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发生了什么大事
在1917年,俄国发生了一次重要的政治事件,即俄国二月革命。这场革命的导火索是民众对于食品和燃料短缺、战争中的战败和政治腐败的不满。最终,革命的推动者成功地推翻了沙皇制度,结束了几个世纪以来帝国的统治。这场革命的推动来自不同阶层的人群,其中最活跃的是工人阶级和士兵。他们在市区游行示威,呼吁政府解决国内问题。然而,机器枪手开火打死了很多平民,这引发了更多的恐慌和愤怒。终于,一部分军队向领导层投降,并加入了示威者的队伍。这些事件是如此快速和强烈,以至于乍一看似乎没有一个特定的力量或派别来掌握局势。尽管初期并没有一个清晰的领导力量,但在革命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布尔什维克为代表的共产主义派别。此时,列宁和托洛茨基等领袖的思想展现出明显的优势,他们指导着人民组织自己的行动,并设法巩固自己的力量。在内战和反革命斗争中,布尔什维克取得了胜利,并最终建立了苏联共和国。这场革命的涟漪效应超越了俄罗斯本土的范围,它重新定义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二月革命的背后是一股对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彻底批判。这一批判激发了全球范围的革命,并对世界各国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激励了一系列激进的政治和社会运动,特别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这些运动塑造了20世纪几十年的政治和经济格局。
电影《1917》有什么优缺点?
电影《1917》刚一问世,立刻引起全球好评。导演萨姆·门德斯(Sam Mendes)用擅长的讲故事模式,再加上摄影指导罗杰·迪金斯(Roger Deakins)熟稔的一镜到底的技术,二人珠联璧合,制作了一部堪称惊艳的影片,然而,《1917》最终却在角逐奥斯卡最佳影片时败下阵来,只获得了最佳摄影等奖项,这个结果其实没有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毕竟《1917》是一部优缺点分明的电影:摄影杰出,但故事平庸。萨姆·门德斯的想法《1917》的出现,源于萨姆·门德斯祖父讲述的一战佚事,为了将爷爷的故事原封不动地搬上荧幕,他没有选择传统战争片的模式,放弃了刻画复杂人物的戏剧化手法,而是采用长镜头来再现战场上士兵完成任务的过程,模拟残酷战争的真实感。从某个角度来说,门德斯的想法十分符合所谓的战争故事的套路,克里斯托弗·诺兰在3年前推出的《敦刻尔克》,也采用了相同的作法,他们二者都以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小人物为主角,实事求是地说,除了大名鼎鼎的将军们,参战的几千万士兵才是左右战争的关键,没人知道他们的背景与身世,但却会为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而感动。《1917》的故事很简单:由于通信不畅,两个英国士兵奉命穿越英、德战区,警告即将发动进攻的英国军队前方有危险,让他们按兵不动,以免中了德军的埋伏。在报信过程中,一名士兵阵亡,而另一个士兵成了无名英雄。传统战争片,无论主角是历史名将还是杜撰的小人物,导演都会通过心理描写、人格设计来展现“个人”在战场上的心理变化。但《1917》和《敦刻尔克》则反其道而行之,选择用没有个性、没有心理波动的一般士兵,展现他们在战场上因为情势所迫,不断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这种做法是一种讨巧的表现方式,但也存在隐患。萨姆·门德斯的想法,是想通过摄影技巧,弥补故事的扁平,这种尝试值得称赞。杰出的摄影《1917》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萨姆·门德斯跟摄影指导罗杰·迪金斯选择用长镜头来叙事,这创下了影史记录。除了在电影刚问世的原始环境下,不会有人刻意去挑战拍摄全景战场画面,虽然这么做并非技术达不到,而是会浪费大量精力,且表现效果不佳。比如极度追求画面感的黑泽明,就不会尝试一镜到底,因为这会阻碍他表现“绘画式”的场景调度风格,但擅长舞台剧的萨姆·门德斯却将一镜到底视为最好的表现方式。《敦刻尔克》作为与《1917》类似的电影,虽然以4名士兵的视角转换为主,丰富了影片内容,但由于切换过于频繁,且刻意减少人物情境的描述,不但使得4名角色丧失了魅力,同时对撤退这件事着墨过多,少了一种英雄气概。战争场面固然可圈可点,但缺失了激励人心的作用。《1917》用一镜到底的手法,完全再现了两个士兵的冒险过程,无形中增加了二人的真实性,同时产生了一种史诗般的英雄感。简单来说,一镜到底的拍摄,近乎于舞台剧。因为演员与场景调度,都必须在一个足够长的场景中把所有的戏剧冲突表现完毕。电影跟戏剧最大的差异在于剪辑,剪辑正是电影导演最能体现个人水平的地方,不管是叙事节奏、场景调度,还是意识灌输,都可以透过画面的剪辑,来展现导演的想法。如果电影都选择用一镜到底的方式拍摄,那么就只能表现演员演技、场景调度、美术、摄影等不涉及“核心竞争力”的导演技术,大部分导演都会拒绝,原因很简单:首先,电影会失去艺术性,变成生活的记录。其次,导演个人的美学风格无法通过电影呈现。斯坦利·库布里克拍摄的《全金属外壳》,几乎是战争片的巅峰和模板,片中就不乏长镜头出现,例如,用一个横移的长镜头扫过美军军营,让观众明白美军在战场上的后勤优势,再比如片尾一名越南少女狙击手,当枪匹马阻止大量美军,展示了越战的残酷本质。库布里克的长镜头不多,但足够经典,后来很多导演试图模仿库布里克的拍摄方法,却总不得要领,不仅失去新意,还落下了东施效颦的恶评。究其原因,在于拍摄长镜头本身特别考验导演水平。只要开拍,一个长镜头中的场景调度就不可能临时改变,所以只能以舞台剧的编导方式,让演员在一个场景中完成所有演出,如果一个动作或吐字失误,就得重新拍摄。舞台剧是实时演出无法再来,电影却可以不断重拍,擅长舞台剧的萨姆·门德斯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拍摄《1917》时,展现了极高超的导演水平。从开场两名士兵接到命令,得知传令的任务,到片尾仅存的士兵如何穿过前线备战群众,一直到将军营帐传达指令,在此过程中穿越人群、躲避炮火、人机互动,全都表现得十分精准,看起来就像生动的舞台剧一样,所有观众跟着主角的视角移动,完全进入角色,成为了电影中的一部分。可以说,萨姆·门德斯用杰出的导演技巧,弥合了一镜到底拍摄方法的缺陷,完美地展现了真实的战争场景,再加上罗杰·迪金斯老练的拍摄手法,使得《1917》在画面表现力上呈现出睥睨同辈的质量,这也是《1917》最突出的一个优点,然而,杰出的摄影,还是无法弥补整个故事的平庸。平庸的故事《1917》的画面无可挑剔,完全做到了描述“战场是什么样子”的任务,让观众直接去感受士兵的经历。不过,这也决定了《1917》跟其他战争电影的不同,其他电影可以深化人物性格与情境,但是一镜到底无法做到,之所以存在差别,不是萨姆·门德斯力有不逮,没法把人物形象复杂化,而是他无法出手“讲故事”,因为一镜到底的形式,决定了他不能干预主角。作为导演,他不能用蒙太奇和剪辑来表现主角的内心和背景,他不用表现为何男主角随便用奖章换葡萄酒的心路历程,也不用指明他为何不想回家,为何逃避家庭。这些东西,在一镜到底的模式中,只能靠观众自己去想象,导演不会用镜头语言来揭开谜底。从开场两名士兵穿越壕沟,到黑夜的大火中,男主角冲过德军的守备区,再到男主角终于穿过树林,被即将出征的士兵歌唱所吸引而停下脚步,以及最经典的一幕:男主角离开壕沟,以正面视角横跨冲锋陷阵的英军士兵。这些画面的场景调度跟摄影视角堪称教科书般经典,将《1917》的电影美学提升了一个高度,然而,观众在画面带来的冲击力刺激消退后,总有一种空洞的感觉,究其原因,源于《1917》在人性、主体意识,以及故事表现上,统统过于平庸。萨姆·门德斯用几乎完美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故事,然而故事本身过于平庸。这并不是说这个战争故事不够感人,相反,它具备伟大故事的核心——真实,但缺少了故事的灵魂——价值观。观众们跟着两位英军士兵一路冒险,似乎看到了战争的一切缩影,然而,我们不知道他们为何而战,也不知道他们有哪些想法,或者有什么诉求,电影结束后,除了惊叹于“真实性”,我们没有受到任何启发,不明白主角经受了什么人性考验,也不知道他做过什么影响深远的选择,更不清楚他们精神上的变化,这不符合电影应该具有人文主义的价值。萨姆·门德斯跟斯坦利·库布里克的遭遇差不多,后者以美学与技术为导演的追求目标,所以除了最佳视觉效果奖外,从未拿过其他奥斯卡奖项,他们无法赢得最佳影片的原因如出一辙:没有好好地说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1917》给人的震撼,主要是在一镜到底的技术造成的感官冲击与画面美学上,这超越了观众看电影想要“感同身受的刺激”的预期,但也是由于一镜到底技术,导演无法把故事的价值观嵌入电影之中,造成了显而易见的缺陷。总的来说,《1917》优缺点分明,萨姆·门德斯用杰出的摄影技术,拍摄了一个平庸的故事。
1917年发生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1917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包括俄国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胜利,俄国十月革命,护法战争, 胡适与陈独秀联手倡导新文学运动,北京政府向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宣战等。其中最重大的应该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扩展资料二月革命帝国主义战争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反战运动日益高涨。1917年3月8日至12日(儒略历2月23日至27日),俄罗斯帝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的统治。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临时政府和苏维埃政权。后又因为临时政府的措施不当,爆发了十月革命。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权控制了局面。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又称红十月、十月起义、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或布尔什维克革命),获胜的红军一方称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这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是1917年俄国革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的重要阶段。因发生在俄历(儒略历)1917年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故称为“十月革命”。护法运动护法运动是指1917年7月到1918年5月,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斗争。又称护法战争。所谓“护法”指的是护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打倒北洋军阀专政的虚假共和,重新建立新生共和的民主法统。新文化运动1917年爆发了伟大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震动了全世界,也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影响,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民族解放和民族复兴的希望。新文化运动由此有了新的内容,进入了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新青年》应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以大量篇幅发表了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和社会主义理论文章。1918年11月,《新青年》发表了李大钊同志写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著名论文,热烈欢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月革命百度百科——十月革命百度百科——护法运动百度百科——新文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