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的用途
1
功效作用
核心功效
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性味
性微寒,味苦,酸
主治
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适宜人群
月经不调,汗证,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的人
不宜人群
脾胃虚寒的人
禁忌人群
中寒腹痛,血痢的人
白芍为芍药科植物芍药(栽培品)及毛果芍药的根。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归肝,脾经,贾所学提出:“白芍药微苦能补阴,略酸能收敛。因酸走肝,暂用之生肝。肝性欲散恶敛,又取酸以抑肝。故谓白芍能补复能泻,专行血海,女人调经胎产,男子一切肝病,悉宜用之调和血气。其味苦酸性寒,本非脾经药,炒用制去其性,脾气散能收之,胃气热能敛之。主平热呕,止泄泻,除脾虚腹痛,肠胃湿热。以此泻肝之邪,而缓中焦脾气。”
白芍具有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的功效,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白芍既能滋肝阴来养肝血,又能敛肝阴来柔肝体,最顺应肝之生理特性,为养血柔肝的代表性中药。
芍药苷与芍药内酯苷为白芍主要有效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芍药苷主要作用于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有抑制凝血酶原的生成、抗血小板聚集、扩张静脉及外周小血管、改善血液微循环抗氧化、抗惊厥等多种生物学效应,提示其有补血、抗抑郁、镇痛解痉和改善学习记忆以及对心脑血管的保护等作用。芍药内酯苷可作用于免疫系统中脾脏、胸腺和血液系统中造血因子,具有明确的补血作用,同时还可以作用于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
白芍的别名是什么
白芍的别名是什么 白芍的别名是什么,白芍是就是人们平时经常说的芍药,也是中药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有很多人对于白芍都是很了解的,白芍的治疗效果是很好的,下面来了解白芍的别名是什么。 白芍的别名是什么1 【别名】白芍药,芍药,金芍药,离草根,可离根,将离根,余容根,其积根,解仓根,犁食根,蜒根,没骨花根,婪尾春根,天斗,玉斗,天魁,玉魁,伏丁,伏贡,伏王,艳友,冠芳,殿春客。 【商品名】杭白芍:又名杭芍、杭芍药。为产于浙江杭州一带者。为地道药材,品质最优。 东白芍:又名东芍、东芍药。为产于浙江东阳一带者。品质亦优。 毫白芍:为产于安徽毫县一带者。质优。 川白芍:又名中江芍、川芍。为产于四川者。 宝鸡白芍:为产于陕西的野生种。品质较次。 以根粗长、质坚实、粉性足、无白心、无裂隙者为佳。 【处方名】白芍,杭芍,大白芍,生白芍,炒白芍,酒白芍,醋白芍,焦白芍,白芍炭等。 处方中写白芍、杭芍、大白芍均指生白芍。为原药去杂质,润透切片,生用入药者。 炒白芍又称炙白芍。为白芍片用麸以文火炒至微黄,.略带焦斑,筛去麦麸,晾凉入药者。 酒白芍又名酒炒白芍、酒芍。为白芍片用黄酒淋洒拌匀,然后炒干入药者。寒性缓解,活血功效增强。 醋白芍又名醋炒白芍、醋芍。为白芍片用米醋喷淋,用文火微炒入药者。偏于敛肝止痛,养血止血。 焦白芍又名焦芍、白芍炭。为白芍片用武火炒至焦黑,存性,取出用清水灭尽火星,然后晾干入药者。偏于敛血止血。 【注意】芍药分赤、白二种。白芍一般为栽培者,赤勺为野生者。芍药的变种毛果芍药PaeonialactifloraPall.var.trichoca-rpa(Bunge)Stern.的根亦作白勺使用,但非正品,品质较次。 【性味归经】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功效主治】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主治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肝气不和,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拘挛作痛;泄泻,痢疾,腹痛;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 【用量】10~30克。 【慎忌】阳衰虚寒之证不宜单独应用。反藜芦。 白芍的别名是什么2 【中药名】白芍 baishao 【别名】金芍药、白芍药。 【英文名】Paeoniae Radix Alba。 【来源】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根。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肥大,通常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茎直立,光滑无毛。叶互生;具长柄;2回三出复叶,小叶片椭圆形至披针形,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楔形,全缘,叶缘具极细乳突,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叶脉在下面隆起。花甚大,单生于花茎的分枝顶端;萼片3,叶状;花瓣10片左右或更多,倒卵形,白色、粉红色或红色;雄蕊多数,花药黄色;心皮分离。瞢葖果卵形,先端钩状向外弯。花期5~7月,果期6~7月。 【产地分布】生于山坡、山谷的灌木丛或高原丛中。分布于浙江、安徽、四川等地。 【采收加工】夏、秋采挖已栽植4~5年生的芍药根,除去根茎及须根,洗净,刮去粗皮,加入沸水中略煮,使根发软,捞出晒干。 【药材性状】圆柱形,粗细均匀,大多顺直。长5~20厘米,直径1~2.5厘米。表面棕色或浅棕色,外皮未去尽处显棕褐色斑痕,较粗糙,有明显的纵皱纹及细根痕,偶见横向皮孔。质坚实而重,不易折断,切断面灰白色或微带棕色,角质样,木质部呈放射状。气无,味微苦而酸。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酸。归肝经、脾经。 【功效与作用】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血药。 【临床应用】用量4.5~9克,煎服;或入丸散。用治头痛眩晕、胸胁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 【药理研究】应用HPLC研究表明,芍药根经去皮、水煮后苷类成分略有下降,但其中的有害成分苯甲酸则明显降低。有解痉、镇痛、抗炎、抗心肌缺血等药理作用。白芍应用较广泛,有的学者认为许多作用类似“人参”。野生品种与栽培品种作用相似。对中枢有抑制作用,可解热降温,镇静催眠;具有解痉、抗炎、抗溃、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耐缺氧、降血压、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保肝、抗诱变抗肿瘤、抑制肥大细胞组织胺释放、神经接头去极化等作用;有毒。 【化学成分】本品含芍药苷、羟基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氧化芍药苷、白芍苷、常春藤皂苷元、芍药苷元酮、没食子酰芍药苷、山柰酚-3,7-二-O-β-D-葡萄糖苷、胡萝卜苷、β-谷固醇、芍药乳糖酮等,挥发油中主要含苯甲酸、牡丹酚等。 【使用禁忌】不宜与藜芦同用,虚寒证不宜单用。 【配伍药方】①治妇人妊娠腹中疼痛:当归90克,白芍480克,茯苓120克,白术120克,泽泻240克,川芎240克。上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 ②治产后血气攻心腹痛:白芍60克,桂(去粗皮)、甘草(炙、锉)各30克。上三味,粗捣筛。每服9克,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普济方》芍药汤) ③治衄血,咯血:白芍30克,犀角末0.3克。为末,水服,血止为限。(《古今录验》) ④治衄血,汗血:白芍75克,生地黄汁二合,生藕汁一合,生姜汁少许。上四味,捣白芍药为末,先煎三物汁令沸。每以半盏,入熟水一合,白芍药末6克,搅匀,食后温饮之。(《圣济总录》白芍药散) ⑤治泄痢腹痛:黄芩、白芍各30克,甘草15克。为粗末,每服15克,水煎。(《保命集》黄芩芍药汤) 白芍的别名是什么3 白芍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1、治三叉神经痛 白芍中的'牡丹酚、苯甲酰芍药苷和氧化芍药苷有抗炎镇痛的功效,配伍细辛、甘草等能镇静,抑制三叉神经痛。此外,对于牙疼、痉挛性腹痛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治疗外伤出血 取白芍片,用米醋拌匀,稍闷后放入锅内,中火炒热、炒干后放凉,可敛血止血。 3、治疗腹痛 白芍可治疗脘腹疼痛,用酒调制可以行径。取白芍片,喷淋黄酒拌匀,中火炒热、炒干后放凉,可用于调经止痛。与黄岑、甘草搭配,加水煎汁液,可治腹泻疼痛。 4、治疗痢疾 因为白芍对痢疾杆菌,葡萄球菌都有抑制作用,用适量白芍煎水喝可用来治疗痢疾。另外,白芍煎水对由于肠道炎症引起的肠蠕动增快引起的腹痛也有一定的效果。 5、治消化性溃疡 白芍200克,甘草150克,白胡椒20克。共研细末,每次5克,每日3次,饭前30分钟口服。可连服2个月。 6、治疗高血压头晕 白芍能够养肝平抑肝阳,可用来治疗肝阳偏亢所引起的眩晕、高血压等症。用白芍5克,钩藤3克,绿茶3克,以250毫升的开始冲服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7、治疗乳房肿痛 白芍具有活血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丹参5克,白芍3克,白芷3克,花茶3克,现将前三味药材煎煮取液350毫升,冲泡花茶饮用。可治疗妇女乳房肿痛。 白芍的使用禁忌 1、白芍属寒凉之品,有酸寒收敛的作用,故凡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脾胃虚寒、肾阳虚衰等证不宜用量过大或单味用 2、白芍性寒,阳衰虚寒之证如纳呆腹胀,腹痛喜温喜按,口泛清水,四肢不温,或肢体困重,或周身浮肿,大便溏薄清稀,虚寒下利,下痢纯血,小便不利应慎用或不用。 3、现代中药药理学证实白芍有明显的镇静作用,故昏迷患者忌用,婴幼儿及老年人不宜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及单独大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