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机械设计选用手册

时间:2024-07-22 16:53:02编辑:笔记君

运输机械选型设计手册的(一)应用范围941

(二)使用特点941二、技术性能和主要参数941(一)整机规格及特性941(二)HZ型回转带式输送机最大输送量(散状物料)943(三)成件物品的输送量944第二节结构特点及布置要求一、结构特点944二、布置要求946三、HZ型回转带式输送机的驱动功率946四、驱动装置及驱动功率的选择948(一) 油冷式电动滚筒948(二) 油浸式电动滚筒950(三) 外装式电动滚筒954第三节设 计 选 型一、选型说明956二、型号标注说明957三、机架结构尺寸957四、电气控制961

运输机械选型设计手册的图书目录

第一章带式输送机工艺设计基础资料第一节带式输送机的选型及辅助计算一、应用范围及选用2(一)型式及应用范围2(二)带速的选择3(三)输送带的选择3二、设计辅助计算6(一)带式输送机几何尺寸计算6(二)头部卸料轨迹的计算8(三)防逆转设计计算9(四)橡胶输送带计量方法11(五)输送带的参数计算14第二节带式输送机附属设施一、皮带秤16(一)电子皮带秤16(二)核子皮带秤22(三)皮带秤实物校验装置26二、除铁器32(一)悬挂式电磁除铁器32(二)滚筒式电磁除铁器38(三)永磁除铁器40三、金属探测器42四、重锤护栏44五、跨越梯46六、栏杆47七、硫化器48第三节带式输送机用建、构筑物一、带式输送机通廊49(一)非采暖地区单机通廊49(二)非采暖地区双机通廊50(三)采暖地区单机通廊51(四)采暖地区双机通廊52(五)装有电动卸料车带式输送机通廊53二、带式输送机平台53三、转运站54(一)转运站类型54(二)转运站布置要点55四、带式输送机同层转载56(一)ZJT1A型带式输送机同层转载56(二)DT型带式输送机同层转载57第四节带式输送机的驱动一、型式及选用58二、液力偶合器61(一)带后辅腔限矩型液力偶合器61(二)调速型液力偶合器65三、MPG可控减速器66四、CST可控驱动系统70(一)CST可控驱动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70(二)CST可控驱动系统规格参数72五、驱动装置常用配套件72(一)电动机72(二)减速器76(三)联轴器91(四)胀套107(五)制动器108(六)逆止器112第五节带式输送机操作控制一、控制系统设计116(一)设备联锁116(二)操作方式116(三)安全设施117二、安全保护监测装置117(一)双向拉绳开关117(二)跑偏开关117(三)打滑检测器119(四)溜槽堵塞检测器120(五)料流检测器121(六)纵向撕裂开关122参考文献122第二章DTⅡ(A)型带式输送机第一节概述一、应用范围124二、产品规格124三、整机结构、部件名称及代码125四、整机典型配置126五、部件系列127第二节部件的选用一、输送带132(一)输送带规格和技术参数132(二)输送带的选用132二、驱动装置133(一)驱动装置的型式133(二)驱动装置的选用133三、逆止器134四、传动滚筒134五、改向滚筒135六、托辊136(一)辊径选择136(二)托辊型式选择140(三)托辊间距141(四)受料段和机尾长度142七、拉紧装置142八、清扫器142(一)头部清扫器142(二)空段清扫器143九、机架143(一)滚筒支架143(二)中间架及支腿143(三)拉紧装置架144十、头部漏斗144十一、导料槽144十二、卸料装置144(一)犁式卸料器144(二)卸料车145(三)可逆配仓带式输送机145十三、辅助配套设施145十四、电气及安全保护装置147第三节设 计 计 算一、计算标准、符号和单位148二、原始数据及工作条件149三、输送量和输送带宽度149四、圆周驱动力152五、输送带张力157六、传动滚筒轴功率159七、逆止力计算和逆止器选择161八、电动机功率和驱动装置组合161九、输送带选择计算162十、拉紧参数计算164十一、凸凹弧段尺寸165十二、启动和制动165十三、双滚筒驱动计算166十四、下运带式输送机计算169十五、典型计算示例171(一)例题1:头部单传动,垂直重锤拉紧171(二)例题2:中部双传动,垂直重锤拉紧174(三)例题3:下运带式输送机180第四节主 要 部 件一、传动滚筒183二、改向滚筒185三、承载托辊188(一)35°槽形托辊188(二)45°槽形托辊189(三)35°槽形前倾托辊190(四)过渡托辊191(五)35°缓冲托辊194(六)45°缓冲托辊195(七)平形上托辊195(八)摩擦上调心托辊196(九)锥形上调心托辊197(十)摩擦上平调心托辊198四、回程托辊198(一)平形下托辊198(二)V形下托辊199(三)V形前倾托辊200(四)平形梳形托辊201(五)V形梳形托辊201(六)反V形托辊202(七)螺旋托辊202(八)摩擦下调心托辊203(九)锥形下调心托辊203五、托辊辊子204(一)普通辊子204(二)缓冲辊子205(三)梳形辊子206(四)螺旋辊子207六、拉紧装置207(一)垂直重锤拉紧装置207(二)车式重锤拉紧装置209(三)螺旋拉紧装置216(四)电动绞车拉紧装置217七、清扫器219(一)头部清扫器219(二)空段清扫器220第五节驱 动 装 置一、驱动装置的组成及选择表220二、Y?ZLY/ZSY驱动装置228三、Y?DBY/DCY驱动装置270四、驱动装置和传动滚筒组合312五、驱动装置架364(一)Y?ZLY/ZSY型钢式驱动装置架364(二)Y?ZLY/ZSY板梁式驱动装置架370(三)Y?DBY/DCY板梁式驱动装置架378六、护罩390(一)梅花联轴器护罩390(二)液力偶合器护罩390第六节电动滚筒和减速滚筒一、概述392二、DTYⅡ型电动滚筒392(一)DTYⅡ型电动滚筒选用表392(二)DTYⅡ型电动滚筒尺寸表395三、YTH型减速滚筒396(一)参数、结构类型及代号396(二)滚筒尺寸及质量402(三)滚筒驱动部分选择表403(四)驱动部分组合表411(五)低速级处外装逆止器安装尺寸420(六)护罩421(七)电动机支架423第七节结构件一、传动滚筒头架427(一)角形传动滚筒头架427(二)角形传动滚筒头架(H型钢)428(三)矩形传动滚筒头架450二、角形改向滚筒头架(H型钢)461三、中部传动滚筒支架464四、改向滚筒尾架466(一)角形改向滚筒尾架466(二)角形改向滚筒尾架(H型钢)468(三)矩形改向滚筒尾架476五、中部改向滚筒吊架478六、垂直拉紧装置架479七、车式重锤拉紧装置架480(一)带滑轮车式重锤拉紧装置尾架480(二)标准型车式重锤拉紧装置架481(三)塔架484八、螺旋拉紧装置尾架485九、中间架486(一)轻中型系列中间架486(二)重型系列中间架488十、支腿490(一)轻中型系列标准支腿490(二)重型系列标准支腿491(三)轻中型系列中高式支腿492(四)重型系列中高式支腿493十一、导料槽494(一)矩形口导料槽494(二)喇叭口导料槽495十二、头部漏斗496(一)普通漏斗496(二)带调节挡板漏斗498(三)进料仓漏斗499(四)普通漏斗(矩形传动滚筒头架专用)500第八节辅 助 装 置一、压轮501二、输送带水洗装置502三、输送带除水装置503四、输送机罩503五、犁式卸料器505(一)电动双侧犁式卸料器505(二)电动单侧犁式卸料器506(三)犁式卸料器漏斗506六、卸料车507(一)卸料车507(二)卸料车中部支架508七、重型卸料车509(一)重型卸料车509(二)单侧卸料重型卸料车510(三)重型卸料车专用中部支架511八、可逆配仓带式输送机512九、重型可逆配仓带式输送机516(一)整体式重型配仓输送机517(二)二节拖挂式重型配仓输送机518(三)三节拖挂式重型配仓输送机519附录附录一D?YM96运煤部件典型设计522(一)头部支架522(二)尾部支架528(三)中部支架及支腿533(四)头部漏斗及配套件536(五)导料槽547(六)车式拉紧装置548(七)Y?ZSY系列驱动装置组合及驱动装置架549附录二其他部件554(一)清扫器554(二)固定式卸料车556(三)电动犁式卸料车557(四)全封闭式导料槽和全封闭式带式输送机558附录三B>1400mm带式输送机部件561(一)传动滚筒561(二)改向滚筒568(三)承载托辊571(四)回程托辊579(五)托辊辊子583(六)拉紧装置588(七)清扫器592(八)辅助装置593(九)机架593(十)拉紧装置架612(十一)中间架615(十二)支腿617(十三)导料槽619(十四)头部漏斗622参考文献624第三章QD80轻型固定式带式输送机第一节应用范围及选择第二节部件选用说明一、输送带627二、驱动装置631三、传动滚筒631四、改向滚筒632五、托辊632六、拉紧装置633七、中间机架633八、头架635九、尾架635十、清扫器635十一、导料槽636十二、犁式卸料器636十三、带式逆止器636十四、全密封罩636第三节设 计 计 算一、原始数据636二、输送带速度选择636三、输送带宽度计算637(一)堆料面积计算637(二)带宽的计算637四、输送量计算638五、功率计算639(一)传动滚筒轴功率计算639(二)附加功率的计算639(三)电动机功率计算640六、最大张力计算640七、输送带层数计算640第四节轻型带式输送机部件一、传动滚筒641二、改向滚筒642(一)D=?164~320mm改向滚筒642(二)D=?108mm改向滚筒642三、托辊组643(一)平形上托辊643(二)下托辊644(三)槽形托辊644四、拉紧装置645(一)螺旋拉紧装置645(二)中间螺旋拉紧装置646(三)重锤拉紧装置647五、卸料器649(一)手动单侧犁式卸料器649(二)手动双侧犁式卸料器649六、清扫器及逆止器650(一)弹簧清扫器650(二)空段清扫器650(三)头部转刷清扫器651(四)尾部转刷清扫器651(五)带式逆止器651七、头架652(一)h=500mm平形低式头架652(二)h=500mm槽形低式头架652(三)h≥800~1200mm平形中式头架653(四)h≥800~1200mm槽形中式头架654(五)h≥1200~1600mm平形高式头架656(六)h≥1200~1600mm槽形高式头架657(七)h≥1600~2000mm平形高式头架658(八)h≥1600~2000mm槽形高式头架659八、尾架660(一)β=0°~5°螺旋拉紧装置用尾架660(二)β=5°30′~20°螺旋拉紧装置用尾架661(三)中间拉紧装置用尾架662(四)直角尾架662九、中间架及中间支架663(一)标准中间架663(二)凹弧中间架664(三)凸弧中间架666(四)中间支架673十、头部漏斗675(一)漏斗675(二)护罩676十一、导料槽676(一)后部导料槽676(二)中部导料槽677(三)前部导料槽677第五节驱 动 装 置一、QDF风冷电动滚筒678(一)QDF风冷电动滚筒系列选用表678(二)QDF风冷电动滚筒安装尺寸680二、QDN驱动装置681(一)QDN驱动装置选用表681(二)QDN驱动装置安装尺寸684附录附录一QD80轻型带式输送机技术条件685附录二QD80轻型带式输送机质量估算686附录三油冷、油浸式电动滚筒686(一)QDY型油冷式电动滚筒686(二)YD型油浸式电动滚筒688参考文献689第四章特轻型带式输送机第一节概述一、应用范围691二、主要参数及设计选用691三、布置形式及安装要求692(一)布置形式692(二)安装要求692第二节各 类 部 件一、传动滚筒694二、改向滚筒695三、托辊695四、托板696(一)平形托板696(二)槽形托板697五、拉紧装置697(一)尾部拉紧装置697(二)中间拉紧装置698六、驱动装置699(一)特轻型风冷式电动滚筒699(二)蜗杆驱动装置700(三)摆线针轮减速器驱动装置701七、机架701(一)头架和尾架701(二)中间机架和弯曲段机架703(三)支腿704(四)横向支撑704第三节特轻型带式输送机整机组合一、水平型尾部拉紧式输送机706二、水平型中间拉紧式输送机708三、低斜型尾部拉紧式输送机710四、低斜型中间拉紧式输送机712五、高斜型尾部拉紧式输送机714六、高斜型中间拉紧式输送机716七、双斜型尾部拉紧式输送机718八、双斜型中间拉紧式输送机719九、矮斜型尾部拉紧式输送机721十、矮斜型中间拉紧式输送机723参考文献725第五章深槽型带式输送机第一节概述一、深槽型带式输送机提高输送倾角的原理727二、深槽型带式输送机托辊组结构类型728第二节半圆形深槽型带式输送机一、半圆形深槽型带式输送机的结构730二、输送机倾角决定因素731三、半圆形深槽型带式输送机的特点732四、设计计算方法及算例732(一)过渡段732(二)弯曲段733(三)功率计算734第三节U形带式输送机一、工作原理和结构特征735二、U形带式输送机的特点735三、U形带式输送机与普通、O形、吊挂管状带式输送机的特性比较736四、规格及性能736五、输送带张力及驱动功率计算738(一)不水平拐弯运行时738(二)水平拐弯运行时741六、设计要点及托辊配置742(一)设计要点742(二)托辊配置744参考文献747第六章气垫带式输送机第一节概述一、气垫带式输送机的特点和工作原理749(一)工作原理749(二)主要特点749(三)主要结构类型750(四)应用范围750(五)产品规格及主要参数752(六)典型布置形式754二、气垫带式输送机的部件名称和用途754第二节部件的选用一、气室755二、风机756三、托辊756四、中部卸料装置756五、机架和中间支腿756六、密封垫756七、消声器和隔声罩757八、输送带757九、其他部件757第三节电气及安全保护装置一、对电控的要求757二、安全保护装置757第四节设计选型要领一、对凸弧段的处理758二、对凹弧段的处理759三、头尾过渡段759四、盘槽边角759五、受料点及多点装料问题的处理759六、输送机长度760七、关于逆止问题760八、气垫带式输送机的计量760第五节设 计 计 算一、原始数据及工作条件760二、输送带宽度和输送量计算761三、圆周驱动力和驱动功率计算764四、各种参数计算767五、带负荷启动验算768六、风机选型计算769七、风机功率计算772八、计算例题772第六节气垫带式输送机部件一、概述783二、气室783三、双曲气室784四、风管785五、气室支架785六、双曲气室支架786七、防雨罩787八、风机支架788九、风机795十、消声器804参考文献805第七章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第一节概述一、产品特点和应用范围807(一)产品特点807(二)产品应用范围808二、产品主要性能参数808三、产品名称和规格809四、布置形式810第二节部件的选用一、波状挡边输送带811(一)基带811(二)波状挡边814(三)横隔板815(四)空边宽和有效带宽816(五)挡边带标记方法及示例817二、驱动装置817(一)驱动装置的型式818(二)驱动装置的选用819三、传动滚筒819四、改向滚筒820五、改向轮和改向辊组821六、托辊822七、挡辊823八、清扫器823九、拉紧装置824十、机架824第三节电气及安全保护装置第四节设 计 计 算一、输送量825二、许用的最大物料粒度和最大带速828三、参数选择829四、功率和张力的计算830五、整机布置设计831六、应用实例831(一)参数选择831(二)功率和张力计算831第五节整机基本设计尺寸一、上水平段基本设计尺寸833二、下水平段基本设计尺寸833三、凹弧段机架辅助尺寸计算834四、中式、高式凸弧段机架辅助尺寸计算834五、S形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几何尺寸计算(其余机型参考此法)835第六节DJ?JB型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部件型谱一、Y?ZJ型驱动装置836二、传动滚筒855三、改向轮856四、托辊857(一)上托辊857(二)下托辊857五、挡辊861六、清扫器862七、头架863(一)中式头架863(二)高式头架864八、导料槽865九、凸弧段机架866十、凹弧机架874十一、中间架支腿881十二、中间架882十三、受料段中间架883参考文献884第八章圆管带式输送机第一节概述一、产品特点和应用范围886二、性能特点886三、原理与结构888四、产品规格和参数888第二节圆管带式输送机的部件结构及选用一、输送带890二、托辊组结构892三、框支架895四、圆管带式输送机的纠偏结构897五、特殊保障结构900(一)弯曲段900(二)头部和尾部901(三)中间加载902(四)回程过渡段输送带的支撑903第三节圆管带式输送机的线路布置一、过渡段长度及其托辊的布置904二、圆管带式输送机空间弯曲布置及曲率半径905三、圆管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搭接方向906四、特殊物料输送时对线路布置的要求907五、托辊间距907第四节圆管带式输送机设计计算一、体积输送量的计算908二、直线段阻力计算908三、输送带张力的计算909四、驱动滚筒功率计算909五、圆管带式输送机线路的确定及驱动功率概算法909参考文献910第九章吊挂管状带式输送机第一节概述一、结构及工作原理913二、特点914三、使用范围915第二节规格与性能一、带宽、带速系列及输送量915二、允许输送的物料最大粒度915三、各种物料的最大输送倾角915四、满载水平输送时的最大单机长度916五、输送机最小曲率半径916第三节设计要点及计算一、线路设计要点916二、张力及驱动功率计算918第四节部 件 选 用一、机头922二、机尾922三、吊具924四、输送带925五、张紧小车926六、滑轮组、重锤吊架和重锤块926七、驱动装置927八、保护装置938 附录一吊具数量计算938附录二输送带长度计算938附录三国内生产使用实例938参考文献939

运输机械选型设计手册的内容简介

《运输机械选型设计手册(上)(第2版)》是1999年出版的《运输机械设计选用手册》的修订版本。本书保持原手册的编写范围和基本框架不变,将涉及的标准、规范更新为现行的版本。力争反映运输机械行业近几年的新发展,包括新设计理念及更新换代产品,满足工业大型化发展的需要。《运输机械选型设计手册(上)(第2版)》分为上、下两册,共二十章。上册为第一章~第十章,包括带式输送机工艺设计基础资料和DTⅡ(A)型、轻型、特轻型、深槽型(U形)、气垫、波状挡边、圆管、吊挂管状、回转等带式输送机;下册为第十一章~第二十章,包括气力输送设备和埋刮板、板式、斗式提升、螺旋、滚筒、振动、辊子、刮板、悬挂等各型输送机。手册对各类输送机系列产品的适用范围、结构、技术特性、安装尺寸和选型计算等均作了详细的介绍;资料完整、翔实、可靠,可参照性强;文、图、表并茂,查阅方便;内容深度可满足工程基础设计和详细设计的需要。对大多数输送机还列举了典型的设计选型计算示例,并推荐了有关制造厂家。各类设备均收集了国内最新、最先进的型号系列,保留了部分传统实用、又无新型号替代的设备。《运输机械选型设计手册(上)(第2版)》可供化工、煤炭、矿山、建材、冶金、机械、电力、交通、轻工、粮食等行业从事粉体工程、物流工程或机械化运输专业的设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机械设计手册目录(共5卷的)

第一册:
第1篇: 常用资料和数学公式
第2篇:零件结构设计及工艺性
第3篇:机械工程材料
第4篇:力学公式,实验应力分析常用公式及数学公式
第5篇:零部件设计常用基础标准

第二册
第6篇:连接及紧固
第7篇:弹簧
第8篇:起重运输零部件 、操作件和小五金
第9篇:机架、箱体及导轨
第10篇:密封件,密封及润滑
第11篇: 管道及管道附近
第12篇: 传动总论
第13篇:机构
第14篇:带传动和链传动
第15篇:摩擦轮及螺旋传动

第三册
第16篇: 齿轮传动
第17篇:轮系
第18篇:减速器和变速器
第19篇:轴
第20篇:滚动轴承
第21篇:滑动轴承
第22篇:联轴器、离合器及制动器

第四册
第23篇:液压传动与控制
第24篇: 气压传动与控制
第25篇: 液力传动

第五册
第26篇:机械振动与噪声
第27篇: 造型设计与人机工程
第28篇: 失效分析与故障诊断
第29篇: 摩擦学设计
第30篇: 计算机辅助设计
第31篇: 疲劳强度设计
第32篇: 蠕变设计
第33篇: 价值工程
第34篇: 机电一体化机械设计
第35篇: 电动机及位移测量设计

第六册
第36篇: 创新设计
第37篇: 绿色产品设计
第38篇: 智能设计
第39篇: 并行设计
第40篇: 有限元法及其工程应用
第41篇: 虚拟设计
第42篇: 快速响应变型设计
第43篇: 模块化设计
第44篇: 优化设计
第45篇: 可靠性设计
第46篇: 实验设计法
第47篇: 机械系统概念设计
第48篇: 反求设计与快速成形制造技术
第48篇: 互联网上的合作设计
附录:现代设计主流软件


提醒一下,光有目录是不够的哦,要用其来才能发挥他的作用的。


机械设计手册:常用设计资料的内容简介

《机械设计手册(第5版·单行本):常用设计资料》为《常用设计资料》,涵盖了机械常规设计的常用资料。内容包括基础资料和公式,铸件设计的工艺性和铸件结构要素,锻造和冲压设计的工艺性及结构要素,焊接和铆接设计工艺性,零部件冷加工设计工艺性与结构要素,热处理,表面技术,装配工艺性,工程用塑料和粉末冶金零件设计要素,人机工程学有关功能参数,符合造型、载荷、材料等因素要求的零部件结构设计准则、装运要求及设备基础等。《机械设计手册》第五版单行本共16分册,涵盖了机械常规设计的所有内容。各分册分别为:《常用设计资料》、《机械制图·精度设计》、《常用机械工程材料》、《机构》、《连接与紧固》、《轴及其连接》、《轴承》、《起重运输件·五金件》、《润滑与密封》、《弹簧》、《机械传动》、《减(变)速器·电机与电器》、《机械振动·机架设计》、《液压传动》、《液压控制》、《气压传动》。《机械设计手册(第5版·单行本):常用设计资料》可作为机械设计人员和有关人员技术人员的工具书,也可供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机械设计实用手册的内容简介

《机械设计实用手册(套装上下册)》从机械设计的思考过程、思考方法和设计顺序人手,阐述机械设计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引导设计者了解并掌握整个设计的全过程及各设计阶段的任务。在此基础上,手册提供了实际机械设计所需的详细、充分的设计内容,包括:主要机械传动、机构、结构的设计步骤、设计参数的选择、设计的计算及数据;液压及气动系统韵组成、元器件结构原理、系统设计;现代数字自动化设计中必须采用的变频电动机、伺服电动机、传感器等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和产品。手册中编入的标准件、工程材料、外购通用零部件产品等,均重点说明了选用方法或选用实例,务求达到选用准确、合理,并加快选用过程。

机械设计手册-这本工具书可以用来自学机械吗

1.首先要了解一些基本的东西,基本功一定要扎实。设计就是把基本的东西通过一些机构来叠加起来实现要求。2.通过看机械设计手册,知道工作原理并考虑实现这些原理的方法。3.具体学习:(1)学习电机,减速机的选择计算方法,如何匹配。(2)传动方式皮带,齿轮,链轮,联轴器等的计算设计选择。(3)材料学要知道各零件用的材料,零件如何设计,汽缸油缸的计算设计选择以及相应的配件如何设计选择,轴承的选择、设计、计算等。(4)最重要的是到装配、调试车间去实践。扩展资料设计分类机械设计可分为新型设计、继承设计和变型设计3类。1.新型设计应用成熟的科学技术或经过实验证明是可行的新技术,设计过去没有过的新型机械。2.继承设计根据使用经验和技术发展对已有的机械进行设计更新,以提高其性能、降低其制造成本或减少其运用费用。3.变型设计为适应新的需要对已有的机械作部分的修改或增删而发展出不同于标准型的变型产品。

机械设计书籍

机械设计类书籍很多,主要介绍以下三本:

1、《机械设计手册》,作者:张义民。

介绍:本书主要介绍现有的机构是选择执行机构时可靠的功能载体,创新从未有过的新机构也是寻求执行机构的重要途径。随着现代机构概念的产生,执行机构已不仅仅限于传统的刚性构件机构,还有考虑弹性构件、挠性构件的机构。

2、《机械设计》,作者:李长本。

介绍:本书主要介绍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和设计方法的基本知识,通用机械零件的结构、特点、选用及设计计算方法,主要内容有现代设计理论


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课程设计

输送能力Q=1800t/h
输送长度L=3005m
输送带宽度B=1200mm
2.2.2 线路参数
东翼一采区上山主运输大巷共3005米,可简化为如图2.1所示的八段:第一段(1点到2点)平运,长度540米;第二段(2点到3点)下运,水平长度207米,提升高度-27.1米;第三段(3点到4点)平运,水平长度62米;第四段(4点到5点)下运,水平长度518米,提升高度-82米;第五段((5点到6点)平运,长度470米;第六段(6点到7点)上运,水平长度360米,提升高度18.9米;第七段((7点到8点)下运,水平长度400米,提升高度-28.4米:第八段(8点到9点)下运,水平长度435米,提升高度-56米;整机水平长度2992米,运输长度3005米。

图2.1 输送线路参数图
2.2.3 物料特性
输送物料原煤
物料密度ρ=900kg/m3
物料安息角50°
2.2.4 带式输送机工作环境
安装地点:东滩煤矿东翼一采区上山主运输大巷,底板为煤。
环境温度:0~35℃ 。
由于带式输送机巷道起伏不平,变坡点较多,致使此带式输送机运行工况相当复杂,是目前国内乃至国外煤矿井下运行工况最为复杂的带式输送机之一:从另一方面,下运带式输送机运行安全可靠性要求高,控制系统复杂,且我国目前对下运带式输送机的理论研究较少,特别是长运距、大运量下运带式输送机系统的工况分析、动态分析、启动、制动技术研究较少,这也是本文选择长运距、大运量下运带式输送机进行研究的目的。
2.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2.3.1 长运距、大运量下运带式输送机关键技术分析研究
通过下运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的各种组成方案的分析比较,以及常规长运距、大运量下运带式输送机驱动方案中软制动技术和软起动技术的理论研究,提出长运距、大运量下运带式输送机常见驱动方式和制动方法,并分析常见驱动方式和制动方法的优点和存在问题,归纳总结出长运距、大运量下运带式输送机关键驱动方案和制动方式选择的依据。
2.3.2 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及驱动、制动方案的分析
针对充矿集团东滩煤矿东翼一采区主运输大巷固定下运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参数及其特殊的工作环境所形成的复杂工况,首先对正常运行时工况进行设计计算,然后再对空载及最大正功和最大负功工况进行计算,再对各种工况的计算结果分析讨论,最后确定合理的张紧方式及张紧力大小,提出合理的张紧装置的选型。
通过各种工况的计算、分析比较,提出合理的驱动装置中,电机、减速器、软起动装置(调速型液力耦合器)及软制动装置各部件的选型方案。










3 长距离、大运量下运带式输送机关键技术的分析
3.1 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基本组成
带式输送机的组成如图3.1所示[2],主要其有:输送带、驱动装置(电动机、减速机、软起动装置、制动器、联轴器、逆止器)、传动滚筒、改向滚筒、托辊组、拉紧装置、卸料器、机架、漏斗、导料槽、安全保护装置以及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

1-头部漏斗 ;2-机架;3-头部扫清器;4-传动滚筒 5-安全保护装置;6-输送带;7-承载托辊;8-缓冲托辊;9-导料槽;10-改向滚筒;11-拉紧装置 12-尾架;13-空段扫清器;14-回程托辊;15-中间架;16-电动机;17-液力偶合器;18-制动器;19-减速器;20-联轴器
图3.1 带式输送机组成示意图
3.2 驱动方案的确定
带式输送机的驱动部是整机组成的关键部件。驱动部配置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带式输送机能否正常运行。长距离、大运量带下运带式输送机对驱动部的要求比通用带式输送机的要求更高,它要求驱动装置能提供平稳、平滑的起动和停车制动力矩,以保证输送带不出现超速、打滑及输送带上的物料不出现滚料和滑料现象。为此要求驱动装置具有一个制动力可随时调整的制动器,以保证起动和停车制动的可控,极大地减小对物料的冲击。同时,在输送机空载起车时还必需保证起动的平稳性。
下运带式输送机受地形条件(如起伏较大)和装载量的影响,其起动工况比较复杂,应考虑如下几种:
(1)负载量小或空载,松闸后带式输送机不能自起动;
(2)负载量较大,松闸后带式输送机能自起动,但自然加速度较小;
(3)负载量大,松闸后带式输送机能自起动,且自然加速度较大。
下运带式输送机在正常运行时,电动机也存在发电工况、电动工况交织运行的问题,所以在设计中,一般较少考虑软起动装置。带式输送机配下运带式输送机在正常运行时,电动机也存在发电工况、电动工况交织运行的问题,所以在设计中,一般较少考虑软起动装置。带式输送机配置软起动装置,可有效降低起、制动过程的动张力,延长输送带及接头的使用寿命,甚至可降低输送带强度,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对此《煤矿安全规程》作了相应规定。
由于下运带式输送机一般情况下电动机工作在发电工况,空载时电动机工作在电动工况。目前常用的下运带式输送机驱动部典型设备配置如表3.1所示。
表3.1 常用下运带式输送机驱动部组合表
组合

设备12345
电动机单机或多机1:1(或2:1)驱动单机驱动或多机1:1(或2:1)驱动多电机1:1(或2:1)驱动多电机1:1(或2:1)驱动多电机1:1(或2:1)驱动
软起动无限矩型液力偶合器限矩型液力偶合器调压电气软起动滑差离合器
减速器垂直轴或平行轴垂直轴或平行轴垂直轴或平行轴垂直轴或平行轴可以采用垂直轴或平行轴
制动器可控盘式制动装置可控盘式制动装置液压制动或液力制动+推杆制动可控制动装置可控制动器
拉紧装置重力拉紧或自动拉紧重力式拉紧装置重力式拉紧装置重力拉紧或自动拉紧装置重力拉紧或自动拉紧装置
适用场合短距离,中小倾角、小型机中长距离,大倾角中长距离,大倾角长距离,变坡,倾角不大长距离,变坡,倾角不大
3.3 新型下运带式输送机驱动组合及其控制过程
多数下运带式输送机采用以下几种驱动部组合方式:
(1)电动机—制动装置—减速器—滚筒
(2)电动机—限矩型液力偶合器—制动装置—减速器—滚筒
(3)电动机—限矩型液力偶合器—减速器—可控制动装置—滚筒
(4)电动机—软启动—减速器—液压软制动—盘式制动装置—滚筒
(5)电动机—软启动—减速器—液力软制动—盘式制动装置—滚筒
(6)电动机—软启动—减速器—可控盘式制动装置—滚筒
(7)电动机—软启动—减速器—液粘软制动—滚筒
其中方式(1)~(3)多用于小型(短距离、小倾角、小运量、低带速)下运机上方式;(4)~(7)较适于大倾角下运输送机上。由上述方案可见,下运输送机可控制动装置必不可少;并且目前对下运输送机电动工况的可控起动问题有所忽视。对于长距离、大运量下运带式输送机,可控制动装置必不可少,同时可控起动装置也成为必须。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经济实用的长距离、大运量、大功率下运带式输送机的驱动部组合方案。该方案驱动部主要有以下设备组成:电动机、联轴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减速机、可控制动装置、驱动滚筒等组成,如图3.2所示[3]。

图3.2 驱动部分组合方案示意图
采用以上驱动组合的下运带式输送机的起动和停车过程如下:
(1)开机准备:先给软起动装置的电气系统和液压系统送电,使主、从动摩擦片闭合,可控制动装置逐渐松闸,如果是重载,按起动要求重车逐渐自动起动带式输送机。
(2)当输送带在装满物料的情况下起动带式输送机时,不能直接对电机送电,否则起动太快,物料容易出现下滑或滚料,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而是靠煤的下滑力起动输送机,当逐渐松开制动器,输送带带动电机旋转,通过速度传感器检测旋转速度,当速度达到近电机同步运行转速时,PLC控制电机自动送电起动,从而使电机运行于正常的发电状态,这样可以大大减小电机起动时对电气和机械的冲击。而且向下输送的角度越大,起动加速度越大。为了保证起动平稳,通过速度反馈改变制动器施加的制动力,根据不同的制动力,把加速度控制在0.3m/s2之内,保证起动过程的平稳性。
(3)电机直接起动控制,当输送机空载或轻载,逐渐松开制动器时,输送机不能自动起动,这时根据测速装置检测输送机处于零速状态或起车太慢时,需要采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来可控起动带式输送机,此时的可控起动过程完全同上运带式输送机的起动过程。
(4)正常运行时,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开度最大,传动效率达到最大。
(5)当多电机驱动时,出现某台电机超载,需要功率平衡时,根据电机的电流反馈来进行调速型液力偶合器的输入与输出速度调节(具体详见电气部分),来进行多电机间的功率平衡调节。一般只要带式输送机系统设计合理,都能保证系统的多机功率平衡。
(6)停车时,按预定的减速度要求进行闭环改变可控制动系统的制动力矩,使带式输送机按预定的减速度减速,实现可控停车。
(7)当输送机在带载停车时,不能直接切断电机,否则容易出现飞车现象,造成严重事故。为此在停机时,先对输送机施加制动力,当检测到电机旋转速度降到其同步速度时,再对电机断电,这样在施加制动力降速时,可以充分利用电机的制动力,使停车更平稳。当输送机的速度降至电机的同步速度时,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勺管全部插入,保证电机与输送机系统的同步切除,保证了可控制动系统进一步按要求减速停车。
(8)如果停车时,带式输送机是空载(即主电机处于电动状态),则可以同上运带式输送机的停车过程结合可控制动装置进行联合停车制动。
(9)定车时,可控制动装置抱闸,主电机停机,调速型液力偶合器的液压和电气系统停电。
(10)在起动和停车过程中出现故障,如输送带跑偏、撕带、油温过高等等,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和可控制动装置的电气控制系统会自动根据要求可控停机。






4 长距离大运量下运带式输送机设计
充矿集团东滩煤矿东翼一采区主运输大巷固定带式输送机,运距3005米,运量1800吨/小时,提升高度-175.5米,环境温度为0~35 ℃ ,是属于典型的煤矿井下长运距、大运量下运带式输送机。由于带式输送机巷道起伏不平,变坡点较多,致使此带式输送机运行工况相当复杂。此外,该机运行安全可靠性要求高,控制系统复杂,是目前国内乃至国外煤矿井下运行工况较为复杂的带式输送机。本章以该下运带式输送机为例,说明其设计过程。
4.1 带式输送机原始参数
带式输送机是目前井下煤炭的主要输送设备,其设计的自动化先进程度、结构布置方式、使用安全性、可靠性、连续性和高效运行将直接影响矿井生产成本。采用带式输送机输送物料与其它方式相比有着一系列的优越性和高效性,其自动化程度高,代表现代物流技术的发展方向。本课题所要求设计的带式输送机的参数如表4.1所示。
表4.1 输送机原始参数
运量Q1800t/h
运距L54020762518470360400435
垂高0-27.10-82018-28.4-56
总垂高-175m
总运距L3005m
平均倾角β-4°
最大块度300mm
煤容重γ0.9t/m3
煤安息角50°
4.2 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计算
4.2.1 输送带运行速度的选择
输送带运行速度是输送机设计计算的重要参数,在输送量一定时,适当提高带速,可减少带宽。对水平安装的输送机,可选择较高的带速,输送倾角越大带速应偏低,向上输送时带速可适当高些,向下输送时带速应低些。目前DTII系列带式输送机推荐的带速为1.25~4m/s。对于下运带式输送机,考虑管理难度大,一般确定带速为2~3.5m/s。根据工作面顺槽胶带机的规格(带宽1.2m、带速3.15m/s),工作面的实际生产能力,煤流的不均匀型等因素,同时考虑工作面煤仓无缓冲作用的状况(约3米深),确定东滩煤矿一采区运输大巷固定下运带式输送机带速3.15m/s。
4.2.2 输送带宽度计算
1)按输送能力确定带宽
带式输送机的输送能力与带宽和带速的关系是:
Q=KB2vγc t/h
式中K—货载断面系数,K值与货载在输送带上的堆积角有关(查标准MT/T467-1996中表三)
B—输送带宽度,m
V—输送机速度,m/s
γ—运送货载的集散容重,t/m3
C—输送机倾角对输送量的影响系数。
当输送量已知时可按下式求得满足生产能力所需的带宽B1:
B1= = =1.2
2)按输送物料的块度确定带宽B2
因为本带式输送机输送原煤,且amax=300mm故有:
B2≥2•amax+200=2×200+200=800mm
实际确定宽度时B=max{1000B1,B2},故可选用1200mm宽度的输送带。
4.2.3 初选输送带
我国目前生产的输送带有以下几种:尼龙分层输送带、塑料输送带、整体带芯阻燃带、钢丝绳芯带等。
在输送带类型确定上应考虑如下因素:
1)为延长输送带使用寿命,减小物料磨损,尽量选用橡胶贴面,其次为橡塑贴面和塑料贴面的输送带;
2)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分层带,其次为整体带芯和钢丝绳芯带;
3)优先选用尼龙、维尼龙帆布层带。因在同样抗拉强度下,上述材料比棉帆布带体轻、带薄、柔软、成槽性好、耐水和耐腐蚀;
4)覆盖胶的厚度主要取决于被运物料的种类和特性,给料冲击的大小、带速与机长,输送石炭石之类的矿石,可以加厚2mm表面橡胶层,以延长使用寿命。
综合该机各类特性参数和技术特性,考虑到输送量较大,运输距离较长,且为固定用输送机,为此初选输送带采用钢丝绳芯输送带,它既有良好的强度,又具有较好的防撕裂性能,是目前井下带式输送机首选带型。可以初选输送带如下:
输送带型号:ST2500输送带
带宽:1200mm
带质量:qd=35.3kg/m2
4.3 输送机布置形式及基本参数的确定
4.3.1 输送带布置形式
对于角度不大的长距离、大运量带式输送机系统,一般可采取双滚筒1:1或2:1的功率配比,这样既可以实现电机的分时起动(煤矿井下变电所容量有限制),同时可以降低输送带的强度。为了降低输送带的强度,本驱动系统采用了头部双滚筒驱动,并把拉紧装置放在紧跟驱动滚筒后部,有利于起动时自动拉紧,同时减少了电力线路铺设长度,保证了控制响应及时。驱动部布置的位置对输送带强度的影响较大,但对于本输送系统,进行分析后得出,驱动部布置在上部效果较理想。同时遵循尽量减少施工工作量、简化设备的原则,降低制作成本,其具体布置示意图如输送机总装图所示。考虑到煤的输送质量较大,本机各类托辊组间距为:
承载托辊间距lt'=1.2m
回程托辊间距lt"=3m
缓冲托辊间距lth=0. 6m
承载托辊直径dt=φ133mm Gt'=34.92Kg
回程托辊直径dt'=φ133mm Gt"=30.63Kg
4.3.2 输送机基本参数的确定
1)输送带质量qd
由上述输送带选型结果可知qd=35.3kg/m2×1.2m=42.36kg/m
2)物料线质量q
当已知设计输送能力和带速时,物料的线质量由下式求得:
q= = =159kg/m
式中 Q—每小时运输量,t/h;
v—运输带运输速度,m/s
3)托辊旋转部分线质量qt′,qt″
由前述托辊组的选择情况可知
qt′= Gt'/ lt'=29.1kg/m
qt″= Gt"/ lt"=10.21 kg/m


设计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机械设计说明书)急求?

目 录

设计任务书……………………………………………………
一、传动方案的拟定及电动机的选择……………………………2
二、V带选择 ………………………………………………………4
三.高速级齿轮传动设计……………………………………………6
四、轴的设计计算 …………………………………………………9
五、滚动轴承的选择及计算………………………………………13
六、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14
七、联轴器的选择…………………………………………………14
八、减速器附件的选择……………………………………………14
九、润滑与密封……………………………………………………15
十、设计小结………………………………………………………16
十一、参考资料目录………………………………………………16


上一篇:运河岸上的院子

下一篇:熨斗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