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醇

时间:2024-07-25 02:10:37编辑:笔记君

梓醇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梓醇的来源 4 梓醇的药理作用 1 拼音 zǐ chún 2 英文参考 Catalpol 梓醇是一种环烯醚萜甙类化合物。分子式C15H22O10,分子量362.45,熔点207~209℃。 3 梓醇的来源 梓醇存在于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isa(Gaertn.)Libosch.根茎、毛蕊花Verbascum thapsus L.全草、毛泡桐paulownia tomentosa(Thunb.)Steud.木部、心叶球花Glubulariao cordifolia L.地上部分。 4 梓醇的药理作用 实验证明该成分具有利尿和泻下作用。

梓醇的梓醇规格

【中文名称】 梓醇【英文名称】 Catalpol【提取来源】 地黄【英文别名】 Catalpinoside; Catalposide, des-p-hydroxybenzoyl-; De(p-hydroxybenzoyl)catalposide; (1AS-(1aalpha,1bbeta,2beta,5abeta,6beta,6aalpha))-1a,1b,2,5a,6,6a-hexahydro- 6-hydroxy-1a- (hydroxymethyl)oxireno(4,5 )cyclopenta(1,2-c)pyran-2-yl-beta-D-glucopyranoside; beta-D-Glucopyranoside, 1a,1b,2,5a,6,6a-hexahydro-6-hydroxy- 1a-(hydroxymethyl)oxireno(4,5)cyclopenta(1,2-c)pyran-2-yl, (1aS-(1a-alpha,1b-beta,2-beta,5a-beta,6-beta,6a-alpha))-; beta-D-Glucopyranoside , 1a,1b,2, 5a,6,6a-hexahydro- 6-hydroxy- 1a-(hydroxymethyl)oxireno(4,5) cyclopenta(1,2-c)pyran-2-yl, (1aS-(1aalpha,1bbeta,2beta,5abeta,6beta,6aalpha))-; (1aS,1bS,2S,5aR,6S,6aS)-6-hydroxy-1a-(hydroxymethyl)-1a,1b,2,5a,6,6a- hexahydrooxireno[4,5]cyclopenta [1,2-c]pyran-2-yl beta-D-glucopyranoside; 6-hydroxy-1a-(hydroxymethyl)-1a,1b,2,5a,6,6a-hexahydrooxireno [4,5] cyclopenta[1,2-c]pyran-2-yl hexopyranoside【含 量】 99% (HPLC)【C A S 号】 2415-24-9【EINECS】 219-324-0【分 子 式】C15H22O10【分 子 量】362.33 中文别名:   脱对轻基苯甲酸梓昔 英文名:   Catalpol 英文别名:   (1AS-(1aα,1bβ,2β,5aβ,6β,6aα-))1a,1b,2,5a,6,6a-hexahydro-6-hydroxy-1a-(hydroxymethyl)oxireno(4,5)cyclopenta(1,2-c)-pyran-2-yl-beta-D-glucopyranoside

地黄叶子怎么吃有什么作用

  地黄叶子的吃法:地黄嫩苗摘其旁叶作菜甚益,可药用,鲜地黄的叶子也可做成各种保健食品,且味道不错。

  地黄叶子的作用:由于地黄花、种子属于温性,地黄根属于寒性,所以地黄叶子介于两者之间,就比较平和,适合大多数人食用,地黄叶子入肺、肝、肾经,具有走表入肺、润肤止痒、滋阴补肾、凉血止血之功,地黄叶子对肺纤维化等慢性肺病、老年痴呆、脑萎缩、糖尿病、皮肤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地黄叶子怎么吃好吃

  鲜地黄的叶子还做成各种保健食品,疗效一点也不比地下部分的地黄根差,而且味道还很好。由于地黄花、种子属于温性,地黄根属于寒性,所以地黄叶子介于两者之间,就比较平和,适合大多数人食用。
地黄叶入肺、肝、肾经,具有走表入肺、润肤止痒、滋阴补肾、凉血止血之功。
在我国最早的一部种植中药的专著《山居录》(唐代)云:地黄嫩苗摘其旁叶作菜甚益。从现在地黄的有效成份来分析,有效成份主要成份主要是梓醇,还有很多的微量元素。
现代医学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地黄叶与块根中均含有梓醇。地黄叶在前期生长的过程中,梓醇含量迅速上升,最高时期是地下部分梓醇含量的两倍以上。一直持续到采收期之前,也就是地黄叶要枯萎的时候,地黄叶中都含有大量梓醇,由些可见我国古代医药学都对地黄研究之透彻。
临床中总结发现,地黄叶对肺纤维化等慢性肺病、老年痴呆、脑萎缩、糖尿病、皮肤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地黄的种植对于土壤有特别的要求。《本草乘雅半偈》:种植地黄后其土便苦,次年可种牛膝,再二年可种山药,足十年土味转甜,始可复种地黄,否则味苦形瘦不堪药也。种植地黄这块地8年到15年都不能种植地黄,所以地黄都是一年一熟,第二年就要重新换土再种。


执业药师考试考点汇总与解析——中药鉴定学(11)

☆ ☆☆☆考点101:皮类中药-杜仲

  [来 源] 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

  [采收加工] 春、夏两季剥取栽植近10年的树皮,趁新鲜刮去粗皮,将树皮内表面相对层层叠放,严密埋藏于稻草内,使之“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时,取出晒干。

  [性状鉴别] 药材:呈扁平的板片状或两边稍向内卷,大小不一。外表面淡灰棕色或灰褐色,未刮净粗皮者可见纵沟或裂纹,具斜方形皮孔,有的可见 地衣斑;刮去粗皮者淡棕色而平滑。内表面暗紫色或紫褐色,光滑。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胶丝相连,一般可拉至1cm以上才断。气微, 味稍苦,嚼之有胶状感。

  [显微鉴别] (1)横切面:①落皮层残存,内侧有数个木栓组织层带,每层为排列整齐、内壁特别增厚且木化的木栓细胞。两层带间为颓废的皮层组 织,细胞壁木化。②韧皮部有5~7层石细胞环带,每环有3~5列石细胞并伴有少数纤维。射线2~3列细胞,近栓内层时向一方偏斜。③白色胶丝团随处可见, 以韧皮部为多,此胶丝存在于乳汁细胞内。(2)粉末:呈棕色。气微,味稍苦,嚼之有胶状感。①石细胞众多,大多成群,类长方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壁厚, 胞腔小,孔沟明显,有的胞腔内含胶丝团。②木栓细胞成群或单个,表面观呈多角形,壁不均匀增厚,侧面观长方形,一面壁薄,三面壁增厚。③橡胶丝成条状或扭 曲成团。

  [成 分] ①含木脂素类成分,如松脂醇二-β-D葡萄糖苷,与苷元连接的糖均为吡喃葡萄糖。②环烯醚萜苷类。③三萜类成分。④杜仲皮折断后有银白色的杜仲胶,为一种硬质橡胶。松脂醇二-β-D葡萄糖苷为降压的有效成分。

  [浸 出 物] 用热浸法测定,75%乙醇浸出物,药材不得少于11.0%,盐杜仲不得少于12.0%.

  [含量测定]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含松脂醇二葡萄糖苷不得少于0.10%.

  ☆ ☆☆☆考点102:皮类中药-黄柏

  [来 源] 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及黄檗的干燥树皮。前者习称“川黄柏”,后者习称“关黄柏”。

  [性状鉴别] 药材:川黄柏,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等。外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较平坦或具纵沟纹,有的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内表 面暗黄色或浅黄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较硬,断面深黄色,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气微,味甚苦,嚼之有黏性,可使唾液染成黄色。

  [显微鉴别] (1)横切面:川黄柏,①未去净外皮者,木栓层由多列长方形细胞组成,内含棕色物质。栓内层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②皮层比较狭 窄,散有纤维群及石细胞群,石细胞大多分支状,壁极厚,层纹明显。③韧皮部占树皮的极大部分,外侧有少数石细胞,纤维束切向排列呈断续的层带(又称硬韧 带),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中常含草酸钙方晶。④射线宽2~4列细胞,常弯曲而细长。⑤薄壁细胞中含有细小的淀粉粒和草酸钙方晶,黏液细胞随处可见。(2) 粉末:川黄柏,黄色。气微,味甚苦,嚼之有黏性,可使唾液染成黄色。①石细胞鲜黄色,类圆形或类三角形,单个或成群,有的呈不规则分枝状,枝端尖锐,壁极 厚。胞腔线形;晶纤维的含晶细胞壁不均匀增厚,木化,方晶密集。③黄色黏液细胞多单个散在,遇水膨胀呈圆形或矩圆形,壁薄,内含无定形黏液汁。④草酸钙方 晶较多,呈正方形、多面形或双锥形。

  [成 分] 川黄柏:①主含生物碱类:如小檗碱,并且含少量黄柏碱、木兰碱、掌叶防己碱等。②另含苦味质:黄柏内酯、黄柏酮。③甾醇类。④黏液质。

  [理化鉴别] 取黄柏,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断面显亮黄色荧光。

  ☆ ☆考点103:皮类中药-白鲜皮

  [来 源]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白鲜的干燥根皮。

  [性状鉴别] 药材呈卷筒状。外表面灰白色或淡灰黄色,具细皱纹及细根痕,常有突起的颗粒状小点。内表面类白色,有细纵纹。质脆,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断面不平坦,略带层片状,剥去外层,迎光检视有闪烁的小亮点。有羊膻气,味微苦。

  ☆ ☆☆☆考点104:皮类中药-秦皮

  [来 源] 为木樨科植物苦枥白蜡树、白蜡树、尖叶白蜡树或宿柱白蜡树的干燥枝皮或干皮。

  [性状鉴别] ①药材:枝皮,卷筒状或槽状。外表面灰白色、灰棕色至黑棕色或相间呈斑状,平坦或稍粗糙,密布灰白色圆点状皮孔及细斜皱纹,有的 具分枝痕。内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较平滑。质硬而脆,折断面纤维性,黄白色。气微,味苦。②干皮:为长条状块片,外表面灰棕色,具龟裂状沟纹及红棕色圆形 或横长的皮孔。质坚硬,断面纤维性较强,易成层剥离呈裂片状。

  [显微鉴别] (1)横切面:苦枥白蜡树树皮①木栓细胞为5~10余列细胞,部分内壁增厚,木栓化。②栓内层为数列多角形厚角细胞,内含黄棕色 物质。③皮层较宽,纤维及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④韧皮部外侧有石细胞及纤维束组成的切向排列的断续环带,内方纤维束及少数石细胞成层状排列,被射线分隔 形成井字形。射线宽1~3列细胞。⑤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砂晶。(2)粉末:淡黄白色。气微,味苦。①纤维平直或稍弯曲,边缘微波状或凹凸,壁极厚,木化, 纹孔不明显,胞腔线形,表面有时可见不规则斜向纹理。②石细胞形态多样,作不规则分枝,壁甚厚,孔沟明显。③木栓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壁微木化或木化,纹孔 较稀疏。④薄壁细胞内含草酸钙砂晶。

  [成 分] 苦枥白蜡树树皮中含:①香豆精类成分。秦皮乙素及秦皮甲素等。②鞣质。③甘露醇。④生物碱。宿柱白蜡树尚含丁香苷、宿柱白蜡苷。

  [理化鉴别] 取药材少许浸入热水或乙醇中,浸出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因树皮含有荧光结晶物质秦皮甲、乙素)。

  [含量测定] 用薄层光密度法测定,本品含秦皮甲素不得少于1.36%.

  ☆ ☆☆☆考点105:皮类中药-香加皮

  [来 源] 为萝摩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

  [性状鉴别] 药材呈卷筒状或槽状,少数呈不规则片状。外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栓皮松软常呈鳞片状,易剥落。内表面淡黄色或淡黄棕色,较平滑,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黄白色。有浓厚的香气,味苦,稍有麻舌感。

  [成 分] ①含强心苷类成分,如杠柳毒苷G.②C21甾苷类成分,如杠柳苷K、H1、E及多种其他的C2l甾苷。③香气成分为4-甲氧基水杨醛等。

  ☆☆考点106:皮类中药-地骨皮

  [来 源] 为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干燥根皮。

  [性状鉴别] 呈筒状、槽状或不规则卷片。外表面灰黄色至棕黄色,粗糙,具不规则纵皱纹或裂纹,易成鳞片状剥落。内表面黄白色至灰黄色,较平坦,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黄棕色,内层灰白色。气微,味微甘而后苦。

  [成 分] ①生物碱:如甜菜碱。②有机酸:如亚油酸、亚麻酸。③枸杞酰胺等。④此外,尚含桂皮酸和多量酚性物质、β-谷甾醇、维生素B1.

  ☆ 考点107:叶类中药-石韦

  [来 源] 为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石韦或有柄石韦的干燥叶。

  [性状鉴别] 药材:庐山石韦,叶柄近方柱形,略扭曲,有纵槽,叶片略皱缩,展开后呈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耳形,且不对称,全缘,叶缘 常向内卷曲。上表面黄绿色或灰绿色,散布有黑色圆形小凹点;下表面密生红棕色星状毛,有的叶片具棕色圆点状的孢子囊群,在侧脉间排成多行,几乎布满叶背。 叶片厚革质。气微,味微涩、苦。

  ☆ ☆☆考点108:叶类中药-蓼大青叶

  [来 源] 为蓼科植物蓼蓝的干燥叶。

  [性状鉴别] 叶多皱缩、破碎,蓝绿色或黑蓝色。完整者展平后呈椭圆形或卵圆形,先端钝,基部渐狭,全缘。叶脉浅黄棕色,于下表面略突起。叶柄扁平,偶带膜质托叶鞘。质脆。气微,味微涩而稍苦。

  [显微鉴别] (1)横切面:①上、下表皮各1列细胞,切向延长,下表皮细胞稍小。②叶肉为异面叶型,栅栏组织不通过主脉,由2~3列细胞组 成,细胞短柱状;叶肉细胞内含大型草酸钙簇晶及多量蓝色至蓝黑色色素。③主脉向下突出,维管束外韧型,6~8个排列成环,上方一个较大,每个维管束韧皮部 外围均有纤维束,纤维壁厚且木化。(2)粉末:蓝绿色。气微,味微涩而稍苦。①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平直或微波状弯曲。②气孔多为平轴式。③腺毛头部多 为4~8个细胞,柄2个细胞并列,亦有多细胞构成多列的。④非腺毛多列性,壁木化增厚。⑤叶肉细胞内含蓝色至蓝黑色色素颗粒;草酸钙簇晶多见。

  [成 分] 主含靛玉红、靛蓝。另含N-苯基-2-萘胺、虫漆蜡醇、β-谷甾醇等。

  [含量测定]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含靛蓝不得少于0.50%.

  ☆ ☆☆☆考点109:叶类中药-大青叶

  [来 源] 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叶。

  [性状鉴别] 多皱缩卷曲,有的破碎。完整的叶片展平后呈长椭圆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先端钝圆,全缘或微波状,基部渐狭下延至叶柄成翼状;上表 面暗灰绿色,有的可见色较深稍突起的小点。叶脉于背面较明显;叶柄长4~10cm,淡棕黄色。质脆。气微,味微酸、苦、涩。

  [显微鉴别] (1)叶横切面:①上下表皮均为1列切向延长的细胞,外被角质层。②叶肉中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无明显区分。③主脉维管束4~9 个,外韧型,中间1个形状较大,在每个维管束的上、下侧均可见到厚壁组织。④薄壁组织中有含芥子酶的分泌细胞,类圆形,较其周围薄壁细胞小。(2)粉末: 绿褐色。气微,味微酸、苦、涩。①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表面被角质层;下表皮细胞垂周壁稍弯曲,略呈念珠状增厚。②气孔不等式,副卫细胞3~4个。③叶 肉断面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无明显区分。

  [成 分] 大青叶含靛玉红、靛蓝、色胺酮、黑芥子苷等。

  [理化鉴别] ①粉末进行微量升华,可得蓝色或紫红色细小针状、片状或簇状结晶。②粉末水浸液在紫外光灯下有蓝色荧光。

  [含量测定] 用薄层扫描法测定,本品含靛玉红不得少于0.080%.

  ☆ ☆考点110:叶类中药-枇杷叶

  [来 源] 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干燥叶。

  [性状鉴别] 药材:呈长椭圆形或倒卵形。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上部有疏锯齿,近基部全缘。上表面灰绿色、黄棕色或红棕色,较光滑;下表面密被黄色绒毛,主脉于下表面显著突起,侧脉羽状;叶柄极短,被棕黄色绒毛。革质而脆,易折断。无臭、味微苦。

  [成 分] 叶含皂苷、糖类、熊果酸、齐墩果酸、枇杷苷、鞣质及维生素B1等。

[来源于网络,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009执业药师考试重点知识解析——中药鉴定学(四)

☆ 考点31:根及根茎类中药-天冬

[来 源] 为百合科植物天冬的干燥块根。

[性状鉴别] 药材:呈长纺锤形,两端渐细,略弯曲。外皮多已除去,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半透明,光滑或具深浅不等的纵皱纹,偶有残存的灰棕色外皮。对光透视,有一条不透明的细木心。质硬或柔润,有黏性,断面角质样,中柱黄白色。气微,味甜、微苦。

☆ ☆☆☆考点32:根及根茎类中药-麦冬

[来 源] 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

[产 地] 主产于浙江慈溪、余姚、萧山、杭州者称杭麦冬;主产于四川绵阳地区三台县者称川麦冬。多为栽培品。

[显微鉴别] (1)横切面:①表皮细胞1列,根被为3~5列木化细胞。②皮层宽广,散有含草酸钙针晶束的黏液细胞;内皮层细胞壁均匀增厚,木 化,有通道细胞,其外侧为1列石细胞,其内壁及侧壁均增厚,纹孔细密。③中柱较小,中柱鞘为1~2列薄壁细胞;辐射型维管束,韧皮部束16~22个,位于 木质部束的弧角处;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以及内侧的木化细胞连结成环层。④髓小,薄壁细胞类圆形。(2)粉末:白色或黄白色。气微香,味甘、微苦。 ①皮层薄壁细胞类圆形,黏液细胞中含草酸钙针晶束。②石细胞呈长方形,常成群存在,细胞壁木化,壁孔细密,有的三壁增厚,孔沟明显。③根被细胞多角形,壁 木化,有壁孔。④木纤维细长,壁木化。⑤根毛如有存在,细长弯曲。⑥导管及管胞多单纹孔及网纹,少数为具缘纹孔,常与木纤维相连。

[成 分] ①皂苷类成分。②糖类成分。③黄酮类成分。④植物甾醇。⑤律草烯,萜类化合物以及萜苷等。

[理化鉴别] 取薄片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浅蓝色荧光。

☆ ☆考点33:根及根茎类中药-知母

[来 源] 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不除外皮者称“毛知母”,除去外皮者称“知母肉”。

[性状鉴别] 药材:毛知母,呈长条状,微弯曲,略扁,少有分枝,一端有浅黄色的茎叶残痕,习称“金包头”。表面黄棕色至棕色,上面有一凹沟, 具紧密排列的环状节,节上密生黄棕色残存叶基,由两侧向根茎上方生长;下面隆起略较皱缩,并有凹陷或突起的点状根痕。质硬,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气微,味 微甘、略苦,嚼之带黏性。

☆ ☆☆☆考点34:根及根茎类中药-山药

[来 源] 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

[产 地] 主产于河南省的温县、武陟、博爱、沁阳等县。

[性状鉴别] 药材:毛山药,略呈圆柱形,弯曲而稍扁。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偶有浅棕色的外皮残留,有纵沟、纵皱纹及须根痕。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无臭,味淡、微酸,嚼之发黏。

[显微鉴别] 粉末:类白色。无臭,味淡、微酸,嚼之发黏。①淀粉粒众多,单粒椭圆形、三角状卵形或类圆形,脐点点状、人字形、十字形或短缝 状,位于较小端,可见层纹;复粒稀少,由2~3个分粒组成。②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黏液细胞中。③导管为具缘纹孔及网纹导管,也有螺纹及环纹导管。④纤维少 数,细长,壁甚厚,木化。

☆ ☆考点35:根及根茎类中药-射干

[来 源] 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

[性状鉴别] 药材:呈不规则的结节状,有分枝。表面黄褐色、棕褐色或黑褐色,皱缩,有排列较密的横向环纹。上面有数个圆盘状凹陷的茎痕,偶有茎基残存;下面有残留的细根及根痕。质硬,折断面黄色,颗粒性。气微,味苦、微辛。

☆☆☆考点36:根及根茎类中药-莪术

[来 源] 为姜科植物蓬莪术、广西莪术或温郁金的干燥根茎。后者称为“温莪术”。

[性状鉴别] 药材:蓬莪术,呈卵圆形、长卵形、圆锥形或长纺锤形,顶端多钝尖,基部钝圆。表面灰黄色至灰棕色,上部环节凸起,有圆形微凹的须 根痕或有残留的须根,有的两侧各有1列下陷的芽痕和类圆形的侧生根茎痕,有的可见刀削痕。体重,质坚实,难折断,断面灰褐色至蓝褐色,蜡样,常附有灰棕色 粉性,皮层与中柱易分离,可见一棕褐色环状纹。气微香,味微苦而辛。

[成 分] 含挥发油,油的组成为多种倍半萜衍生物和桉油精。温莪术主要成分有莪术醇、莪术酮、莪术二酮、α和β-蒎烯、樟烯、莪术烯、β-榄烯等。

莪术醇、β-榄烯、莪术二酮为主要抗癌成分。莪术油制剂临床用于治疗早期宫颈癌。

☆ 考点37:根及根茎类中药-姜黄

[来 源] 为姜科植物姜黄的干燥根茎。

[性状鉴别] ①药材:圆形姜黄为主根茎,呈卵圆形或纺锤形。表面深黄色,有皱缩纹理和明显环节,可见点状下陷的根痕或少数圆形的侧等根茎痕, 称为“蝉肚姜黄”。质坚重,不易折断,断面深棕黄色至金黄色,角质,具蜡样光泽,内皮层环明显,维管束小点散在。气香特异,味苦、辛。②饮片:为类圆形的 薄片或厚片。切面棕黄色或金黄色,角质样,有蜡样的光泽,内皮层环明显,维管束点状散在。周边灰黄色或深黄色,粗糙,有纵皱纹。质坚硬。气特异。

☆ ☆考点38:根及根茎类中药-郁金

[来 源] 为姜科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干燥块根。前两者分别称为“温郁金”和“黄丝郁金”。其余按其性状不同习称“桂郁金”或“绿丝郁金”。

[性状鉴别] 药材:温郁金,呈长圆形或卵圆形,稍扁,有的微弯曲,两端渐尖。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具不规则纵皱纹,纵纹隆起处色较浅。质坚实,横断面平滑,灰棕色,角质样;可见一明显内皮层环纹。气微香,味微苦。

[显微鉴别] 横切面:温郁金①表皮细胞有时残存,外壁稍厚。②根被细胞长力形,4~8列,壁薄,略呈波状,排列整齐。③皮层宽约为根直径的 1/2,油细胞难察见,内皮层明显。④中柱韧皮部束与木质部束40~55个,间隔排列,木质部束导管2~4个,并有微木化的纤维,导管多角形,壁薄。⑤髓 部宽广,由类圆形薄壁细胞组成。⑥薄壁细胞中的淀粉粒均糊化。

黄丝郁金:根被最内层细胞壁增厚。有的木质部导管与纤维连接成环。油细胞众多。薄壁细胞中随处散有色素细胞。

桂郁金:根被细胞偶有增厚,根被内方有l~2列厚壁细胞,成环,层纹明显。导管类圆形。

绿丝郁金:根被细胞无增厚。中柱外侧的皮层处常有色素细胞。韧皮部皱缩,木质部较多,64~72个,导管扁平。

[理化鉴别] ①黄丝郁金在紫外光灯(254nm)下切面中心有亮黄色荧光,边缘呈蓝色或浅蓝色环。②取郁金切片,加乙醇及硫酸各1滴,含姜黄素细胞部分则呈明显紫色或紫红色反应。

☆ ☆☆☆考点39:根及根茎类中药-天麻

[来 源] 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

[采收加工] 立冬后至次年清明前采挖,除去地上苗茎,立即洗净,蒸透心,敞开低温(60℃以下)干燥。

[性状鉴别] 药材:呈椭圆形或长条形,略扁,皱缩而稍弯曲。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纵皱纹及由点状突起(潜伏芽)排列而成的横环纹多轮,有 时可见棕褐色菌索。一端有红棕色至深棕色枯芽苞,或为残留茎基;另一端有圆脐形瘢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角质样。黄白色至淡棕色。气特异,味 甘。以质地坚实沉重、有鹦哥嘴、断面明亮、无空心者(为“冬麻”)质佳;质地轻泡、有残留茎基、断面色晦暗、空心者(为“春麻”)质次。

[显微鉴别] (1)块茎横切面:①表皮有残留,下皮由2~3列切向延长的栓化细胞组成。②皮层为10数列多角形细胞,有的含草酸钙针晶束;较 老块茎皮层与下皮相接处有2~3列椭圆形厚壁细胞,木化,纹孔明显。③中柱大,散列小型周韧维管束。④薄壁细胞中含有多糖类团块状物,遇碘液显暗棕色,有 的薄壁细胞内亦含草酸钙针晶束。(2)粉末:黄白色至黄棕色。①厚壁细胞椭圆形或类多角形,木化,纹孔明显。②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③用醋酸甘油水装片 观察:含糊化多糖类物的薄壁细胞近无色,有的细胞可见长卵形、长椭圆形或类圆形颗粒,遇碘液显棕色或淡棕紫色。④螺纹、网纹及环纹导管可见。

[理化鉴别] 取粉末1g,加水10ml,浸渍4小时,时时振摇,过滤。滤液加碘试液2~4滴,显紫红色至酒红色。

☆☆考点40:根及根茎类中药-白及

[来 源] 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

[性状鉴别] 药材:呈不规则扁圆形,多有2~3个爪状分枝。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以茎痕为中心有数圈同心环节和棕色点状须根痕,上面有凸起的茎痕,下面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质坚硬,不易折断,横切面类白色,角质样,微显筋脉小点。无臭,味苦,嚼之有黏性。


茯苓熟地粥——滋阴补血固肾益精

  茯苓大家都知道的吧,是一种药材,可以治疗很多的疾病,可以起到补肾补血的作用,茯苓除了治疗疾病,还可以有保健养生的作用和效果的呢,可以和熟地一起搭配煮粥食用哦,来看看这道茯苓熟地粥的做法吧,可以有滋阴补血的作用,还能有补肾的效果。    茯苓熟地粥    营养价值:   蛋白质、维生素A、C、E、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梓醇、二氢梓醇、乙酰梓醇、糖类、多种矿物质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皆可食用,尤其适合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盗汗遗精的男性    茯苓熟地粥    所需材料   大米100克、山药适量、熟地黄适量、小茴香适量、茯苓适量、红糖10克    茯苓熟地粥的做法   1、大米泡发;各材料洗净。   2、熟地黄、小茴香入锅,煎取汁液待用;另取一锅,注水将大米大火煮至米粒绽开。   3、倒入熬好的汁,放入山药、茯苓,用小火煮至粥成,放入红糖调味即可食用。    茯苓熟地粥的功效与作用   山药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滋阴补阳、壮肾排毒和增强新陈代谢的功效。熟地具有补血滋阴功效,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症。茯苓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增强机体免疫的功效。茯苓熟地粥此粥具有渗湿利水、固肾益精、生津益肺、滋阴补血、宁心安神的功效。茯苓和熟地一起搭配的话,可以有滋阴的作用,对于增强体质是有好处的,还可以起到提高人体免疫力的效果哦,是不错的利尿消肿的食谱类型,而且也可以有补血气的功效,大家可以试试。   茯苓熟地粥的制作方法和它的养生功效,大家都有所了解了吧,吃茯苓熟地粥的话,可以起到滋阴的作用,对于补气血来说有着一定的作用和效果,而且也可以起到安神的作用哦,是不错的提高人体免疫力的食谱类型,日常生活中的必备。

地黄的化学成分是( )。

【答案】:C
⒈ 玄参主含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哈帕苷、哈巴俄苷等。此外,含微量挥发油、氨基酸等。 ⒉ 丹参含多种结晶性菲醌类化合物:丹参酮I、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等及其异构体,其中隐丹参酮是抗菌的主要有效成分。水溶性成分中含酚酸类化合物,主要有丹参酸甲。 ⒊ 黄芩含多种黄酮类衍生物,其中主要有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等约30种黄酮类化合物及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并含有查尔酮、二氢黄酮醇、黄酮醇。 ⒋ 地黄含多种苷类成分,以环烯醚萜苷类为主要活性成分,主要有梓醇、二氢梓醇、桃叶珊瑚苷等。尚含多种糖类及20余种氨基酸。


地黄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摘要:地黄是在中医上很常见的中药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长江以南及台湾、四川等地。地黄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生地黄、熟地黄和鲜地黄。不同的种类,在使用上都是有一定差别的。那么地黄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地黄如何分辨?接下来为大家介绍地黄的主要成分及地黄的种类和分辨,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地黄的主要成分地黄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块根入药。主要含β-谷甾醇、甘露醇、梓醇、菜油甾醇、地黄素、生物碱、脂肪酸、葡萄糖、维生素A类物质、水苏糖、精氨酸与γ-J氨酸等。味甘、苦,性微寒。有清热、生津、凉血、润燥、滋阴补肾、调经补血的功能。地黄的种类和分辨地黄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生地黄、熟地黄和鲜地黄。下面就来了解一下这三样地黄怎么辨别吧!1、形状生地黄的形状: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端稍细,有的细小,长条状,稍扁而扭曲,长6~300px,直径2~150px。熟地黄的形状: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鲜地黄的形状:呈纺锤形或条状,长8~600px,直径2~225px。2、颜色生地黄的颜色:表面棕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较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黏性。熟地黄的颜色: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鲜地黄的颜色:外皮薄,表面浅红黄色,具弯曲的纵皱纹、芽痕、横长皮7L样突起及不规则疤痕。肉质,易断,断面皮部淡黄白色,可见橘红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导管呈放射状排列。3、气味生地黄的气味:气微,味微甜。熟地黄的气味:气微,味甜。鲜地黄的气味:气微,味微甜、微苦。


上一篇:狂妈

下一篇:紫贝壳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