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木马鏖战记的内容简介
村上春树文集“旋转木马”,村上春树给出的人生定义——鏖战时好一场你死我活,回头看只不过兜到原地。 不是吗?万里迢迢从国外为丈夫买来合身的背带短裤,回来后她决定的却是离婚;沙里淘金觅得动心的油画,临行前却被她浇上煤油付之一炬;美貌骄傲的公主令人不敢仰视,却在雪夜合宿的凌晨“无意”间钻进了“我”的毛毯;害单相思搬家借望远镜窥视了三个整月,重逢时却几句话就对她感觉全无…… 不信吗?可村上春树说:这不是小说。这本书也是2012年6月17日欧洲杯A组小组赛俄罗斯VS希腊赛前,阿尔沙文所读的书(俄文版)
旋转木马鏖战记的前言
人生是徒劳的吗林少华村上春树以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小说,长篇中只有《挪威的森林》,短篇集中只有《旋转木马鏖战记》。这部短篇集是在《挪威的森林》(1987)之前的1985年出版的,作为手法可以说是《挪威的森林》的前奏。村上春树后来自己也承认如果没有这次实践,恐怕永远不可能写出《挪威的森林》那部现实主义长篇。不用说,现实主义并不意味内容实有其事。以这部短篇集而言,尽管作者在随笔式序言中煞有介事地交待说“这里收录的文章原则上是与事实相符的”,作为主要内容“既没有夸张以求有趣之处,又不曾添枝加叶”,但这终究是写小说的一种策略,实际上纯属虚构,没有哪个主人公实有其人。归根结底,现实主义作品所在意的只是“现实性”“同真实的自己、同分身相遇之一体化的葬礼”,从而将“理想的”真实的自我回收到自己身上(《村上春树——分身游戏》,翰林书房2001年4月版)。以上三种见解均有其个性和深意,但我认为,这部短篇集的主题更在于提出一个疑问:人生是徒劳的吗?村上春树很熟悉希腊神话。希腊神话中有个后来成为西方文学典故的“西西弗斯的石头”(stone of Sisyphus)的故事。暴君西西弗斯因为生前作恶多端,死后堕入地狱服苦役:将一块巨石从平地推上高高的山顶。而每次快要推到顶时,石头必定由于自身的重量而陡然滚下山去。于是他重新推石上山,如此周而复始,累得腰酸腿痛汗流不止,纯属徒劳。明知徒劳,却又不能停止这种荒谬的劳作。这个神话在村上春树笔下演变成了旋转木马。虽然骑旋转木马比推石上山轻松有趣得多,但在徒劳这点上并无不同:“无非以同一速度在同一地方兜圈子而已。哪里也到达不了,既下不来又换不成。谁也超不过谁,谁也不被谁超过。然而我们又在这旋转木马上针对假设的敌手进行着你死我活的鏖战。”村上甚至用他本人从事的创作活动进一步强调徒劳,说写文章这一自我表现形式任何地方都到不了,“如果觉得似乎到了什么地方,那无非错觉而已。人是禁不住要写才写的。写本身没有效用,也没有附属于它的希望”。注意,村上在这里讲了一次“哪里也到达不了”和两次“哪里也去不了”。哪里也到达不了却偏要到达哪里,哪里也去不了却又非去哪里不可,于是反复推石上山,于是在木马上反复旋转并且鏖战不止!村上在其他场合也就此做过表述。例如他在2001年以《远游的房间》为题致中国读者的信中这样概括了他的小说想要诉说的东西:“任何人一生当中都在寻找一个东西,但能够找到的人并不多。即使幸运地找到了,实际找到的东西也已受到致命的损毁。尽管如此,我们仍然继续寻找不止。因为若不这样做,生之意义本身便不复存在”——找不到也要找,坏了也非找不可,这和前面说的是同一回事,都可以理解为关于徒劳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