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刀图片

时间:2024-12-04 05:54:26编辑:笔记君

二战中美军使用的M1刺刀详细资料。

M1刺刀实际上是从M1905刺刀发展出来的。
一战中,美国军队广泛使用的是16英寸的M1905型和17英寸的M1917型刺刀。在战斗中,士兵们普遍认为它们不适合于近战搏斗,因为长长的刺刀并不适合于相对比较窄的战壕内使用。所以,战后对设计一种更短一些的刺刀的要求被提了出来。1920年在军方的授权之下开始进行缩短刺刀长度的测试,测试在乔治亚州的陆军学校进行,全面的测试于1921年结束。测试采用了3把不同风格的刺刀:16英寸的M1905型、11.5英寸的M1892型和8 1/2英寸双刃的M1921型。
测试的结果认为:短刺刀更适合于训练有素的士兵进行近距搏斗,并且更适合于在复杂环境下——如:战壕内及建筑物内--使用。但是,对于未经训练的或没有经验的士兵来说,长长的刀锋起到的壮胆作用更明显一些。但是一战的情况表明,刺刀在战场上的使用频率还是相对低的,很少的情况下部队才愿意采用刺刀来结束战斗,人们更愿意依赖来福枪的威力。测试并未很快改变美军配置情况。二战爆发后,美国卷入其中,初期美军配置的依然是一战时期的M1905刺刀和两种型号的步木仓(M1903型来福枪和新式的M1型来福枪)。随着战争的进行,军队再次提出了将刀锋长度从16英寸改短到10英寸的要求,这种改变的好处是更便于随身携带,并且在紧急情况下更能够发挥出武器的效能。这一要求很快得到了响应,好几个部门,包括美国陆军部,领导了将16英寸的M1905型改短为 10英寸的工作。改短试验所用的M1905型刺刀数目不详,改短后的刺刀被称为M1905E1。
据统计,1943年9月至1943年末期间,共有超过22.5万把 M1905E1刺刀经由装备部门列装到部队使用。
美国陆军部对于采用10英寸的M1905E1型刺刀给出的评论是:
1、 刺刀更轻便,上刺刀更迅速,格斗中反应更迅速。
2、 易于在受限的空间内(如:战壕内、室内)使用。
3、 易于离枪单独使用。
4、 可作为一般用途刀使用。
5、 比16英寸的M1905型节省钢材近25%。
报告表明:欧洲各国在一战中就开始采用短刺刀。就这样,M1905E1型刺刀被作为标准型号确立下来,并于1943年4月,正式将其命名为M1刺刀。同时,刀鞘的改型也由Beckwith制造公司的胜利塑料分公司进行,将原来的M3刀鞘改短以便用于M1刺刀。新型的刀鞘被命名为M3A1,由于担心造成名称上的混乱,随后正式将其命名为M7刀鞘。


如何鉴别真假美国M1刺刀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市场最常见的一种美军二战刺刀:M1,,他是很多商家喜欢方的一种制式刺刀
看刺刀套枪的那个圈,老的包浆自然,不会有工具撮过或砂纸磨过的痕迹,切颜色深黑
看刺刀条子,不应该非常新且亮,真品的血槽开的深而且长,下方常见的“炸弹”厂标以及年号都应该很大,估计宽度达到整个刀的宽,有的仿品把厂标什么的印的非常小
最后一步,看刀鞘,很容易啊,,仿得基本上为了节省材料都用塑料,敲敲看,听声音,脆生生的就是塑料壳子,颜色也很鲜艳


二战时候步枪上的刺刀是怎么安上去的?

当然是安装在枪械上的刺刀座了,刺刀一旦安装到位以后是非常稳固和牢靠的,即使白刃战激烈到刺刀都拼弯的程度也不会从枪械上脱落,甚至战斗结束后拆除刺刀时方法不恰当还会造成拆卸失败,因此电视剧中士兵们上刺刀冲锋时刺刀不会掉的情节是客观的。那么刺刀为什么不会掉呢?下面我们就从来了解关于刺刀的知识。 刺刀从枪械上脱落曾经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刺刀最初被发明出来时的安装方法非常粗暴,仅仅是使用绳子绑在枪管上就开始冲锋了,然而捆绑式的粗暴安装不但不利于快速装卸,而且不稳定也不结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法国军官马拉谢·戴·皮塞于1640年发明了一种刀柄可以插入枪管内的刺刀,它长约1英尺(30.48厘米),锥形木质刀柄也长约1英尺,至此士兵们在开展白刃战时拥有了可以快速装卸的刺刀。然而这种插入枪管的刺刀妨碍了枪械的开火功能,如果在战斗中需要开枪射击,那就必须将刺刀从枪口中拔出,射击完毕后还要继续装回枪口,以便于开展白刃战,操作起来可谓是麻烦至极。直到1688年,同样是法国军官德·沃邦元帅才在这种插入式刺刀的基础上改进出套管式刺刀,这就是现代刺刀的雏形。 无论是插入式刺刀还是套管式刺刀,它们一直存在一个近乎于无解的缺陷,那就是非常容易从枪械上脱落。战斗中展开拼刺的双方士兵需要尽量避免与对方的枪械发生激烈碰撞,否则原本固定不牢靠的刺刀将会发生松动,一旦在拼刺中被对方枪械反挑,松动的刺刀势必会从枪械上脱落。最烦人的是刺刀刺中对方躯体后的拔出动作,如果不掌握动作要领,在拔出刺刀的一瞬间刺刀将会被对方躯体吸住,从而导致刺刀从枪械上脱落留在对方体内,士兵需要用手从对方躯体上拔出刺刀再安装回自己的枪械上。现代刺刀的防脱落措施刺刀往往是一种最不引人瞩目的单兵装备,以至于许多读者认为刺刀只是一种能安装的枪械上进行白刃战拼刺的刀具,殊不知现代刺刀是经过近200年的演化才具备今天这种高可靠水平。现代刺刀为了彻底解决使用时的稳固和牢靠问题演化出两种解决措施,第一种是与枪械集成为一体的铰接时刺刀,第二种是可与枪械分离的分离式刺刀。铰接式刺刀所谓铰接式刺刀就是将刺刀固定在枪械上,使之与枪械融为一体,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折叠起来,以减短枪械长度,在使用的时候将其展开。最常见的集成刺刀是三棱刺和四棱刺,比如著名的莫辛.纳甘步枪,它的刺刀安装在枪械的右侧,是枪械的一部分,在不使用的时候可折叠至枪械的护木上,与枪管平行;使用的时候士兵是需要用手指搬动释放键,刺刀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弹出枪械护木下的束缚装置,刺刀上的固定套环(又称刀环)套住枪管,此时刺刀就完成了战斗准备。铰接式刺刀有着许多缺点,比如功能单一,但是它的优点恰恰就是稳固和牢靠,刺刀在任何战斗环境下都不会发生脱落,甚至更换刺刀时都需要借助专用工具才能完成,因此铰接式刺刀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在战斗中发生“掉”的现象的。分离式刺刀所谓的分离式刺刀就是既能安装在枪械上进战斗,又能卸下来当匕首用的刺刀,读者朋友们最熟知的分离式刺刀就是日军“三八大盖”步枪使用的30式剑型刺刀了。该刺刀全长525mm,刀体长 400mm,质量0.69kg,刀身为下单刃式样,截面形状为尖锐的倒三角形;刀身两侧铣有宽血槽,作用是刺入人体后使血液迅速沿槽流出,方便拔刀,同时减轻刀体质量和加强刀身刚度;刀身右侧靠护手处打有生产厂标记;护手为一整体,上端为枪口套环,下端为向前方伸出的护手钩。刀柄末端为闭锁机构,上部为一T形长槽,用以和枪管下方的刺刀座相连接,槽内右侧有弹簧控制的活动卡笋,上刺刀时与刺刀座上的缺口相配合,可将刺刀牢靠地固定在步枪上,需要卸下刺刀时,只要压下柄尾左侧的圆形按钮,使卡笋缩回,即可将刺刀向前方取下。只要圆形按钮不被触碰,刺刀即使在白刃战中拼弯、拼断都不会从枪械上脱落,这种设计被广泛运用现代枪械上,比如我军曾经装备的“81式”自动步枪以及在役的“95式”自动步枪。

工兵铲刺刀谁更强一些?

两种物品想要比较的话,必须先对它们设定一个比较范围,比如是比战斗能力? 还是比综合使用范围? 否则,光是泛泛的一个“强”字,那是无从比起的。
毕竟,刺刀和工兵铲,它们设计出来的目的不同,其所要面对的使用环境和条件也不同。
刺刀主要是用于战斗,属于刀具范畴。
工兵铲主要是用于挖掘(战斗能力只是它的一个兼职项目),属于工具范畴。
两者不属于同一个类别,各自都有其擅长的方向,很难说谁比谁“强”,只能说在某些场合刺刀更合适,而到了另外的某些场合则工兵铲更合适。


小编推荐:军事的指挥军刀,你们知道么

军刀是军官的珍物,冰冷的刀身常使尚武的军人们的热血激荡不已。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下称“军博”)兵器馆二楼展厅,令人瞩目地陈列着一系列中外军刀,它们是中国近现代军事史的见证。因展厅陈列的军刀只概略的注“军刀”或“战刀”、“指挥刀”,我这个刀剑研究的业余爱好者,不惴冒昧,对军博展厅的军刀在辨识的基础上,择要作一概略介绍。军官佩刀或称“指挥刀”即仪仗刀,在我国出现于清末。据《故宫:陆军部档》记载,清末新建陆军第六镇(师)装备有“军官佩刀四百五十二把; 军佐佩刀九十七把; 书记佩刀四十六把”。在军事展厅中挂有一把颇具中国特色的龙头柄的清末新军军官佩刀。(图1上)此刀是1911年-1912图1年间,清政府向日本订制。通常刀身近护手处有一篆字“真”。我认为“真”应是日本兵工厂的刀剑标识“真金入”的简化,有刀身是加钢锻制的意思。民国初年,北洋军队中的军官仍然将佩刀作为礼仪之用。如军队检阅,军官行撇刀礼,士兵则行持枪礼。这一时期的军官佩刀型制与日本礼仪军刀大致相同,惟刀柄花饰为辛亥革命时使用的九星图案(图2和图3下),刀鞘为双挂环。北洋政图2图3府的高级将领的军刀多为日本订制。军刀装饰为狮,以九狮为最高,如蔡锷将军的九狮军刀,甘肃督军张广建之九狮军刀之类,张广建的军刀上有篆刻“我武维扬”四字。我国的工厂也造军刀,据《近代中国兵器工业》一书片字只言的记载,清末民初我国虽有个别兵工厂制造指挥刀,如1908年新疆分伊犁枪子厂、1912年湖南金工厂(后名湖南军械局),1912--1920年山西军械局修械所等。其后国民党,乃至抗日战争中的汪伪南京政府的军官佩刀刀柄以交叉的青天白日旗和梅花为饰,型制大致相同。有的刀刃以薄钢片制,全无实战意义。军博展馆军刀最引人注目,且陈列最多的是日本刀。这与我国抗日战争中缴获最多有关。据英国富勒和葛里高利著的Japanese Military and Civil Swords and Dirks一书统计,1945年8月15日各战场投降日军上缴的陆军军官军刀为336629把(其中上将21把、中将560把、少将432把),还不包括士官的军刀,以及海军军刀。

上一篇:牛蛙照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