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为什么要坚持回到中国
钱学森渴望回到祖国为建设祖国出力。钱学森在美国学习、生活了20年,他是世界一流的火箭专家,在航空科学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也为美国的军事科学做出了贡献。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消息传到美国,他非常兴奋,第一时间就决定放弃在美国的一切,回来为建设祖国而奋斗。钱学森于1934年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1935年由第七届庚子赔款公费赴美进修;1936年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师从西奥多·冯·卡门;1939年获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数学博士学位,之后留下任教。1945年被派赴德调查纳粹德国火箭科技;1955年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争取下,以朝鲜战争空战中被俘的多名美军飞行员交换回中国;1956年出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1957年出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一任院长,同年补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钱学森的成就:1956年初,钱学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时,钱学森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钱学森
钱学森回国是在哪一年
1955年10月1日清晨,钱学森一家回到了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回到自己的故乡。钱学森简介: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献身国防,志在强国,成就了"两弹一星"伟大事业。2009年10月31日北京时间上午8时6分,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2011年12月8日,纪念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