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而济于河

时间:2024-10-08 03:52:28编辑:笔记君

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这句话出自庄子的《山木》第二篇结尾,“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译文:一个人倘能听任外物、处世无心而自由自在地遨游于世,谁能够伤害他。这句话表达了一个人不要太自我、太自私、太把自己当回事。一个人如果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太把自己当回事,那么就很容易与别人起冲突。一个人如果不把自己当回事,不以自我为中心,放下自以为是、放下偏见和无用的面子,谁又能伤害他呢?扩展资料1、“虚己以游世”出自庄子·《山木》第二篇,市南宜僚见鲁侯。市南宜僚见鲁侯,鲁侯有忧色。市南子曰:“君有忧色,何也?”鲁侯曰:“吾学先王之道,脩先君之业;吾敬鬼尊贤,亲而行之,无须臾离居;然不免于患,吾是以忧。”市南子曰:“君之除患之术浅矣!夫丰狐文豹,栖于山林,伏于岩穴,静也;夜行昼居,戒也;虽饥渴隐约,犹旦胥疏于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也;然且不免于罔罗机辟之患。是何罪之有哉?其皮为之灾也。今鲁国独非君之皮邪?吾愿君刳形去皮,洒心去欲,而游于无人之野。南越有邑焉,名为建德之国。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知作而不知藏,与而不求其报;不知义之所适,不知礼之所将;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其生可乐,其死可葬。吾愿君去国捐俗,与道相辅而行。”君曰:“彼其道远而险,又有江山,我无舟车,奈何?”市南子曰:“君无形倨,无留居,以为君车。”君曰:“彼其道幽远而无人,吾谁与为邻?吾无粮,我无食,安得而至焉?”市南子曰:“少君之费,寡君之欲,虽无粮而乃足。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海,望之而不见其崖,愈往而不知其所穷。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远矣!故有人者累,见有于人者忧。故尧非有人,非见有于人也。吾愿去君之累,除君之忧,而独与道游于大莫之国。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则呼张歙之,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于是三呼邪,则必以恶声随之。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虚而今也实。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2、庄子·《山木》由各自独立的九则寓言故事组成,每则寓言故事的主旨不尽相同,但大体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体验和感悟,不乏深邃的人生哲理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认识。3、庄子(前369-前286),华夏族,姓庄名周,字子休,享年84岁。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辩论家。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代表作《庄子》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样版,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子·山木

人能虚己以游世 其孰能害之

《庄子·山木》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人乘船过河,前面有船要撞上来,这个人破口大骂,骂对方不长眼。

等船撞过来,却发现对面船上没人,是个空船,刚才的满腔怒火,瞬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如果船上有人,说明有人在冒犯自己,自己生气,是在捍卫自己的尊严。

一个人的自尊太强、自我意识太强,别人稍微冒犯,他就立马反弹回去,情绪也就爆炸了。

人和人之间的很多矛盾,都源于“我”,过于强调自己的感受,是人际矛盾的根源。

庄子说:“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一个人要是别太把自己当回事,自然也就没那么多烦恼了。

两只船相撞,你的第一句话不是骂人,而是问:你没事吧?

那你给对方的感觉就是一个空船,这样的话,哪里会有什么争执呢?

虚己游世,虚己、忘己、多考虑下别人,这样才能不害物也不害于物,不害人也不害于人。

放下我执,自然可以事事不计较,人生悠然自在。


上一篇:电影消失的她免费观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