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

时间:2024-12-01 14:24:32编辑:笔记君

汉武帝的功和过是什么?

汉武帝的功和过如下:功:1、第一个大力拓展中国疆土的皇帝汉武帝在位时,共开拓疆土面积:198万平方公里。具体边功:北破匈奴直抵阴山。西北张骞通西域,置河西四郡有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东北置乐浪等朝鲜四郡。西南置西南夷七郡。东南抚东越。南灭南越。设珠崖郡于海南岛。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中国传出了冶铁术、凿井术、丝绸制造、漆器制造等技术,西方(域)传入胡(黄)瓜、胡萝卜、葡萄、汗血马、核桃、天马等,建立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历史意义重大,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2、第一个用皇帝年号来纪元的皇帝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公元前113年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年,并追改以前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号六年。3、第一个用罪己诏形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征和四年(前89年),汉武帝向天下人昭告:自己给百姓造成了痛苦,从此不再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甚至表白内心悔意。这就是《轮台罪己诏》。这份诏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帝王罪己诏。过:第一、巫蛊之祸就是汉武帝末年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是汉武朝最大的一桩冤案。第二、他好迷信,渴求长生不老,既耗费了大量财力又对社会风气产生了不良影响。晚年始知悔悟。第三、他还有一个大过就是阉割了一位汉代杰出的史学家,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第四、穷兵黩武,好大喜功。连连发动对匈奴的进攻。既浪费了国力,又没有达到目的。晚年疑心深重,杀害了太子。使得西汉由此走向衰落。随意杀戮大臣,人心分崩离析。汉武帝生平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民族的杰出君主。汉族人。幼名刘彘,是汉朝的第五代皇帝。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汉高祖刘邦的曾孙,其母是皇后王娡。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建立了汉朝最辉煌的功业之一。

评价汉武帝的功与过

  功:1、政治:2、经济:3、思想文化教育:4、军事外交。过(不足):1、文化专制,好大喜功,3、其过在于对匈奴:分化了匈奴部族。虽然在统治的后期犯了一过错,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总体而言是功大于过。    功: 政治:   ①地方实行刺使制度,利于对地方的管辖,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③推行察举制,利于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   经济:   ①把地方的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发五铢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②平定物价、征收工商者的营业税和财产税。   ③重视兴修水利,治理黄河。   思想文化教育:   ①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从此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②在长安创办中央太学和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   军事外交:   ①派卫青、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3次大战,重创匈奴。   ②派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前所未闻的西域资料,密切了和西域的关系,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为后来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础。   ③先后在西南夷地区设郡,加强对西南夷边疆地区的管辖   ④在南越设南海等九郡,进行有效的管辖   ⑤和日本、朝鲜交往。    过(不足):   (1)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专制不利于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②好大喜功,连年发动对匈奴的战争,虽然是匈奴再不能与西汉抗衡,保护了中原农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但巨额沉重的军费,增加老百姓的负担。   (2)   其过在于对匈奴:分化了匈奴部族,使匈奴丢失了大片土地/资源,并造成了整个亚洲形势恶劣化的连锁反应.   对环境:破坏了大量草场/湿地,打击了生态多样化   对宗教:灭掉了不计其数,狂杀不已,   对百姓:由于大兴土木大兴征伐烧钱过度自然到后期人民生活质量极度下降    总评:   对于一个人而言,只要是他接触过某个事物,都会对该事物产生或大或小的功过影响。   功过都是要有对象可言的,孝武皇帝的功对汉帝国而言在于拓展疆土,繁荣外交,完善国家财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对儒家在于使其学说地位平步青云,对百姓在于兴水利,治河道,使边民生活环境大为改善,使民族较为多样化有利于人类基因进化。通过战争机制和查举机制使平民重新获得成为士大夫的机会,也是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阶层两极分化的矛盾。   而对于其他各个方面,由于其皇帝的身份,只要其有所涉及,都会产生比普通人大得多的功过影响。

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有哪些?

一、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1、政治上,实施推恩令,削夺诸侯爵位,建立刺史制度;2、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经济上:盐铁专卖,将铸币权统一收归中央。4、军事上:征讨匈奴,解决边疆隐患。二、推恩令实施的原因。推行的原因。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一是诸侯王势力,二是地方地主豪强势力。因而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实施推恩令。三、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推行的原因,一是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二是诸子百家的学说影响中央统治。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称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在长安兴办太学,将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目的是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影响是从此以后,儒家学说称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四、盐铁专卖。推行的原因一是私人铸币权没有完全禁绝,二是富商控制了国家重要的经济命脉。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盐铁专卖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第一个鼎盛局面。五、军事上攻打匈奴,稳定边疆。武帝即位之后,决心设法解决匈奴的外患问题。从元光六年(前129年)开始对匈奴作战。经过卫青和霍去病等人的北伐后,三次大破匈奴,匈奴再也无力对抗西汉,部分匈奴开始南迁,西汉西北边境上的威胁暂时解除,也为边境的和平和民族的交往奠定了基础。扩展资料:除了上述课本里的提及的举措外,汉武帝还有很多对西汉有力的举措。一、政治上。1、完善监察制度汉武帝在地方设置十三州部刺史。即完善监察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打击地方豪强。京师七郡则另外设立司隶校尉监察。汉武帝将全国地方划分为13个监察区,是为冀、兖、豫、青、徐、幽、并、凉、荆、扬、益、朔方、交趾共13州(京畿附近7郡为司隶校尉部作为一个单独的监察区)。每州派遣一名刺史,每年8月巡行所部,监察地方官员和强宗豪右,岁终至京师向御史中丞禀报。此时的刺史为监察官,秩六百石,较郡守的秩比二千石为低。2、设立察举制察举制为中国古代有系统选拔人才制度之滥觞,对后世影响极大。主要用于选拔官吏。它的确立是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开始的。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袭制和从隋唐时建


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有哪些?

一、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1、政治上,实施推恩令,削夺诸侯爵位,建立刺史制度;2、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经济上:盐铁专卖,将铸币权统一收归中央。4、军事上:征讨匈奴,解决边疆隐患。二、推恩令实施的原因。推行的原因。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一是诸侯王势力,二是地方地主豪强势力。因而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实施推恩令。三、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推行的原因,一是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二是诸子百家的学说影响中央统治。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称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在长安兴办太学,将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目的是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影响是从此以后,儒家学说称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四、盐铁专卖。推行的原因一是私人铸币权没有完全禁绝,二是富商控制了国家重要的经济命脉。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盐铁专卖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第一个鼎盛局面。五、军事上攻打匈奴,稳定边疆。武帝即位之后,决心设法解决匈奴的外患问题。从元光六年(前129年)开始对匈奴作战。经过卫青和霍去病等人的北伐后,三次大破匈奴,匈奴再也无力对抗西汉,部分匈奴开始南迁,西汉西北边境上的威胁暂时解除,也为边境的和平和民族的交往奠定了基础。扩展资料:除了上述课本里的提及的举措外,汉武帝还有很多对西汉有力的举措。一、政治上。1、完善监察制度汉武帝在地方设置十三州部刺史。即完善监察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打击地方豪强。京师七郡则另外设立司隶校尉监察。汉武帝将全国地方划分为13个监察区,是为冀、兖、豫、青、徐、幽、并、凉、荆、扬、益、朔方、交趾共13州(京畿附近7郡为司隶校尉部作为一个单独的监察区)。每州派遣一名刺史,每年8月巡行所部,监察地方官员和强宗豪右,岁终至京师向御史中丞禀报。此时的刺史为监察官,秩六百石,较郡守的秩比二千石为低。2、设立察举制察举制为中国古代有系统选拔人才制度之滥觞,对后世影响极大。主要用于选拔官吏。它的确立是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开始的。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袭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制此后成为汉代聘用官吏的制度,有的学者曾经指出,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的元光元年,是“中国学术史和中国政治史的最可纪念的一年。”征辟制是汉武帝时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制度,就是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主要有皇帝征聘和府、州郡辟除两方面,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用以作为察举制的补充。3、创立年号。在中国历史上,年号由汉武帝发明及首先使用,首个年号为建元(前140年—前135年)。此前的帝王只有年数,没有年号。据满清赵翼的《二十二史札记》考证,年号纪年是在汉武帝十九年首创的,年号为“元狩”,并追认元狩前的年号建元、元光和元朔。后来,人们把这记录年代的开始之年称为“纪元”,改换年号叫做“改元”。此后,每次新皇帝登基,常常会改元。一般改元从下诏的第2年算起,也有一些从本年年中算起。二、军事上。1、开疆拓土汉武帝除了北伐匈奴之外,也武力平定四方,大幅开扩领土,在西南,汉朝消灭了夜郎及南越国,先后建立了7郡,使到今日的两广地区自秦朝后重新归纳中国版图。而海南岛在历史上,也首次真正纳入中国的版图。在东方,他于公元前109年至前108年派兵消灭了卫氏朝鲜,并且将卫氏朝鲜的国土分为四郡──乐浪郡、真番郡、临屯郡及玄菟郡。2、外交汉武帝派遣了张骞出使西域,张骞的两次出使打通了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交通的通路。即丝绸之路,极大促进了中国同西方经济及文化的交流。三、文化上。创建太学1、创建太学。汉武帝元朔五年,创建太学,是接受当时儒家学者董仲舒的建议。董仲舒指出,太学可以作为“教化之本原”,也就是作为教化天下的文化基地。他建议,“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这样可以使国家得到未来的人才。太学的成立,助长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于文化的传播,成为重要的推手,同时使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情形有所转变,一般人家子弟得以增加入仕的机会,一些出身社会下层的人才,也有机会到朝廷做官。2、建立乐府。乐府一名本指管理音乐的官府。汉武帝在掌管雅乐的太乐官署之外,另创立乐府官署,掌管俗乐,收集民间的歌辞入乐。“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后人把乐府机关配乐演唱的诗歌,也称乐府。3、颁布太初历。太初历是中国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一种历法,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统一,而且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历法。在天文学发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由邓平、唐都、落下闳及司马迁等根据对天象实测和长期天文纪录所制订。《太初历》的制订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性的一次历法大改革。《太初历》的科学成就,首先在于历法计算上的精密准确。四、经济上。1、改革币制西汉自建立以来,币制混乱,郡国铸币失控又是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发生的原因之一。汉武帝统治时期,由于对外征伐不断,中央财政从此前“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的丰盈一变而为入不敷出的困局。中央政府除了靠鬻武功爵等方式快速增加财政收入外,打击大商人,此即汉武帝币制改革的初衷。故汉武帝即位后,为了中央政府在经济管理和政治统治上的需要,便十分重视解决币制问题,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基本解决了汉初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币制问题。一方面稳定了金融,另一方面将地方的铸币权重新统一于中央。六次改革后三官五铢的发行一举解决了困扰西汉金融多年的私铸、盗铸问题,汉武帝的币制改革至此取得了较大成功。2、重视农业在经济方面,汉武帝为推动农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在全国修了不少水利工程,例如:龙首渠,六辅渠等等,以便农田灌溉。再加上新式耕种技术的提倡,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武帝查看全部6个回答相关问题全部汉武帝采取了哪些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1)政治:   ①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加强监察制度等。   ②变古创制,包括收相权、设刺史、立平准均输等重大改革与创制,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政治制度。这种法制传统,成为此后二千年间中华帝国制度的基本范式。?   (2)军事:   ①主要是集中兵权,充实了中央的军事力量;改革兵制。   ②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使北部边郡得以安定。   ③派张骞出使西域,开括了西北边疆。   (3)经济:   ①采取重农轻商,整顿财政,颁布“算缗”、“告缗”令,征收商人资产税,大力打击奸商;   ②采取桑弘羊建议,将冶铁、煮盐收归官营,禁止郡国铸钱,统一铸造五铢钱;   ③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大大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   ④兴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实行“代田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⑤另外,在经济方面还有一条重要的举措,就是将当时的货币进行统一。   (4)思想: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学成为了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大力推行儒学,在长安设太学。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统治正统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对后世中国政治、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人事:汉武帝也非常注重人才的开发,他确立了察举制度,是中国有系统选拔人才制度之滥觞,对后世影响很大49 浏览12572017-11-18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采取了哪些措施1、政治: (1)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加强监察制度等。 (2)变古创制,包括收相权、设刺史、立平准均输等重大改革与创制,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政治制度。这种法制传统,成为此后二千年间中华帝国制度的基本范式。 2、军事: (1)主要是集中兵权,充实了中央的军事力量;改革兵制。 (2)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使北部边郡得以安定。 (3)派张骞出使西域,开括了西北边疆。 3、经济: (1)采取重农轻商,整顿财政,颁布“算缗”、“告缗”令,征收商人资产税,大力打击奸商。 (2)采取桑弘羊建议,将冶铁、煮盐收归官营,禁止郡国铸钱,统一铸造五铢钱。 (3)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大大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 (4)兴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实行“代田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5)另外,在经济方面还有一条重要的举措,就是将当时的货币进行统一。 4、思想 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学成为了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大力推行儒学,在长安设太学。 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统治正统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对后世中国政治、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人事 汉武帝也非常注重人才的开发,他确立了察举制度,是中国有系统选拔人才制度之滥觞,对后世影响很大。 扩展资料: 汉武帝大一统的背景: 登基之初,汉武帝继续父亲生前推行的养生息民政策,进一步削弱诸侯的势力,颁布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来推动诸侯分封诸子为侯,使诸侯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缩减。 同时,他设立刺史,监察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将冶铁、煮盐、酿酒等民间生意编成由中央管理,禁止诸侯国铸钱,使得财政权集于中央。 思想上,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儒学在古中国的特殊地位铺平了道路。当然,汉武帝时期,汉朝亦不曾缺少法治思想。 在宣扬儒学的同时,汉武帝亦采用法规和刑法来巩固政府的权威和显示皇权的地位。因此,汉学家认为这更应该是以儒为主以法为辅,内法外儒的一种体制。 对广大百姓宣扬儒道以示政府的怀柔,而对政府内部又施以严酷的刑法来约束大臣经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等一系列的发展经济与民生政策之后,西汉王朝的国力已蒸蒸日上。 汉武帝在承袭这些政策同时,积极准备军事力量的发展。继位后,先平定南方闽越国的动乱。后开始着手以军事手段代替带有屈辱性质的和亲政策来彻底解决北方的匈奴的威胁。 派名将卫青、霍去病三次大规模出击匈奴,收河套地区,夺取河西走廊,打通西域,封狼居胥,将当时汉朝的北部疆域从长城沿线推至阴山甚至更远。    在对匈奴的战争同时,采取和平手段和军事手段使西域诸国臣服。丧失肥沃茂盛的漠南地区后,匈奴王庭远迁漠北,从此一蹶不振。 这就基本解决自西汉初期以来匈奴对中原的威胁,为后来把西域并入中国版图奠定基础。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由此而始。春节始于太初改历,汉武帝改正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彻45 浏览53892019-03-07初一历史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提出者是谁汉武帝了。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   汉武帝十六岁时登基,为巩固皇权,汉武帝设置中朝,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汉武帝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另有开辟丝路、建立年号、颁布太初历、兴太学等举措亦影响深远。   汉武帝在各个领域均有建树,但在位后期穷兵黩武,又造成了巫蛊之祸,为此留下负面评价。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汉武帝下罪己诏。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3 浏览1722016-11-17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有哪些1、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借恩赐亲戚的名义,削弱诸侯王权利,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经济上,盐铁专售,将暴利行业收归国有;全国制造五铢钱,统一铸币权。 3、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唯一正统思想。 4、军事上,北击匈奴,解除来自北方游牧民族对汉朝的威胁。 扩展资料: 在汉武帝治下,汉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都达到鼎盛。疆域和势力范围,东邻韩国,西有新疆,南至越南,北接蒙古,堪称超级大帝国。 政治上,汉武帝十六岁时登基 ,为巩固皇权,中央设置中朝,为加强对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监察,在地方设置十三州部刺史,令刺史督察二千石级别的郡国守相 。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 文化方面同样灿烂辉煌。哲学家董仲舒,文学家司马相如,音乐家李延年,探险家张骞,农学家赵过,天文学家唐都、落下闳,便都出在这个时代。 元狩四年(前119),汉武帝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将铸钱、炼铁、煮盐三个产业国营化。通过重点产业收归国营,汉武帝的中央财政得以巩固。 军事上刘彻派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各以骑兵五万为先锋,步兵数十万为后盾,大规模出征匈奴,结果匈奴远走漠北戈壁,漠南再无王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汉武帝328 浏览29152019-08-08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简洁主要内容1、政治上:颁布“推恩令”,解除了王国对朝廷的威胁。 2、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3、军事上:反击匈奴,解除了匈奴对北部边疆的威胁。18 浏览2242018-12-262评论热心网友4不错哦热心网友2爱你哟!评论两句278下一条回答被赞92次精彩推荐联运知慧_一站式解决垃圾分类系统...垃圾分类系统 智能技术手段实施垃圾分类投放,回收...zjlyzhkj.com广告 2019mba报名时间了解 报考新条件...通告:2019年在职硕士考试发生巨大改变,2019mba报名时间...bj.yesacc.com广告 


汉武帝政治措施是什么?

汉武帝政治措施如下:1、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和限制蕃王的“附益之法”。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为列侯,由郡守统辖,这就削弱了汉初的分封的诸侯国势力,强化完善封建法制,打击豪强地主势力,维护封建社会秩序。2、改革官制,加强皇权。打破封侯为相的惯例,起用布衣为相,对丞相完全控制,任用低级的官吏和侍从人员为尚书令、侍中等职,共议军国大事。形成“中朝”决策机构,其中尚书令权力越来越大,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制组成的机构,演化成一般的执行机构,称为“外朝”。3、大量选拨人才,重视官吏的任用和考核,加强皇帝对地方官僚的控制。实行察举制,公元前106年,汉武帝把全国分为13州,每一州作为一个监察区,设刺史一名进行监察。政治措施的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以及救灾行动。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大一统的措施。一、政治方面(1)改革官职,组成内朝和外朝,加强皇权。(2)大量选拔人才,重视官吏的任用与考核;实行刺史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官僚的控制。(3)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4)强化完善封建法治,打击豪强地主势力,维护封建社会秩序。(5)强化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和皇族的不法行为。在地方设刺史,负责监督地方官员。二、军事方面三次反击匈奴,改变了汉朝与匈奴的关系中的被动地位;进军西南地区,征服东越南越,设置南海等九郡。三、经济方面改革币制,铸造五铢钱,作为通行全国的法定货币;盐铁官营,由国君垄断经营盐铁的生产和销售;“均输平准”平抑物价,征收大商人,高利贷者的财产税。四、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提倡大一统,儒学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汉武帝还创建了中央太学与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确立了封建官学制度。此外还崇尚法治。尊儒尚法是他实行统治的根本思想。五、建立年号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年,并追改以前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号六年。

上一篇:刘丽娜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