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牛耳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11-28 12:21:14编辑:笔记君

《三国》中说曹操“执天下牛耳”这句话话是什么意思?

执牛耳
zhí niú ěr

古义: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

来源: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哀公十七年》:“诸侯盟,谁执牛耳?”太仓之~,海内无不受其牢笼。 ★清·黄宗羲《姜山启彭山诗稿序》 就是指在高处的权位


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掌天下之牛耳。的牛耳是什么意思?

执牛耳,是指在某些领域处于重要地位的意思。盟用牛耳,卑者执之,尊者涖之。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次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主盟国莅之,故称次盟国为执牛耳,执牛耳原本是一种仪式,后泛指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居最有权威的地位。

典故由来:
《春秋.左传.鲁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五四六年)———
晋楚争先,晋人曰:晋固为诸侯盟主,未有先晋者也。楚人曰:子言晋楚匹也,若晋常先,是楚弱也,且晋楚狎主诸侯之盟也久矣,岂专在晋?叔向谓赵孟曰:诸侯归晋之德只,非归其尸盟也,子务德,无争先,且诸侯盟,小国固必有尸盟者,楚为晋细,不亦可乎?乃先楚人。书先晋,晋有信也。

盟誓所需用器具,诸如盤敦之类,盤盛牛耳,敦盛牛血。孔颖达疏云:盟,实大国为主,而此云小国主盟,知其主辨具也,哀十七年:公会齐侯,盟于蒙,孟武伯问於高柴曰(高柴字子臯,孔子弟子):诸侯盟,谁执牛耳?季羔曰:鄫衍之役,吴公子姑曹;发阳之役,卫石魋。武伯曰:然则彘也。所言主辨具者,如彼执牛耳之类,皆小国主备之法,当小国执牛耳。鄫衍吴公子执之者,於时,吴为盟主,夷不知礼,故自使其人执之也。盟法:大国制其言,小国尸其事。此盟争先歃,不争主备。叔向以小国主盟为言者,叔向以久争不决,或将战鬬,因盟时小国有所主,欲令赵孟下楚,假此以劝之耳。

《春秋.左传鲁定公八年》(公元前五零一年)———   
晋师将盟卫侯于鄟泽,赵简子曰:羣臣谁敢盟卫君者?涉佗、成何曰:我能盟之。卫人请执牛耳,成何曰:卫,吾温原也,焉得视诸侯?将歃,涉佗捘卫侯之手及捥,卫侯怒,王孙贾趋进曰:盟以信,礼也,有如卫君,其敢不唯礼是事,而受此盟也?

盟礼:次盟者执牛耳,而尊者涖牛耳,以主导次盟者。衞侯与晋大夫盟,卫侯自以当涖牛耳也,故请晋大夫执牛耳。唐孔颖达正义曰:盟用牛耳,卑者执之,尊者涖之。请执牛耳,请使晋大夫执牛耳。《周礼.戎右》云:盟则赞牛耳。郑玄云:谓尸盟者割牛耳取血助为之,尸盟者执之。襄二十七年传曰:诸侯盟,小国固必有尸盟者,是小国主备办盟具,宜执牛耳。哀十七年传曰:公会齐侯,盟于蒙,孟武伯问於高柴曰:诸侯盟,谁执牛耳?季羔曰:鄫衍之役,吴公子姑曹;发阳之役,衞石魋。武伯曰:然则彘也。鄫衍,吴为盟主,不知盟礼,当令小国执牛耳,而自使其臣执之。濮阳,宋鲁衞三国,衞为小。蒙则齐鲁二国,鲁为小。皆是以小国执牛耳,而尊者涖之,以主(导)次同盟者。今衞侯与晋大夫盟,自以当为盟主,宜涖牛耳,故请晋大夫使执之。

《左传.鲁哀公十七年》(公元前四七八年)———   
公会齐侯,盟于蒙,孟武伯相,齐侯稽首,公拜,齐人怒,武伯曰:非天子,寡君无所稽首。武伯问於高柴曰:诸侯盟,谁执牛耳?季羔曰:鄫衍之役,吴公子姑曹;发阳之役,卫石魋。武伯曰:然则彘也。

尸,主也,“主”不是盟主的意思,而是实际操作者的意思,诸如割牛耳(或执牛耳)、用敦接取牛血等实际操作。古代讲究谦卑尊让,不像现在总喜欢说“谁最牛X?我最牛X!”孟武伯问“诸侯盟,谁执牛耳?” 就相当於在问 ‘诸侯盟,谁应该处在卑位来实际操作准备?’ 古代的盟会,有类似于今日开会的地方,会议的具体细节布置,都是下面的人来做,到点领导出席讲讲话定定大方向就是了,作为领导,不可能亲自操刀割完了牛耳再拿著,端著一盆牛血,血了呼啦的不吉利,故有“君子远庖厨”之说,诸如此类都是一脉相承。

宣誓结盟 - 执牛耳(盟用牛耳,卑者执之,尊者涖之)———   
《十三经注疏.周礼.戎右》:戎右掌戎车之兵革使,诏賛王鼓,传王命于陈中,会同充革车,盟则以玉敦辟盟,遂役之,賛牛耳,桃茢。

盟则以玉敦辟盟,遂役之。郑玄注云:郑司农云:敦,器名也。辟,法也。玄谓:将歃血者,先执其器,为众陈其载辞,使心皆开辟也。役之者,传敦血,授当歃者。隋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云:敦音对。歃,所洽反。贾公彦疏云:先郑以辟为法,此无取於法义,故後郑为开辟盟者之心。云将歃血者先执其器者,凡盟,先割牛耳,盛於珠盤,以王敦盛血,戎右执此敦血,为陈其盟约之辞,使心开辟,乃歃之。
賛牛耳桃茢。郑玄注云:郑司农云:賛牛耳,春秋传所谓执牛耳者(戎右非亲自执牛耳也,辅助(指导)实际操作者也,一言以蔽之,全部过程,相当於俗话的“君子动口,小人动手”而已);故书茢为灭(“故”者,郑司农所见版本“茢”作“灭”);杜子春云:灭当为厉。玄谓:尸盟者割牛耳,取血,助为之,及血在敦中,以桃茢拂之,又助之也。耳者,盛以珠盤,尸盟者执之。桃,鬼所畏也。茢,苕帚,所以扫不祥。经典释文云:茢音列,沈音例。盛音成。苕音条。帚,之受反。贾公彦疏云:引春秋者,按哀十七年,公会齐侯,盟于蒙,孟武伯问於高柴曰:诸侯盟,谁执牛耳?季羔曰:鄫衍之役,吴公子姑曹(注云在七年);发阳之役,卫石魋(注云发阳郧也在十二年)。武伯曰:然则彘也(彘,孟武伯之名)。以其鲁於齐为小国故也。云玄谓尸盟者割牛耳者,尸盟即是小国也。云桃鬼所畏也茢苕帚所以埽不祥者,杀牲取血,旁有不祥,故执此二者,於血侧也。   
这就要从古代人们宣誓结盟的仪式说起。在古代,诸侯之间订立盟约时,必须举行一种“歃血为盟”的仪式,就是赴会的诸侯都要喝口牛血以表诚意。在《周礼·夏官·戎右》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赞牛耳,桃茢。郑玄解释为:“尸盟者割牛耳取血助为之,及血在敦中,以桃茢沸之又助之也。”这种“歃血为盟”的仪式是很隆重的,具体的结盟程序是:此次结盟的次盟者先将一头活牛的牛耳割下来,取血,盛于敦(音对)中,由次盟者执盘和敦,主盟者莅之,尝一口牛血,与盟者于是相继歃血,表示彼此之间有天地神灵为鉴,要坚守盟约,倘若有违约者,必将遭受神灵的惩罚,最终将像牛一样死亡。


上一篇:网球比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