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美女战俘”的三种“悲惨下场”?
古代战争“美女战俘”的三种“悲惨下场”?其一,遭奸杀从两千多年前的波罗奔尼撒战争,到行之不远的二战,核心的法则就是弱肉强食,就是破坏,哪有文明的力量可以约束?早在1864年,世界各国就开始陆续缔结《日内瓦公约》,白纸、黑字、红印章,信誓旦旦地写着:“禁止破坏不设防的城镇、乡村;禁止杀害、胁迫、虐待和驱逐和平居民;禁止体罚和酷刑……”上世纪70年代,还缔结了一个《在非常状态和武装冲突中保护妇女和儿童宣言》,其中规定:“应尽最大努力使妇女和儿童不受战争蹂躏;并应采取一切必要步骤,确保禁止采取如迫害、拷打、惩罚性措施、屈辱待遇和施行强暴等措施,尤其禁止对平民中妇女和儿童采取这种措施。交战双方在从事军事行动期间或在被占领领土中对妇女和儿童实行的一切方式的压制以及残忍和惨无人道的待遇,包括监禁、拷打、射杀、集体拘捕、集体惩罚、毁坏住房和强迫迁出,均应视为犯罪行为……”这些冠冕堂皇的许诺,都是与虎谋皮的废话。战端一开,谁对谁负责任?双方都杀红眼了,无辜平民变成理所当然的战俘群。老百姓碍着谁了?也只能自认倒霉。所谓“宁当天平犬,不做乱世人”,即是真实写照。妇女、儿童是易受攻击群体,他们的命运更为悲惨,大量的青年妇女被奸杀。单以古代战争为例:著名的靖康之难,北宋末年,金兵第二次南下包围了汴京城,为了苟延残喘,宋徽宗、宋钦宗竟以上万名宫廷、宗室和京城妇女为抵押品,明码标价地抵押给了金军。在金军的营寨中,她们遭到强暴和蹂躏。1126年11月25日,北宋都城汴京被金军攻破,共俘虏后妃3000余人,民间美女3000余人。到1127年,《开封府状》的记载,女俘多达11635名。其中半数遭虐待、奸杀,剩下的一半,被赶到金国,进入所谓“浣衣院”,其实就是“军妓营”。包括皇室嫔妃、公主在内,侥幸存活下来的5300名女俘,日夜惨遭凌辱、奸杀。《呻吟语》载:“妃嫔王妃帝姬宗室妇女均露上体,披羊裘……”其二,被转赠劫掠女性,成为历代战争的必备节目,其中稍有姿色者,或能留条活命,多半成为性奴隶。也有被上缴、转赠的例子,此时的受害女子已经不是人了;而是彻头彻尾的“物品”。最著名的人物当属东汉末年的才女——蔡文姬。她原本死了丈夫,闲居在家,偏偏卷进了匈奴人的劫掠之中。她一个手无寸铁的少妇,只能凭天由命,被剽悍的匈奴人抢到漠北。因她模样俊俏、风度闲雅,就被将士转赠给当权的左贤王,成就了12年“羶肉酪浆”的无奈婚姻。直到曹操以黄金白璧,将她赎回中原。蔡文姬的命运还算不错,大部分被转赠的女子,也只能博主人一时之欢,等不到人老珠黄,便含恨而死了。其三,被霸占与平民女子相同,贵胄及皇室女性也难免被战胜国君主霸占。穷兵黩武的成吉思汗非常露骨地说,自己的快乐就是攻陷敌人的城池、劫掠他们的财宝、占有他们的女人……女人始终被默认为男性世界的附庸甚至私产,这种怪异的思想至今没有根除。征服男人的底线就是,强迫他不再拥有心爱的女人,不再拥有信心,从灵魂深处感到恐惧和绝望,因此,古人将占有敌人的女人视为最终的胜利。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宋太宗赵光义公然强暴南唐后主李煜的“小周后”。刚开始,小周后并不驯服,宋家皇帝毫不犹豫地采取了“铁腕措施”。从978年元宵节,到当年乞巧节,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孤苦伶仃的小周后被赵光义连续强奸。宋朝人王銍在《默记》中说:“(小周后)随命妇入宫,每一入辄数日,而出必大泣,骂后主,声闻于外。后主多婉转避之。”同时代,假托无名氏画了一幅《熙陵幸小周后》,熙陵,即指赵光义,他死后埋在河南巩县的永熙陵。明朝人沈德符绘声绘色地描述那幅画:“太宗戴幞头,面黔黑,而体肥。周后肢体纤弱,数宫女抱持之。周后有蹙额不胜之态……”李煜羞愧、悲愤、恼怒……可是,一个亡国之君,又能怎么样?即便绿帽子醒目地戴在头上,也得屈辱地接受。三千里地山河都丢了,枕边的女人怎能保护得了?只要当了亡国奴,男人、女人都没有“人的日子”过!
纪录片《南京》影评
给你三篇,你综合一下:
南京是一座伤城。
我记得很久以前有人对我说,南京这座城市不吉祥。它承受了太多苦难。它就是一个巨大的坟场。
前几天在旅顺的时候,我听别人在说,真正的旅顺人?只有36个。当年被留下来抬尸体的。
我也忘记我有多久没有在电影院里哭了。从中间开始几乎都是用手压着嘴唇的。眼泪先于我的意识涌出来滚了满脸。上一次这样的哭是在白居寺。看见那些古老的壁画残破冷清的样子。
结束散场的时候我们没有站起来。后来电影字幕上打出来“献给张纯如女士”。
有人在灯光亮起来的时候喊“打倒日本”。但是我不想讨论这个。
我也不想谈政治。不想谈这部美国记录片是不是打着真相的旗号进行文化输出贩卖美国的人道主义。也不想谈对日本的仇恨。我知道一个词语叫“勿忘国耻”,我也知道另外一个词语叫“愤青误国”。
网上的大多数自以为是的评论让我苦笑中国真是一个盛产愤青的国度。愤青丧失的仅仅是两个字。客观。
客观。不管这部美国的记录片多么的“居心叵测”,最起码它与张纯如的书一样告诉了全世界,南京大屠杀是真实存在的。历史是客观存在的。
而我们也只有保持客观的态度,历史才有它的价值。而不是在影片结束之后大喊一声打倒日本,不是在每次小泉又参拜靖国神社之后砸掉城市里的味千拉面的落地玻璃。
我对日本是有仇恨。但是仇恨的载体是二战的战犯与抹杀历史者。而不是日本无辜的人民与日本的文化。让这种仇恨肆意而盲目的蔓延的结果就是让我们在仇恨施暴者的同时也变成了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施暴者。迁怒本身就是一种不客观。
在中国历史上每一次改朝换代都避免不了血腥,避免不了屠城这种残酷。远的项羽火烧阿房宫又或者是走不出童年阴影的慕容冲血洗长安城,近的就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农民起义的觉悟也就局限在攻城之后许诺手下恣意抢劫财富女人。曾经有个英国人看见中国无知青年穿着纳粹符号的TEE招摇过市的时候把这种愤怒比喻成“成吉思汗当年杀了你们那么多汉人”,可是我告诉他成吉思汗在中国的历史书里是一个正面人物。因为蒙古被认为是中国的一部分。
自己人之间的杀戮可以被原谅被姑息,民族自尊告诉我们对于异族的侵略是耻辱是仇恨。在有着强烈民族自尊心同时,我只是想说,对于那些战争中的无辜百姓对于那些缺乏反抗能力的平民,面对的蹂躏与暴力是一样。都是杀戮都是鲜血与生命。
我只是想说我恨的是战争。
对于被剥落生存权力的无辜百姓来说都是一样的,不管施暴者是异族还是同类。正如有人说的广岛那些百姓也不是死有余辜的。
在此之上我们可以谈民族的尊严,谈家国仇恨,谈我们必须把侵略从我们的国土上赶出去。可是这不是这本电影的高度。它的立场是第三方没有带着属于我们的民族的仇恨,它的受众也不是中国人民而是全世界,它的性质也不是主旋律的爱国主义教育片而是记录片,它只是客观地告诉世界,南京大屠杀是存在的。
电影的最后一位外国讲述者说他并不恨日本人,他恨的只是当时日本的政策,假如哪天日本人也遭遇了这样的悲剧,他们也会采取相同的措施去救助受苦的日本人。
我讨厌愤青着眼于狭隘的民族主义。生命的尊严才是高于一切的。电影站在的是人道主义与人性的立场。百姓是无辜的,生命是平等的。
列侬唱,你们说着这个主义那个主义,我只是想说,请给和平一个机会。
导演说。怎么能够把‘大屠杀’和‘遗忘’放在同一个句子里?
电影里的华女士说,我忘记不了血腥的味道,即使我回家洗手消毒喷香水,我也消除不了那种味道。即使过去很多年,那种味道依然没有散去。
后来她精神崩溃,1940年回国之后自杀。
张纯如公开誓言以“挑战社会的不正义”为职志而奋斗,但最终却选择了自杀告别世界。
这样沉重的历史与苦难是一种不胜负荷之痛终身难醒的噩梦。因为它挑战的是人性的底线——电影里的救助者之一说沦陷之前他曾经安慰百姓要对日本军人的人性有信心,被中国人笑成幼稚。后来,在他叙述的沉痛的语气里他也狠狠嘲笑自己的愚蠢了。
这个世界有太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侵略。而所有的不义之战都打着一个能够自圆其说的幌子。在信息不对称又或者站在各种不同利益所驱使的立场里,能够做到震撼人心是因为面向无辜百姓的残忍杀戮蔑视了起码的人性,践踏了人道主义。
我承认我流眼泪是因为那些难民恐惧的表情,因为孩子无辜而清澈的眼神,因为那个白发老人回忆的时候泣不成声的样子:他在说他母亲身中数刀依然抱着他的小弟弟喂奶,小弟弟不懂事不知道这是母亲最后一次给他乳汁,喂着喂着母亲头一歪就这样死去了。看到这里我的眼泪哗啦一声彻底冲下来止都止不住。我想我哭是因为伟大的母爱。对的,母爱也是人性里最光辉最美好的一种。
撇开爱国主义,如果置换成一个波兰人民与德国纳粹,同样的苦难与邪恶,我想我也会哭的。
黄药师可以蔑视繁文缛节可以无视礼法,可是他说他最尊敬的是忠义仁孝。因为这是人性的底线。
就像一个人可以贫穷可以无知但是只要是一个人品没有缺陷他就值得尊敬。因为这也是底线。
电影里的外国的救助者没有把自身上升任何国际主义的崇高里去。他们只是知道做为一个内心有良知的人在面对苦难众生面前决不能坐视不理。如果我说我的理想是拯救全人类又或者是保卫地球一定没有人相信,可是如果让我亲历这样的历史坐标,我也一定会那么做。这不是因为我这样的顽劣小孩有多么崇高的社会责任感,而仅仅是因为人性。
我负不了太多的责任,但是我仅仅知道我要对我的人性对道德的底线负责。
电影里展示马吉奋不顾身换来的那些史料照片。那个时候我很想再次向那个在枪林弹雨里说过“如果你拍的不够好是因为离的不够近”的英雄致敬——永远的罗伯特卡帕。
很喜欢影片开始与结尾那一段在城墙上的长镜头。黄昏并且逆光。慢慢移下来的时候是与记录片黑暗影调对比鲜明的光线明媚的现在的南京。恍如隔世。
这让我想起第一次来南京的时候,就因为这一段城墙而爱上这座城市。曾经中国的首都。
那是某年是12月12号。他们说第2天全城会拉警报,以示勿忘国耻铭记那个苦难的日子。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
很期待陆川导演关于大屠杀的《南京》。我第一次近距离地见到这个中国我最喜欢的新生代导演是他在中国美院的礼堂里,他正用好听的让我着迷的口音说“我在南京读了四年的大学——”
P。S。据说南京差点因为担心票房想取消电影的公映。让我检起冷落在一边的爱国主义四个字,深呼吸一口说——果然瞎起哄抗日游行抵制日货砸日本汽车的人比去电影看《NANKING》的要多的多啊。
============================================================
废墟的南京,寂静的影院,泪水与炮声.
某一刻,为了抑制住哽咽的泪水,全身都在颤抖.
走出影院,走进拥挤的午夜人流,感慨两重天下.
稍稍平复情绪,才能客观地说:
这是一部美国人拍的站在西方人角度看到的南京浩劫,但毕竟向西方打开了一个了解陌生历史的窗口.
中国人的历史,要想被西方理解,必须置换成西方的叙事语言.
这些语言包括,西方人作为正面主角, 西方人作为叙述者,以人道主义、国际法、宗教精神为依托。讲述一个西方人拯救的故事。这样西方人在感受救世主式的满足的同时,会来关注、庇护自己的子民。
然而,我们仍要感激这部影片的制作者。
我们更要毫无保留地感激那些在战乱中挺身而出的人道主义者,他们的确是上帝的儿子,他们的确是救世主。面对着待宰的羔羊。
我不希望渲染苦难和仇恨,但是仍感遗憾资料的缺失。
单纯截取第三方的记述,固然超越被告与原告的申诉和证言,更为可信,但是,由于这些西方人毕竟属于安全者,旁观者,他们不曾迈进最危险最血腥的时空,所以他们无心留下的记述只能管窥一二。
震撼人心的,还是两个中国人,那时候还是孩子对亲身经历的描述,其中一个眼看着日本兵把自己的母亲戳了三刀躺到地上,为了止住哭喊而正喂奶的孩子摔到地上,随即被另一个日本兵用刺刀从背后戳进去,挑起来,甩出去。这位当年九岁的老人讲述母亲口吐白沫,说不出话来看着他,他于是去寻找小弟弟,看到这个吃奶的孩子背上流着血往一个土堆上爬,他喊他小发,那孩子转头看见哥哥,哇哇地大哭着爬过来,他抱到母亲身边,看到母亲拼命扯开自己的衣服给孩子喂奶,而母亲的胸口上就是汩汩流血的伤口,他说弟弟不懂事,母亲的胸口上都是血了,还在哪里吃奶,他只好过去给母亲捂住伤口,说妈妈坚持住,我给你捂着。但是没一会,妈妈和弟弟都死了,他说,我该怎么办呢?
这样的案例相信在那个黑色的1937年不计其数,但历史正在被遮蔽和遗忘。正如一个当时滞留在南京的美国人写到的,当他在美国展示当时的照片时,一个日本人说这不会是真的,因为日本人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如果事情没有亲见,谁会相信这样的残暴呢?多少亲历战争的中国人的讲述,不是仍然不能让西方人相信么?仍然不能说服日本人么?
可怕的是这决不是孤立事件,幸运的是还有拉贝先生、华群小姐这些勇敢的人。
1940年,国际安全区主要负责人员,金陵女子学院的华群小姐回国后精神崩溃。
而安全区的主席,德国纳粹商人拉贝先生回到德国后,把胶片寄给希特勒,随即被逮捕,苏联攻克柏林后,再次被逮捕,后来,中国人听说他活得很苦,当时的南京市长带着数千美金送给他,这些钱都是那些在安全区里被拯救的中国人自发捐给他的。
南京大屠杀,会让人记住一个民族的伤痛,另一个民族的恶,人类的人性恶。
昨天,77事变爆发70周年
没有刻意去纪念这个日子,碰巧电影院在上映《南京》,就和老婆买了票去看了。
星美影院只有2个小厅在放,我选了下午四点二十的六厅,大概100个以内座位,没有满,座了80%的样子。从年龄结构来看,年轻人比较少。
我进去的时候电影已经开始了,日军正在轰炸上海,同时有流言传到南京,说日本鬼子肯定要进攻南京,而且,老百姓都说日本鬼子很坏,实行三光政策。南京的老百姓开始逃亡(当官的÷有钱的已经开始逃亡,只剩下贫穷的老百姓无路可逃)。接下来,大约15个外国人为了保护不能出逃的老百姓,商议建立难民区的事情。电影从这里开始。
整部片子都是采用纪实的手法来拍摄,有历史照片,有历史录像,也有幸存人士的回忆,加上旁白,构成了整部片子的框架。
电影在放映,电影院里一片寂静,很冷,仿佛70年前的那场屠杀就发生在我的身边。
这是真正的屠杀,中国人的唯一权利是选择死于刺刀,还是死于燃烧弹,还是死于机枪扫射。日本人的兽行,甚至令外国人怀疑自己对日本人人性的最初判断:最开始他们还以为日本军队不会进行屠杀。
看完电影,我很愤怒,也很感激:
首先我对中国军队的崩溃,中国士兵的胆怯÷懦弱感到愤怒;
其次,我对日本人的兽行,活着日本兵在回忆那段屠杀时所表现的冷漠和轻视表示愤怒,对日本右翼穿着二战时期的军服,夸张的在靖国神社前边欢呼那场战争,而感到愤怒;
最后,我对选择留在南京,并且用自己的能力保护了无辜百姓的外国人,表示衷心的感激。尽管它们的国家对屠杀保持了沉默,但是他们的个人行为挽救了成千上万中国人的性命。最重要的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记录用双眼,用笔,用胶片记录了日本鬼子的兽行,使得我们今天仍可以认识那场战争的残酷,认识到大谈人权的日本人罪恶的人性本质。
这就是我看完《南京》这部电影的一点感受,也许你觉得语言不通,也许你觉得错字连篇,但是这是我真是的感受,一个没有强大实力的国家,永远不会获得尊严。
因此,我支持中国扩张军备,增加国防支出,假设日本支出400亿美元,那么中国国防支出必须是日本的2-10倍。永远不要把防御自己的能力寄托在别人身上,自己的命运只能那个由自己来拯救!
前不久在上海电影节上亮相时,《南京》就已经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许多媒体都对它作了重点报道,7月4日的《新闻晨报》还以《全场的观众都哭了》为题,用整版的篇幅报道了影片在上海某影院首映时的场景。在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和南京大屠杀70周年之际,每个人都知道《南京》这样一部电影所包含的特殊意义。而这部以真实史料和录像拍摄而成的纪录片,以最大程度的真实直指每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把真相告诉全世界的人
比尔·古登塔格曾五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其中《你不必去死》(1988年)和《世贸双塔》(2003年)都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南京》是由他和丹·斯塔曼联合执导的。讲述1937年日军占领南京后,滞留当地的十几位西方人出于人道主义建立国际安全区,保护近20万南京市民免遭日军杀害的故事。影片中展现了大量真实的历史图片和文献、当年西方人士留下的对日军屠城暴行的亲笔记录以及对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和日军老兵的采访,从第三方的角度讲述了70年前发生在中国的这场浩劫。比尔·古登塔格说:“这不是一部剧情片,所以不可以进行艺术上的再加工,我们必须保持它的真实性,才可以把真相告诉全世界的人。”
比尔·古登塔格告诉记者,发生在欧洲战场上的大屠杀事件已经广为人知,而他身边的美国朋友几乎都不知道南京大屠杀的存在。“很难想象的是,美国人通常都受到很好的教育,但是他们大多数都不知道南京大屠杀。而70年过去了,这一事件仍然是报纸的头版头条。张纯如的书中说这是一场被遗忘的大屠杀,但我认为大屠杀永远不能与遗忘画等号。”
陆川的《南京!南京!》将于下个月开拍,有记者问比尔对这部影片有什么样的建议。比尔说:“任何拍摄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只要把它的真实情况展现出来就可以了,因为真实就是它的力量,导演需要找到这种力量的根!”
日本演员曾遭死亡威胁
为了拍摄《南京》,剧组去日本寻访当年的侵华日军士兵。“我去日本采访当年参与大屠杀的士兵,得到了日本和平组织的帮助,他们多年来走访过250多个老兵,但是只有3个人愿意告诉我们真相。我以为,老兵回顾历史会忏悔,但结果让我很难过。我问一个日本士兵,当时在南京最难受的事情是什么,他的回答竟是‘天太热了,没有水喝’。”据比尔·古登塔格透露,《南京》剧组中有3位日本工作人员,影片拍摄到中途,“可能是迫于某方面压力”,3人先后辞职退出。
目前,《南京》的发行情况还不错,欧洲和亚洲一些国家的版权都已售出,12月份将在美国全面上映。“我很遗憾至今没有日本公司提出购买本片,南京大屠杀中,很多人被残忍杀害,很多人被侮辱强奸,这是一个悲剧,但是日本人至今都不肯正视这段历史,这是一个更大的悲剧。”比尔说,“我们并不反对日本人,只是反对战争!”
当《南京》在圣丹斯电影节、翠贝卡电影节上引起轰动后,扮演日本军官的日本演员博客上也被人发了死亡威胁书,“他自己觉得很不可理解,他只拍了一天的戏,为什么会受到这样的对待?”目前,日本右翼组织开始筹拍电影《南京真相》,声称要“客观重现那段历史”。对此,比尔觉得不可思议:“这还有什么必要吗?这么多的史料、图片,这么多的录像……这还要否认吗?”
感谢《南京》的同时,我们都需要反思
就像这部电影一样,真相总会让人觉得沉重。《南京》在上海的遭遇,并非像上海媒体“渲染”的那样热烈和轰动。7月4日晚,记者到上海影城,发现这座拥有八个影厅、号称上海第一家五星级影城的电影院中,《南京》只在它最小的影厅里排了晚上6点半一个场次,而《加勒比海盗3》则从早到晚每间隔半小时就有一场。当晚6点半,电影开始后,连我在内只有8名观众。在美国大片《变形金刚》7月11日气势汹汹地杀到之前,《南京》的放映空间着实让人担心。而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南京》在本月陆续登陆全国各院线,但却无缘南京,整个江苏地区只有无锡和平影院拥有一个拷贝。原因很简单,在暑期档商业大片的包围下,院线只能选择“暂时”放弃《南京》……
这是一种很复杂的困境,很难解释。但不得不承认,在“怎样记住历史”这个问题上,我们远远没能做得尽善尽美。对于那些屈辱和苦难,满足于一般性的纪念、肤浅的活动、枯燥的文字是不可取的。乏味的传播历史的方式,消解了历史的深沉,反而会使人们生厌甚至淡忘。记忆是有重量的。我总觉得,让人们铭记历史的最好方式,应当是那些生动、有震撼力的作品。就像当年,斯皮尔伯格用一部《辛德勒的名单》,承载起了人类关于奥斯维辛的记忆。
一部舶来的《南京》也许不是我们最需要的宏篇巨制,但它的确应当成为一声振聋发聩的质询,提示我们对于我们民族历史应有的负疚感,也提示我们,对于南京大屠杀的记忆,不光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也不应仅仅成为日本右翼篡改历史之后的精神应急。它是我们必须承载的重量,心灵与记忆最终的救赎之道,也更是一个民族可以保持清醒并汲取力量的源泉。
应该感谢美国的电影人为我们送来一部《南京》。但我们需要自己的《南京》,自己的《辛德勒名单》。我们曾经有过吴子牛执导的《1937南京大屠杀》,但它缺乏全景式震撼心灵、震撼世界的力量。南京大屠杀70周年之际,国内也陆续有《南京!南京!》等影片投拍或筹拍。但它们仍不能掩盖长久以来中国影视界乃至文化界、历史界的长久“失声”。
原题:“大屠杀永远不能与遗忘画等号”
=================================================
看完《南京》没有太大的震撼。小的时候学校里给看的历史教育片要比这个纪实的多。当时人小,看到众多南京难民被日本士兵活埋的场景会用双手死命的捂住自己的眼睛,心里念叨,“日本人真坏!”那种感受是会带着民族冲动的。但是这部由美国导演执导拍摄的《南京》却完全没有,甚至让我作为一个中国人而言多少带着些不快。
整部片子的叙事结构都带着美国人的风格:请几位与当事人长相相似的人进行充满演绎技巧的对当事人各种文字记录的念白;主叙事人与主叙事对象都以美国当时留守南京救助中国难民的那些人物为主线,宣扬着一种强国对弱国的无私奉献的人道主义精神。南京大屠杀成了故事的背景,南京城千千万万位无辜苦难的难民成了突出宣扬人道主义精神的有效配角——那些难民越悲惨他们的人道主义就越有价值。而当时那些人性泯灭的天皇士兵也只是人道主义驳斥甚至不屑的敌人。最让我难以接受的是,全片所有中方叙述者在影片的结尾一一满怀崇敬的感谢那些美方援助人员,似乎他们是拯救了他们生命真正的救世主。
其实很明显,《南京》不是中国人拍的,也不是拍给中国人看的。西方强势文明国家的人民只能用这样的切入点才能接受南京大屠杀这一事实。或者换言之,只有通过把南京大屠杀夹杂在对人道主义精神的宣扬中,他们才会真正正视这一事件的存在。伟大的是人道主义精神,但悲惨的不是南京大屠杀。这样的纪录片结构上哪里都能被套用:伊拉克战争,巴以战争,非洲难民——隔靴搔痒,不存在切肤之痛。所以,今天日本人继续参拜靖国神社也不会有哪个西方强国跑出来谴责,但是事情如果换在德国法西斯他们一定会强力谴责难以接受。
这世界施舍有两种心态:一种是真心同情,感同身受,忍着泪微笑着来帮助你。他微笑,因为他希望你能坚强,能相信世间的温暖。另一种是居高临下,忍着笑得流泪来“帮助”你。他流泪,因为他想让你认为他是同情你的。但是被同情的人往往需要的不是他人的同情心而是对他的尊重和适当的帮助。
战争中被俘女兵都遭受了怎样的对待
战争中被俘女兵都遭受了怎样的对待?也许人类是一种好斗的动物,在人类历史上,战争从来没有远离过,一旦战争爆发,在部队中我们会看到许多女兵的身影。战场上面,这些女兵所表现出的战斗力不容小觑,往往因为她们,战争的胜算会变得更加的模糊。但是战争都会存在着胜负,被俘虏的女兵究竟如何处理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二战期间,苏军动员女性参战,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女兵部队,总人数超过80万人。但是一旦穿上军装那就是军人,所以不存在所谓的绅士风度,所以不少苏军女兵被俘后就被德军当成了“泄欲工具”,毒打、折磨最后糟蹋,许多苏军女兵的下场都非常悲惨,这也是让斯大林说出“血债要用血来偿还”这句狠话的原因。二战时德国战败,很多女人被盟军俘虏,有史料记载苏军侮辱了一些德国女性,有些甚至是被侮辱后杀掉的。但是也有不少德国女兵是自杀的,她们被纳粹主义洗脑,认为德意志民族是至高无上的,因此在失败的时候选择了自杀,据说也有些女人在临死前杀掉自己的孩子,造成了不少人间悲剧。日本人俘虏女兵,他们对女兵实行无比残酷的刑罚,打、骂、虐待,甚至还那她们做实验,我国被俘虏的八路军女兵们,各个不惧生死,哪怕受到非人的折磨,依旧不屈服,日本士兵看到女兵的顽强抵抗,变本加厉,直到把女兵活活虐待而死,他们才放过女兵。血和泪告诉我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战争时期,美国大兵抓到日本女兵后,把她们带到自己的军营,日日夜夜服侍着她们,在部队里面,她们充当着苦役,晚上还要陪美军玩乐,在部队的那些女兵,下场都很凄惨,最后没有几个女兵可以活下来,美国大兵平时靠着她们作乐、比赛等等,把她们当做玩物,有的甚至是被活活玩死。而中国对俘虏向来实行着人道主义政策,在当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曾经俘虏了大批的日本战俘,这里面不缺乏很多女兵,这些女兵有的伪装成中国百姓、有的伪装成中国军人潜伏在我国国内,她们窃取了大量的军事情报给日本政府,在战争胜利的时候,很多被俘虏的女兵我们对其进行政治教育,有的遣送回国,丝毫没有因为她们给中国带来的罪责而惩罚她们。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