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大师传

时间:2024-08-08 06:43:04编辑:笔记君

慧能大师得法后的遭遇如何

  惠能大师得法以后,可以说灾难重重,正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首先,六祖大师得法后南下,经过两个多月,到了大庾岭。这时大法已经南下的消息早就传了开来,所以黄梅全体大众都不服气,有数百位随后追逐而来,欲夺取衣钵,其中尤以一位四品将军出家,俗名惠明的,赶在大众之前追上了惠能。  惠能便将衣钵放在路旁的石头上,说:“衣钵是法的表征,岂可用暴力来争夺?你们要衣钵,就拿去吧!”于是就隐避到草丛里。  惠能大师便从草丛里走出来,趺坐在石头上为惠明说法。惠明于言下契悟,礼拜六祖惠能为师。  第二次,当惠能大来到广东宝林寺(一般人称为曹溪南华寺,当时叫宝林寺)时,却又被恶人寻着,只得离开宝林寺,隐藏在猎人队中,韬光养晦,以待机缘。  在猎人队中,时光一晃,十五年就过去了,惠能大师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四十岁左右了。经过这一番磨链,自觉时机因缘已经成熟,便离开了猎人队,来到广州的法性寺。  当时印宗法师正在那里讲说《涅槃经》,寺前悬挂着的幢幡随风不停地飘动着。有两位出家人对着飘动的幡子,面红耳赤的争论不休。  原来两人争论的是幢幡所以会动的原因,而且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于是惠能大师走上前对他们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两位仁者的心在动啊!”  大家一听,“哦!这个人说话倒很有见地,一定有相当的来历。”便将他请到寺中。经与印宗法师一番相谈后,印宗法师说:“久已听说黄梅五祖的大法南来,莫非就是仁者?”  六祖说明身分,并应印宗法师之请,出示衣钵给大众看,其后,更为印宗法师阐示“甚么是佛法不二之法”。印宗法师听了之后,心生欢喜,于是为当时还是在家居士的惠能剃度,并且为他传授戒法。从这个时候起,六祖惠能正式成为一位佛教的高僧,一位大师。印宗法师很自谦,说明愿意拜在惠能大师座下,请惠能大师收他做弟子。惠能大师从此便开始了东山顿宗法门的开演与弘化。  六祖大师不仅生前魔难重重,甚至涅槃圆寂了以后,他的肉身舍利也曾多次受到伤害。他圆寂入塔后,多少弟子日夜保护,其中有一位弟子令韬更是誓守大师的肉身。至开元十年(七二二)八月三日夜半,新罗(今韩国)有一个出家人,名金大悲,以二千两银子买通了汝州人氏张净满,想要盗取六祖的首级,带回朝鲜供养。  案子发生以后,张净满在石角村被逮捕,押送到韶州审问,刺史柳无忝却不知道如何判罪,因为杀人罪是指杀死活人,何况他们盗取六祖的首级,也是出于恭敬的心,想要带回朝鲜供养。不过虽然是出于好意,总是违法。后来,六祖大师的弟子令韬与金大悲私下和解,此事才算作罢了事。此后,又曾有四次被人偷窃,但都是不久即被寻获。  综观六祖惠能大师的一生,真是受尽种种苦难,但他仍能不为八风所动,显道救世。因此,我们学佛修行者为了真理,为了正义,应该不畏魔难,不计毁誉。


六祖慧能大师谈念佛

念佛有何利益? --慧能大师念佛有何利益?

昔有人问六祖:“念佛有何利益?”
  六祖答曰:“念此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为万世出世之妙道,成佛作祖之正因,是三界人天之眼目,是明心见性之慧灯,是破地狱之猛将,斩群邪之宝剑,五千大藏之骨髓,八万总持之要门,十方虚空之无际,广大一性之圆明,开黑暗之慧灯,脱生死之良方,渡苦海之舟航,出三界之径路,是本性弥陀,是唯心净土,即是本师,即是化佛,最尊最上之妙门,无量无边之功德。”
  诸大善信但要记得这一句阿弥陀佛在怀,莫教失落,念念常现前,时时不离心,无事也如是,有事也如是,安乐也如是,病苦也如是,生也如是,死也如是,一念分明,有何问人觅归之途?所谓一句弥陀佛,无别念,不劳弹指到西方。——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慧能大师 


菩提本无树什么意思?

意思为: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出处:我国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原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原文白话释义:菩提原本比喻智慧,明亮的镜子比喻清静心。本来清静,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惠能大师菩提偈的其他三偈: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白话释义:本来就没有菩提树, 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 只要性空,哪会有什么尘埃?2、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白话释义: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明亮的镜子本来就很干净,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3、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白话释义:菩提只是向着内心寻找,何必劳累向外界求取玄机?以此进行修行自身,极乐世界也就在眼前!

菩提本无树什么意思

大概意思是:我虽然无意去招惹人世的杂物,可人世间的杂事杂物,就如同尘埃一般,会随风飘来飘去,又偏偏,你不沾惹,它却随风而至我的身边。人世烦扰,本来就求一净土而已,不愿招惹是非,静心安坐一人。可惜,这人生在世,许多东西不是我们想与不想就可以要或不要。只求能安安静静的、心无杂念的做人。这句话是化用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意在说明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执着,才能明心见性,自证菩提。扩展资料原文:菩提偈【其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其二】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其三】菩提本无(非)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其四】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白话译文:“菩提”,古印度语(即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如梦初醒,豁然开朗,顿悟真理,达到佛的境界。偈,和尚唱颂的歌诗称为偈。【其一】本来就没有菩提树, 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 只要性空,哪会有什么尘埃?【其二】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明亮的镜子本来就很干净,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其三】原本就没有菩提树, 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 本来就是四大皆空,到哪里染上尘埃?【其四】菩提只是向着内心寻找,何必劳累向外界求取玄机?以此进行修行自身,极乐世界也就在眼前!创作背景:关于这首诗的来历,《坛经》第四节至第八节,有明白的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门前写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弘忍知道后,“遂唤秀上座于堂内”,说是“汝作此偈,见即未到”,“若觅无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而“秀上座去数日,作不得。”惠能的偈语,即针对神秀的《无相偈》而发。据《坛经》所载,惠能本不识字,他先“请人一读”神秀的偈语,然后作此歌偈,“请得一解书人于西间壁上题着”。作品赏析:第一首偈,见于敦煌写本《坛经》。关于这首诗的来历,《坛经》第四节至第八节,有明白的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门前写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弘忍知道后,“遂唤神秀上座于堂内”,说是“汝作此偈,见即未到”,“若觅无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而“秀上座去数日,作不得”。惠能的偈语,即针对神秀的《无相偈》而发。据《坛经》所载,惠能本不识字,他先“请人一读”神秀的偈语,然后作此歌偈,“请得一解书人于西间壁上题着”。这首偈,同神秀的那一首,在修行方法上具有原则的区别。神秀的那首“无相偈”,使他失去作为弘忍继承人的资格,却成了北宗一派的开山祖。由于神秀强调“时时勤拂拭”,后人以其主张“拂尘看净”,称之为“渐修派”。而惠能的这一首,是对神秀偈的彻底否定,直接把握住“见性成佛”的关键,被称为“顿悟派”。在《坛经》第二十节,惠能指出:“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思量一切恶事,即行于恶;思量一切善事,使修于善行。”这是惠能“顿悟说”的基础。在他看来,“愚人”与“智人”,“善人”与“恶人”,他们和“佛”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从“迷”到“悟”,仅在一念之间。这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思想,不仅对我国佛教的演变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对于后来的中国哲学理论也有重大的影响。第二首偈,也是惠能针对神秀的《无相偈》所作的。旨在说明“明镜”的清净,也即“自性”的清净,这是佛教徒坚信能到达理想境界人人所共有的主观条件。该偈亦见于敦煌写本《坛经》,但据郭朋《坛经校释》考证,这一首当属衍文。特别是前两句,虽调换了“身”、“心”二字的位置,实际也是重复神秀的话,不应视为惠能的思想。第三首偈,见于《六祖法宝·坛经》,流传甚广,为《全唐诗外编》所补录。据郭朋《坛经校释》考证,这一首是由《菩提偈》第一首演化而成,关键在第三句,由惠昕本带头,契嵩本、宗宝本因之,把“佛性常清净”改成“本来无一物”。郭朋认为这是一种误解:“《坛经》的首窜者,不仅不了解‘佛性’论,而且也不了解‘性空’说。”其实,大乘佛教的所谓“空”、“无”,是就“妄心”、“妄境”而言;若就“真心”、“真境”而论,则决非“绝无”。 其实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看来郭朋还需进一步破执。第四首偈,见于《大正藏·坛经》,着重讲修行方法。《坛经》第三十五节,惠能引佛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接着说:“心但无不净,西方去此不远;心起不净之心,念佛往生难到。” 《坛经》第三十六节说:“若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正心,暗行不见道。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坛经》第五十二节说:“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坛经》第五十三节又说:“若能心中自有真,有真即是成佛因;自不求真外觅佛,去觅总是大痴人。”反复申明向人的自我求真,自我求佛,这是惠能教导其弟子立地成佛的唯一途径。在他看来,求佛的人只图自悟,不假外示,心注一境,化难为易,自能达到目的。作者简介:惠能(638—713),俗姓卢氏,三岁丧父,家境艰贫,稍长以伐薪卖柴为业养母度日。二十四岁时,惠能辞母出家,前往湖北黄梅东山寺参拜五祖弘忍大师。初为行者,随众劳役,踏碓舂米。后因书写了得法诗偈而备受弘忍赏识,嘱付衣法,成为禅宗六祖。因当时佛教内部争夺宗祖地位的竞争十分激烈,惠能多次遇险,最后藏迹于猎人群伍之中,隐居十五年。弘忍入灭之后,惠能才开始传法受戒。此后演化佛法三十余年,弘法度众无数。武则天、唐中宗闻其名声,多次敕书征召入京,惠能皆以老病相辞,竟不奉诏。713年(唐玄宗先天二年),惠能赴新州入灭,时年七十有六。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菩提偈

上一篇:广东惠州地图

下一篇:半座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