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拉谢尔

时间:2024-07-20 09:19:41编辑:笔记君

谢尔塔拉的发展现状

海拉尔垦区谢尔塔拉种牛场是国家重点培育三河牛基地。为了打造一流的集约化、标准化、现代化的三河牛育种核心奶牛基地,该场投资上千万元,建设了663平方米技术推广室,2380平方米的保温牛舍,配套建设了一座362平方米的鱼骨式机械化挤奶厅,自2010始已全部入舍,正式投产。现由于发现储量可观的煤,石油,铁锌等资源,大量开采,使当地经济有所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草原退化,逐步影响了生态和环境。

中国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是由谁夺得的?

中国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是由中国男子射击队运动员徐海峰夺取的。奥运会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简称,是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世界上是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也是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体育运动会,每个国家都用自己的运动技能来相互切磋交流,展示自己国家的体育文化。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因为是在奥林匹亚举办的,因此取名为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的奥运史奥林匹克运动传到中国,也是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岁月。1932年,第十届奥运会,刘长春以中国第一位参加奥运会100米,200米的选手留在了中国奥运史上,虽然没有取得决赛权,但是开启了我国参加奥运会历史。在第十一届奥运会上中国排出来了140名运动员参加,但是没有人入围决赛资格。中国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是由谁夺得的?历经52年,在1984年洛杉矶举办的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中国参加了16个大项目的比赛,在男子手枪慢射比赛中,中国男子射击运动员徐海峰,在运动会开幕的第一天就获得了金牌,这枚金牌是当天产生的第一枚金牌,也是中国的第一枚奥运金牌。中国在运动史上一雪“东亚病夫”的耻辱徐海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体育方面的强国风采。随后,我国运动员在各个领域都崭露头角,一共获得15枚金牌,位列金牌榜的第四位。2008年,我国申奥成功,在北京举办了奥运会,这次奥运会中,中国运动员获得了51枚金牌。这足以证明了我国的体育竞技水平已经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也完全能够胜任这样大型的体育活动。

想知道: 呼伦贝尔市 呼伦贝尔工业园区谢尔塔拉产业区 在哪

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设立谢尔塔拉产业区及配套物流基地。至此,呼伦贝尔能源重化工工业园区形成了“一园三区”的发展格局。
谢尔塔拉循环经济产业区位于海拉尔区哈克镇谢尔塔拉村附近,含宝日希勒煤田东露头以东谢尔塔拉种牛场施业区内的部分草场,该区域规划面积39平方公里。距神华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4公里,距海拉尔市区24公里,距海拉尔河6公里,距扎罗木得水库42公里,距海拉尔污水处理厂约8公里;距滨洲线3公里,距东海拉尔电厂12公里,距220千伏变电站10公里,该区域距离中心城市近。


庐枞式铁矿床成矿模式

安徽省庐枞陆相火山岩区位于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中部的庐枞铁铜成矿区,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陆相火山喷发、堆积地区,断裂构造比较发育,岩浆活动比较频繁,形成火山岩、次火山岩、侵入岩交替出现的格局。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矿产资源种类繁多,以铁、硫铁矿、磷、明矾、石膏为主,铜、金、铅锌、重晶石、萤石次之。铁矿是庐枞地区优势矿种之一,也是马鞍山钢铁公司重要的原材料基地之一。庐枞式铁矿是对产于安徽庐枞陆相火山岩盆地中、与中生代陆相火山活动有关的一系列铁矿床的研究总结,是除宁芜式铁矿外的又一陆相火山岩型铁矿床式,是本次潜力评价工作的最新研究成果。一、区域矿产类型、矿床类型庐枞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在庐枞火山构造洼地内已发现有大量的Cu、Fe、S、Pb、Zn等矿床(点),在其火山构造洼地外围亦见有众多的矿床(点)。铁矿床、点的形成基本与岩浆作用有关,可分为四大类型,即(1)火山喷气沉积型(盘石岭铁矿);(2)潜火山气成热液型(罗河、大鲍庄、泥河铁矿);(3)层控-热液叠加改造型(龙桥-马鞭山铁矿);(4)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马口铁矿)。其中以潜火山气液型和层控-热液叠加改造型两类为主,火山喷气沉积型铁矿、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铁矿规模较小,工业意义不大。二、铁矿床(点)在时间上的产出与演化规律庐枞地区不同类型的铁矿床形成于地质构造发展演化的不同阶段,其在时间上的产出与演化特征是:(1)中三叠世东马鞍山期形成赤铁矿、菱铁矿、黄铁矿矿胚层,为黄屯式硫铁矿、龙桥式铁矿和城山式铁矿等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的雏形,也将为基底隆起带之上其他铁、硫矿床的形成提供部分物质来源。(2)早白垩世早期砖桥旋回火山喷发的较早期,与破火山口湖有关,形成了盘石岭式火山喷发热泉沉积型赤铁矿-硫铁矿床,为小岭硫铁铜矿和罗河铁矿的形成奠定了部分物质基础。(3)早白垩世晚期即砖桥旋回末期,与特殊的富铁辉石粗安岩浆及大规模的热液活动有关,在庐枞盆地北部环状断裂(即晚侏罗世环状火山活动中心)及其附近,形成了罗河、何家小岭、何家大岭、杨山以及泥河等玢岩铁矿,以及这些矿床中的热液型黄铁矿、黄铜矿矿物等。(4)早白垩世双庙期与双庙旋回火山活动有关,在二长岩-正长岩-石英正长岩等沿环状断裂的侵入活动过程中,沿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形成了层控-热液叠改型龙桥、马鞭山铁矿等。图5-20 谢尔塔拉铁锌矿矿床成矿模式图三、铁矿床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矿化的分带性庐枞盆地内主要类型铁矿床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带状分布。该区有3条重要的矿带,一是缺口-罗河NE向铁带;二是庐枞盆地北部边缘清水塘-黄屯近铁铜铅锌带;三是黄屯-枞阳NE向铁带。上述3个矿带与区内3条航磁异常带相吻合。庐枞地区金属矿产还具有明显的环状分布规律,盆地内主要以铁、硫、铜等矿产为主(罗河、大鲍庄铁矿),矿体主要产于火山岩与次火山岩中。盆地边部主要以铁、硫与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并重为主(龙桥、马鞭山铁矿,岳山铅锌矿及井边、大刨山铜矿等),矿体主要产于火山岩与基底沉积岩的接触带附近。四、铁矿床成矿亚系列及区域成矿模式(一)铁矿床成矿亚系列庐枞地区铁矿可以划分成3个成矿亚系列:一是庐枞盆地内与燕山期中基性火山-潜火山(橄榄玄粗岩系)作用有关的以Fe、S(Cu)为主的“玢岩型”铁矿成矿亚系列;二是与燕山期壳幔混合源中性-中酸性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Fe、Cu、S、Pb、Zn等层控-热液叠改型成矿亚系列;三是与燕山期壳幔混合源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Fe、Cu、S等高中温热液充填型成矿亚系列。1.与燕山期中基性火山-潜火山(橄榄玄粗岩系)作用有关的以Fe、S(Cu)为主的“玢岩型”铁矿成矿亚系列铁矿床主要赋存于辉石闪长玢岩(次火山岩体)内外接触带中,从岩体向外,具有玢岩型-潜火山气液型-火山热液型-火山-沉积热液型-层控热液叠改型(玢岩成矿模式),主要代表性矿床有罗河铁矿床、泥河铁矿床、何家大岭铁矿床、盘石岭铁矿床。(1)罗河式铁矿铁矿位于下埠山-义津桥基底褶皱隆起带上、大鲍庄破火山口内的中基性潜火山岩体顶部洼陷及其与砖桥组火山岩接触带附近,潜火山岩内部主要是贫磁铁矿体,接触带上主要是比较富的磁铁矿体,在富铁矿体外部一般是硫铁矿体。矿体的形态呈似层状、层状,矿石具有潜火山气液交代、改造的特征。围岩蚀变特征比较明显,具有典型的蚀变分带特征:上部是浅色蚀变带,中部是深色蚀变带,下部是碱质蚀变带,其中深色蚀变带是近矿蚀变带。该类型的铁矿产成矿物质既有地幔深部岩浆携带的铁质来源,又活化、迁移了中三叠统周冲村组膏溶角砾岩中的铁质、硫及其石膏等来源,该类矿床还伴生有少量的铜矿化。(2)泥河式铁矿泥河铁矿位于罗河铁矿的东北大约2.5 km,是在开展霍家院子地区1/1万高精度地面磁测发现的。磁异常明显地分为南东(SE)高、北西(NW)低两个区域,正异常中心有环型特征,以北东对角线为界,界线分明,对应伴生,正负幅差达850 nT。在此基础上实施钻探验证,首钻(ZK0501孔)在地磁化极异常的中心地带布置,施工深度1096.80 m,自675.78 m至1065.13 m,见到不同视厚度的磁铁矿体11层,累计视厚度250.93 m,平均品位TFe40.02%、mFe35.57%,其中TFe >50%的矿体厚度有79.75 m,TFe56.28%,mFe52.68%。711.61~921.35 m矿体相对集中,品位高,夹层薄;592.76~675.78 m为黄铁矿层,厚度83.02 m,平均品位S10.3%。矿体埋深在678~1100 m间,控制倾向长度140~215 m,矿体厚度变化在70.36~250.93 m之间,已有钻孔控制矿体平均厚139.10 m,伴有硫铁矿、石膏矿,矿石TFe品位多在20%以上,局部出现TFe品位在55%以上的富矿。在距ZK0501 960 m处的ZK0401也见另一磁铁矿体和共生的石膏矿。矿体顶板为黄铁矿化含硬石膏蚀变闪长玢岩,显微鳞片变晶结构,不等粒他形粒状变晶结构,斑杂状构造,具强烈绢云母化、碳酸岩化及钾化,由绢云母、硬石膏、方解石、钾长石、磷灰石和黄铁矿等组成。矿石特征:富矿石呈铁黑色、黑绿色,块状或稠密浸染状构造,他形晶结构,交代蠕虫状结构,金属矿物为磁铁矿、黄铁矿,非金属矿物为硬石膏、方解石、钾长石、石英、绿泥石、金云母、磷灰石等;贫矿石呈浅灰绿色夹黑绿色、黑色,花斑状、脉状构造,他形晶结构,他形粒状变晶结构等,金属矿物为磁铁矿、黄铁矿,非金属矿物为硬石膏、方解石、钾长石、石英、绿泥石、绢云母+绿高岭石、白云母+金云母、磷灰石等。根据现有见矿工程初步对该区铁、硫资源量估算:磁铁矿资源量在10000~14089.78万吨之间、硫铁矿3810.58~5364.28万吨,二者均达到大型规模,另伴有硬石膏矿也具有一定规模。(3)大鲍庄式铁硫矿该矿位于罗河铁矿的东南大约1.5 km处,矿床产出情况与罗河铁矿相似,铁矿体产出部位有3种类型。一种与罗河铁矿相似,矿体产于次火山岩辉石闪长玢岩上部或内接触带,矿石以浸染状磁铁矿、假像赤铁矿为主,呈似层状或者透镜状产出,明显受蚀变带控制,构成贫铁矿石;另一种产于次火山岩辉石闪长玢岩的外接触带,主要为铁矿体和硫铁矿体,铁矿体呈透镜状,矿石类型以块状假像赤铁矿矿石为主,次为菱铁矿-赤铁矿,黄铁矿-菱铁矿-赤铁矿矿石;第三种产于凝灰岩中的沉积喷气矿体(矿化体),矿体形态呈层状、似层状,矿石呈角砾状、砾状及碧玉质赤铁矿矿石。(4)何家大岭(钟山)式铁矿矿床位于庐枞火山岩盆地的北缘,该矿区出露下白垩统砖桥组下段的安山-粗安岩、凝灰岩-角砾凝灰岩等火山岩,同时还见安山玢岩、粗安斑岩等超浅成-浅成火山侵入体,它们与铁矿化关系比较密切。该矿床铁矿体又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铁矿体赋存于安山-粗安岩及凝灰岩-角砾凝灰岩中,呈向西延伸的楔状扁平体,厚度大约150~200 m;下部铁矿体主要赋存于粗安斑岩穹窿体顶部的隐爆角砾岩体中。它们是两个不同成矿时期的产物,前者与早期侵入的安山玢岩超浅成侵入体有关,后者与晚期侵入的粗安斑岩有关。早期铁矿化可分为早阶段高温热液阳起石-磁铁矿矿化、晚阶段中温热液赤铁矿-镜铁矿矿化,晚期铁矿化主要为磁铁矿-次透辉石矿化。围岩蚀变特征基本与罗河铁矿一致,也分为上部浅色蚀变带、中部深色蚀变带及下部碱质蚀变带3带。(5)盘石岭式铁矿盘石岭铁矿位于庐江县黄屯西,钟山铁矿的北部。该矿床位于庐枞火山岩盆地北部边缘,区内分布着300余米的砖桥组的火山岩系,并且次火山岩较为发育,以粗安斑岩为主。据安徽省地矿局327地质队资料,盘石岭铁矿体主要是碧玉赤铁矿层,局部见有黄铁矿呈星点状或者条带状分布其中,矿体厚50~70 m,局部地段顶板的层凝灰岩、凝灰质粉砂岩或者角砾凝灰岩还见有一些呈似层状的贫矿层。矿石为樱红色、致密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层纹状构造,由隐晶结构的碧玉和赤铁矿组成,为成分单一的硅铁建造,矿石中还有少量镜铁矿、黄铁矿,脉石为火山碎屑、石英碎屑及极少量的次生石英岩。矿石成分以贫铁富硅为特点,SiO2含量高达30%~40%,TFe平均含量30%~40%,仅在主矿层局部地段TFe含量50%。围岩蚀变主要有绢云母化、硅化、明矾石化、高岭土化及较弱的重晶石化、石膏、黄铁矿化、磁铁矿化、镜铁矿化、黄铜矿化等。2.与燕山期壳幔混合源中性-中酸性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Fe、Cu、S、Pb、Zn等层控-热液叠改型成矿亚系列铁矿体位于盆地基底面附近,为与火山侵入岩体有关的热液型矿床,如中三叠统碳酸盐岩、膏溶角砾岩等层位中层控-热液叠改型铁矿床(龙桥-马鞭山铁矿)、硫铁矿床(黄屯硫铁矿)。龙桥式铁矿龙桥-马鞭山铁矿床位于下埠山-义津桥基底褶皱隆起带和火山穹窿北部边缘,出露地层主要是中三叠统周冲村组、侏罗系罗岭组以及早白垩统砖桥组等,主要含矿、赋矿层位是周冲村组膏溶角砾岩、泥灰岩、白云质灰岩及其含铁锰质建造等。该铁矿是深部隐伏矿体,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铁矿体的附近有正长岩等岩浆侵入活动,围岩蚀变特征明显,主要有矽卡岩化、大理岩化以及硅化绢云母化、碱性长石化等。周冲村组膏(盐)层中富含Ca2+、Mg2+、Na+等活泼性离子和挥发组分,深部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易与膏(盐)层发生同熔混染作用,从而形成富Ca2+、Mg2+、Na+和挥发组分的岩浆气液,有利于交代成矿,同时膏(盐)层、铁锰质建造本身也是一个构造薄弱带,有利于岩浆的侵位,为含矿岩浆气液的运移提供了通道及其赋矿空间,岩浆热液进一步叠加改造铁锰质富集成矿。3.与燕山期壳幔混合源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Fe、Cu、S等高中温热液充填型成矿亚系列铁矿体位于火山岩盆地内外的正长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及其正长岩体内等,主要受断裂、裂隙构造控制,为高中温热液充填型铁矿床,主要代表性矿床是马口铁矿、罗岭铁矿等,矿体规模较小,矿化零星。马口式铁矿该类铁矿主要以小型矿床及矿点、矿化点的形式分布于庐枞火山岩盆地内外。铁矿体主要分布于正长岩中(特别是岩枝、岩株)及其岩体侵入而形成的隆起构造中,有3种产出状态:正长岩顶部及其外接触带中(中下侏罗统象山群砂岩、砖桥组安山岩、安山质凝灰岩)、正长岩体内及其正长岩岩体内的捕虏体。铁矿体成群分布,受断裂、裂隙构造控制,一般呈脉状、透镜状、似层状产出,部分呈团块状、囊状产出,矿石组合为磁铁矿-磷灰石-阳起石,围岩蚀变主要有阳起石化、磷灰石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等,局部有黄铜矿化、铅锌矿化等。(二)铁矿区域成矿模式庐枞火山岩盆地是构造-岩浆-地热体系最为活跃和集中的场所,从地表→近地表→火山根部→深部,直到基底,不同深度可以出现不同矿床的定位类型和矿床成因类型;不同的构造环境、不同的岩石系列、岩浆源区,以及不同的基底可形成不同的矿床类型,构成了独特的火山岩盆地成矿亚系列。庐枞地区铁矿床具有“四层、四带、四隆”的特征:1.“四层”结构特征第一层是铁矿体位于盆地基底面附近,形成与火山侵入岩体有关的热液型矿床,如中三叠统碳酸盐岩、膏溶角砾岩等层位中层控-热液叠改型铁矿床(龙桥-马鞭山铁矿)、硫铁矿床(黄屯硫铁矿);第二层是产于盆地基底中、上三叠统及中、下侏罗统碎屑岩中的热液铜矿(金牛山矿点)、铅锌银矿(水口冲矿点)、层控-热液叠改型铁矿(黄公山、城山矿点);第三层是产于岩体或次火山岩内的矿床,如浸染型磁铁矿(杨山)、玢岩铁矿(罗河、泥河、大鲍庄部分矿体),产于粗安斑岩及角砾岩中的假象赤铁-磁铁矿(大岭);第四层是产于火山岩中的矿床,如喷气沉积铁硫矿床(盘石岭)、火山喷气沉积-热液叠改型硫铁矿及铜矿(何家小岭),产于火山角砾岩中的网脉状铜矿(大倪庄)。2.四带主要指潜火山岩岩体接触带、接触内带、接触外带及围岩蚀变带这4个位置,以罗河铁矿为主要代表,潜火山岩接触内带有浸染状、细脉状磁铁矿体等,接触带上主要是致密块状磁铁矿体,接触外带主要是致密块状磁铁矿、硫铁矿体等(龙桥铁矿位于正长岩体的外接触带)。玢岩型铁矿具有比较明显的蚀变分带特征:上部是浅色蚀变带、中部是深色蚀变带、深部是碱质蚀变带。龙桥式铁矿蚀变分带特征与罗河式铁矿有一定的差异,主要不同是近矿蚀变是矽卡岩化、大理岩化。3.四隆主要指基底褶皱隆起带、岩侵型穹窿、火山穹窿、基底断隆带。无为的下埠山-枞阳义津桥基底褶皱隆起带控制了该区主要玢岩型铁矿、龙桥式铁矿的分布,在其带上集中有庐枞大中型铁(硫铁矿)矿床,如罗河、泥河、牛山、阳山以及龙桥、马鞭山铁矿床、黄屯硫铁矿床的分布,是该区铁、硫铁矿产集中产出地段之一;何家大岭、何家小岭等矿床位于枞阳-黄屯基底断隆带上;玢岩型铁矿之一产出于岩侵型穹窿、火山隆起之上。各种隆起构造是铁矿床产出的有利部位之一。综上所述,可以建立庐枞地区区域成矿模式图(图5-21),区域成矿地质演化可分为3个阶段。(1)矿胚层沉积期中三叠世时该区为拉张环境,沉积了膏溶角砾岩、白云质灰岩、钙质粉砂岩等沉积建造,含有紫红色铁质、钙质、泥质粉砂岩及角砾状碳酸盐岩,形成周冲村组上段赤铁矿、菱铁矿层作为龙桥铁矿的原始矿胚层。(2)火山-潜火山气成热液期图5-21 庐枞地区火山岩型铁矿区域成矿模式图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受区域构造的影响,橄榄玄粗岩岩浆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喷发-侵入活动,来源于地幔深处的含铁、硫、铜等成矿物质的橄榄玄粗岩浆,同化混染、活化、淬取了早期沉积的铁、硫等成矿物质,在火山喷发时带出了部分铁等成矿物质,在适当部位富集成矿(盘石岭式);在潜火山成岩阶段的末期,含矿气液在潜火山岩顶部及其接触带附近等部位富集成矿(罗河式、大鲍庄式);早期侵入的安山玢岩超浅成侵入体及晚期侵入的粗安斑岩形成有关的隐爆角砾岩型铁矿(何家大岭)。(3)热液叠加改造期含矿火山、岩浆期后热液等在前期矿胚层、断裂构造等有利部位沉淀、叠加改造,进一步富集成矿(龙桥式);在火山岩及其正长岩体的断裂、裂隙发育部位富集成矿(马口式)。

S、Pb同位素

限于目前掌握的资料,以下仅将新疆北部和大、小兴安岭地区各类铜金多金属矿床的S、Pb同位素资料(表4-4和表4-5)综述如下:新疆北部和大、小兴安岭地区、除新疆可可塔勒、铜华山、铁木尔特铅锌矿和内蒙古谢尔塔拉铁锌矿等少数矿床之外,大多数金属矿床矿石的S同位素组成比较稳定,硫化物的δ 34 S变化于1.5‰~4.3‰,峰值或平均值接近于零,极差一般小于5‰(表4-4)。与陨石硫相似,少数矿床相对于陨石硫的最大偏差不超过±4‰。因此上述地区大多数矿床的矿质硫应主要来自于深部,即上地幔、俯冲洋壳或下地壳(赵一鸣等,1997;李华芹等,1998;王登红等,2002)。由于成矿流体在地壳岩石内对流循环,S同位素有充分的机会在高温下混合均一,导致S同位素δ 34 S值分布范围十分狭窄。表4-4 新疆北部和大、小兴安岭地区矿床的矿石硫化物S 同位素资料来源:1.李华芹等,1998;2.叶庆同等,1999;3.赵一鸣,张德全,1997。表4-5 新疆北部和大、小兴安岭地区的Pb 同位素续表资料来源:1.李华芹等,1998;2.王登红等,2002;3.姬金生等,1994;4.叶庆同等,1999;5.赵一鸣,张德全,1997;6.盛继福和付先政,1999.图4-5 Pb 同位素组成图解(铅构造模式的同位素演化曲线据Zartman等,1981)新疆北部和大、小兴安岭地区大多数金属矿床的岩石Pb和矿石Pb同位素组成变化幅度不大,具有低μ值和低Th/u比值的特点(表4-5)。在(206Pb/ 204Pb)~(207Pb/ 204Pb)图上沿一狭长的范围呈清楚的线性排列,构成了本区Pb同位素组成的一条主趋势线。其主干段均落在岛弧铅演化线和地幔铅演化线之间,在岛弧铅和大洋火山岩铅区域范围内(图4-5)。说明本区大多数金属矿床的铅来源主要是地幔铅或者古洋壳的地幔型铅,没有受到多少地壳铅的混合(赵一鸣等,1997;李华芹等,1998;王登红等,2002)。综上可见,中亚造山带的金属矿床,不论属于何种成因,也不论形成于何时代和何种大地构造环境,其含矿岩石的Sr,Rb同位素和矿石的S,Pb同位素特点,均一致地反映出它们来源于地幔来源物质,同区域花岗岩所反映的特点完全一致。众所周知,所谓成矿域(metallogenic province)是指一个以一组特殊的矿床或一类或几类具有特征性成矿作用为特点的地域,并可包含多期矿化或多个成矿时代(Bates等,1987)。从上述可知,中亚造山带以铜、金为代表的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和成矿物质来源与区域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和物质来源完全一致,至少从古生代以来直至中生代,它们都来源于地幔来源物质。即便是钨、锡、铀、稀有金属等矿床,虽然以地壳来源物质为主,却也都受到地幔来源物质的明显影响,甚或可能是两类来源物质叠加作用的结果。如果同以钨、锡、铌、钽矿床为代表的华南地壳来源物质成矿域(Hong等,1998)对比,或许可以认为,中亚造山带乃是一个典型的地幔来源物质成矿域(洪大卫等,2003a)。

海拉尔去谢尔塔拉,开车怎么走

驾车路线:全程约22.5公里起点:海拉尔区1.从起点向西北方向出发,沿广场路行驶1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文化街2.沿文化街行驶40米,右转3.行驶190米,右转进入兴安西路4.沿兴安西路行驶210米,左转进入陈巴尔虎路5.沿陈巴尔虎路行驶40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巴尔虎东路6.沿巴尔虎东路行驶320米,过右侧的桑普热水器商场约290米后,直行进入夹信子路7.沿夹信子路行驶770米,稍向右转进入呼伦大街8.沿呼伦大街行驶1.9公里,左转进入尼尔基路9.沿尼尔基路行驶1.7公里,直行进入牙克石路10.沿牙克石路行驶9.4公里,稍向左转进入G30111.沿G301行驶70米,左转进入绥满线12.沿绥满线行驶3.9公里,右转13.行驶680米,右前方转弯14.行驶2.4公里,到达终点终点:谢尔塔拉镇

上一篇:谢常清

下一篇:江妃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