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影评
由冯小刚导演,范冰冰主演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即将上映,这部电影备受期待。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我不是潘金莲》的影评,更多内容请进入实用资料栏目查看。 篇一:《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 冯小刚是个有追求并且保持着电影初心的导演,在凭借贺岁喜剧安身立命并且扬名立万之后,把越来越多的精力都用来拍自己想拍的电影。因为当过兵,他拍了战争题材的《集结号》。因为对民族苦难满怀悲悯,他拍了《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 然而,电影不是你想拍,想拍就能拍。带着脚镣跳舞,是每位中国导演都必须面对的创作环境,冯小刚也不例外。有的脚镣来自于制度,比如《天下无贼》曾经面临“主角不能是贼”的过审难题;有的脚镣来自于资本,比如为了拍《一声叹息》不得不“捏着鼻子生攒了”第三部贺岁片《没完没了》,比如为了填补《一九四二》的亏空拍了《私人订制》;有些脚镣来自于观众,比如贺岁档大家都不爱看过于悲情的《一九四二》。 “小钢炮”绝非浪得虚名,脚镣束缚不了他,非科班出身的冯小刚拍电影历来也是不走寻常路。他在谈到中国电影史的时候有这么一段话——中国电影是一间房子,第四代从大门走进去就把门关上了,第五代从窗户爬进去把窗户关上了,第六代从地下挖洞钻进去把洞口堵死了。我只好在旁边搭了个帐篷。后来,房子里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帐篷挺好,都过来了。房子就空了,那我去房子里看看吧。所以呢,大家都拍文艺片的时候,我来拍商业片,大家都猛按计算器的时候,我去拍文片。 多年积累的信誉度和人脉,让冯小刚有了“任性一把,就拍自己想拍的电影”的资本。《私人订制》的口碑失败之后,他画画/唱歌/参加综艺节目,还通过《老炮儿》中的六爷拿了个影帝。经过三年的沉淀,“小钢炮”很任性的拍了《我不是潘金莲》。 这部影片在形式上就很任性,采用了三种画幅,圆形/正方形/宽银幕。一部影片采用不同画幅并不新鲜,无论是《布达佩斯大饭店》/《妈咪》,还是《山河故人》/《刺客聂隐娘》,重点是形式是否服务于内容。 谈及采用特殊画幅的原因,冯小刚和摄影指导罗攀(就是李雪莲第一次进局子时的那个警察)是这样解释的——刘震云的原著小说讲的是农村妇女李雪莲在10年里不断上访打官司的故事,尽管故事内核很不一样,但乍看上去还是太像《秋菊打官司》了,必须做出点新花样儿。受泽维尔·多兰《妈咪》启发,也考虑到故事主题有“中国风情画”的概念,而传统中国绘画中圆形构图是很多的,所以考虑用圆形画幅。因此也把原著小说中发生在刘震云老家延津的故事搬到了湿润多雨的南方小城婺源,以便更贴合圆润的概念。影片的主题之一就是探讨乡土人情社会和现代法制社会的矛盾,所以每当李雪莲进京告状的时候,就采用正方形画幅。既有“天圆地方”之意,也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之意。影片最后,不再告状的李雪莲开始专心经营自己的新生活了,画幅就变成了正常的宽银幕,正是“放下执念天地宽”。 看完影片,对于在画幅上玩的花样儿,我只想说——厉害了,小钢炮! 三种画幅完全贴合主题,尤其是圆形画幅,没有任何不适感,看上去非常舒服。针对圆形画幅也专门设计了拍摄角度和运动镜头,都是中远景没有特写近景,并且运动镜头都是横移拍摄没有摇,这两点就彻底杜绝了圆形画幅容易造成的从望远镜观察的偷窥感。形形色色的人物不断出现在一个圆圈中,也真正绘制了一幅中国风情画。 影片拍摄之初,冯小刚对范冰冰说:“这部电影大概有150场戏,其中130场有你,但影片真正的主角不是你,是围绕在你身边的那些男人”。 在李雪莲的10年告状路上出现的诸多男人可以分为两波。一波是各级政府官员,法院院长王公道/前任县长史为民/县长郑重/市长马文彬/基层法官贾聪明等人。一波是前夫秦玉河/杀猪匠老胡/暗恋者赵大头/果农等人。 正是这些名字就满是讽刺的政府官员,联袂上演了一部现代版《官场现形记》,也通过一幕幕既滑稽又荒诞的剧情,为观众献上了最地道的冯氏幽默,绝对是笑死你不偿命。故事中的这些政府官员,从法院院长到县长,再到市长/省长,甚至更高的首长,这些官员是坏人?是所谓的贪官污吏吗?都不是。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他们都是试图帮助李雪莲解决问题的。那为什么一个看似无理取闹农村妇女的离婚官司能折腾10年到了无法收场的地步最后只能通过一个偶然事件以不解决的方式解决了呢?还真就是那个很俗套的答案,体制问题。所有的官员都是只对上负责只求保住自己的乌纱帽的,所有的官员遇到李雪莲的问题都是“堵/推/躲”,这就是官僚主义,这就是体制问题。 批评体制总是容易的,但什么样的社会产生了这样的体制呢?李雪莲身边那些非官员又都是些什么人呢?是背信弃义抛弃了她的前夫,是只想跟她“干那事”不敢为她杀人的杀猪匠,是既帮助她上访“拦轿喊冤”又利用她跟政府人员做交易的暗恋者,是要上吊别在我家果树上去隔壁老曹家的果农。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养一方体制,这幅中国风情画上当然少不了这些人。 李雪莲是什么样的人?是个既坚强又执拗认死理不肯妥协的女人,她相信乡土人情社会的那一套价值观,有点小聪明,同时又几乎是法盲。 李雪莲的遭遇值得可怜吗?回答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了本片的主题,乡土人情社会跟现代法治社会的矛盾。站在人情社会的角度,李雪莲很可怜,她被丈夫抛弃还被污蔑为潘金莲,为此走上了10年的上访告状之路。站在法制社会的角度,李雪莲并不值得可怜,只是很可悲。为了生二胎假离婚的主意是她出的,法院对真离婚的判决并没有错,但她很偏执的认为法院站在坏人一边,认为那些人都该杀。还利用“干那事”来雇佣杀猪匠老胡帮他杀人,差点真的成了潘金莲。当前夫因车祸突然而死,10年告状之路戛然而止了,她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动力并试图去寻死。好在创作者对这个人物还是满怀悲悯的,故事最后给了她一个光明的结局。 通过《我不是潘金莲》,我们能看到冯小刚的任性,三种画幅尤其是圆形画幅的设计很大胆,直面体制问题的故事主题也足够黑。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冯小刚依然是带着脚镣在跳舞,影片结尾明显有为了过审强行主旋律的元素。但我们还能要求更多吗?这支舞已经跳的非常好了,这部《官场现形记》已经足够讽刺了,这幅中国风情画已经足够写实了。 篇二:《我不是潘金莲》范冰冰:天然来雕饰,斗笠即皇冠 “如何证明我是我”,这是前几年广泛讨论过的一个问题,当然不涉及哲学思辨,而是户籍管理的程序上。而比“如何证明我是我”更难的是“如何证明我不是她”,这就是冯小刚导演、范冰冰主演的《我不是潘金莲》的提纲挈领。这部电影将成为范冰冰和她所饰演的角色李雪莲的双重证明。一个个层级、一里里路、一年又一年,为了纠正一句话,这句话变成了一句又一句话,假话说一千遍让人以为是真话,李雪莲越走越远究竟与潘金莲距离几何,刘震云通透的阅历,冯小刚一贯以来着眼小人物的智慧,全由一个被惯性认知霸气的范冰冰给演得精到和凝练。 范冰冰这些年演过不少“大女人戏”,甚至有人把“大女人”当作标签贴于她身上,但《我不是潘金莲》是范冰冰演的第一部“大女主戏”,何为“大女主戏”,全片以她饰演的角色的经历为唯一线索,28个男性围绕李雪莲,郭涛、大鹏、张嘉译、于和伟、赵立新等,你能想象的这几年活跃于银幕上的实力派和戏骨们群贤毕至,从戏里范冰冰与他们的“车轮战”来看,并非是众星拱月式的,而是棋逢对手,与他们的一次次交锋里,李雪莲更深入人心,形象更为饱和,也衬托出这些不同职业、不同级别男人的身份特征,通过范冰冰的告状与他们的周旋,范冰冰的神情和姿态就表现出了这些男人们的内心,他们抱定着自己的生存智慧,以及他们是怎么被自己的职业和处境改变了初衷,他们不仅想确认李雪莲究竟是不是潘金莲,他们个人的内心其实也是挣扎着自己究竟是“李雪莲”还是“潘金莲”,不少人望而却步,不少人半途而废,不少人明哲保身。 整部戏来看,范冰冰演得很节制,有别于观众传统认知里村妇告状的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泼妇式蛮横,范冰冰饰演的李雪莲更多是打碎牙和着血往肚里吞,她表现的更多是农妇委屈无处诉说的苍茫,这就跳脱出了农妇打官司这个层面而来到了更深更广的境界里,范冰冰诠释李雪莲这个角色更多不是依赖台词、表情甚至哭戏,而是靠神情、姿态和动作,冯小刚的圆形遮罩画面不是纯技术性的尝试,而是更好与范冰冰的演技相得益彰,圆形镜头大多是远景,让观众看不清忽略掉范冰冰的脸部表情,却是深得了中国山水画云遮雾绕的表现形式,此时范冰冰的身影已足够呈现李雪莲的心理,多一丝表情和范冰冰的脸就会嫌多。范冰冰身背斗笠、蹙眉、站于桥头,怎么看都有点古代侠客的气魄,如果说一开始李雪莲是为自己要个清白,那么一次次碰壁之后,她是以自己的遭遇给一群女人发声,的确是有一股侠气而出,“斗笠”也暗含着“斗你”之谐音。 这部戏以前纵使范冰冰的电影拿过不少奖,但大多数人仍停留于她的掷地有声的那句“别低头,皇冠会掉”的霸气之姿,从俾睨众生,再到低眉顺眼、不折抗争,范冰冰的跨度确实有点大。顶头上比皇冠更不会掉的是斗笠,低头也不会掉,你不想顶着就能背着,斗笠才是范冰冰的皇冠,纵使范冰冰凭借这部电影里的李雪莲角色拿了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银贝壳”奖,但个人认为演了这个角色的范冰冰就是“无冕之王”。 替沉默的大多数发声,《我不是潘金莲》的李雪莲是开启了一场关于农妇的尊严的辩论赛。清官难断家务事,做人别太较真,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一个农妇的权益究竟归谁来管、你要不要管、你怎么管。范冰冰天然来雕饰的李雪莲不是芙蓉,但她却有雪莲般执拗、纯净的追求,看过雪莲生长环境的人不多,能理解生活里成千上万的李雪莲的人更少了。比李雪莲不是潘金莲更需要认可的是,她是女人。
如何评价电影《我不是潘金莲》
如何评价电影《我不是潘金莲》
《我不是潘金莲》是由冯小刚执导,范冰冰、郭涛等人主演的电影。该电影于2016年上映,曾经获得过多个国内外电影节的奖项,备受关注。
该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女人李雪莲为了证明自己清白,历经18年的艰辛终于洗脱了“潘金莲”的污名的故事。影片的剧情紧凑,节奏明快,表现了中国农村的生活、婚姻等问题,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思考性。
范冰冰在本片中的表演也获得了不少好评。她将李雪莲这个角色刻画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表现李雪莲的坚持和勇气方面,更是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综上所述,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电影,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我不是潘金莲》讲述了什么事情?
答:亲亲你好🥰🥰《我不是潘金莲》讲述了什么事情?该小说讲述了李雪莲因与丈夫秦玉河假离婚而偏离原来的生活轨道,从而陷入一连串生存困境之中的故事【摘要】
《我不是潘金莲》讲述了什么事情?【提问】
答:亲亲你好🥰🥰《我不是潘金莲》讲述了什么事情?该小说讲述了李雪莲因与丈夫秦玉河假离婚而偏离原来的生活轨道,从而陷入一连串生存困境之中的故事【回答】
《我不是潘金莲》是当代作家刘震云创作的长篇小说,发表于杂志《花城》2012年第5期,首次出版于2012年8月。该小说讲述了李雪莲因与丈夫秦玉河假离婚而偏离原来的生活轨道,从而陷入一连串生存困境之中的故事。小说塑造了一个立体的女性人物形象,以农村妇女李雪莲二十年来的告状为主线,关注女性家庭亲情、传统道德和权力抗争的生存困境。[1]2013年1月,《我不是潘金莲》获《当代》长篇小说2012年度五佳。[2]2016年11月18日,根据该小说改编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在中国内地上映【回答】
我不是潘金莲影评
我不是潘金莲影评 《我不是潘金莲》是由冯小刚执导,刘震云编剧,范冰冰主演的一部电影,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我不是潘金莲的影评,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我不是潘金莲影评一: 近日,《我不是潘金莲》在冯导、万达互撕中上映,六日的票房2.72亿,相信这部电影票房过5亿指日可待! 《我不是潘金莲》这部电影在豆瓣上的评分6.9分,评分不高不低,三星半的成绩在冯导这几年的电影中确实是评分挺高的一部了! 可以这么说:11月18日上映的《我不是潘金莲》是今年最受关注的国产电影之一。这部由冯小刚执导、改编自刘震云同名小说的电影,从一个农村妇女的离婚案讲起,又讲到她执拗地一级一级往上告状,最后却只成就了一个荒唐。在反腐的背景下,这个故事及其中的人物让人感叹。这当然不是关于一个妇女个人冤屈的电影,甚至也不只是人情社会走向法治社会中遇到的困顿那么简单。用冯小刚的话说,这是一则社会寓言,而这则寓言想说的道理便是,官员不担当就是腐败。 冯小刚:《我不是潘金莲》里讲了一个道理,官员不担当就是腐败。电影里这些官员里哪怕有一个认真对待李雪莲这事,都不至于走到这一步,但每个人都想推诿,每个人都想怎么临时去把这事堵一下,出现问题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事对我的乌纱帽有影响”。 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一些官员在办事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自己会不会受到责难,就是我们说的胆小怕事,其实说到底这种干部就是没担当。在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有的干部为了求自保就宁左勿右、宁严勿松,而我认为这是最大的腐败,比贪污还厉害。最大的腐败就是不负责任,而且是用负责任的面目出现的,它的本质是只对自己负责,对党和国家的事业是不负责的。我觉得很多领导干部看完这个电影后会有触动、有思考、有启示,担当对于一个干部的重要性,这是这个电影的重要意义。 对于这部电影各说纷纭,有的人说这部电影好看,笑点多,但是又有的人称该电影实在无趣!但是该片很符合冯导的风格,明星大腕不能少,范冰冰、郭涛、大鹏、李晨等等,明星大腕齐上阵,助阵《我不是潘金莲》! 特别是哪些影评人,各个褒贬不一,冯导曾称影评人不用自己掏钱看电影,还能收钱点评电影,或许冯导觉得影评分数对不起自己的电影,怒骂:一群傻帽! 其实凭心而论,冯小刚三年磨一剑的回归之作《我不是潘金莲》与近期比较热门的国产电影相比,传统冷门11月档上映的《我不是潘金莲》首周票房也远超国庆档上映的.口碑之作《湄公河行动》首周1.66亿票房成绩。 今年以来电影市场增速放缓,《我不是潘金莲》在11月能获得如此成绩,已经不错。凭借来源于生活的幽默,《我不是潘金莲》通过李雪莲为线索,投射出一副社会众生相,这种还原生活、反映真实的电影作品让不少观众颇有共鸣:“就像看到了身边的人。” 并且冯导还曾挖苦他们:“街上卖煎饼的都有证,而他们却没有”,意思是说他们“无证经营”,什么都不懂,还收钱不办事,睁眼说瞎话。 在回答人民日报记者关于您认为这里头最讽刺的点是什么的提问时,冯小刚说:中国几千年的人情社会,从人情社会的逻辑出发,李雪莲觉得法院像个骗子。她为什么要找领导呢?这也是人情社会的产物,她认为中国的官管着法院呢。 刘震云对中国社会、中国人的观察有他特别独到的角度,他是在用幽默的方式写困境,这个文学上的反差使作品变得不同寻常。其实看他的这本小说我是觉得处处会心,我捧着这书看的时候,脑子里各种形象全出现了,觉得这可以拍得妙趣横生。幽默这种东西,大家接受起来比较轻松一点,可是它里面又道出了一些荒唐。刘震云这个小说从头到尾很多细节、很多台词,非常写实,但你会发现它整体有一种荒谬感。就像他说的,一个人在前边儿撒芝麻,一万个人在后边儿捡芝麻。这是一个很写实的故事,这个荒谬感怎么去表现,作为导演我思考了很长时间。所以最后我觉得应该把它拍成一个圆的。 我不是潘金莲影评二:这可能是冯小刚最牛逼的一部电影 这两天朋友圈被一部叫做《我不是潘金莲》的预告片给刷屏了。 原因在于这些关键词(yuan):圆形构图(圆),荒诞主题(冤),冯小刚刘震云范冰冰12年后再聚首(缘)。 随便一组关键词拿出来放到现在的华语电影市场,都是新鲜得很。 你见过望远镜一样的圆形构图电影吗,没有吧? 你见过冯小刚两次启用同一个女演员么(除夫人外),没有吧? 在冯小刚执导,刘震云编剧,范冰冰主演的这部新作品《我不是潘金莲》里,首次打破了这一常规。 看过预告片剧情后,很多观众的第一直觉是:这是不是翻版的《秋菊打官司》? 这个疑问只要稍微了解一下两部电影,就能清楚辨析。从剧情上来说,《秋菊打官司》是女主秋菊帮自己的男人讨说法,解决村长踢人的事;而《我不是潘金莲》则是李雪莲为了纠正一句话,证明她不是潘金莲。 最大的区别还是在于这两部电影的电影表现形式。为了加强纪实效果,《秋菊打官司》采用的是肩扛式摄像机的跟拍方法,此举也开创了扛肩拍摄的先例,一度引领潮流。而《我不是潘金莲》则大胆首度采用了第三只眼,旁观拍摄的圆形构图,将观众置于电影之外。 冯导这是要再一次颠覆传统电影的拍摄方式吗? 看完预告片,很多观众表示“方”了,这还是我们去电影院看的电影吗?在丰富观影感受这件事情上,我们发明了3Dmax,还启用了会喷水的4D5D电影,包括拓展动漫效果 ....... 谁也没想过,电影院长方形的荧屏还能变? 上一次把荧屏比例变成1:1正方形的还是侯孝贤的《聂隐娘》,没想到这次冯小刚直接变成圆形。 啧啧啧,冯导你这么会玩,是要当窜天猴上天吗? 那么冯小刚选择圆形构图,真的只是为了标新立异博眼球么?很多观众表示已经读懂了冯导的深意(毕竟,能让老炮儿通过审查的导演可是真有几把刷子的)。 有人说:因为预告片发布日是3月14号,为了致敬伟大的圆周率。 有人说:这是个有点“方”的时代,冯导为了缓和大家的情绪,选择的圆形。 很明显,这些解读听起来站不住脚,人家冯导才没那么无聊呢。 稍微沾点边的,则这么说: 圆形结构有窥视窥探的感觉,冯导想让我们在客观立场看这场闹剧。 整个荒诞的剧情就是围绕女主一个“冤”字展开,正切合了“圆”。 至于说为了配合中秋节上映而做出的话题营销,我只想说人家导演并不傻。 那么,冯导又是几个意思,搬出一部全程圆形镜头的电影给我们看,他真的已经自信到拿上亿的制作成本来挑战观众的视觉适应能力么? 要从这部作品的故事说起。 这部取材于同名小说的电影,讲述的是村妇李雪莲怀了二胎,为了不影响丈夫的公职决定假离婚。谁知丈夫转身就和村口理发店的姑娘结了婚。孤立无援的李雪莲去讨要说法,却被丈夫再次侮辱,称她是潘金莲。 为了纠正这句话,证明自己的清白,洗刷冤屈,她踏上了漫漫上访路。在这期间遇到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事。 故事本身听起来很荒诞,为了一句话,就把告状当成了全部的人生。刘震云的作品总是充满荒诞和戏谑,却在荒诞之外延伸出了真实的社会痛楚。在冯小刚看来,要充分的表现这种真实的荒诞,则需要将观众置于更客观的荧屏之外。在圆以内是现实主义的故事,在圆以外则多了一丝是是而非的荒诞意味。 一桩冤案,耗费了李雪莲二十年的青春,观众立足于圈外,窥视着剧中的人间百态和悲欢离合,更容易催生出立场的客观。 其次是摄影角度的视觉构图创新。 据本片的摄影罗攀在采访中所言:使用圆形画面是一种特殊的考虑,主要是为了更好的表现“中国风情画”的特色。无论是构图,色彩,还是运镜方式,都是经过很多设计的。 中国风情,又使得圆形构图带有一丝复古意味。早在明宋年间的院体小品画,就有以团扇为载体的构图,且多见于圆形。 摄影罗攀和冯小刚也是多年的合作关系,最近的一部作品是《老炮儿》。 对于他来说,延续以往的风格无疑是最轻车熟路的,但每部电影都应该有它独立的镜头语言,显然老炮儿的凌厉剪辑并不适合这部中国农村的文艺电影。 好的摄影师能帮电影说话,圆的设置使得整个画面都很中国风,而圆的镜头语言则会让整个画面有着非常强烈的透视感,这些都要归功于聚焦在圆心的纵深镜头。 减少了背景干扰的圆形遮幅,能最大可能的把观众视线集中在中心人物上面。 比如上图这充满讽刺意味的“和为贵” 圆形构图的窥视背后,是各自观影的心态。 可是我想问摄像老师的是:整部片子都是窥视,那还叫窥视吗,会不会看着头晕啊?在静态的艺术作品中,有多众多的圆形构图先例,放在电影里是否能够既不喧宾夺主,又能锦上添花还是个未知数。 毕竟所有的颠覆和挑战都需要勇气。 放眼望去,也只有冯小刚有这样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冯小刚曾坦言,到了他这个年纪,总想拍点让人笑过之后,对社会有价值的作品。他从来不缺投稿的本子,却缺合适的故事。直到遇到刘震云的这个故事。 许多人对冯小刚的作品还停留在贺岁电影的印象里,动辄冯氏喜剧。却不知道,早些年的冯小刚并不是依托贺岁片出道。无论是他和郑晓龙合作的《大撒巴》,还是和刘震云合作的《一地鸡毛》,都充满浓浓的现实批判意味。 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是因为贺岁喜剧的成功把他推至台前,人们才发现在苦涩朴实的第五代导演和商业文艺两极化的第六代导演之间,还存在冯小刚这样的过渡:既能得到观众的好口碑,还能拿下商业的好票房。 一晃眼的功夫,他和葛优搭档的无数部贺岁喜剧已成为历史。过了不惑之年的冯导又重新拾起了他对世界的探索和披露的野心,从《唐山大地震》到《一九四二》,重新拾起对大时代背景下悲剧个体的临摹,重现历史的深沉。 永远走在前面的冯小刚,当大家都还困惑于商业与艺术性的表达时,他的贺岁喜剧已经叫好又卖座;当大家跟风拍喜剧片圈钱圈粉时,他却要重新思索电影揭露现实的另一种可能。 他一直在转型,同样搭上这条转型大船的还有范冰冰。很多人都有疑问,为什么会是范冰冰来演这个李雪莲?美艳不可方物的范爷,真的适合来挑战一个落差这么大的角色吗? 在冯小刚看来,他选用范冰冰的理由有两个:一个是范冰冰是非常自信,内心强大的演员。他希望看到的是演员能驾驭这个角色,而不是角色驾驭演员。 再者就是反差惊喜,范爷的漂亮很容易让人觉得她的成就都是堆砌在颜值上面的,如果她能拿下这个离她非常远的角色,就像蒋雯丽之于王彩玲,赵薇之于李红琴,那将是非常大的惊喜。 多少年了,美艳不可方物的范爷,荧屏履历满满当当。但大部分广为人知的荧屏作品主要还是集中在宫廷女性角色上面,或者是颜值使然,或者是机遇使然,范冰冰几乎没有演过比较小人物的角色。 这次李雪莲的尝试,无疑是新的开始。而冯小刚、刘震云、范冰冰时隔12年的再度携手合作阵容,更是让人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