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现代翻译

时间:2023-09-07 09:45:07编辑:笔记君

1,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现代翻译

【翻译】突然探子来报:“华英雄率领铁骑下关,用长竹竿挑着孙太守戴红色的帽子,来寨前大骂挑战。”他说:“谁敢去挑战?”袁术背后转到骁将俞涉说:“我愿意去。袁绍喜欢”,就着俞走出来马。立即报告来:“对涉及与华英雄战斗不三合,被华英雄杀了。”大家十分吃惊。太守韩馥说:“我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袁绍急令出战。潘凤手提大斧上马。走了不多时候,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英雄杀了。“众人都惊慌失色。袁绍说:“可惜我上将颜良、文丑未到!有一个人在这里,为什么害怕华雄!“话还没说完,台阶下一人大声呼喊出来说:“我愿意去斩华雄人头,献于帐下!”大家看的,见到他的人身高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站在帐篷前。绍问什么人。公孙瓒说:“这是刘备的兄弟关羽呢。”绍问现居何职。薛攒说:“跟随刘备担任马弓手。”帐上袁术大怒喝道:“你欺骗我众诸侯没有大的?衡量一个弓箭手,怎么敢胡说八道!给我打出来!“曹操急忙阻止他说:“公路息怒。这人已经在大谈,一定要有勇气谋略;试教出马,如果不能取胜,责备他不慢。”袁绍说:“如果一个弓箭手出战,一定被华英雄所笑。“曹操说:“这人仪表不习惯,华雄怎么知道他是弓箭手?”关先生说:“如果不取胜,请把我头。“操教滤热一杯酒,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先生说:“酒并且考虑下,我去年就来。”从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到关门外鼓声大振,喊声大起,如天塌地陷,贺拔岳撼山崩,大家都不惊讶。正想探听,萧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的头,扔在地上。这酒还温。后人有诗赞的说:威镇乾坤第一功,营画鼓响咚咚。云长停杯展示勇敢,酒尚温时斩华雄。曹操非常高兴。只见玄德背后转到张飞,高声大叫:“俺哥哥杀了华英雄,不在这里杀了入关后离开,活拿董卓,更待何时!”袁术大怒,喝道:“俺大臣们还从谦让,衡量一个县令手下小卒,怎么敢在这里耀武扬威!都与赶出帐离开!“曹操说:“有功劳的奖赏,有什么办法贵贱吗?”袁术说:“既然但你们只重一县令,我要告退。“曹操说:“难道可以因为一句话而误了大事啊?”命公孙瓒而且带刘备、关羽、张飞回寨。众官都散。曹操暗中派人带着牛酒安慰三人。【出处】《三国演义》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部分)【原文】忽探子来报:“华雄引铁骑下关,用长竿挑着孙太守赤帻,来寨前大骂搦战。”绍曰:“谁敢去战?”袁术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曰:“小将愿往。”绍喜,便著俞涉出马。即时报来:“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众大惊。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绍急令出战。潘凤手提大斧上马。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众皆失色。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绍问何人。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绍问现居何职。瓒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也?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后人有诗赞之曰: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咚咚。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曹操大喜。只见玄德背后转出张飞,高声大叫:“俺哥哥斩了华雄,不就这里杀入关去,活拿董卓,更待何时!”袁术大怒,喝曰:“俺大臣尚自谦让,量一县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扬威!都与赶出帐去!”曹操曰:“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袁术曰:“既然公等只重一县令,我当告退。”操曰:“岂可因一言而误大事也?”命公孙瓒且带玄德、关、张回寨。众官皆散。曹操暗使人赍牛酒抚慰三人。扩展资料:关羽早年跟随刘备颠沛流离,辗转各地,和刘备、张飞情同兄弟,因而虽然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关羽仍然借机离开曹操,去追随刘备。赤壁之战后,关羽助刘备、周瑜攻打曹仁所驻守的南郡,而后刘备势力逐渐壮大,关羽则长期镇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在与曹仁之间的军事摩擦中逐渐占据上风,随后水陆并进,围攻襄阳、樊城,并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军,将前来救援的于禁打的全军覆没。关羽威震华夏,使得曹操一度产生迁都以避关羽锋锐的想法。但随后东吴孙权派遣吕蒙、陆逊袭击了关羽的后方,关羽又在与徐晃的交战中失利,最终进退失据,兵败被杀。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民间尊其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三国演义》尊其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中的“义绝”。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翻译--温酒斩华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温酒斩华雄

2,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

关羽温酒斩华雄讲的是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故事。在汜水关前,各路诸侯豪杰大战华雄未果,袁术恐先锋孙坚立下头功不发粮草,以至孙文台兵败汜水关,大将祖茂被华雄所斩,之后袁绍问谁人可斩了华雄,于是关羽主动请缨,但因为身份低微而受到袁术的耻笑,说:“一个小小的马弓手也敢口出狂言。”曹操觉得他是英雄,说:“此人长相非凡,旁人焉知其为马弓手?”于是递给关羽温酒一杯说:“将军且饮了此杯以壮胆气”,关羽却道:“待我斩了华雄后再饮未迟!”于是拍刀上马顷刻提了华雄首级回营,此时酒且尚温!

3,简述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情节 50字

描述的是:董卓废黜少帝刘辨而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后,残暴不仁、擅权于朝堂。以袁绍、曹操等人组成的关东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然而前锋孙坚在进军汜水关时被华雄击败,华雄不可一世,在潘凤等大将接连被华雄斩杀之时,关羽主动请缨前去战华雄,在温酒未冷却的极短时间内斩杀华雄,关羽从此名震诸侯。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回。“温酒斩华(huà)雄”在历史上从未发生过。该故事是四大名著之一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经典情节。扩展资料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关羽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关羽一生以勇猛著称,说到关羽最经典的战役,很多人都会提到温酒斩华雄。但是这场战役事实上并不是关羽打的,而是孙坚打的,我们都被欺骗了,因为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老先生把孙坚换成了关羽,于是才有了这个经典的典故。斩华雄这个事情,史书也有明确记载,不过呢记载的是孙坚,并不是关羽。当时关东州郡起兵讨董卓,孙坚也起了兵,从湖南北上,到鲁阳与袁术会师。按照史书的记载,华雄的出场是在阳人战役,而且就在这个战役中被斩杀了。当时孙坚进攻梁县之西的阳人。

4,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译文

出自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回,原文:忽探子来报:“华雄引铁骑下关,用长竿挑着孙太守赤帻,来寨前大骂搦战。”绍曰:“谁敢去战?”袁术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曰:“小将愿往。”绍喜,便著俞涉出马。即时报来:“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众大惊。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绍急令出战。潘凤手提大斧上马。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众皆失色。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绍问何人。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绍问现居何职。瓒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也?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译文:突然探子来报:“华英雄率领铁骑下关,用长竹竿挑着孙太守戴红色的帽子,来寨前大骂挑战。”他说:“谁敢去挑战?”袁术背后转到骁将俞涉说:“我愿意去。袁绍喜欢”,就着俞走出来马。立即报告来:“对涉及与华英雄战斗不三合,被华英雄杀了。”大家十分吃惊。太守韩馥说:“我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袁绍急令出战。潘凤手提大斧上马。走了不多时候,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英雄杀了。“众人都惊慌失色。袁绍说:“可惜我上将颜良、文丑未到!有一个人在这里,为什么害怕华雄!“话还没说完,台阶下一人大声呼喊出来说:“我愿意去斩华雄人头,献于帐下!”大家看的,见到他的人身高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站在帐篷前。绍问什么人。公孙瓒说:“这是刘备的兄弟关羽呢。”绍问现居何职。薛攒说:“跟随刘备担任马弓手。”帐上袁术大怒喝道:“你欺骗我众诸侯没有大的?衡量一个弓箭手,怎么敢胡说八道!给我打出来!“曹操急忙阻止他说:“公路息怒。这人已经在大谈,一定要有勇气谋略;试教出马,如果不能取胜,责备他不慢。”袁绍说:“如果一个弓箭手出战,一定被华英雄所笑。“曹操说:“这人仪表不习惯,华雄怎么知道他是弓箭手?”关先生说:“如果不取胜,请把我头。“操教滤热一杯酒,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先生说:“酒并且考虑下,我去年就来。”从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到关门外鼓声大振,喊声大起,如天塌地陷,贺拔岳撼山崩,大家都不惊讶。正想探听,萧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的头,扔在地上。这酒还温。扩展资料:这是一个战斗英雄斩将立功的战斗场面,一般的写法总是要大写特写战场的情景;然而在这里,作者却不直接去写战场,而是着意来写会场;把战场放在会场后面来写。会场的空气和人们的情绪又完全受着战场的支配。就象是一幕剧,场景始终不换,戏一直在中军账里开展,战斗放在后场进行。可是,战场上的杀声、鼓声、喊声却一直震荡着会场上人们的耳膜和心弦。例如,鼓声、杀声、斩兵斩将,这些战场情景全是耳闻,这是虚写;议论、争吵、派兵遣将,这些会场情景才是眼见,这是实写。又如,全场的中心人物关羽往来于战场、会场之间;他的冲锋陷阵的战斗声势和神威,是耳闻,这是虚写;“鸾铃响处,马到中军”的刹那之间,可以说既是耳闻又是眼见;“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的英雄气概,才是眼见,这是实写。而会场上的人们,时而“大惊”,时而“失色”,时而“失惊”,时而又“大喜”,时而又“大怒”或“大叫”。这些在会场表现出来的人们的激荡不安的各种情态,又无一不和战场上的动静紧紧相关。这样就把战场和会场紧紧连在一起了。同时,由于既有会场,又有战场;既写耳闻,又写目睹;既有实际情景的描绘,又有情势气氛的烘托;即所谓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就对英雄人物的塑造,起到了一种传神壮威的作用。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的具体运用就体现于此。

5,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改写成现代的

曹操招兵买马,会合袁绍、公孙瓒、孙坚等十七路兵马,攻打董卓。刘备、关羽和张飞追随公孙瓒一同前往。董卓大将华雄打败了十八路兵马的先锋孙坚,又在阵前杀了两员大将,非常得意。十八路诸侯都很惊慌,束手无策,袁绍说:“可惜我的大将颜良、文丑不在,不然,就不怕华雄了。”话音刚落, 关羽高声叫道:“小将愿意去砍下华雄的脑袋!” 袁绍认为关羽不过是个马弓手,就生气地说,“我们十八路诸侯大将几百员,却要派一个马弓手出战,岂不让华雄笑话。”关羽大声说:“我如果杀不了华雄, 就请砍下我的脑袋。” 曹操听了,十分欣赏。于是,就倒了一杯热酒,递给关羽说:“将军喝了这杯酒,再前去杀敌。”关羽接过酒杯,又放在桌上说:“等我杀了华雄再回来再喝吧!”说完,提着大刀上马去了。 关羽武艺高强,没一会儿,就砍下了华雄的脑袋。他回到军营,曹操连忙拿起桌上的酒杯递给他,此时,杯中的酒还是热的。 后人有诗赞之曰: 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咚咚。 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曹操大喜。只见玄德背后转出张飞,高声大叫:“俺哥哥斩了华雄,不就这里杀入关去活拿董卓,更待何时!”袁术大怒,喝曰:“俺大臣尚自谦让,量一县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扬威!都与赶出帐去!”曹操曰:“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袁术曰:“既然公等只重一县令,我当告退。”操曰:“岂可因一言而误大事耶?”命公孙瓒且带玄德、关、张回寨。众官皆散。曹操暗使人赍牛酒,抚慰三人。

6,温酒斩华雄的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1.比较文中对关羽和华雄的外貌描写,结合其角色特点说说有什么不同?
2.既然写关羽斩华雄,为什么还要用大量笔墨描写华雄与鲍忠,孙坚,祖茂之战?
3.作者对关羽与华雄的大战采用了什么描写?
4.关羽战胜而归,故事已可到此为止,又写'其酒尚温'的用意何在?
5.回顾整篇故事,点评一下这段选文中的关羽.再结合中的其他情节试着对关羽作出更全面的评价

回答
1,通过对关羽华雄相貌的描写说明了关羽和华雄而人的性格特点,(这种表达在三国演义里非常常见),表现出了关羽的忠义和英武,华雄的勇猛与彪悍。
2,突出了华雄武艺的高强和作战的勇猛,为关羽的胜利做了衬托。
3,虚实结合,张弛有度。比如鼓声、杀声、折兵斩将,这些战场情景全是耳闻,这是虚写;议论、争吵、派兵遣将,这些会场情景才是眼见,这是实写。
4,表现出了关羽的性格和武艺的高强,关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证明了曹操,羞辱了袁术。为后来千里走单骑的故事做了铺垫。
5,关羽在三国演义里是一个忠义、勇敢而又有智慧的的角色。汜水关一战是第一次在众三国故事中衬托出刘关张三人,是刘关张正式登上三国舞台的开长白,关羽用自己的行动让天下英雄知晓了刘关张的存在,提升了他们兄弟三人的人生价值。而关羽在温酒一幕中也表现出来了之后到他走麦城的所有性格特点,为他在今后三国故事中的角色定了性。忠义的性格,智勇双全的特点完全被展现出来。




《三国演义》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部分)
忽探子来报:“华雄引铁骑下关,用长竿挑着孙太守赤帻,来寨前大骂搦战。”绍曰:“谁敢去战?”袁术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曰:“小将愿往。”绍喜,便著俞涉出马。即时报来:“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众大惊。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绍急令出战。潘凤手提大斧上马。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众皆失色。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绍问何人。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绍问现居何职。瓒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后人有诗赞之曰:
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
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曹操大喜。只见玄德背后转出张飞,高声大叫:“俺哥哥斩了华雄,不就这里杀入关去,活拿董卓,更待何时!”袁术大怒,喝曰:“俺大臣尚自谦让,量一县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扬威!都与赶出帐去!”曹操曰:“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袁术曰:“既然公等只重一县令,我当告退。”操曰:“岂可因一言而误大事耶?”命公孙瓒且带玄德、关、张回寨。众官皆散。曹操暗使人赍牛酒抚慰三人。

“温酒斩华雄”的战争意义与历史背景
战争意义
“斩华雄”这场战斗,无论是对关羽还是对这次战争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就关羽而言,这是他一生英雄的战斗历史的开端,在这以前他只不过是一个区区县令手下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小的马弓手;从这以后,就一发而不可收,斩将立功,声名大振。   就这次战争的意义而言,他为这支讨董联军赢得了第一个胜利,鼓舞了联军的士气,大大打击了董卓的气焰,为联军进入汜水关、大破虎牢关打开了胜利之门。
战争背景
汉室不兴,皇岗失统。董卓专权,滥杀君臣百姓,致使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十七路诸侯响应了曹操的号召,公推袁绍为盟主,以长沙太守孙坚为先锋,组成“多国部队”联合讨伐董卓。兵到了汜水关,首次与敌人交锋,就遇上了劲敌董卓的部将华雄。华雄这个人勇猛善战,十分厉害,第一阵交锋就刀劈了“多国部队”的部将鲍忠,接着又把“多国部队”的先锋孙坚赶得投无路,连头上的帽子都作了敌人的战利品;幸好部将祖茂以死相救,才掩护孙坚得以逃脱,不然的话连孙坚的性命也难以保住。
双方交战到天明,华雄引兵上关;兵临城下,形势十分危急。先锋孙坚“伤感不已”,盟主袁绍这时也束手无策,只好召集大家开会,商议退敌之策。众诸侯也毫无办法,一个个闭口不语。就在这种窘迫的形势下,探子来报华雄引铁骑又来寨前大骂搦战,袁术骁将俞涉、韩馥上将潘凤出去迎战,接连都被华雄斩首。正在众人大惊失色的时候,关羽毛遂自荐,在一杯酒还没有凉下来的一刹那功夫,已提了华雄的头掷于地上,为“多国部队”解了围。

小说评析
本来,这是一个战斗英雄斩将立功的战斗场面,一般的写法总是要大写特写战场的情景;然而在这里,作者却不直接去写战场,而是着意来写会场;把战场放在会场后面来写。会场的空气和人们的情绪又完全受着战场的支配,就象是一幕剧,场景始终不换,戏一直在中军账里开展,战斗放在后场进行。可是,战场上的杀声、鼓声、喊声却一直震荡着会场上人们的耳鼓和心弦。例如,鼓声、杀声、折兵斩将,这些战场情景全是耳闻,这是虚写;议论、争吵、派兵遣将,这些会场情景才是眼见,这是实写。又如,全场的中心人物关羽往来于战场、会场之间;他的冲锋陷阵的战斗声势和神威,是耳闻,这是虚写;“鸾铃响处,马到中军”的刹那之间,可以说既是耳闻又是眼见;“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的英雄气概,才是眼见,这是实写。而会场上的人们,时而“大惊”,时而“失色”,时而“失惊”,时而又“大喜”,时而又“大怒”或“大叫”。这些在会场表现出来的人们的激荡不安的各种情态,又无一不和战场上的动静紧紧相关。这样就把战场和会场紧紧连在一起了。同时,由于既有会场,又有战场;既写耳闻,又写目睹;既有实际情景的描绘,又有情势气氛的烘托;即所谓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就对英雄人物的塑造,起到了一种传神壮威的作用。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的具体运用就体现于此。
虚实结合使作品达到了异常精炼的程度,而且体现出了不同于其他战争描写的独特的艺术风格。第一、这种实写会场,虚写战场的艺术手法,有利于在有限的篇幅里取得更大的容量,扩大了表现的内容,丰富了作品的思想和艺术,既不至于陷于孤立地去表现一个人或一件事,同时又可以通过一个人或一个件事巧妙地揭示诸侯联军内部的复杂性,使中心人物的形象在复杂的矛盾关系突现出来。“斩华雄”本是一个战事,在这个有限的篇幅里,既要写战争场面,又要表现各派势力的复杂矛盾冲突,体现战争的政治性和作品的思想性,还要突现中心人物形象,作者运用实写会场,虚写战场的方法,就可以收到作者预想的艺术效果。第二、从会场的角度去写战场,有利于节省墨笔,又便于取舍,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战场描写。
按照一般的写法,描写战争总是直接地、正面地去描写战场上将士们如何与敌搏斗、厮杀﹑战鼓催、战马叫﹑大战几百回合、你追我逃、人仰马翻、火光一片、杀声震天……等等,仿佛身临其境或亲眼所见。这样的战场描写,在《三国演义》中并不少见。如“赤壁之战”的战争场面描写就属此类。然而,“斩华雄”则不是这样。“温酒斩华雄”同样是描写战争,但不一味去写。如华雄与俞涉、华雄与潘风﹑关羽与华雄的交战等等,应该说这些都是恶战,交战的场面无一不是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然而作者在这里把这些具体交战的过程一概省去了,为的是抓住传神之处,突出精彩的侧面,收取以虚写实、以实补虚的效果。那天摧地塌、岳撼山崩的宏伟战争场面和气氛,始终强烈地鼓荡着读者的耳膜,依然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中心人物关羽敏捷、威猛的英雄形象依然表现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已被作者运用到了非常娴熟的地步。第三、这种虚实相结合的手法,有利于创造一个富有特征的情势和氛围,从而烘托中心人物的英雄气概和精神威力。人物的性格特征,就该融合在人物的一切行为当中。一个战斗英雄,在他是战斗行为里自然会带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三国演义》的作者就十分善于从他的人物的战斗行为中把握他的英雄性格。关羽的战斗行为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他不以玩刀弄杖﹑拳打脚踢或者酣战几百回合的血气之勇来显示自己的威猛,而是以凛冽的精神气魄和逼人的威慑力量见长,所以常常以神速战术显示他的英风豪气,以致使得外来的强敌不可逼近他,就予以制服。谁要是与他交战,总是手起刀落,人头落地,行动异常迅速。神速,此乃关羽战斗行到动的一大特色。
在“斩华雄”这个情节里,作者为了突现关羽“神速”的战斗风格,运用了虚实相结合的手法,创造了一个富有特征的情势和氛围,从而使中心人物关羽的形象得到了很好的烘托,可谓是匠心独具。例如,作者并不直接描写关羽的武艺如何高强,只是着意渲染华雄如何勇不可挡,众诸侯如何惊恐失色,这都是为了造势。关羽在一杯酒尚有余温的顷刻间,已提了华雄的头,掷于中军帐前。虽然没有直接写关羽之勇,但却通过华雄的骁勇、诸侯的惊恐创设了一个富有特征的情势和氛围,把关羽的威武形象衬托得更加鲜明生动。这里有虚写,有实写,实写会场,虚写战场;实写战斗结果,虚写战斗过程。由此可见,要烘托中心人物的特征,就必须为此创造一个富有特征的情势氛围;要创造这样一个情势和氛围,虚实结合是理想的写作手法;这也是作者巧妙的构思安排。

史实探详
(一)陈寿《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孙坚复相收兵,合战于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
(二)小说《三国演义》中关羽斩华雄一段很是精彩,可惜不是历史事实——   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绍问何人。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绍问现居何职。瓒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后人有诗赞之曰:“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据史书记载:初平元年(公元190)正月,关东州郡起兵讨董卓,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当时公孙瓒还在幽州,并没有前来会合。刘备这时还没有依附公孙瓒,怎么会随公孙瓒前来呢?原来刘备鞭打督邮,弃官亡命之后,不久就赶上大将军何进派遣都尉(贯guàn)丘毅到丹阳募兵,刘备一小伙人和他同行,在下邳遇到黄巾军,力战有功,刘备被任命为下密丞,后来又做了高唐尉,又升任高唐县令。为黄巾军所破,去投靠中郎将公孙瓒,被任命为别部司马。刘备任别部司马的时间,《三国志》没有记载,《资治通鉴》和元人郝经的《续后汉书》都编排在初平二年(公元191)十月,是在关东州郡结盟将近两年以后。从当时的情势来看,这还是较为符合实际的。所以在初平元年(公元190)的年初,在各州郡起兵讨董卓的时候,刘备大约还在下密为县丞,或在高唐为县尉、县令,并没有在洛阳外围的前线上,关羽是不会在那里斩华雄的。

上一篇:缺东北角

下一篇:上和下,“上”和“下”的笔画顺序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