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防
如果是真刀真枪的打,现在只能打到两败俱伤而已。赢是希望不大的。中国能把美国卫星都爆掉,当然美国也能把中国的也都爆掉。剩下的么~~就看在哪打了。如果在海上打,中国赢面可就小了,美国17艘航母,一个个来都没问题的。如果他们要是敢上了岸,来多少灭多少。但我估计美国人不会傻到上岸跟中国人打~
当然了,美国跟中国要真打,不可能是那种打法的。因为美国也怕输,中国也没赢的把握,而且像这种大国较量,双方都有毁天灭地之能,正面对抗,难免两败俱伤。所以美国肯定对中国的打法是从内部跟中国打。
利比亚的事你也看到了。美国要跟中国打的话,也就是那种打法了。这种打法便宜,有效,还能避免中国使出超必杀技。毕竟对付自己人谁会用超必杀技啊~~要说这样打谁会赢,就很难说了。这要看中国脑残数量多不多,要是脑残数量多,美国就可能赢。要是中国脑残少,那就中国赢。
什么是国防科技
国防科技是国防科学技术为国防服务的自然科学及各种工艺与技术的统称。主要包括国防科学技术基础理论,武器装备的研制、试验生产、使用、维修技术,国防工程技术,军事系统工程等内容。国防科学技术现在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系统,具有较完整的体系和科研机构。按应用领域分,有兵器技术、航空技术、航天技术、舰艇技术、核技术、电子技术及军事工程技术等;从世界范围看,国防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已转向高技术。国防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国防科学技术是构成军事实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衡量国防现代化水平的显著标志。它为国防经济特别是国防工业提供先进的技术和工艺,以研制和生产各种新式武器装备,改造和完善国防经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促进国防经济发展;并对军事思想、战略战术和军队建设产生重大影响。恩格斯曾指出:“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上的改变甚至变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187页)国防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推动武器装备的发展,进而导致战争样式的变化;反过来,新的战争样式又向武器装备提出新的要求,从而进一步推动国防科学技术向前发展。这就构成了国防科学技术、武器装备、战争样式三者之间互相促进的循环关系。武器装备的发展,始终遵循着矛与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当一种进攻性武器出现后,必然产生相应的防御手段;而新的防御手段的出现,又必然促进新的进攻性武器的发展。这种矛盾运动,贯穿于整个国防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发展的全过程。国防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取决于国家的经济实力,并受国家政治制度、国防政策、军事理论及管理体制等诸因素的制约;而国防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成果在国民经济中的推广应用,则又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国防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国防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国古代有过辉煌的成就。1975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带发现的铜戈、铜戚,是迄今出土最早的金属兵器,距今有3500年以上;商代铜冶炼技术已经相当发达,青铜兵器已大量使用;春秋时期出现了冶铁技术和铁兵器;秦朝以后铁制武器逐步代替了青铜兵器的主导地位。兵器制造技术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至迟公元808年以前,中国发明了火药,并于公元10世纪初开始将火药用于军事。宋代开始使用“霹雳炮”,元代出现金属管形火器,为近代枪炮的雏形。18世纪大工业出现以后,国防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心逐步转移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枪械 、火炮、弹药,以蒸汽机为动力装置的装甲舰,以内燃机为动力装置的坦克、军用飞机,以及化学武器、军事通信设备等制造技术迅速发展。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由于战争和武器发展的需要,一些国家组织大批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开展武器研制工作,并探索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在军事上的应用,国防科学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为对付法西斯德国的飞机和潜水艇,组织研制雷达和声纳;德国为袭击英国而研制“V-1”和“V-2”导弹;美国研制原子弹(即“曼哈顿工程”);苏联不断研制和改进军用飞机、坦克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由于世界军备竞赛不断加剧,所以在新技术革命发展的基础上,国防科学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氢弹、导弹、核潜艇等新式武器装备相继研制成功并装备部队,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空间技术也取得了很大发展;而且,不仅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国防科学技术,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巩固国防,也都十分重视发展国防科学技术。国防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①随着新科学技术革命的深入,国防科学技术进步速度将更快。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定向能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精确制导技术、隐形技术、材料技术、生物工程及军事系统工程的发展 ,将进一步引起军事技术的重大变革 ;高技术兵器将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 。② 军用和民用结合更加密切,有的军用技术甚至一开始研究就着眼于军民结合。如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和法国提出的“尤里卡”计划,从一开始就是以军事、经济和科学技术综合发展为基点提出来的;这种结合今后还将进一步发展。③在研究和应用领域上,外层空间、深海开发、生物工程、信息系统和电子技术将成为发展的重点;这些技术日益显示出对整个科学技术领域的带头作用,也日益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④发展国际合作将是筹集巨额投资的办法,也将是加强技术交流,充分利用各个国家技术和工业优势的有效途径。
我想自学机械设计谁给推荐几本书啊?
Tony·张:你好!
你想自学机械设计,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但需要你刻苦的付出,不是轻而易举的就能成为机械工程师的,要是简单的话,大家都当工程师了,希望你要有思想准备,如果你能持之以恒、契而不舍的学成的话,将来定是前途无量,因为,我们国家缺的就是机械工程师,现在招聘机械工程师是很难招到的,希望你努力!以下提供一些必须要学的数目:
1、《机械制图》
2、《机械设计基础》
3、《材料力学》
4、《金属材料及其热处理》
5、《非金属材料》
6、《CAD设计与应用教程》(我出版的教材,在百度里搜索)
祝你心遂所愿,早日成为一个合格的机械工程师!
计量经济学论文 期末论文啊~要有数据模型,最好有异方差共线性啥的。而且最好数据新一点啊。。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产业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
的实证分析
学号:2008324030924
学院:商学院
班级:财务管理0802班
姓名:王玉娟
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
的实证分析
(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 财务管理0802班 王玉娟 2008324030924)
摘要:经济发展是以经济增长为前提的,而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采用1981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研究三大产业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得出调整产业结构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字:经济增长;三大产业;最小二乘法;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
The chang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the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Abstract: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the premise of economic growth, and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chang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inseparable relationship. This paper adopts from 1981 to 2010 by establishing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using the least squares, research to our country economy three industry growth contribution to the growth of adjus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us draws for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importance.
Key word: economic growth; Three industries; Least squares; Industrial structure
一、引言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对于经济增长乃至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状态及优化升级能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十六大报告提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十二五规划纲要》又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和核心任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
1、模型设定
通过对数据观察,根据搜集的1981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建立模型。其模型表达式为:
Yt=α+β1X1+β2X2+β3X3+µi (i=1,2,3)
其中: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增长率,X1、X2、X3分别表示第一、二、三产业的年增长率,α表示在不变情况下,经济固有增长率。可近似认为,表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率的加权和,而βi分别表示各产业部门在经济增长中的权数;βi Xi则表示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µi表示随机误差项。
通过上式,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GDP)会如何变化。从而进行经济预测,为产业政策调整提供依据与参考。
2、数据说明
以下数据来自财新网,见表1
表1 单位:%
年度GDP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年度GDP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增长率增长率增长率增长率增长率增长率增长率增长率
19815.26.981.8710.421996105.112.119.43
19829.111.535.5612.9819979.33.510.4810.72
198310.98.3310.3715.1719987.83.58.918.37
198415.212.8814.4819.3519997.62.88.149.33
198513.51.8418.5718.1620008.42.49.439.75
19868.83.3210.2212.0420018.32.88.4410.26
198711.64.713.6914.3620029.12.99.8310.44
198811.32.5414.5213.162003102.512.679.5
19894.13.073.775.36200410.16.311.1110.06
19903.87.333.172.33200511.35.212.112.2
19919.22.413.858.87200612.7513.414.1
199214.24.721.1512.44200714.23.715.116
1993144.719.8712.1920089.65.49.910.4
199413.1418.3611.0920099.24.29.99.6
199510.9513.889.84201010.34.312.29.5
三、模型参数估计
运用eview3.1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表一中的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对所建模型进行估计,估计结果见下图。(图1)
从估计结果可得模型:
Yt=0.6902+0.1869X1+0.4564X2+0.2875X3
四、模型的检验
通过上述线性回归得到模型,现在就其具体形式进行检验:
1、经济意义检验
通过估计所得到参数,可进行经济意义检验:
⑴ α=0.6902,表示当三大产业保持原有规模,我国GDP仍能增加0.6902个百分点。这种结果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合理。
⑵ β1 =0.1869,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一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增加0.1869个百分点;反之,降低0.1869,符合经济现实。
⑶ β2=0.4564,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增加0.4564个百分点;反之,降低0.4564,符合现实。
⑷ β3 =0.2875,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一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增加0.2875个百分点;反之,降低0.2875,合理。
综上可知,该模型符合经济意义,经济意义检验通过。
2、统计检验
⑴ 拟合优度检验
① 样本决定系数
R^2的值越接近1,说明回归直线对观测值的拟合程度越好;反之,R^2的值越接近0,说明回归直线对观测值的拟合程度越差。
由图1参数估计结果可得,样本决定系数R^2=0.965032>0.8,可见其拟合优度不错。
② 调整后的样本决定系数
因解释变量为多元,使用调整的拟合优度,以消除解释变量对拟合优度的影响。调整后的R^2=0.960997>0.8,所以,其拟合程度不错。
⑵方程显著性检验
有模型可知总离差平方和TSS的自由度为29(n-1),回归平方和ESS的自由度为3。所以,残差平方和的自由度为26(n-k-1)。
H0: βi =0 H1: βi≠0
在H0成立的条件下,统计量
F= (ESS/k)/(RSS/(n-K-1))=239.1760
而在α=0.05,n=30,k=3时,查表得F0.05(3,26)=2.98<239.1760,由此可知,应拒绝原假设,接受H1,认为回归方程显著成立。
⑶参数显著性检验
H0: βi =0 H1: βi≠0
在H0成立的条件下,统计量
Ti=(^βi-βi)/S(^βi)
当βi =0时,T1=3.970619、T2=15.04468、T3=6.837076;在α=0.05,n=30,k=3时,查表得T0.025(26)=2.056,得Ti>T0.025(16)=2.056,则拒绝原假设,接受备选假设,即认为βi显著不为0 。
3、计量经济学检验
⑴解释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检验
在这里采用Frisch综合分析法,检验模型各解释变量间是否存在多重共线问题:
①通过做简单回归得到下表:
表2
回归方程TαTβR^2DW
Y1=9.4776+0.1292 X18.490.620.010.94
Y2=3.6885+0.5537 X25.8710.950.810.79
Y3=2.5273+0.6727 X32.307.180.650.44
根据经济理论和统计检验,X2最重要,从而得出最有简单回归方程Y= 3.6885+0.5537 X2 。
②将其余变量逐一引入Y=3.6885+0.5537X2,从而得出Y=0.6902+0.1869X1+0.4564X2+0.2875X3为最优模型。
说明该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可能与选取变量为相对数有关,降低了其共线性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将其余变量逐一引入
综上所述,该模型不存在共线性问题。
⑵随即扰动项序列相关检验
在给定α=0.05,n=30,k=3,查D-W统计表,得dL=1.21,dU=1.55。由DW=0.5372<dL=1.21,可知随机误差项存在一阶正序列相关,即μt=ρμt-1+νt。
经软件处理可得图2,ρ1估计值为0.8643,并且T检验显著,说明该模型确实存在一阶序列相关。DW=2.2963,α=0.05,n=29,k=3,,查表得dL=1.20,dU=1.65, dU=1.65<DW=2.2963<4-dU=2.35,表明模型已经不存在一阶序列相关性。因此,模型已消除序列相关性影响,经济增长率与各产业增长率的回归方程为:
Yt=0.4168+0.2506X1+0.4002X2+0.3852X3
由模型可知,当第一产业增长1个百分点时,我国经济增长0.2506个百分点;当第二产业增长1个百分点时,我国经济增长0.4002个百分点;当第三产业增长1个百分点时,我国经济增长0.3852个百分点。
五、对策建议
根据模型得出1981-2010年,三大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产业构成情况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以看出,由前面对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高,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逐年增大,其中,以第三产业增速最快,而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年
下降。
1、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形成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的新局面,实现我国经济可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2、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提高我国农业的科技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市场经济建立以来,虽然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但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逐年上升,说明科教兴农、农业产业化、财政支持等农业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在提升,但就总体而言,仍是我国的弱智产业。加强农业财政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提高我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尤其应加大资本、技术等要素的投入,建立健全农村资本金融市场和生产要素流动市场,提高要素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感的社会主义新农民。
3、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着重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力。
自建国以来,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工业内部结构、地区结构都存在差异。调整工业内部产业结构,提高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4、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
推进服务业发展,不仅能够有效改变我国产业结构现状,更能够提高就业率,稳定民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推进服务业发展,重点是建立健全流通和服务部门,提高流通、服务质量;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⑴ 陈华.中国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J].统计与决策,2005,3
⑵ 刘云峰.辽宁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J].东北亚论坛,2004,9
⑶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⑷ 张润清.计量经济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⑸ 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5.5,
⑹ 王怜.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商业现代化2007.5
请介绍航空母舰的各个组成部分
1、舰岛岛式上层建筑是现代航母的标志性船体结构之一。其实早期的航母并没有岛式建筑,许多航母是由其他舰船改装的,在原有主甲板上用钢柱支撑起一个飞机起降平台。上面起降飞机,下面就是简易机库。经过许几十年的运用实践,才逐步演进成了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岛式建筑。 岛型建筑不仅可以使操舰人员和指挥人员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而且可以将烟囱收在其中,废气向上方排出,减少了排烟对飞行员的影响。早期航母的烟囱设置在舷侧,并且比较低矮,航行时浓烟经常弥漫甲板,不仅影响飞行员的视线,也对飞机产生腐蚀。2、飞行甲板航母的一大特征即是巨大的平直甲板,供飞机起降之用,有“海上机场”之称。不同于陆基飞机在起飞速度不足时仅需延长起飞时间,航母甲板上的空间十分有限,因此甲板设计对航母的战斗能力有很重要的影响。现今只有轻型航母仍采用全通式甲板,并结合滑跳式甲板的设计,舰载机为直升机与短距起降飞机的话仍可满足起降效率。此外,通常其舰身左侧为起飞区,右侧舰岛前后处为停机区。中型乃至大型航母皆采用斜角式甲板,舰前方的直通式部份用于飞机起飞,长约70至100米。其斜角式部份则位于主甲板左侧,用于飞机降落,约长220至270米,两部分夹角6至13度。 3、机库机库为储存和整备航空母舰舰载机的地方,又分成“开放”和“封闭”两种。采用开放结构的航母舰体为机库,甲板上方再额外建造机库墙壁、甲板支撑柱等结构,再加上飞行甲板。开放机库的优点为通风良好、伤害管制佳,炸弹若击入机库中爆炸造成的冲击波会释放到外面;结构较轻、容纳飞机多以及可依舰载机尺寸作修正。4、升降机升降机是将舰载机自机库运输至飞行甲板的装置,早期配置于全通飞行甲板的舰身中线的前中或后方,通常为2至3具。升降机也是甲板上最脆弱的部份,如果升降机故障或是遭到破坏会导致飞机无法起降,进而丧失战斗力。现代大型航母的升降机宽20多米、深达15米、可负重100吨,升降速度约为一分钟自机库搬上一架飞机至甲板。5、武器库武器库是用来储备各种炸弹、鱼雷、导弹与火箭的区域,位于船舰底部、水线之下,为船头尾各一处,中间则为机库,这些武器多以半组装方式收纳。冷战时期基于核子武器的机密和敏感性,这些弹药库的使用、人员进出管制与保安都有特别的处理和操作程序,没有受到相关训练验证或者是无关的人员一概不得靠近。第一款安装SASS的航母是透过《27A改装案》来加装相关设备与空间的埃塞克斯级,在设计阶段就将SASS融入舰身结构的则是“福莱斯特级”航母。 扩展资料:航空母舰(简称:航舰/航母,被称为“海上霸主”)是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其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海军水面战斗舰艇的最大舰种。主要用于攻击水面舰艇、潜艇和运输舰船,袭击海岸设施和陆上战略目标,夺取作战海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支援登陆和抗登陆作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航空母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