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秋莎火箭炮:横空出世,战争之神,二战中的“斯大林管风琴”
在人类战争史上,喀秋莎火箭炮是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话题。 这个由苏联最先研制成功的火箭炮,经由二战的洗礼,在实战中为自己正名,乃至于现代战争依然有她的身影 。尽管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但却是对手们的梦魇。万箭齐发、火舌倾泻, 有喀秋莎在手,胜利的天平就已经注定 。 1941年7月,当德军挟巴巴罗萨的余威,在苏联西部广袤的原野上驰骋时,一种神秘的武器蓄势待发。 此时的苏联军方,还来不及为她做更多测试,就被强行用于实战。 7月15日的这一天,不可一世的德军进驻奥尔沙市,闪电战的强大让他们足以骄纵,德军在占领 汽车 站后,竟然大摇大摆地在露天休息。大量的坦克、装甲车随意停靠,走出乌龟壳的士兵谈笑风生,浑然不觉危险的来临。 夏天的闷热让德军卸下装备,更放松了该有的警惕。确实,吹嘘欧洲第一的苏联,在德军的突击战下,竟如此不堪一击。突然, 一阵急促的爆炸声响起,坦克被炸得飞上天,装甲车燃起熊熊大火,周围的车辆和弹药都被炸毁 。一排排的士兵倒下,刚才还谈笑风生的场景,瞬间变成人间炼狱。最关键的是,压根都看不到敌军的身影。这就是喀秋莎火箭炮的第一次亮相。 愤怒的德军大为震惊,立即派情报部门查明情况。 原来正是苏军的炮兵连,用新装备的5门火箭炮,一次性齐射80发火箭弹。 负责此次作战的苏军长官,就是后来被追授一级卫国战争勋章、俄罗斯联邦英雄称号的 费列洛夫大尉 。此时的他,刚刚接手这个神秘的大家伙。从训练到实战,也就只有短短的一周多时间。由于极端保密,连炮兵们都不知道火箭炮的真实名字。 最初的喀秋莎火箭炮, 尽管杀伤力十足,但是机动性不强的缺陷,让费列洛夫只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为了避免德军的炮火报复,费列洛夫在第一次亮相后,匆忙撤出了阵地,之后又在西线的斯摩棱斯克、叶尔尼亚等地,狠狠地教训了入侵者。恼羞成怒的德军,急切地要和火箭炮连决战。这一年的10月,费列洛夫与德军大部队遭遇,炮兵们沉着应战,最终寡不敌众。 在打光所有的炮弹后,士兵们为销毁发射炮被团团包围,英雄的费列洛夫和他的战友,壮烈牺牲 。 与其它火炮相比,喀秋莎火箭炮威力更大,尽管精准度不高, 但是大规模的炸药从天而降,足以最大限度地杀伤有生力量。而且价格低廉,易于批量生产,让喀秋莎成为苏军的最爱 。能够装载于卡车上, 更让喀秋莎有了机动性 。一次性发射巨大的火炮,打一个措手积极,还没等敌军反应过来,火箭炮连早都闪躲开。 就是这样的完美武器,她的诞生却充满曲折。 俄国人对火箭炮的钟爱,从沙俄时期就开始涉足 。那时候有一大批的科学家,早早就把目光放在航空、火箭领域。 后来由于各种环境的影响,只得在十月革命后重启研究。 这副重担落在了苏联火箭学家 迪秋米洛夫 身上,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迪秋米洛夫和其他科学家们,组成气体力学研究小组。从火箭设计到燃料选择,火箭炮走出坚实的一步。 然而,1930年迪秋米洛夫的逝世,让刚有起色的火箭炮事业遭受重击。 研究小组群龙无首,国内环境再次恶劣,幸而得到图哈切夫斯基的大力支持。 这位集战略思维、军事思想于一身的元帅,毫不动摇地指导火箭弹的研发。1933年研发出既能车载发射,又能机载打击的火箭弹。一年后的 诺门坎战役, 苏军把火箭弹投入空战,骄横的日本人从此再也不敢提“北进”计划。 那么,喀秋莎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 一切都源于炮架上的字母K,由于生产厂家是位于沃罗涅日州的共产国际兵工厂,因此取名共产国际的俄文第一个字母K 。当时的苏联红军并不知道火箭炮的真实名字,索性以二战中的英雄姑娘——喀秋莎命名。“ 正当梨花开遍天涯,河上飘落柔漫轻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熟悉的旋律响起,呼啸的炮声扑灭恶魔。 尽管1939年的诺门坎战役,让火箭弹第一次登场, 但是机载炮弹远远不能满足战场的多元化需求 。之后,车载实验进入实质性环节。最初的车载发射,呈工字型分布,上下两排交错排列。发射时,必须保持车身与目标成90 ,整个炮火的方向调整,只能通过车辆来操控。 这样一来,发射的准确度大打折扣,只能依靠巨大的火力来威慑敌军。 火箭专家们经过反复研究, 决定改两排的工字型,为一排的I字形发射轨 。原来的发射架侧身车辆,改进后的发射架与车体纵向一致,炮手从后面装填,火箭弹从驾驶室掠过,极大地提升了稳定性。 不仅装填的速度加快,安全性能也得到保障 。随着喀秋莎火箭炮的不断完善,军方开始不断订购。苏德战争爆发前,喀秋莎火箭炮的全部测试尚未完成,但是军情紧急,战场就是最好的检测。 从军方订购到量产装备,喀秋莎开始在二战中大发神威。 为了更好的稳定性能,发射车由稀缺的坦克,到笨重的拖拉机,再到轻便且承重的通用卡车 。喀秋莎火箭炮的不断进化,最直接的反映就是苏军的节节胜利。1943年2月的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531门新型喀秋莎发挥了巨大作用,摧毁了德军后期的坚固火力点。1944年的 柏林反击战中 ,加强版的安德柳莎火箭炮,让战局胶着的柏林街区,几乎夷为平地。 当然,喀秋莎还有很多系列,如装载于摩托化的轻便火箭炮、重机枪枪架上的火箭炮,甚至还包括山地型火箭炮。 喀秋莎以其火力凶猛,杀伤范围大而著称,经常用于大面积消灭敌人集结部队,压制敌方的火力配备,是无坚不摧的重型武器 。值得一提的是,抗美援朝后期,苏联援助的喀秋莎装备我军后,在上甘岭战役中发挥奇效,据称美军有70%的伤亡,是志愿军的炮兵造成。 喀秋莎火箭炮,被二战中的德军称为 “斯大林的管风琴”,因为发射时的声音酷似管风琴,殊不知等待他们的将是粉身碎骨 。为表彰炮兵在二战中的作用,苏联专门成立了“炮兵节”。如今,更多的火箭炮应用于现代战争,喀秋莎的威名却永远被人们铭记。
二战德军比苏联更早使用火箭炮 为何管风琴没有苏联喀秋莎出名?
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苏联与德国的装备,苏联的喀秋莎火箭炮是最受苏联士兵喜欢的远程打击装备之一。正因为有着巨大的威力,所以苏联人便给它起名为“喀秋莎”。然而事实上,在苏德战争中,德军同样拥有一款相同的火箭炮武器,不仅比苏军投入战场早,还在款式和打击精度上都比喀秋莎火箭炮优越。那么,被德军士兵称为“管凤琴”的火箭炮,为什么没有“喀秋莎”名气大呢? 首先,德军火箭炮通常作为近战武器,不象喀秋莎那样用于炮火覆盖 德军对火箭炮的研究始于上世纪30年代。此时,一战后形成的装甲快速机动成为各国研究的首选,飞机抢夺制空权,航母争夺制海权,陆地上装甲打击成为新宠。对于传统意义上的陆地作战,炮兵打击仍然占据着陆军的重要地位。 苏德战争前,德军研制的火箭炮用途主要放在轻便和便于机动上,因此,口径及炮弹的参数都控制在比较近的距离。为了便于行军,德军常常马拉车拽,火箭炮成为战场上独特的一道风景。 1936年,德军火箭炮正式列编国防军部队,他们被统一了标志,酒红色的肩章和领章。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支火箭炮部队,虽然只有100名军官、332名军士和1612名士兵组成,装备有484辆车。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扩编了这支队伍,将其变成7个营,配备有224门41式6管150毫米火箭炮,全部配属给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用于进攻莫斯科方向。 虽然德军的火箭炮主要用于近战,但在苏德战争中仍然发挥了重要作用,初战时,德军火箭炮使用在摧毁斯大林防线的坚固堡垒上,为德军占领白俄罗斯立下头功;第二年,曼施坦因率领第11集团军进攻克里米亚,德军火箭炮又为他再下一城,苏军5个师的援军受到重创。 从这个层面讲,德军初始并没开发出火箭炮的用途,到了苏德战争中期,德军的闪击战受到制约,火箭炮的远程打击作用才逐渐被德军重视。 其次,德军闪击战以装甲快速机动为主,火箭炮仅作为支援力量 虽然德军的火箭炮研制比苏军早,但在苏德战争中却被边缘化了。主要原因就是巴巴罗萨计划是将装甲打击作为首选,快速机动成为闪击战的核心。而这一时期,德国的军事力量又各自为战,戈林对空军说了算,海军的作用在苏德战场用不上,在德军统帅部衷情于装甲打击效果时,陆军将领们却对传统炮兵非常感兴趣,一些一战过来的老将领对新生的火箭炮武器并不感冒。 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防化部队需要一款发烟投射装置,德国工程师经过比对,发现火箭炮正好符合它的需求。于是,德军火箭炮被“发烟弹投掷器”所替代,它所发射的炮弹也多用于特种部队的专用弹,如烟幕弹和特殊炸弹。 由于德军统帅部对火箭炮的作用没有足够重视,客观上也使这款利器没有很好的开发,战场上一度还成为负担。与苏军保障充足和车辆众多不同,随着德军装甲部队在战场上的日益衰减,能够承担牵引火箭炮的车辆也捉襟见肘,德军火箭炮还由于炮弹缺乏而被丢弃不要。 从这个层面讲,德军的火箭炮在苏德战争前半段,基本上是作为一种支援力量存在,虽然体积小射程短,还占用部分兵力和车辆牵引,客观上,它的战斗力体现不出来,还平白增添许多负担。 再次,德国火箭军是在战场上逐步壮大的,喀秋莎是他们学习的榜样 也许有人要问,苏军首次使用喀秋莎火箭炮是在哪场战役呢?说出来你可能不相信,朱可夫在1939年与日本关东军对阵诺门罕时,使用炮火准备时就用到了喀秋莎。而在苏芬战争时,苏军不仅试验了喀秋莎,还调去了两辆T34坦克做试验。只不过,这两次战役,喀秋莎仅作为试验武器,到了苏德战争的奥尔沙战场,苏军才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投入火箭炮部队作战。 1941年7月14日,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前锋到达苏联重镇奥尔沙,由于奥尔沙火车站有为数不多的宽轨列车,马上成为德军重点守护的对象,德军不仅将后方物资紧急运往这里,希望通过宽轨列车送达前线。可德军没想到,下午2点半,一阵突如其来的咆哮声如雷霆震耳般响起,瞬间密集的炮火就将奥尔沙火车站覆盖,德军的装载物资和车站上的宽轨列车全部葬身火海。 这次炮火覆盖,使德军统帅部惊奇地发现,原来火箭炮还有这么大的用途。随着战场的扩大,苏军火箭炮使用也频繁,德军也缴获了一些喀秋莎进行研究,后来陆续也发明了德军自己的火箭炮系列,210、280、300、320毫米重型火箭炮陆续列装。为了提高机动性,德军也组建了若干火箭炮团,火箭发射器也从马拉车拽变成了车载随发随走,这些都是向苏军学习而来的。 改装后的德军火箭炮装备被称为“希姆莱管凤琴”,简称管凤琴。在1945年的阿登战役中,管凤琴火箭炮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是美国大兵在登陆欧洲后第一次感受火箭炮的威力。虽然德军经过改进的火箭炮精度高射程远,但在苏军强大的反攻面前已经没有用武之地了。相反,苏军将其缴获后,不断修改喀秋莎火箭炮的参数,优势互补,终使喀秋莎成为二战以来苏军陆战的一款利器。 总结:德军火箭炮之所以没有苏军喀秋莎名气大,主要在于两军用途和发挥效能不同。一方面,德军的火箭炮起步早,但把闪击战和快速机动放在首位,忽视了火箭炮的远程打击效果;另一方面,苏德战场是两国综合国力的消耗战,火箭炮又是消耗装备,苏军消耗得起,德军未必敢与之抗衡。
喀秋莎火箭炮是哪个国家的
BM-13“喀秋莎”多管火箭炮是第一种被苏联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规模生产、投入使用的自行火箭炮。相较于其他的火炮,这种多轨火箭炮能迅速地将大量的炸药倾泻于目标地,但其准确度较低且装弹时间较长。它们虽比其他火炮来的脆弱,但价格低廉、易于生产。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喀秋莎成为了第一种苏联大量生产的自行火箭炮(自行火箭炮不同于自行火炮),并常将其装载于卡车上。和其他火箭炮相比,这样的机动性为喀秋莎带来其他的优势:能一次投注大量火力,并在遭到反攻炮火前迅速离开。其火箭发射车为美国援助的雪佛兰G7100及福特-马蒙·夏灵顿卡车和苏联自己生产的吉斯151卡车。BM-13“喀秋莎”火箭炮,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火箭炮的流行名称。系由沃罗涅日州的共产国际兵工厂组织生产,取共产国际俄文第一个字母K命名并印在炮车上,这是沃罗涅日共产国际工厂出厂时的标记,K即是俄文单词共产国际的第一个字母。由于火箭炮这种新型武器当时严格保密,苏联红军也不知道它的正式名称,就根据这个字母“K”,把该武器命名为一个女性的爱称“喀秋莎”,这个别名迅速在苏联红军里传播开来。德国纳粹则称之为“斯大林的管风琴”(因其发射时声音类似于管风琴)。卡车型和履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