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定昌

时间:2024-08-02 07:46:44编辑:笔记君

导弹专家陈定昌在该领域获得过哪些荣誉?

荣誉:作为主要组织者和技术带头人,他参加了多种型号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工作,主持开展了精确制导毫米波、红外、反辐射、激光半主动制导的研究工作。先后获得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等多个奖项。他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获得“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担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高技术主题首席科学家、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总装备部科技委精确制导专业组组长,同时担任10所院校的兼职教授。曾获国家科技部、总装备部863重大贡献先进个人奖;全国科学大会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部级科技进步奖十项 ;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等荣誉称号。1999年9月,他们的研制项目获得了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3项、2008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2年被授予国家杰出专业人才荣誉称号。 个人成就: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钱学森的支持下,航天二院二部成立了红外激光工程组。陈定昌提出了以激光雷达为核心的5项创新项目,都被列为重大项目。因为激光雷达在国际上刚刚起步,事关重大,钱学森亲自主持这项工作,于是七机部、中国科学院等3家单位联合攻关,由陈定昌担任小组负责人。为了项目早日能够实验,陈定昌一天跑五六家单位,就好像有使不完的劲。有一天他们找到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所长王大珩时,这位老光学专家提出了4个基本原理的问题。一年半后,在陈定昌的组织下,试验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这项工作使陈定昌深深感到:科学就是要创新,要不畏艰难,才能有所作为。1984年,陈定昌出任二院二部主任,他全面规划和未雨绸缪的意识更强了,他提出的“三个空域”、“四个基本型”的思想一直沿用至今。他经常与同事谈论航天器发展,当年他提出的地空导弹主战型发展规划的设想,已被现实验证是富有先见之明的。他提出的某型号设想,航天几位老总听过汇报并实地考察后一锤定音:可以搞。进行前瞻性、前沿性的研究,关系到行业的生存发展。1990年至1996年,陈定昌出任二院院长,这是他责任最重的几年。1996年他担任了国家高技术(863计划)某主题首席科学家之后,带领一批人员开始进行“九五”规划的研究制订。他带领大家提出了用系统集成技术带动关键技术攻关的思路,也就是说在关键技术攻关中要体现高技术集成。为了制订发展战略报告,他们12易其稿,陈定昌与年轻人一起,几个昼夜不合眼。1997年的一天下午,原国防科工委科技委领导到场了,陈定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复杂的东西简单明了地呈现出来,他们评价说:“陈首席一口气讲了3个小时,没休息一分钟,我们听明白了,我们支持。”863计划的实施要集中优势力量,组成“国家队”。为了走好竞争研制这步棋,陈定昌带领有关人员到全国各地四五十家单位调研,一些知名的高校和科研单位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实际应用证明,搞高技术集成确实带动了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

导弹专家陈定昌院士去世原因是什么?

据报道是因病去世,具体是何病症没有透露。2020年9月7日,导航制导与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二研究院研究员陈定昌,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陈定昌长期从事高精度无人飞行器技术、高精度探测与制导技术和仿真技术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或参与多个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取得了多项国家重大工程技术成果。回顾几十年的航天生涯,他曾自谦,自己并不是思维超前,而是在考虑问题时喜欢从全局出发,从国家整体利益考虑。“我一生的最大追求,就是在实现中国梦上做了一些工作。”扩展资料陈定昌院士获得的荣誉作为主要组织者和技术带头人,陈定昌院士参加了多种型号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工作,主持开展了精确制导毫米波、红外、反辐射、激光半主动制导的研究工作。先后获得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等多个奖项。他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获得“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担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高技术主题首席科学家、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总装备部科技委精确制导专业组组长,同时担任10所院校的兼职教授。曾获国家科技部、总装备部863重大贡献先进个人奖;全国科学大会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部级科技进步奖十项 ;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等荣誉称号。1999年9月,他们的研制项目获得了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3项、2008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2年被授予国家杰出专业人才荣誉称号。参考资料来源:新民晚报—导弹专家陈定昌院士去世 今年共和国已送别25位院士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定昌

导弹专家陈定昌院士去世,他生前为导弹事业做过什么贡献?

导航制导与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二研究院研究员陈定昌,因病于2020年9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中国现代导弹的控制专家、中国中科院院士陈院士从事的领域是中国高精度无人飞行器技术、探测和制导技术等高科技领域。截止2020年目前为止,这是中国第25位院士离开了,1937年陈院士出生于上海,随后经由学习考入清华大学,就读于当时的无线电系。我辈岂是蓬蒿人,陈定昌院士的研究经历和人生轨迹就是一种证明。不是特权家庭,无需背后托礼,靠自己的辛勤努力就可以迈进理想的大门。投身报国是陈院士的信念,中国高精度的无人飞行器技术、探测和制导技术还有仿真技术研究工作中,陈院士都是中坚力量。陈院士曾经说过:”我一生的最大追求,就是在实现中国梦上做了一些工作。” 他也为此奉献出了一生的努力。陈院士去世前就已经成功研制出中国首部激光雷达。广泛应用于雷达的应用面十分广泛,海上雷达探测器可以通过无线电的传输及时察觉非法潜入的探测器。空军方面,激光雷达可以接收从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信息,经过中央处理器的汇总分析就可以获得速度、大小等数据,跟踪识别目标。随着科技的发展,激光运用的领域不断增多,国际上拥有先进的激光雷达技术国家屈指可数。中国激光雷达的成功研制无疑是增强国防实力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在的国际,局势变化飞快,中国的国防实力要进一步的提升才能在波诡云谲的政治斗争当中保住自身。有赖于院士的努力,中国至少在无线技术方面不必求人。

陈定昌的人物经历

陈定昌1937年出生于上海。家庭的熏陶,使他从小形成了坚忍不拔的性格。转学到南京时,第十中学高中二年级只有一个插班生名额,还必须通过严格的考试。不少好心人劝陈定昌到其它学校另寻机会,但倔犟的他执意一试,结果在16名报考的学生中,他一举夺魁。那时的历史、地理比较难学,是好多学生感到头疼的课程。担任学习委员并善于动脑筋的陈定昌,则把历史编成故事讲给大家,于是很多难记的知识点一下子变得容易得多,由此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考试时,全班取得了好成绩,陈定昌的独特才能令老师刮目相看。他从小喜欢文学,课余时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中学期间,他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老师看到他的语文天赋,希望他报大学中文系,将来当作家,但他谢绝了老师的好意。一种男儿当自强和报效国家的浓烈情感,促使他毅然选择了理科。顺利通过保送留苏考试后,陈定昌来到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哲学和俄语。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两年后他进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学习。当时清华大学学制 6年,加上两年的留苏预备部学习,他整整度过8年的大学时光。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大学生活丰富了他的知识,使他的多种能力得到提高。清华求学期间,陈定昌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在许多方面都注重锻炼和发展。哲学这一爱好,培养了他科学的思维方式,锻炼了他极强的表达能力。有一次班里去工厂参加劳动锻炼——安装电容器。当时每人有定额任务,好多学生为了完成任务都干到凌晨两三点钟。而陈定昌努力想着怎么提高劳动效率,于是他留心观察厂里熟练工人的操作,还真看出了门道。工厂搞劳动竞赛,他摘得全厂第二名的桂冠。回校后,他成为校办工厂的攻关组组长。大量的实践活动,培养了他较强的动手能力。在毕业设计时,陈定昌被老师要求去做一个难度较大的课题设计。该课题设计已经进行了两年多,前两名做课题的毕业生最后成绩都不理想,对此陈定昌定下的目标是一定要取得5分的好成绩。做课题期间,他整天泡在实验室里。大半年后,他成功了。他的毕业论文还成为大家学习的范本。通过做课题设计,他琢磨出一个道理:搞科学研究,用理论指导实践很重要。

陈定昌的人物简介

导航制导与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研究员。1937年1月生于上海,籍贯江苏镇江。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现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科技委顾问。长期从事高精度无人飞行器技术、高精度探测与制导技术和仿真技术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或参与多个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取得了多项国家重大工程技术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3项、2008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2年被授予国家杰出专业人才荣誉称号。

上一篇:daojianshenyu

下一篇:电导热油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