结婚生子,对生活并没有异常的影响。

不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但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或者没有高血压,但有其他危险因素。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朋友们首先需要了解都包括哪些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包括:男性≥45岁,女性≥50岁,吸烟,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正常值,肥胖,既往有早发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

对于这类朋友,不论其既往是否患过心脑血管疾病,也需要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控制在1.8以下。

单纯糖尿病患者,既往没有患过心脑血管疾病,也没有其他危险因素。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适当放宽政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目标值只需要控制在2.6以下。但是需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在目标值范围之内。不只要糖化血红蛋白达标,还需要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70%。

患有高血压,没有糖尿病,但合并有一项其他的危险因素

这种情况,只需要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控制在2.6以下。当然,前提是把血压控制在理想状态,同时控制其他的危险因素。

单纯是高血压,没有其他危险因素;没有高血压,但有三项以上的危险因素。

这种情况下,只需要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4以下即可。同时控制血压和危险因素。

大多数朋友都知道,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主要用药是他汀类药物。但要想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到特别低的水平,单纯依靠他汀类药物,恐怕很难做到。这时候就需要联合用药,通常采取他汀类药物联合依折麦布或PCSK9抑制剂。

总结

胆固醇是血脂化验的一种指标,医生依靠胆固醇水平去评价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为不同个体存在差异,所以要求控制的水平并不相同。药物选择方面,通常以他汀类药物为主,如果仍不能达标需要联合依折麦布或PCSK9抑制剂。

今天的内容我们就聊到这里,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我会带您了解国内最前沿的医学知识,我是张医生,下次再见。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居民营 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t5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健康明星计划##谣零零计划##生命召集令超能团#@爱哭的小女孩讲故事@月光海棠@想好好做医生的胖子

上一篇:骐骥一跃

下一篇:投币摇摇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