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度

时间:2024-07-29 02:02:25编辑:笔记君

ph值是多少?

在一般情况下,PH值范围为0 ~ 14,0 ~ 7属酸性,从7 ~ 14属碱性,7为中性。在少数特殊情况会涉及到特殊的,高范围的,测超酸,超碱的。它一般测得范围要比0-14的大,所以会有0 ~ 16范围的。碱性较强:pH值为(8.5以上 )碱性较弱:pH值为(7~8.5)中性:pH值为7酸性较强:pH值为(5.5以下 )酸性较弱:pH值为(5.5~7)扩展资料pH小于7说明H+的浓度大于OH-的浓度,故溶液酸性强,而pH大于7则说明H+的浓度小于OH-的浓度,故溶液碱性强。所以pH愈小,溶液的酸性愈强;pH愈大,溶液的碱性也就愈强。在非水溶液或非标准温度和压力的条件下,pH=7可能并不代表溶液呈中性,这需要通过计算该溶剂在这种条件下的电离常数来决定pH为中性的值。如373K(100℃)的温度下,中性溶液的pH ≈ 6。另外需要注意的是,pH的有效数字是从小数点后开始记录的,小数点前的部分为指数,不能记作有效数字。

水的ph值是多少?

饮用水的PH值在6.5—8.5之间。正常饮用水的最佳值在7.4。ph值与水的温度无关,所以生水和开水的ph值是相同的。水的PH值只要在7.35~7.45之间就属于正常,而人体有自我调节能力,PH值的变化不是通过饮用水来改变的,更多的是通过食物来调节控制。另外我国饮用水的国家标准PH值是6.5~8.5的范围,只要是属于该范围内的饮用水都可以正常饮用。从自来水厂生产出来的水的PH一般是7.35-7.45,然后经过管道运输大概是PH值会达到7.6。水的PH值跟人体健康的关系1、水质指标很多,其中,pH值是最重要的水质参数之一。水的酸碱度均用pH值表达。一般天然水源的pH值为6.5~8.5。酸性物质(包括大部分的有机污染物)或酸雨的影响会使水的pH值降低到5左右。2、在一般情况下水可以发生微弱的电离,即产生一个氢离子和一个氢氧根离子。习惯上,我们把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值作为溶液酸碱性的指标,简写为pH。在中性溶液中pH=7,pH大于7越多,则碱性越强,小于7越少,则酸性越强。3、而氢离子浓度的正常,又必须依靠人体的调节功能,使体内的酸碱度达到动态平衡。如果过酸或过碱,都会引起血液氢离子浓度的改变,使正常的酸碱平衡发生紊乱,简称为酸碱失衡。4、机体内的缓冲体系、呼吸系统、肾脏代偿系统等共同维持着pH的平衡,才使得机体的生理功能正常运行并维持着人体的健康。有些研究发现,每当血液中pH值下降0.1单位,胰岛素的活性就下降30%。

水的PH值跟人体健康有什么关系?

  pH是最重要的水质参数之一

  据周力博士介绍,概括国内外水专家及权威文献的论述,健康饮用水具有三大特征:一是含有一定量的硬度(钙镁离子的总和);二是含有一定量的溶解性总固体(水中矿物质的总和),即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面而均衡的天然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三是pH值在7.0以上,呈弱碱性。

  他介绍说,水质指标很多,其中,pH值是最重要的水质参数之一。水的酸碱度均用pH值表达。一般天然水源的pH值为6.5~8.5。酸性物质(包括大部分的有机污染物)或酸雨的影响会使水的pH值降低到5左右。

  众所周知,在一般情况下水可以发生微弱的电离,即产生一个氢离子和一个氢氧根离子。习惯上,我们把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值作为溶液酸碱性的指标,简写为pH。在中性溶液中pH=7,pH大于7越多,则碱性越强,小于7越少,则酸性越强。在纯净水和人工矿物质水中,由于氢离子过剩均呈现酸性,有的人工矿物质水甚至比纯净水更酸。

  在一些宣传材料中,甚至在一些谈水的科普文章中,均称“正常人体的pH值应该是弱碱性”。周力博士说,我们通常讲人体pH值为7.35~7.45是指人体血液中的pH值,人体各部位及组织中的pH值是不同的。人体为了正常进行生理活动,血液的氢离子浓度必须维持在一定的正常范围内。

  而氢离子浓度的正常,又必须依靠人体的调节功能,使体内的酸碱度达到动态平衡。如果过酸或过碱,都会引起血液氢离子浓度的改变,使正常的酸碱平衡发生紊乱,简称为酸碱失衡。例如饥饿时的胃液pH值为1~2,皮肤为5.5,大肠为8.4,汗为6.0,尿为6.9等。无论哪一个部位的pH值都维持在一个恒定范围内, 哪怕是发生轻微的变化,都会引起身体的生物活性分子结构和化学功能发生剧烈的变化。

  机体内的缓冲体系、呼吸系统、肾脏代偿系统等共同维持着pH的平衡,才使得机体的生理功能正常运行并维持着人体的健康。有些研究发现,每当血液中pH值下降0.1单位,胰岛素的活性就下降30%。

  有人认为糖尿病特别是Ⅱ型糖尿病不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少而是由于胰岛素的活性下降所致。糖尿病是典型的营养代谢障碍病,是碳水化合物、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性疾病,这些代谢紊乱更容易产生酸性代谢物质,从而影响人体血液内pH值的稳定。

  长期饮用过低硬度水不利于健康

  195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饮用水标准中规定,pH值不得低于6.5,不得大于9.2;在1984年第一版的饮水指导准则中规定pH值为6.5~8.5;在2003年第三版的饮水指导准则中规定pH值为6.5~8.0;在2006年第三版的修订本中规定pH值为6.5~9.5。我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将水的pH值定为6.5~8.5。在人类进化中,从饮用天然水、井水到近100年来的自来水,pH值均为6.5~8.5。虽然人体内具有强的pH值缓冲及调剂能力,但是饮用水的pH值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是科学的,水的pH值越接近血液的pH值越好。

  国内外很多生物医学和流行病调查表明,长期饮用过低硬度水,对人体生理功能有负面作用。特别是水中的镁和钙的含量可以有效地防止心脑血管病猝死的风险。在烹调食物时使用过低硬度水会使食物中矿物元素流失。

  从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报告中可以看出水中的硬度与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呈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饮用水的硬度和pH值越低,发病率越高。在我国南方的许多地区,属于软水地区,水中的矿物质含量较低,pH值一般在7.0左右或以下。有些地区随着污染的增加,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属于酸雨地区,而饮用水主要来自地面降水,所以饮用水中的pH值较正常情况下低一些。近几十年这些地区的水质的pH值都有所降低。

  周博士说,据目前的瓶装饮用水水质看,我们发现,凡是含有天然均衡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饮用水,pH值都呈弱碱性,或非常接近7。而水中没有矿物质,或者人工添加矿物质的饮用水,pH值往往是酸性的。

  饮用矿物质水是加工水

  目前,市场十分流行的饮用矿物质水是否是高品质的健康饮用水呢?它属于天然饮用水吗?周力博士分析说,这首先需要了解矿物质水的特点,矿物质水的加工都是在纯净水的基础上添加矿物质。能否通过添加人工矿物质来解决纯净水的问题呢?事实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

  在纯净水中人工添加矿物质,制成含有钾离子、镁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的人工矿物质水,会使水的酸度更酸,pH值甚至可能低于6.0。而且人工添加的矿物质,其配比和成分远没有天然来源自然、稳定。最后的结果是既不能保证人体所需微量矿物质元素的正常补充,又因为pH值过低的原因而影响人体酸碱的自然平衡。

  另外,由于各个厂家所添加到水中的化合物不同,给国家的产品质量监督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有一点可以肯定,添加矿物质的水质远不如优质饮用天然水(包括天然矿泉水)。在添加矿物质的时候,要适当考虑各种阴阳离子的相互的平衡和拮抗的作用,否则不仅不能给人带来健康,可能还会引起一些营养和健康方面的问题。


什么是ph值,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PH值是酸碱度的意思。




人体酸碱度
编辑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酸碱度是指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一般用PH值来表示。pH值7为中性。 体液,英文Body fluid 或者 Bodily fluid,简单的说就是身体内的液体,不管人或者是动物都有体液,人体的体液占人体体重的65%以上。ph值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适度
目录
1简介
▪ 正常范围
▪ 人酸碱度
2酸碱体质
▪ 目的
▪ 驳斥

1简介编辑
酸碱度是指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一般用PH值来表示。pH值7为碱性。
体液,英文Body fluid 或者 Bodily fluid,简单的说就是身体内的液体,不管人或者是动物都有体液,人体的体液占人体体重的65%以上。
人的体液和其他任何液体一样,都有酸碱之分。人体的酸碱度(PH值)是以0—14的数字来表示的。PH是“potential Hydrogen”的缩写,是表示人体中H的浓度。数字越小,代表酸性越强。7是中性的,大于7是碱性的,数字越大表示碱性越大。
高的PH值,说明有较高的吸引H能力。低PH值时,说明有较少的吸引H的能力。人体组织的正常PH值应是在7—7.4。血液的正常PH值是在7.35—7.45。血液的PH值始终要保持一个较稳定的状态,如果血液PH值下降0.2,给机体的输氧量就会减少69.4%,造成整个机体组织缺氧。
正常范围

血液

7.35~7.45



骨髓液

7.30~7.50



唾液

6.50~7.50



胃液

0.80~1.50



十二指肠液

4.20~8.20



粪便

4.60~8.40



尿液

4.80~8.40



胆汁

7.10~8.50



胰液

8.00~8.30


人酸碱度
人体由75兆个细胞组成,而细胞就生存于我们的体液中。人体细胞天生在碱性的体液环境中运作,但也不断地产生酸,排出酸。细胞在运作过程中会产生酸,但这些是弱酸,是有机酸,与酸性食物产生的酸不同,它们会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由肺部排出。可是,酸性食物所产生的酸是较强的酸(硫酸、磷酸等),会威胁到人体的健康。有充分的科学证据显示,健康人体的体液大部分才是碱性的,PH值都在7.0以上。当然在上表也看到那些PH值变化较大的体液,是那些在体内滞留时间比较长的体液。这说明什么?说明细胞面对各种压力或食物不得不作出的反应。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尿液PH值会出现从酸性4.8到碱性8.4的相差甚大的PH值指数呢?什么又是细胞出自必然的反应呢?
人体细胞在碱性的体液环境中运作,而产生弱酸。这种弱酸很容易由肺部排出,不会对人造成伤害,这就是细胞对酸的必然的反应。正如人在激烈运动时呼吸加快,气喘吁吁,就是为了加快把运动所产生的酸排出体外。
人体内酸的第二来源就是酸性食物。前面已经介绍过,一般人的饮食75%~90%都是酸性食物。有些食物好像不是酸性的,但是残留物,也就是它们所产生的灰则是酸性的。久而久之,你的身体就会偏向酸性。这些大量的酸性物质必须先经体内的缓冲系统中和,再由肾排出。在这个中和排除过程中,将会消耗大量的矿物质。如果这些酸不经中和,在经过消化道或排泄系统时就会灼伤敏感组织。譬如,有的人小便时会感到疼痛或灼热,为什么?其实这就是人体的“内在智慧”最聪明的警告:你身体内负责中和酸的矿物质已经入不敷出了,此时身体必须作出调整,才能满足生命运动的基本需要,因而也就顾不得你的疼痛感了。所以此时,你必须补充含矿物质的食物,加强碱性资源,否则,情况会更加恶化。为了加强碱性资源,最好的方式是从植物中摄取矿物质。植物中的矿物质是有机形态的,进入体内,与机体的亲和力决定了机体对它的吸收和利用程度。而矿物质补充剂和一般的食盐,都不是补充矿物质的最好来源。
机体用来作为缓冲体系中和酸的主要矿物质钠(当然最好不是食盐中的钠,而是蔬菜、水果中的钠)。让我们来想象:将碱性资源当作家中的钱罐子。当我们使用这些钱时,如果一下子倒出来,钱罐子马上就空了;如果每天用一点,那么可以用长一些的日子。但是根本的问题是,我们必须要不断地将钱币放进去,否则,钱终究会使用殆尽的。

2酸碱体质编辑
网络中关于“酸碱体质”的健康知识很多。在宣传“酸碱体质”理论的通俗读物中,一本叫做的《找对病源,碱回命》书可谓集大成者。
在此书开头一章写道:“人在一生下来的时候,身体大多属于健康的弱碱性环境,但在后天的各种坏习惯的影响下,身体会逐渐变酸,而身体逐渐变酸的直接后果就是滋生各种各样的疾病……当人体的pH数值处于7—7.35之间时,属于弱碱性体质,此时容易受到有小病痛或某些疾病的干扰;当人体的pH数值处于6.9-7之间,属于强酸性体质,此时人极容易患上如癌症之类的重大疾病。”
所谓坏习惯,就是不注意摄入碱性食物、熬夜等。书中还提出:“通过研究表明,有超过70%的疾病和人体的酸性化有关,而那些致命的高危疾病患者,有超过90%的人属于酸性体质。”作者列举了感冒、精神不振、风湿、皮肤病、气管炎、骨质疏松、糖尿病、高血压等几乎所有常见疾病,声称这都是酸性体质的表现。
目的
传播人体“酸碱体质说”最大的动力来自于利益,这一“理论”反复被提起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推销自己的商品。农夫山泉,螺旋藻等商品都炒作过自身的“弱碱性”,声称通过饮用或服用就可以平衡体内的酸碱性。事实上,食物区分酸碱性毫无意义,人体体液的酸碱度也不会因为某种食品发生明显的改变。
驳斥
不同食物的pH值各有不同。可以看出,无论食物本身的酸碱度如何,均衡膳食、平衡搭配才更有益于健康。
1.不同体液有不同酸碱度 无一能直接等同于体质酸碱性
人体体液有很多种,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分泌的各种消化液(如唾液、胃酸、肠液、胆汁等)、排泄出的汗液、尿液等等都属于体液。不同体液各有各的酸碱度,且相差很大。胃酸的pH值在1到2之间,而血液的pH值可以达到7.45。即便是同一种体液,由于环境的不同,自身酸碱度也会存在一定的浮动范围。例如正常的尿液pH值就在5.0到7.0之间,其酸碱度会受到所吃食物的影响,吃肉、蛋、奶时,pH值会偏低一些;吃蔬菜、水果则会相对偏高一些。但尿液的酸碱度是肾脏“调节”的结果,而且作为被隔离在膀胱中的排泄物,不会影响到人体的机能。
2.科学上没有“体质酸碱性”这一说法
以某一种体液在某一时刻的酸碱度来衡量所谓体质的酸碱性是不科学的。“酸碱体质说”传播过程中,将体液或等同于血液、或等同于尿液、或等同于唾液或不加区分笼统地称为人体体液,是典型的伪科学言论。国际上常规的人体环境检测方法主要从静脉血、尿液、体内碱贮备和二氧化碳结合率四个方面进行测试,单凭pH值来看人体的酸碱性同样不科学。
3.食物酸碱性划分是伪科学,同一种食物会分别产生酸、碱性代谢
“酸碱体质说”会简单地将食物区分为“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划分理由是根据食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对体液酸碱度的影响。但实际上一种食物往往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它们经过消化、吸收、代谢之后也会产生多种不同化学性质的代谢产物。这些产物有的呈酸性,有的呈碱性,还有很多呈中性。随意指定一种代谢产物来认定原来食物的酸碱性属于想当然,这样的划分方式有时会自相矛盾,导致同一种食物既被认为是“酸性食物”又被认为是“碱性食物”, 难以自圆其说。
4.人体内酸碱永远处于平衡状态,无法通过饮食调节
事实上,人体的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和呼吸系统都都能够精密地控制酸碱平衡,同时血液中有各类缓冲物质,它们组成了身体内部的酸碱缓冲系统。在正常人体内,酸和碱是永远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比如不论是什么食物,吃到胃里都会变成酸性的,因为胃酸是含0.2—0.4%盐酸的强酸。当食物从胃进入肠道,又会被碱性的肠液影响,变成碱性的。酸碱度不同的食物无法改变人体体液的酸碱度。
5.所谓的“碱性食品”能保健并非因为其“碱性”
被“酸碱体质说”推崇的蔬菜、水果等“碱性食品”,之所以对一些慢性疾病有预防作用,主要是因为它们产生的能量低,且富含维生素、矿物元素、膳食纤维等,而不是所谓碱性的作用。如果按照“酸碱体质说”的饮食观念,纠正“酸性体质”靠每天引用苏打水就可以解决问题,完全不用大费周折去吃各种“碱性食品”——事实上,即便是苏打水对人体体液酸碱度的影响也微乎其微。健康的饮食应该是均衡的饮食,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各种营养素的食物都应该适量地合理地摄取,而不必在意什么酸碱性。
6.人体的酸碱度与疾病发生无关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酸碱失衡并不容易发生。一味追求人体环境的碱性反而不可取,很多有害微生物的生存环境都是偏碱性的,如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伪科学在传播过程中常常加入一些夸大其词的元素,比如酸性体质易致癌的传言,使得人们本着宁可信其有的心理,放松对谣言的戒备,从而大行其道。
7.肿瘤有众多诱发因素,唯独不包括“体液变酸”
(1)人体消化系统不同部位的pH值各有不同。
“酸性体质导致肿瘤”是“酸碱体质说”经常提到的一个观点,许多人对此深信不疑。肿瘤有很多种,每种肿瘤的诱发因素都不同,公认的致癌因素很多,到目前为止,医学上并没有人体酸碱性和肿瘤诱因有关的这个说法。肿瘤是各种综合因素导致的结果,不是一个酸性食物就能诱发的。
(2)肿瘤可能导致身体周边微环境变酸,但反之不成立
并不是“酸性体质”这个“恶因”诱发了肿瘤。而需要将因果对倒过来,肿瘤的生长会导致实体瘤周边的微环境变酸。科学研究发现,实体肿瘤周围微环境的pH值的确比正常组织和器官要低。这是因为肿瘤细胞在在生长过程中生成了更多的乳酸等酸性代谢产物,使得肿瘤组织周边的组织液pH值降低。此外肿瘤对体液酸碱度的影响只局限于肿瘤组织周边的微环境,尚无科学证据表明实体肿瘤会导致整个身体的体液都“变酸”。
(3)其他酸碱中毒多由疾病导致,非因体液过酸过碱致病
健康人的血液pH值在7.35到7.45之间。当血液pH值低于7.35,已经属于酸中毒了,是需要治疗的严重疾病。酸中毒一般是某种疾病的并发症,病因也复杂多样。比如代谢性酸中毒可由腹膜炎、休克、高热、腹 泻、肠瘘、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引起,而呼吸性酸中毒则可由脑膜炎、血栓、脊髓灰质炎、支气管哮喘以及广泛性肺疾病引起。
反之,如果血液的PH值高于7.45,则是碱中毒,同样是需要治疗的严重疾病。所以并不是“碱性体质”就是好的。酸碱中毒多由疾病导致,而非因为体液过酸过碱导致疾病,也不可能通过进食普通食物改变体液的酸碱性。


上一篇:ph计电极

下一篇:pink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