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质联用仪

时间:2024-07-21 06:31:55编辑:笔记君

液相色谱仪和气质联用仪的差别 求通俗易懂的解答

1、流动相的差别:液相色谱仪是以液体为流动相;而气质联用仪是以气体为流动相;
2、检测器的差别:气质联用仪,是在气相色谱仪后配一个质谱检测仪,合起来就叫做气质联用仪。液相色谱仪,而可以配备的检测器品种较多。

液相色谱仪是指利用混合物在液-固或不互溶的两种液体之间分配比的差异,对混合物进行先分离,而后分析鉴定的仪器。液相色谱仪根据固定相是液体或是固体,又分为液-液色谱(LLC)及液-固色谱(LSC)。现代液相色谱仪由高压输液泵、进样系统、温度控制系统、色谱柱、检测器、信号记录系统等部分组成。与经典液相柱色谱装置比较,具有高效、快速、灵敏等特点。应用于生物医学、环境化学、石油化工等部门。

基本构成
系统由储液器、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等几部分组成。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被高压泵打入系统,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固定相)内,由于样品溶液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两相中作相对运动时,经过反复多次的吸附-解吸的分配过程,各组分在移动速度上产生较大的差别,被分离成单个组分依次从柱内流出,通过检测器时,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记录仪,数据以图谱形式打印出来高效液相色谱仪主要有进样系统、输液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

质联用仪
质联用仪是指将气相色谱仪和质谱仪联合起来使用的仪器。质谱法可以进行有效的定性分析,但对复杂有机化合物的分析就显得无能为力;而色谱法对有机化合物是一种有效的分离分析方法,特别适合于进行有机化合物的定量分析,但定性分析则比较困难。因此,这两者的有效结合必将为化学家及生物化学家提供一个进行复杂有机化合物高效的定性、定量分析工具。像这种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结合起来的技术称之为联用技术,将气相色谱仪和质谱仪联合起来使用的仪器叫做气-质联用仪。

基本应用
气质联用仪被广泛应用于复杂组分的分离与鉴定,其具有GC的高分辨率和质谱的高灵敏度,是生物样品中药物与代谢物定性定量的有效工具。质谱仪的基本部件有:离子源、滤质器、检测器三部分组成,它们被安放在真空总管道内。接口:由GC出来的样品通过接口进入到质谱仪,接口是气质联用系统的关键。


对质谱联用仪(气质联用或液质联用)标准的看法和见解或理解

目前,在分析仪器中,色谱仪器具有重要地位。由于色谱仪的色谱柱具有高效的分离能力,把物质按保留时间大小进行分离,然后通过与标样保留时间进行对比的方法确定物质性质,因此对未知样品很难定性分析。而质谱仪是直接测定物质的质量数与电荷的比值(m/z)在定性分析方面既准确又快速。把色谱与质谱联合起来使用,实际上是把质谱仪作为色谱仪的一个通用检测器来使用。色谱仪有很多检测器,如TCD、FID、ECD、FPD、NPD等,每种检测器只有一定限度的适用范围,不能通用,造成使用不便。而质谱仪作为质量检测器可以取代色谱仪的多种检测器,通用性强,使用极其方便。所以说色—质联用仪器把色谱的高效分离作用与质谱计对未知样品的准确鉴别能力相结合,把分析仪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凡是能使用色谱仪的地方,均可以使用色—质联用仪器。目前,国际上公认,色—质联用仪器在当前仪器分析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 色—质联用仪器是色谱技术、质谱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三种现代化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由于技术难度大,我国一直不能生产,每年要花大量外汇进口,据统计,2005年我国进口的各种色—质联用仪约600台。每台平均售价60~100万人民币。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自行研制开发成功GC-MS3100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这是我国第一台商品化色—质联用仪器,各项技术指标接近于当前国际先进技术水平。 可配置国外谱图库,如NIST、WILEY、DRUG…等实现自动检索。   应用范围   1、凡是需要气相色谱仪进行检测的场合,特别是对未知样品进行定性分析的地方   2、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如有害物质泄漏、重大环境灾害等   3、反恐斗争、禁毒缉毒、爆炸物品分析等   主要技术指标   1、质量数范围:1.5~1100amu (0-300,0-500,0-800,1.5-1100,根据用户需要确定) 2、检出限:1pg 八氟萘 S/N 100:1 3、扫描速度:全程可调,最高10000amu/sec 4、离子源:标准配置EI电子轰击源,独立加热系统120~350℃可控 (根据用户需要可提供化学电离源CI及相关接口) 5、检测器:带高压转换打拿级的电子倍增器 6、真空系统:(标准配置)110L/s涡轮分子与旋片或真空泵,可选70L/S,150L/S,240L/s涡轮分子泵 7、色谱配置:GC-4000A系列,毛细管分流不分流进样系统,全自动气路系统,AFC,APC自动控制质量流量计 8、计算机系统:全中文数据处理系统,自动控制GC-MS工作过程。 9、直接进样口DIP-P100(选配件):控温 室温~500℃, 室温~800℃两种。冷却气:氮气。 10、使用环境:温度15~30℃ ,湿度:40~70%(不结露),供电电源:单相220V,3千瓦,载气:He(纯度:99.995%以上) 11、仪器尺寸重量(mm):915(宽)X 550(高)X 610(深) ,重量113公斤。   基本工作原理   为了质谱仪器的正常工作,必须要组成高真空系统的真空室。仪器使用了高性能的涡轮分子泵与前级真空泵构成两级真空机组以确保所需的真空。被分析样品经毛细管柱分离,进入离子源。采用电子电力标准配置(EI),产生正离子,在推斥、聚焦、引出电极的作用下将正离子送入四极杆系统。四极杆在高频电压与正负电压联合作用下形成高频电场,在扫描电压作用下,只有符合四极场运动方程的离子才能通过四极杆对称中心到达离子检测器,再经离子流放大器放大,产生质谱信号。得到了质谱图,通过解释谱图或进行谱库检索以识别未知样品的组成。


仪器分析题目:1.试比较气相色谱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方法原理、仪器设备方面的异同,并举例说明它们的

一、分离原理:
1.气相:气相色谱是一种物理的分离方法。利用被测物质各组分在不同两相间分配系数(溶解度)的微小差异,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物质在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使原来只有微小的性质差异产生很大的效果,而使不同组分得到分离。
2.液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经典色谱法的基础上,引用了气相色谱的理论,在技术上,流动相改为高压输送(*高输送压力可达4.9´107Pa);色谱柱是以特殊的方法用小粒径的填料填充而成,从而使柱效大大高于经典液相色谱(每米塔板数可达几万或几十万);同时柱后连有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可对流出物进行连续检测。
二、应用范围:
1.气相:气相色谱法具有分离能力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操作方便等优点,但是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沸点太高的物质或热稳定性差的物质都难于应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一般对500℃以下不易挥发或受热易分解的物质部分可采用衍生化法或裂解法。
2.液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只要求试样能制成溶液,而不需要气化,因此不受试样挥发性的限制。对于高沸点、热稳定性差、相对分子量大(大于400以上)的有机物(些物质几乎占有机物总数的 75%~80%)原则上都可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进行分离、分析。据统计,在已知化合物中,能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约占20%,而能用液相色谱分析的约占70~80%。【摘要】
仪器分析题目:1.试比较气相色谱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方法原理、仪器设备方面的异同,并举例说明它们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提问】
一、分离原理:
1.气相:气相色谱是一种物理的分离方法。利用被测物质各组分在不同两相间分配系数(溶解度)的微小差异,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物质在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使原来只有微小的性质差异产生很大的效果,而使不同组分得到分离。
2.液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经典色谱法的基础上,引用了气相色谱的理论,在技术上,流动相改为高压输送(*高输送压力可达4.9´107Pa);色谱柱是以特殊的方法用小粒径的填料填充而成,从而使柱效大大高于经典液相色谱(每米塔板数可达几万或几十万);同时柱后连有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可对流出物进行连续检测。
二、应用范围:
1.气相:气相色谱法具有分离能力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操作方便等优点,但是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沸点太高的物质或热稳定性差的物质都难于应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一般对500℃以下不易挥发或受热易分解的物质部分可采用衍生化法或裂解法。
2.液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只要求试样能制成溶液,而不需要气化,因此不受试样挥发性的限制。对于高沸点、热稳定性差、相对分子量大(大于400以上)的有机物(些物质几乎占有机物总数的 75%~80%)原则上都可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进行分离、分析。据统计,在已知化合物中,能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约占20%,而能用液相色谱分析的约占70~80%。【回答】
给你参考一下呗!【回答】


采用色谱法对样品分析时,欲使样品中各组分完全分离的条件

是将样品中各组分彼此分离,组分要达到完全分离,两峰之间的距离必须足够远,两峰之间的距离是由组分在两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决定的,即与色谱过程的热力学性质有关。但是两峰之间虽有一定距离,如果每个峰都很宽,以致彼此重叠,还是不能分开。这些峰的宽或窄是由组分在色谱柱中的扩散和传质行为决定的,即与色谱过程的动力学性质有关。因此,要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来研究色谱行为,提出了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摘要】
采用色谱法对样品分析时,欲使样品中各组分完全分离的条件【提问】
内标法是色谱定量分析中是一种重要技术。使用内标法时,在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它可被色谱拄所分离,又不受试样中其它组分峰的干扰,只要测定内标物和待测组分的峰面积与相对响应值,即可求出待测组分在样品中的百分含量。【回答】
是将样品中各组分彼此分离,组分要达到完全分离,两峰之间的距离必须足够远,两峰之间的距离是由组分在两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决定的,即与色谱过程的热力学性质有关。但是两峰之间虽有一定距离,如果每个峰都很宽,以致彼此重叠,还是不能分开。这些峰的宽或窄是由组分在色谱柱中的扩散和传质行为决定的,即与色谱过程的动力学性质有关。因此,要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来研究色谱行为,提出了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回答】


液相联质谱法和液相色谱法什么区别?

您好,下面由我为您解决您的疑虑,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液相色谱分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超高效液相色谱。HPLC可以配备不同的检测器就像电脑DIY一样。液质联用有的直接就是一台HPLC和一台质谱组合在一起,拆开就是单独的HPLC和单独的MS。LC-MS可以给出不同RT对应的化合物的质谱。这个对于结构推断比较有用。
真心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愿您天天快乐!【摘要】
液相联质谱法和液相色谱法什么区别?【提问】
您好,下面由我为您解决您的疑虑,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液相色谱分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超高效液相色谱。HPLC可以配备不同的检测器就像电脑DIY一样。液质联用有的直接就是一台HPLC和一台质谱组合在一起,拆开就是单独的HPLC和单独的MS。LC-MS可以给出不同RT对应的化合物的质谱。这个对于结构推断比较有用。
真心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愿您天天快乐!【回答】


液质联用仪器与液相色谱仪器的异同

2、流动相差别:(1)气相色谱仪的流动相:1)流动相为惰性气体。2)组分与流动相之间无亲合作用力,只与固定相作用。(2)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流动相:1)流动相为液体。2)流动相与组分之间有亲合作用力,为提高柱的选择性和改善分离度增加了因素,对分离起很大作用。3)流动相种类较多,选择余地大。4)流动相极性和PH值的选择对分离起到重要作用。5)选用不同比例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液体作为流动相可以增大分离选择性。【摘要】液质联用仪器与液相色谱仪器的异同【提问】您好!很高兴您选择使用百度问一问咨询项目!感谢您对我们的信任!在这里我携手广大的问一问,工作人员以及答主。对您表示由衷的感谢!!! 对您提出的这个问题,我们系统已经为您分配到最专业的答主,接下来的5分钟内,他会对您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关的解答,因为目前咨询人数较多,请您耐心等待一下。请您可以查看一下您的问题,【回答】亲,您好,液质多是用于痕量或超痕量的化合物定性或定量,一般不会用于分析化合物纯度的,分析纯度的样品化合物含量通常很高,让液质分析反而更不可靠,一般做常量分析的,液相要比液质更可靠些。【回答】【提问】要这样的答案【提问】HPLC系统包括两个功能:一是分离,二是检测。所谓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就是把MS也作为一种检测器,当然一般是串接在紫外检测器(包括DAD)之后。【回答】因为MS比较昂贵,比普通的HPLC的整机还要贵得多,功能也比较出色,所以要单独提出来,实际上也是HPLC系统的一种【回答】MSD的功能主要有两方面:由于MS可以提供结构信息,用来定性有一定的优势。单级MS一般只能提供分子量,多级的MS能提供更多的结构信息;同时MSD也是一种通用型的质量型检测器,也用于定量。【回答】我专科,这个太专业了,就把异同分开列出来就好,【提问】亲,这是基本的回答分类【回答】我是学生啊,我要的是异同啊,我不要这种答案,我要的是异同,我不需要你介绍仪器,我也知道哪个贵,我要的是异同点【提问】1、分析对象差别:(1)气相色谱仪的分析对象:1)能气化、热稳定性好和沸点较低的样品。2)高沸点、挥发性差、热稳定性差、离子型及高聚物样品不能检测。3)仅占有机物的15%~20%左右。(2)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分析对象:1)溶解后能制成溶液的样品。2)不受样品挥发性和热稳定性的限制。3)分子量大、难气化、热稳定性差、高分子和离子型样品均可检测。4)应用广泛,占有机物的80%~85%左右。【回答】2、流动相差别:(1)气相色谱仪的流动相:1)流动相为惰性气体。2)组分与流动相之间无亲合作用力,只与固定相作用。(2)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流动相:1)流动相为液体。2)流动相与组分之间有亲合作用力,为提高柱的选择性和改善分离度增加了因素,对分离起很大作用。3)流动相种类较多,选择余地大。4)流动相极性和PH值的选择对分离起到重要作用。5)选用不同比例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液体作为流动相可以增大分离选择性。【回答】3、操作条件差别:(1)气相色谱仪的操作条件: 加温操作。(2)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条件: 室温,高压(液体粘度大)。【回答】

上一篇:印花滚筒

下一篇:液压压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