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盟公社

时间:2024-07-18 01:06:42编辑:笔记君

佤族的民族历史

关于族源,在佤族地区普遍流传着“司岗里”的传说。 据西盟地区佤族解释,“司岗”是石洞,“里”是出来,意思即人类很早是从石洞里出来的。 传说从石洞里最先出来的是佤族。 石洞位于阿佤山中部,离西盟县城以西约六十多里地的山上,被视为“圣地”。 沧源地区解释“司岗”是“葫芦”,意即人类从葫芦里出来。 虽各地解释不同,但都把阿佤山视为人类的发祥地,同时也共同反映出他们都是阿佤山一带最早的居民。 “司岗里”是佤族对自己本民族远古穴居生活的回忆。 据史载,佤族先民在周秦时期是"百濮"族群的一支。 汉代文献把云南境内的礼社江、元江称为“濮水”,是因为它流“濮人”居住的地区而得名。 汉晋时期云南境内的濮人,主要分布在礼社江、元江流域及以西的澜沧江流域一带。 到了唐代,澜沧江以西的濮人中分化出了称为“望”的一支和称为“扑子”的一支。 称为“望”的一支,指的是现今佤族的先民。 文献记载上都说他们很“勇悍矫捷”,是南诏军队的主要成员,作战时充当“前驱”。 在元、明时期,文献多称“古剌”或“哈剌”,清代称“嘎剌”、“哈瓦”。 从元、明、清的文献记载看来,佤族“居山岭”、“有寨落”、“亦耕种”但“不用耕牛惟妇人用钁锄之”,“除耕种杂粮外,捕猎为食”,由于耕地不固地,因此“迁徙无常”。 这些记载,反映了明清时期佤族社会已从狩猎采集过渡到以不稳定的农业经济为主的经济阶段,也就是以氏族为基础的公社形式。 清代中叶后,各地区佤族的社会发展,随着各地区历史发展的变化,又出现发展不平衡的状态。 长期以来,佤族人民同国内外反动派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如1796年(清嘉庆元年),佤族与毗邻的兄弟民族一道,为反对土司“连年苛税逼甚”,在勐勐土司地区首举义旗,并一度占领其辖地。 这次起义断断续续坚持十年多,给清王朝和傣族反动土司以沉重打击。 辛亥革命后,佤族人民反对云南军阀、 *** 反动派的斗争此起彼伏,终于在1940年后,摆脱当地反动土司的封建统治。 19世纪末,英帝国主义开始侵入阿佤山地区。 佤族人民坚决反对中英签订的《中缅未定界条款》,以永和部落为首,联合其他部落,严惩枪杀佤族群众的侵略者和叛国败类,挫败了帝国主义分子妄图使佤族人民脱离祖国的阴谋。 1934年,英帝国主义以武力威胁和金钱利诱,进入班洪、班志地区,妄图掠夺阿佤山丰富的银铝矿。 因此爆发震惊国内外的“班洪”事件。 佤族人民“宁肯战死,决不投降”,粉碎了敌人的阴谋并联合十多个部落的民族武装会集于班洪,剽牛盟誓,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抗日战争时,佤族人民高举抗日旗帜,组织了游击军,粉碎日军进攻。


农村公社的研究历程

对农村公社的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中叶,首先普鲁士的官吏兼作家A.F.von哈克斯特豪森发现了俄国的公社土地所有制,其后德国历史学家G.L.R.毛勒论证了日耳曼人的马尔克公社。K.马克思、F.恩格斯用唯物主义观点研究农村公社形态,对公社的性质及其历史演变作了理论上的概括。世界各地普遍经历了农村公社发展阶段。在英国、德国、法国、瑞典、俄国、波兰等国,曾长期保留农村公社形态。在亚洲,从印度次大陆到爪哇岛,都有农村公社的遗迹。在非洲、美洲和大洋洲,当殖民主义者入侵时,不少土著民族处在农村公社发展阶段。在中国,中原汉族在春秋、战国时期,还保留着农村公社组织;地处边疆的一些少数民族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仍处在农村公社阶段或保留其残余形态。

佤族的民族历史?

中国的民族学研究者多数认为,佤族是现今云南南部的土著居民或最早居民,是古“濮”人的一支。在史书的记载中,汉朝所称的“闽濮”、 “裸濮”唐朝所称的“望蛮”、“望苴子”,明清所称的“哈杜”、“哈喇”、“哈瓦”、“卡佤”等,指的都是佤族。



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语支,由于历史上受傣语和汉语的影响较深,有相当程度的借词现象。1962年,人民政府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称为“佤族”。




佤族对本民族来源,各地传说不一。比如有从“司岗里”出来;从葫芦里出来;天神创造了达古亚和叶里,由他们繁衍人类;达能在女始祖烨奴姆(又称妈农)身上沫了口水,因而妈农生育人类等等。在众多传说中,“司岗里”传说最为普遍。佤族格言“司岗里来,葫芦里生”源于佤族敬祭神灵时,上告祖先神灵下传子孙的祈祷词。“司岗里”传说,严格细分为两部分:神话与历史传说。神话又可分为传感神话和释然神话。传感神话反映母与子生命信息的相互承传关系,是母体崇拜之反映,也是佤族宗教祭仪的解读。(关于“司岗里”为母体崇拜,王敬骝教授和胡德杨先生在《佤族的创世纪神话-司岗离研究》一文中有此说,见《民族研究》第7期;笔者通过多年调查研究,也得出同样的结论,见拙文《西岗里神话:传感神话的典型》,《中国神话与传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天恩出版社1996年3月版。)释然神话则是佤族思维发达了以后利用想像力对宇宙万物作各式各样的解读。

属于传说部分的“司岗里”,主要叙述佤族产生的过程、居住过的地方、民族迁徙的路线,以及佤族与其他民族交往关系等等内容。无论是勒佤人“司岗里”传说,还是布饶人的葫芦传说,共同之处,都说他们的祖先从“司岗里”出来之后,自南向北迁到滇池、洱海一带居住过。后来被打败了,又迁徙下来居住在澜沧江和萨尔温江流域,所以他们也自称两江的儿女。史学界一般认为,南亚语系各民族,是我国云南西南部、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广大地区的最早居民,而这些地区的彝语支和傣语支各族是后来才迁入的。

对“司岗”的解释各地稍有差异,西盟佤族认为“司岗”是石洞,“司岗里”,意即人从石洞里出来。据说这个洞位于阿佤山中部缅甸境内的布拉德寨(又译巴格岱)附近的山上,距西盟县马散寨约25公里。至今,西盟县和缅甸佤族地区等地的佤族还把它视为“圣地”,每隔5年还带上丰厚的祭品举行祭祀活动。西盟部分佤族自称“勒佤”,意即奉神之旨意守护圣洞之人。沧源等地佤族认为“司岗”是葫芦,“司岗里”,意即从葫芦里出来。学术界对“司岗里”的解释也不同,一说是佤族先民对远古穴居生活的回忆;一说是佤族古代先民对女性生殖器的崇拜。各地佤族虽对“司岗里”的解释有所不同,但都把阿佤山区视为佤族的发样地,这说明他们在阿佤山区居住的历史已很久远。新石器时代佤族地区的重要文化遗存中的沧源岩画(崖画),就是最好的证明。


佤族先民历史上有不同的称谓。秦汉以前称“濮人”;汉晋称“哀牢”;隋唐称“望蛮”、“朴子蛮”、“茫蛮”;宋元称“金齿”;明清称“古喇”、“生蒲”、“大佤”、“小佤”等等。

关于濮人的族属,时下学界虽有不同观点,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都认为永昌濮人是佤、德昂民族的先民。濮人可能源于本民族对人的称谓和自称。佤语至今仍称人为“pui(布衣)”或“phui(濮衣)”,自称为“布饶”。不仅濮人一名源于佤语,“永昌”地名也可能源于佤语。“永”为寨子意,“昌”为人名。“永昌”即“昌”建立的寨子。西盟一带传说,昌即艾昌,他是女王叶东与达亚的二儿子,他与同母异父的哥哥达太上来在大理保山一带建立了大寨子,所以取名为“永昌”。除永昌外,永平、永寿、永腊、永德、永丁、永东等等,均为佤语地名,关于“哀牢”,有族名和地名两种,大概先有族名后有地名。即哀牢山和“哀牢国”(《华阳国志》)源于“哀牢”人。而“哀牢”人为永昌濮人,这是学术界比较一致的观点,“哀牢”当时为濮人中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一支。

唐代樊绰《蛮书》记载“望蛮”、“朴子蛮”和“茫蛮”,是濮人和哀牢的后裔。“望蛮”包括现今澜沧县芒景、打岗一带的布朗族和绍帕绍兴等地的佤族。至今他们仍自称为“望”(佤)的后代。布饶人和一部分布朗族则是“朴人”的直接后裔。从古至今他们一脉相承地自称为“濮”(古代苞、朴、蒲、普、扶、卜、磅均指濮人,当为同音异译)。而“茫蛮”是因部落酋长称谓而得名。佤族至今仍称头人为“阿茫”、“西茫”、“拉茫”等等。据说山通、岩城(境外)一带的赛叟氏家族便属阿茫的后裔。宋元时期的“金齿”夷,就总体而言指佤德昂民族先民,有少部分为掸傣民族。《马可·波罗行记》记载的“金齿”,“肉米共食”,饮“水酒”等习俗,至今仍保存在佤族文化里。“金齿”可能源于古代“凿齿濮”习俗。“凿齿”是古代濮人、僚人保存灵魂和壮大家族生命源流的一种方式。这种习俗基于这样的观念:人类肤发及牙齿都含有本人的灵魂,姑娘长大了,要出嫁到别的家族,把她们两颗门牙取下留在父母家里,由父母及族人时常为她们祈祷,既保证本人安康,又保证家族灵魂不灭“凿齿”习俗后来演变为“金齿”习俗。明清以后,佤族称谓与现在基本相同。


佤族及其先民居住的广大区域,自汉以来就和祖国内地建立了不可分割的联系。汉武帝开西南夷,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置益州郡,领二十县,其中隽唐为现今云龙县,不韦县在保山市境内;东汉设永昌郡,这些地区正是当时佤族先民濮人和哀牢人聚居区。三国时期,云南称为南中,属蜀汉,西晋武帝泰始七年(公元271年),分益州地置宁州,领永昌郡。永昌领不韦、永寿、比苏、雍乡、南涪、隽唐、哀牢和博南八县。“永寿县为今镇康、耿马一带,曾为晋代永昌郡的郡治。”《佤族简史》,云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2月版,第11页。从三国至隋朝的370年间,中原虽长期分裂混战,但历代皇朝仍在濮人居住地区设州郡以遥领之。

唐朝前期,云南设姚州都督府,永昌郡属姚州都督府管辖。开元以后,南诏蒙氏强盛,统一六诏,佤德昂先民居住的地区永昌、银生等节度均属南诏。南诏统治者并从望蛮中征兵服役,“凡出征以望苴子为前驱。”(《新唐书》卷222,南蛮传。)

宋代佤族先民故地,属大理国永昌府,元朝设置的镇康路军民总管府、顺宁府、孟定路军民总管府都是蒲人居住区域。当时的“蒲人”是以“布饶”人为主体的佤德昂语各族的统称。

明朝在佤族地区设镇康御夷州、孟定御夷府和孟连长官司。清沿明制,稍有变动。民国时期,镇康、双江、澜沧(含孟连和西盟)皆改为县,并置沧源设治局和耿马设治局,以直接管辖当地佤族和各民族。

从上述佤族地区的历代建置沿革来看,充分说明佤族居住区域早已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佤族早已是中华民族的成员之一。

长期以来,佤族人民同国内外反动派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如1796年(清嘉庆元年),佤族与毗邻的兄弟民族一道,为反对土司“连年苛税逼甚”,在勐勐土司地区首举义旗,并一度占领其辖地。这次起义断断续续坚持十年多,给清王朝和傣族反动土司以沉重打击。辛亥革命后,佤族人民反对云南军阀、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此起彼伏,终于在1940年后,摆脱当地反动土司的封建统治。19世纪末,英帝国主义开始侵入阿佤山地区。佤族人民坚决反对中英签订的《中缅未定界条款》,以永和部落为首,联合其他部落,严惩枪杀佤族群众的侵略者和叛国败类,挫败了帝国主义分子妄图使佤族人民脱离祖国的阴谋。1934年,英帝国主义以武力威胁和金钱利诱,进入班洪、班志地区,妄图掠夺阿佤山丰富的银铝矿。因此爆发震惊国内外的“班洪”事件。佤族人民“宁肯战死,决不投降”,粉碎了敌人的阴谋并联合十多个部落的民族武装会集于班洪,剽牛盟誓,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抗日战争时,佤族人民高举抗日旗帜,组织了游击军,粉碎日军进攻。


阿佤人民唱新歌 歌词

阿佤人民唱新歌演唱:青燕子演唱组阿佤人民唱新歌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共产党光辉照边疆山笑水笑人欢乐社会主义好哎架起幸福桥哎道路越走越宽阔越宽阔哎江三木罗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共产党光辉照边疆山笑水笑人欢乐社会主义好哎架起幸福桥哎道路越走越宽阔越宽阔哎江三木罗---Music---山山岭岭哎歌声起红旗飘闪闪银锄落毛主席号召记心窝清清河水上山坡茶园绿油油哎梯田翻金波哎丰收花开千万朵千万朵哎江三木罗各族人民哎团结紧向前进壮志震山河阿佤人民一条心建设祖国保祖国跟著毛主席哎跟著共产党哎阿佤人民唱新歌唱新歌哎江三木罗跟著毛主席哎跟著共产党哎阿佤人民唱新歌唱新歌哎江三木罗----End----http://music.baidu.com/song/417100


阿佤人民唱新歌的介绍

据说《阿佤人民唱新歌》是解放军某部通讯兵战士杨正仁在1964年根据佤族民歌创作的。1964年的冬天,杨正仁在佤族的班哲寨架设电线时,收集到一首旋律优美的佤族民歌《白鹇鸟》,这首民歌迅速点燃了杨正仁的创作热情,他便以《白鹇鸟》为蓝本进行再创作。经过一个月的创作,《阿佤人民唱新歌》终于脱稿,由他所在的部队宣传队排练演出,从此,《阿佤人民唱新歌》走进了听众的心中。而有的采访者则又是另一种说法,说那是1964年的一次佤山军民联欢活动,热闹、欢快的场面激发了驻西盟佤山部队战士杨正仁的创作灵感,于是写下了《阿佤人民唱新歌》。至于创作时间,有的则说是“从冬到春,终于断断续续完成了《阿佤人民唱新歌》”,有的则说,是一天完成的。创作灵感既有长期积累的水到渠成,也有瞬间的火花闪亮,创作过程有一气呵成,也有精打细磨,那种说法最接近事实,局外人似乎不好评说,最清楚此间情况的,当是杨正仁先生。


民族舞教程:佤族民间舞蹈概况

  木鼓舞  甩发舞  竹竿舞

  云南佤族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有347738人。主要居住在沧源、西盟、澜沧、孟连、耿马、双江、镇康、永德、景东、普洱、昌宁、腾冲等县以及西双版纳的部分地区。沧源和西盟两个佤族自治县的佤族人口占我国佤族总人口的51%,约占这两个县总人口的80%。孟连、耿马、澜沧、双江、永德、镇康等县是侗族分布的边缘区。佤族与汉、傣、拉祜、彝、傈僳、布朗、哈尼、德昂、景颇等民族交错居住。

  据各种文献记载,侗族先民早在周秦时期便是“百濮”族群的一支,从汉到明清的文献中记载的“望”、“外喻”、“望蛮”、“古刺”、“哈刺”、“哈瓦”等,指的均是佤族的先民。

  明清时期佤族社会已从狩猎采集过渡到以不稳定的农业经济为主的发展阶段,也就是以氏族为基础的公社形式过渡到以地缘为基础的原始农村公社形式。近百年来,佤族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至1949年前,佤族社会经济发展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以西盟为主,包括澜沧沧源部分佤族的处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阶段的阿佤山中心区;二是以沧源大部分佤族以及耿马、双江、澜沧一部分和孟连、西双版纳等地佤族组成的具有封建领主经济特征的佰山边缘区;三是已进入地主经济的镇康、凤庆佤族地区。

  佤族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崩语支,有四种方言。各地佤族自称不同。孟连、西盟一带自称“阿佤”(阿卧、阿佤尔)、“勒佤卧”、“勒佤”、“拉弗”;镇康一带自称“佤”;沧源、耿马、双江一带自称“布饶克”、“巴饶克”、“巴敖克”、“巴劳克”。布绕克意为住在山上的人,佤与阿佤也有此意,说明佤族很早就是山地居民族,并因住在山区而得名。其他民族对佤族的称谓也不尽相同,与之交错居住的傣、汉、拉祜等民族称他们为“阿佤”或“佧佤”,“佧”是傣语,具有奴隶的意思,佧佤之称带有贬意。建国以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群众的意愿,统一改称佤族。

  佤族居住区山岭重叠,平坝极少,故称为阿佤山区。佤族的房屋建筑有多种:一种如“干栏”式楼房,另一种为竹木结构四壁落地房。侗族住房内的火塘根据不同方位分主火塘与客火塘。有的地方屋内设三个火塘,称主火塘、客火塘与鬼火塘;住房也开三道门,称客门、火门、鬼门。

  佤族婚姻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严禁同姓通婚。婚前男女社交自由,主要恋爱方式为“串姑娘”。若两方情投意合,便由男方向女方父母求婚。订婚后,男方时常到女方家劳动。男方还要给女方一定聘礼。过去的聘礼有两种:一种叫“奶母钱”;另一种叫“买姑娘钱”。结婚仪式较为简单:新郎将新娘接归,请村寨头人和亲友吃一顿酒饭,然后男女老幼拉手围圈跳舞庆贺至通宵达旦,即完成婚礼。婚后,妻子要绝对忠实于丈夫。过去,还盛行转房制,即丈夫死,其妻便转嫁丈夫的哥哥或弟弟,但需双方同意。

  佤族实行土葬。棺材用粗大圆木挖空做成。随葬之物一般只是死者生前的一般生活生产用具。一般不垒坟,夫妻不合葬。

  佤族传统节日有春节、拉木鼓节、新水节、取新火节、撒谷节、新米节等。佛教的三个较大节日堆沙节、关门节、开门节也是信奉小乘佛教的佤族地区的重大节日,分别在佤历六月、九月、十二月。每逢节日,便是佤族群众盛装歌舞的好时节,往往日以继夜,一跳数日不止。

  佤族人民结合自己的社会实践创造了丰富多采的文学艺术。口头文学中较有影响的是创世神话《司岗里》和创世史诗《葫芦的传说》。《司岗里》生动地描述了人类起源和侗族的古代生活。“司岗”,有的解释为石洞,有的解译为葫芦,“里”,是出来的意思,司岗里即为人从石洞或葫芦里出来之意。西盟一带的佤族认为,这个“出人的石洞”在巴格岱的一个山梁上;沧源一带的佤族认为:这个“出人的葫芦”长在莱姆山一带。有的佤族也说,人是老熊从石洞里背出来的。各地佤族都把阿佤山视为人类发祥地。的沧源崖画是云南保存下来最古老的绘画作品。目前发现的十多处崖画可辨认的图形约一千一百多个。崖画的题材主要反映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情况。除采集、狩猎、驯养牲畜等场面外,更多的是虚拟性的再现游戏、舞蹈和仪式。

  佤族民间音乐也十分丰富。大致可分为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曲、民间舞蹈音乐等类。在佤族民间歌曲中,常见的就是咏唱历史的叙事歌,表现爱情生活的情歌,劳动生产时唱的劳动歌、儿童游戏时唱的儿歌、婚丧礼仪中唱的风俗歌、祭祀活动中唱的祭祀歌等。每逢传俗统节日,便是歌舞盛会,许多民间舞蹈无乐器伴奏,就是在民歌的统一节拍下跳。佤族民间舞蹈与歌唱是密不可分的,每唱必舞,每舞必歌。

  佤族宗教最突出的特点是“万物有灵”的信仰。他们认为,万物中的鬼神是木依吉(也称“龙梅吉”)和”阿依俄”。木依吉是创造万物的大神,他的五个儿子管着地震、打雷、开天、劈地等事。人们拉木鼓、做水鬼、供人头、剽牛等活动就是为了供奉他,打歌也是为了娱乐他。如果惹得木依吉不高兴,他就会叫谷子欠收,用水把寨子淹没。阿依俄是佤族男子之祖,凡有男性的人家都要供奉他,结婚、生育、盖房子、收养子都要祭他。佤族认为,鬼神也有大小之分,大鬼管大事,小鬼管小事。但其间没有统属关系,因而发生什么事就要祭什么鬼,否则就难以消灾获福。事无论大小都以鸡卦卜凶吉,祈求鬼神保佑


佤族民间流传最广的舞蹈

佤族民间流传最广的舞蹈   佤族民间舞蹈主要有13种:木鼓舞、悼念舞、臼棒舞、拉木桥舞、刀舞、三弦舞、蜂桶鼓舞、打歌、毕颂舞、跳摆、无乐伴奏歌舞、芦笙舞等。共有有70多种跳法。佤族舞蹈的主要特征是:下肢动作复杂,舞步变化大,双跺单踢、一步跺、三步跺、三步一踢、一步踢、撩腿按地等,这些特征形成了整个佤族民间舞蹈力度强、豪放、粗犷、古朴浑厚的风格。   沧源佤族舞蹈除木鼓舞、蜂桶鼓舞、打歌外,10种舞蹈的流行地和动作如下:   悼念舞:佤族为悼念有名望的死者及安抚死者亲属而跳的风俗性舞蹈。它流传于南腊乡和班老乡一带,舞蹈无乐器伴奏,而是由领舞者领唱、众人合唱,舞者围成圈,手拉手,面对着棺木跳舞,动作自始至终只有跺步、抬腿、身微俯及踏步、直身五个动作组成。   臼棒舞:岩帅一带为悼念对寨子有贡献的人而进行剽牛时跳的男女集体祭奠舞蹈。整个舞蹈,竹子、铜铃来伴奏。臼棒(用于舂米的)代表着有吃、有穿,竹子表示有住房,铜铃(马铃)表示有马骑。伴奏是以二拍子进行。无唱词,舞蹈动作轻巧、灵活。   拉木桥:糯良一带拉木桥过程中跳的男女集体舞蹈,它包含着风俗祭祀和娱乐两个内容,整个舞蹈由拉木桥和刀舞两大部分组成。跳舞时舞者站成几个八字,用藤索边拉木桥边演唱边舞,无伴奏乐器。唱词的大意就是祈祷木桥能平安地到达目的地。大桥落成之后,杀猪剽牛时两个男性在象脚鼓、镲、铓、锣乐器伴奏下跳双刀舞。舞刀者的刚柔、力度随着伴奏音乐节奏的强弱而变化。   刀舞:流传于班老一带的一种自卫防身的'民间刀术,舞蹈属男性集体舞,从傣族地区传人。刀舞由蹲步动、左膝跪地动,右膝跪地动,左上步左膝跪地动,右上步右膝跪地动五个部分组成。无乐器伴奏,一般只在比较重大的节日里才表演。   三弦舞:佤族祖传的一种不分季节性的男女自娱集体舞蹈。在月光下无唱调,用三弦伴奏着起舞,舞蹈动作刚劲有力、潇洒、自如。舞曲激扬、抒情,属小调式乐曲。男女青年们往往在舞蹈时互诉衷情。   口琴舞:与三弦舞的内容和性质大体相同,也是属于佤族祖传的一种无季节性的舞蹈。口琴舞是由竹蔑制作的口琴伴奏,男女青年集体自娱性舞蹈,舞蹈动作刚劲有力,刚中有柔,柔中带刚,舞曲清新、欢快。   毕颂舞:译为汉语意为"围圈跳"。它是佤族祖传的用毕颂(即直箫)伴奏,不分季节、男女娱乐交际时跳的男女集体舞蹈,舞蹈时吹奏者在中间边吹边跳,其他舞者在外围成圆圈手拉手也用呼喊声随着音乐节奏起舞,舞蹈潇洒、自如、粗犷、豪放。   佤族跳摆:流传于班老、班洪、南腊一带的一种男女自娱集体舞蹈。伴随小乘佛教传人,只在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时跳一次。佤族跳摆与傣族跳摆最大的区别是:傣族跳摆是属于男性集体舞,用象脚鼓、铓、镲伴奏。佤族跳摆是属于男女性集体舞,是在蜂桶鼓、铓、镲伴奏的节拍下起舞。舞蹈随意性和即兴性较大。  无乐伴奏歌舞:是佤族传统的自娱性歌舞,它分为男女儿童集体舞、女性儿童集体舞、女性青年集体舞三种类型。男女儿童集体舞是儿童以游戏的形式跳的舞蹈,其形式活泼、生动。如《出门》、《团团转》、《路平平》、《花生舞》等。女性儿童集体舞是表现女性儿童一边做家务,一边随歌起舞的舞蹈,如《泉水流》、《裹叶子》等。女性青年集体舞是女性成熟后向男性展示自己的美,表达自己对爱情追求的舞蹈。舞蹈潇洒自如、深情豪迈、音乐节奏欢快强烈,如《甩发舞》、《多依花》等。   芦笙舞:佤族民间流传最广的一种男女自娱集体舞蹈,一般是在过年过节时跳,舞蹈仅有芦望伴奏,舞者也自编唱词边呼喊助兴。芦笙舞共有50多种跳法和伴奏舞曲。其共同的特点是:跳跺的力度强,多为左脚轻、右脚重,手部动作为随身自然下垂、前后摆动。队形为面朝逆时针方向的圆圈,时有顺时针方向的退步,后撤式向圆心靠拢。舞蹈的随意性和即兴性较大,舞蹈潇洒、豪爽、刚毅、朴实,内容多是表现佤族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等。   舂碓舞:是在佤族中流传最广、最为普及、几乎每个村寨都会跳的舞蹈。解放后,《舂碓舞》经加工、整理后已搬上了艺术舞台、上银幕、电视。   敲木鼓舞:是广泛流传在佤族村寨中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当工匠把木鼓制作好后试敲满意了,就把抬入木鼓房上架,接着大家就迫不及待地挥槌敲打。狂欢起舞。   甩发舞:是广泛流传在佤族妇女中的一种舞蹈。《甩发舞》的产生年代很久,是属佤族祖传。佤族妇女酷爱长发,以长发为美,并从小习惯长发披肩。每当妇女在水竹槽下用水洗净头发后,就要低头梳妆,甩发晾干、整型;后经人们整理提高而成为《甩发舞》。   毯子舞:属群众性的舞蹈。不分时节、场合,特别是男女青年,喜欢在明月下表演。 ;


民族节日有哪些

民族节日有蒙古族的那达慕、傣族的泼水节、傈僳族的刀杆节、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节、哈尼族的扎勒特等。蒙古族的那达慕: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人们为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傈僳族的刀杆节:“刀杆节”,是云南边陲轮马山一带傈僳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体育节日。时间是农历二月初八。 民族节日有蒙古族的那达慕、傣族的泼水节、傈僳族的刀杆节、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节、哈尼族的扎勒特等。 1、蒙古族的那达慕: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人们为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 2、傣族的泼水节:中国傣族节期在傣历六七月。现已固定在公历4月13至15日。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泼水祝福,并举行拜佛、赛龙舟、放高升、点孔明灯等活动。 3、傈僳族的刀杆节:“刀杆节”,是云南边陲轮马山一带傈僳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体育节日。时间是农历二月初八。 4、彝族的火把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等。 5、白族的三月节:三月节是白族盛大的节日或街期。因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一左右举行,故名三月节。 6、哈尼族的扎勒特:“扎勒特”是哈尼语音译,又称“大年”。时值农历十月,故又称“译腊和实”,即十月年。

有没专门研究原始氏族公社的书介绍?要点是生产生活方式、出土文物要有插图、中国为主、还要有水平。

你说的这种书市面上应该有,但不会很多,我不是搞这一段的,所以不是很了解,不过关于原始社会的研究,有几本专著是属于必读书,给你把作者、书名、简介都列在下面了,当然这些都是比较专业的著作,而且我眼下也没在手头,出土文物插图肯定是有,但大部分是手绘的,有没有照片就不记得了,你参考一下吧: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除导论外,包括四篇主要论文,它们是《周易》、《诗》、《书》、甲骨文和彝铭的个别研究。《易》、《书》、《诗》均为二三千年前的古籍,真伪混杂,时代难辨。郭沫若处理尚较慎重,辨疑之处亦见功力。如《尧典》、《皋陶谟》、《禹贡》三篇前人已指出其伪。郭沫若举出七点证据,证明其为儒家的创作。特别是对《易》、《书》、《诗》内容的考释,颇多新颖精彩之处,如一向被视为神秘的八卦,前人作为许多曲解,郭沫若则从中找出生殖器和数学的双重内涵,从卦辞和爻辞中描绘出一幅现实生活的图景。其思想之犀利,释证之新颖,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随处可见。

宋兆麟、黎家芳、杜耀西 著《中国原始社会史》 文物出版社1983年出版。三位作者长期从事“中国通史陈列”原始社会阶段的布展和研究工作,对于人类是怎样产生的,原始社会是如何发展的,私有制和阶级是怎样出现的,以及科学、艺术、婚姻、家庭和宗教是怎么萌芽的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索,并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本书便集合了他们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全书约40万字,分为三十二章,叙述清晰,引证翔实。不仅征录许多新的考古发掘资料,还大量引用民族学材料,而这些“社会活化石”恰恰可以弥补考古资料上的某些缺憾。此外该书还吸收了地质学、古生物学、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语言学等学科和神话研究成果,表现出作者试图以综合性的研究方法,揭示我国原始社会发展脉络的新思路。该书选用图表照片近三百幅,有许多是作者参与考古发掘和民族调查时得来的第一手材料。

  美国著名学者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是19世纪的的名著。原著为英文,多次重版,并被译成多种文字。中国从20世纪20年代起曾多次翻译出版。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对人类社会早期获取食物的状况,以及获取食物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等问题有过精彩的论述,他认为:“人类能不能征服地球,完全取决于他们的生产技术之巧拙。在所有的生物中,只有人类才能说对食物的生产取得了绝对的控制权;但在最早的时候,人类在这方面也并不比其他动物高明。假如不扩大生活资料的基础,人类就不可能繁殖到那些不出产原有食物的外地去,更不可能最后繁殖遍于全球;归根到底,假如人类对食物的品种和数量不能绝对掌握,就不可能繁衍为许多人口稠密的民族。因此,人类进步过程中每一个重要的新纪元大概多少都与生活资源的扩大有着相应一致的关系。”摩尔根认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顺序相承的5种生存技术是:天然食物,鱼类食物,淀粉食物,肉类和乳类食物以及通过田野获得的无穷食物。摩尔根在此书中进一步发挥了《人类家族的血亲和姻亲制度》(1871)一书中提出的家庭进化理论,并全面阐述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进化学说。全书分四编。


关于沧源野人事件的记载有哪些?

云南沧源是个名民族聚集地,与耿马西盟毗邻,西南与缅甸接壤。在其境内,多为高温酷暑天气,植被茂盛,野生果子遍生,在古木参天的原始森林中有无数的岩洞,这一切都为“野人”的生存提供了优越的生态环境。勐来乡四永小学佤族教师李应昌是个精明强干的中年人,中等身材,枪法很准,是个著名的猎手。1980年春节后,他在翁黑村后面的大黑山集体狩猎中,击毙了一个从未见过的奇异动物,因其貌酷似人形,而遭受众人谴责,使他的思想压力很大,惟恐政府追究其刑事责任。因此,他顾虑重重,从不愿讲述这件事。经过公社党委书记做了耐心的解释,他才认识到把这一问题搞清,是对国家科学研究的重要贡献。他和爱人把猎获奇异动物的情况进行了认真、详细的回忆、讲述,并把珍藏下来的左掌标本及少量脑髓交给有关部门。那事发生在1980年初,当时北国早已是冰天雪地寒冬季节,但地处亚热带的沧源山区,却依然是山青水秀、温暖如春。1月20日左右,历来乡翁黑村田阮勐背着水枪,到村后的大黑山南麓的山地里守庄稼。他也是全村著名的猎手,在多年的狩猎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在地头上搭起了一个高高的了望台,好便于登高望远,守护庄稼,又能随时观察野兽的动静。这天,他坐在高高的窝棚上,边吸烟边观察,没有看到什么。他爬下来向地边的森林走去,发现了许多新鲜的马鹿脚印,凭他多年的狩猎经验,马上判断这是一群马鹿刚从这里跑过。于是他提着枪,抄小路,爬悬崖,迎头赶到岔路口等候,他相信马鹿定会从这里经过。不出所料,片刻工夫,一队马鹿依次跳跃而过,他蹲在大树脚下隐蔽,端着枪,刚准备射击第一只马鹿时,第二只又跟着来了,准备打第二只时,第三只又跑来了。此时,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了,在第四只最大的马鹿背上,只见骑着一个浑身长毛的人形动物,它同时发出响亮的叫声,右手抓着鹿颈上的毛,一瞬间,其余的马鹿一一从田阮勐的身边跳越而过。他记得非常清楚,那个人形动物个子为八九岁小孩那么大,但脸形却像十三四岁的男孩,毛发较长,红黄色,仿佛是穿着军装一样。他被这从未见过的奇异景象吓呆了,半天才清醒过来。春节过后,田阮勐组织寨子里的七八十个青年到村后的大黑山原始森林围猎。他挑选了10多个枪法好的人间隔埋伏在西北部的山头上,特别把李应昌安排在他亲自碰到奇异动物的永爪岔路口上,其余的人从相反的方向,人喊狗叫地向埋伏区赶去。随着枪响,其他同伴打死了一个麂子和一只豪猪,但李应昌的面前却没有什么响动,正在纳闷,忽然在他的左前方的丛林里,响起了嗦嗦的响声。抬头一看,一个奇异动物正朝着他所在的方向顺坡跑来,跑了几步甩一次头发,再跑几步又甩一次头发。李应昌正准备开枪时,那家伙发现了他,便迅速调头往回跑,动作非常敏捷。快上到坡头时,只见那奇异动物回头看着他。说时迟,那时快,李应昌瞄准其胸口,一枪把他打倒在地,直往坡下滚,死在山沟里,坡地上流着鲜血。听见枪响,人们向李应昌围拢过来,一个人问他:“你打着什么东西了?”“什么东西,你们瞧嘛!”李应昌指着前方的猎物。人们走过去一看,大吃一惊,责备他为什么要打这个“达”(佤语:爷爷),因为眼前的死者并不是一般的野人,却是一个非常类似老头子的人形动物,头发很长,浑身毛发灰黑色,个子较高,约1.5米左右,脸白晰,有前额,眼大,眉脊和颧骨突出,鼻和嘴部稍凸,牙洁白整齐,有双肩,胸扁平,腰粗壮,无尾,属雄性,生殖器与人的相似。于是全村破除惯例,没有分食这个奇异动物。该村会计田上拐帮助李应昌一起把猎物抬回家,估计约有40千克重。李应昌把猎物交给老婆及其亲友刮洗烧煮后,他就跑到其他家吃麂子肉去了。其妻赵玉板按佤族人的习惯从猎物的每个部位上割下一块肉来,煮成一锅,但由于十分腥臭,没有吃完就倒掉了。后来李应昌只好将肉晒成干,经过一年左右才逐渐吃完,仅留下颌骨、左掌做纪念,留下脑髓做药。1982年因工作调动,他又将下颌骨连同其他兽头一并烧毁。所留的下左掌标本,1984年1月以后,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动物研究所、上海华东师大、上海自然博物馆等单位的专家鉴定,一致确定为合趾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贾兰坡教授在鉴定书中指出:“过去在我国没有合趾长臂猿的记录,这次发现了它的脚,就是很大的成绩,值得赞赏。”合趾猿是各种长臂猿中最大的类人猿,原发现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和马来西亚,中国尚无记录,此次在我国是首次发现。该标本的主要特征是趾尖呈菱状球形,趾细长,大趾粗壮发达,对掌,趾甲尖而上翘,二、三、四、五趾短于长臂猿,第二、三趾的第一关节有皮膜相连。由于合趾猿个体颇为高大,形象又与人极其相似,因而当地部分群众就把它误认为“野人”了。那么,还有没有其他的线索和踪迹呢?答案是肯定的!在1982年8月,班列佤族社员包老大用铁夹活捉了一个“古”,在家里饲养了两个多月,于10月因伤势严重才死去。死前,主人把它关在一个铁笼子里,出于好奇,徐守清曾两次进行过认真观察,这种佤族称为“古”的奇异动物既不同于猴类,也不同于一般的猩猩。其貌酷似老人,面白,有额和下颏,眉骨、颧骨和嘴部稍突出,个头高大,约1.4米左右,毛发灰黑,长及肩,手、脚已基本分工,似人,看不到尾,只有一寸左右的无毛肉团,似一种尾巴蜕化形式。有喜、怒、哀、乐和怕羞的表情。另据当地著名猎手田尼块告知,他曾于近年内捕获过3个“古”,有雌的,有雄的,有大的,也有小的,并在森林中作过详细的观察。“古”除上述特征外,它还会到河里捉鱼、抓螃蟹,会搬动树干、捉土蚕,七八十个群居,基本生活于地面,偶会爬树,但不能跳跃。有极强的集体感,相互关照,若同伴不幸被击伤,就集体帮助转移。若被击毙,则一同把它背到隐蔽地,剜土掩埋,实行“土葬”,两性关系固定、隐蔽等等。这些都说明,“古”是一种我们现在还未知的类人动物,其形象与李应昌捕获的奇异动物极其相似,是否同类,还是其他未知的灵长类?有待于科学家深入地考察。拱撒地区也曾多次发生过和“野人”遭遇的事例,卫刀励的目击和遭遇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例。卫刀励,男,佤族,幼失父母,因生活无着,从小投靠乡亲,被他人收养。大约是1954年盛夏的一天上午,他背着一个大麻布袋,到原始森林采集饲料叶。那时刚好太阳出山不久,但山林中依然阴森森的,十六七岁的卫刀励在一棵饲料树下站住,伸手攀摘叶子。他刚把第一把饲料叶装进布袋里,突然一个家伙从背后把他戴在头上的线帽抢了去,他出于本能地反应,猛地回头一把从那家伙的手中夺了回来,顺手放进麻布口袋中。待他抬头一看,吓呆了,因为站在他面前的不是人,而是平时听别人经常讲起的“野人”。只见“野人”的身材比他略高,全身裸体。长毛,只是背上披着一块破布。毛发棕红色,头发长过肩。系一雌性,乳房较长,脸形酷似人,只是眉骨、颧骨和嘴部稍凸,脸的皮肤呈黑红色,两颊较鲜艳,似演员化过妆一般。使他印象最深也最恐惧的是“野人”的那双眼睛。据卫刀励说,其眼球发蓝,有光泽,就像猫的眼睛一样。刹那间,他看到这一切后,不由自主地调头就往回跑,一口气跑了六七千米,待他回到家里倒在床上,已吓得不省人事,直到傍晚才苏醒过来,这才把早上遭遇“野人”的经过,一一讲述给亲友们听。班洪,位于沧源县西部,与北部大黑山原始森林相接,南部属南滚河自然保护区,这里林海辽阔,面积约733.33公顷。境内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也是“野人”经常出没的场所。1967年9月,17岁的胡德仁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一天清晨,生产队安排他跟舅舅张老大到马伴边守包谷地。马伴边离班洪大寨约10余千米,位于大黑山西南簏,北面是森林,南面是坡地。为了便于看守庄稼,他们在包谷地里盖了两个临时窝棚,一个靠地头,一个靠地脚,两个窝棚的距离不远,相互呼喊可以听得到,但由于成熟包谷的遮挡,却彼此看不见。这天上午10时左右,张老大在地脚的窝棚里煮饭烧茶,胡德仁驻守地头窝棚,半坐半卧地靠在床边休息,忽然从门外看见一个类人的奇异动物从山林里出来,走近他的窝棚,见到胡德仁便咧嘴一笑,当时,胡德仁惊恐万状,吓得呆如木鸡。首先是“野人”大力摇晃窝棚。随后,“野人”就走进了窝棚,用双手抚摸胡德仁的胸口,并侧身倒下,还不时摸他的下身……胡德仁感到其手心是温暖的,并无伤害之意。此时,胡德仁看清了,“野人”是个母的,个子比他还高,乳房约一尺长,浑身裸体长毛,头发较长,毛发稀疏呈黑红色,可见其黄色皮肤,额部较狭小,眉脊突出,眼大,眉以下与人类极其相似。真把胡德仁吓坏了,想叫也叫不出来,想反抗,手脚却不听使唤,直到张老大高声呼喊,责骂外甥偷懒时,“野人”才匆匆离去。“野人”走时,背微弯,身摇摆,姿势就像初学会走路的小孩那样,不慌不忙走向山林。待“野人”走远,胡德仁才跑到其舅舅旁,把上述遭遇“野人”的情况一一讲述。此后,他再也不敢到那里守包谷地了。学者认为云南沧源可能存在着两个品种的“野人”,一是小种,主要特征是个体较小,一般在1.5~1.8米左右,毛发多呈灰黑色;二是大种“野人”,主要特征是个大体大,一般身高在2米左右,毛发较长而显棕红色,雌性的乳房较大。不管大种、小种“野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活动规律,就是在一年当中的8~9月份出来找食物或是寻觅配偶。1982年8月底,“野人”连续几次夜闯班洪大寨胡德礼家的竹楼。胡德礼是一个精明强干的佤族中年男子,44岁,很有胆识。他家的竹楼,居于村寨之中。胡德礼的妻子是个秀外慧中的傣族妇女,有两个儿女,母亲有时和他们生活在一起,胡能操汉语,而且说得十分流利。1982年8月底,他爱人带着大姑娘回娘家去了,家里只有他和小儿子。30日那天晚上,他照例领着儿子在里屋安歇。大约凌晨5时多钟,突然而来的响声使他从睡梦中惊醒,又听到拨了几下门闩后,一个家伙匆匆走进家来,顿时只听到竹楼发出咋嚓咔嚓重重的脚步声。胡德礼立刻翻身起床,左手拿电筒,右手从枕头下抽出匕首,迅速追了出去。看见一个高大的全身长毛的裸体女人向门外跑去。追至门口,它已逃之夭夭,不知去向。他家养的看家狗还好好地侧卧在门口。胡用电筒一照,狗既没有受伤,又没有跑掉,为什么有人进家,狗不叫不咬呢?他感到十分奇怪。进房后,胡德礼把门关好,还特别加固了门闩,然后才进去入睡。他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过去常听人说山林中有“野人”,但他未亲眼见过。今晚闯进家来的是不是“野人”!还是其他什么东西?它为什么是直立行走的?浑身又长毛?想着,想着……终于睡着了。天朦朦亮的时候,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又把他惊醒了。当胡德礼坐立起来去拿电筒的时候,只见一个高大的雌性“野人”站在内屋,嘴牙咧嘴,伸开双臂直向胡德礼扑来。胡用尽全身力气,一拳向“野人”打去,正打在“野人”的腹部。胡又从枕头下抽刀,准备和“野人”拼搏之时,“野人”才仓皇逃走,胡一直追到门口才停步。据他回忆,“野人”是个雌的,乳房很大,个子也很高,头部到达竹笆顶,经调查时测量竹芭高2.15米,说明“野人”也达两米左右。头发灰黑色,长及臂部,身上的毛较稀疏。“野人”咧嘴时,胡看见其牙较大,约一般人指那么宽,而且鼻高,眉骨和颧骨部较突出。早期的四起野人事件20世纪70年代神农架的连续不断出现的野人事件,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组织野人科学考察队进入神农架进行调查研究。同时,他们从当地居民中了解到发生在民国时期的四起野人事件。那是1942年,传说房县神农架山区里“闹鬼”。房县县长贾文志不信鬼神,决心找出那个装神弄鬼的家伙。一天,他带着保安队第一、二中队,共五六十人,全副武装上了山。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山上仍有少量积雪。贾文志一行来到了黄龙山,这里离大神农架约25千米,据说是“妖怪”的所在地。黄龙山上仅一户人家。住户向贾文志反映说家后山坡常有妖怪在叫唤,这天妖怪已在此叫了大半天。贾令30名士兵带了轻机枪从后路包抄过去,他自己居高临下一看,果然有两个野人在那里哇啦哇啦叫个不停。贾定睛细看,才知野人哇哇乱叫的原委。原来,离他200米远处有一个树桩被劈成两半,中间放了个木楔,是准备夹狗熊的。一个雄野人坐上去玩,木楔掉了下来被夹住下身,痛得它没命地叫,那个雌野人想把它拉出来,可是一拉就更痛。雄野人被夹得又痛又火,竟一拳朝雌野人打去。雌野人大概是又急又气,团团打转,乱叫不止。贾文志一声咳嗽,“哒、哒、哒”三挺机枪一齐开火,那个坐着的雄野人一个倒栽葱倒在地上,顿时血流了一大滩。而那个雌野人听到枪声后,却以超乎常人的速度飞似的逃跑了。它跑时用脚,上坡时手脚并用。被打死的雄野人有2.2米高,毛色棕黄,脚有30多厘米长,脚底无毛,有很厚的白趼子,手指、脚趾有尖甲,手背有绒毛,手掌无毛,也长着白趼子。面部有绒毛,面容和人差不多,就是嘴突出些,眼睛大些。1945年,在房县发生了另一起打死野人的事件。一个叫查成先的人从国民党军队中逃出来,来到一个大坪。这里住着两户人家。见谷场上有几个人围观,查便挤进去,原来地上躺着一个被打死的雌野人,又瘦又长,约2.5米高。脸像猴,眼是圆的,耳朵比人的大些,胳膊与人差不多,腿细。身上毛白麻色,背脊上毛麻红色。脚趾稍弯,手指比人长,手、脚都长有一寸长的爪。那雌野人身边还躺着一个小野人,约1米长,头发约4厘米长,毛是白的。据说这对野人母子跑到人家家里偷蜂蜜吃,被蜜蜂蜇了。母野人用双手赶蜂,由于手上沾满蜂蜜,把脸上的毛黏住,蒙住了眼睛,结果被姓刘的联保主任用来福枪打死,而小野人则被他家的狗咬死了。在房县还发生过活捉野人的事件。1922年,房县保安团从南山上捉来一个红毛野人。野人被粗铁链捆着,关在一个半人高的木笼子里,由4个人抬着。它身高约1.8米,全身是毛,毛呈棕色,毛根发红。手脚都比人长,手指、脚趾也比人的长。半弯腰,脸带猴相,眼、鼻像猩猩。后来野人被捆在一棵大树上,供人们观看。这个野人最后被押送到襄阳去了。1942年,国民党75军从房县和兴山交界的皇界押下一雄一雌两个野人来。那两个野人身上、膀上、脚上都捆着铁链,它们头上的红毛披到肩,头比人头大,脸长些,脸上有毛,嘴比人的大些,手比人手长,手和脚都有毛。耳朵也比人的大些。它们都有2米高,公的走在前头,眼里还流着泪水,母的在后头。它们一步能走很远,有人拿苞谷给它们吃,它们伸手就接。据说这对野人是当地一个农民捉到的。

沧源野人是怎样的?

云南沧源勐来乡四永小学佤族教师李应昌枪法很准,是个著名的猎手。1980年春节后,村里组织集体狩猎,他打死了一个奇异的动物。人们走过去一看,大吃一惊,因为眼前的死者并不是一般的野人,却是一个非常类似老头子的人形动物,头发很长,浑身毛发灰黑色,个子较高,约1.5米左右,脸白,有前额,眼大,眉脊和颧骨突出,鼻和嘴部稍凸,牙洁白整齐,有双肩,胸扁平,腰粗壮,无尾,属雄性,生殖器与人的相似,估计约有40公斤重。


因为这个猎物的肉特腥臭,李应昌只好将肉晒成干,经过一年左右才逐渐吃完,仅留下颌骨、左掌做纪念,留下脑髓做药。1982年因工作调动,他又将下颌骨连同其他兽头一并烧毁。


1984年1月以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动物研究所、上海华东师大、上海自然博物馆等单位的专家鉴定了留下的左掌标本,一致确定为合趾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贾兰坡教授在鉴定书中指出:“过去在我国没有合趾长臂猿的记录,这次发现了它的脚,就是很大的成绩,值得赞赏。”


合趾猿是各种长臂猿中最大的类人猿,原发现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和马来西亚,中国尚无记录,此次在我国是首次发现。该标本的主要特征是趾尖呈菱状球形,趾细长,大趾粗壮发达,对掌,趾甲尖而上翘,二、三、四、五趾短于长臂猿,第二、三趾的第一关节有皮膜相连。由于合趾猿个体颇为高大,形象又与人极其相似,因而当地部分群众就把它误认为“野人”了。


上一篇:棋牌爱好者

下一篇:歪鼻整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