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膏

时间:2024-07-17 20:17:09编辑:笔记君

痛经贴要贴多久才能好

痛经严重影响到女性朋友的生活质量,甚至还会让女性患上不孕症,可见,痛经带给女性的伤害有多大。而针对痛经的治疗,可以利用药物来治疗,也可以通过食疗法来缓解。像痛经贴是大家常选用的药物,治疗效果显著,那痛经贴要贴多久才能好? 痛经贴要贴多久才能好 痛经期一贴可以贴12-24小时,见效很快,两个周期即可缓解效果。痛经贴是一种女性痛经外用产品,具有活血调经、行气止痛之功效。适用于气血凝滞、小腹胀痛、经期腹痛。而痛经贴适用于原发性痛经及由附件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引起的继发性痛经。痛经贴还可以适用于闭经、宫寒不孕、慢性盆腔炎的患者;月经初潮心理压力大、精神紧张、烦躁、抑郁、肚子疼痛难忍的青春少女;婚后依然痛经的患者;性生活后女士腹部不适者;使用止痛片无效或反弹者;遗传原因引发的痛经;痛经顽固者等人群。 痛经贴的工作原理而言,是通过灸疗、磁疗和远红外疗达到温经活络,扶正祛邪,快速止痛的疗效。所以,痛经贴是可以治疗痛经的。 预防痛经的七种方法 痛经,系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严重影响女性朋友的日常生活质量。所以对于女性来讲,日常须做好痛经的预防,那么,日常预防痛经的方法有哪些?以下是预防痛经的方法: 1、沐浴:很多人都知道用温水长时间沐浴可缓解痛经。如果再加之盐浴按摩,就更能让人身心放松。 2、蜷腿侧躺在床上:以胎儿姿势,也就是蜷腿侧躺在床上,能让腹部疼痛、乳房胀痛等不适感减轻。 3、健身:多参加瑜珈等一些比较缓慢的运动。 4、喝菊花茶:用菊花、覆盆子、肉桂和树皮等泡茶喝。 5、月经前喝点新鲜菠萝汁或菠萝:由于菠萝里含有一种可使人体肌肉放松的菠萝蛋白酶,可缓解月经疼痛。 6、多吃含锌、铁、钙的食物:月经前一周,少吃盐、少喝咖啡、茶叶等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少吃甜食品。 7、暖胃暖背:把热水袋放在胃部或背部,不让胃和背部受凉受寒,可有效缓解痛经。

痛经贴一般一贴贴多长时间

  有的女性在生理期的时候会出现一些不适的症状,例如腹痛,头痛,四肢冰凉等等。腹痛难受的女性并不能正常的工作,痛经贴是一种可以缓解经期腹痛的外用产品,痛经贴的原理是加速患者的血液循环,痛经贴一般一贴贴多长时间? 痛经贴一般一贴贴多长时间   1.痛经贴可以使用12-24个小时。它的见效是比较快的,一般可在1个小时内就可迅速的缓解痛经的现象,使用2个星期可有效的治疗痛经。痛经贴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当出现气血凝聚的时候,可以使用痛经贴。它可以使经血顺利的排出,避免经血在身体里面长时间停留,而出现结块、痛经的现象,两个周期即可缓解效果。痛经贴是一种女性痛经外用产品,具有活血调经、行气止痛之功效。   2.痛经贴的成分具有活血散寒、缓解女士月经引起的疼痛等作用,可用于痛经、下腹坠涨、脚背疼痛等症状的辅助治疗;患者使用时要注意用热毛巾清洁应贴的部位,用时揭去保护膜,贴于脐部或脐下部位,每日一至二贴即可。   3.痛经的原因非常复杂,建议你还是应该去看看医生,常见的是妇科炎症和子宫腺肌症,检查清楚后才能有针对性的处理.意见建议:一定注意月经期不要同房和洗澡,避免接触冷水和洗冷水脚,避免吃辛辣食物.可以试试红糖水,红糖性温.有温里的作用,可以疏通筋脉,帮助月经排除,缓解痛经的作用. 痛经不能吃什么   1、生冷寒凉食品,医生表示,女性平时或经期,如果喜欢吃寒凉生冷食品,会因为血液寒凝而导致血行受阻,正所谓不通则痛,因而会致使痛经;痛经者应禁止食用生冷和寒凉性食品,包括各类冷饮、冰镇酒类、生拌凉菜、螃蟹、田螺、梨、柿子、西瓜、黄瓜、荸荠、橙子等。   2、酸涩食物,医生建议痛经的女性不宜食用包括米醋、酸辣菜、石榴、青梅、草莓、杨桃、樱桃、杏子、李子、柠檬等酸涩食物。   3、刺激性食物,辛辣温热的食物包括辣椒、胡椒、大蒜、韭菜、烟、烈性酒及辛辣调味品等,痛经病人应该尽量少吃或不吃。刺激性食物包括含咖啡因的饮料,咖啡因会刺激神经中枢,使人情绪不稳,还会使乳房胀痛,大量消耗人体内的维生素B,破坏代谢平衡,使人陷入焦虑、心情烦躁、易怒的精神状态,使痛经更痛。

老是宫寒痛经怎么办

宫寒,顾名思义就是子宫寒冷。有句话说十女九寒,在痛经的女性当中,大部分与寒有关。宫寒痛经的主要表现,痛经明显或严重,肚子发凉冷痛,喜按得热则减。血块多或大,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腰酸腰冷,后腰空虚感。经期延后或闭经,色暗量少或淋漓不畅。畏寒肢冷怕风,四肢不温。口渴不欲饮或喝完水后很快想小便,夜尿频多等。宫寒痛经的治疗要从三方面同时入手,第一病位:痛经是因为子宫内气滞血瘀,不通则痛,同时可以出现血块、月经推后、闭经等表现。治疗原则,活血化瘀,通经止痛。只要子宫内气血通畅了,瘀血消了,痛经自然就会好转。第二病因,导致气滞血瘀的原因是宫寒,主要表现,小腹冷痛、得热则缓和、下腹坠胀、肚子发凉或有冷气、白带多等。治疗原则,暖宫止痛。只要把子宫内的寒气消除,子宫温暖,就可以防止气血在子宫内瘀滞。第三病源,引起宫寒的原因是肾阳虚,主要表现,畏寒怕冷、四肢发凉、腰膝酸软、腰背冷痛、小便清长、夜尿频多。治疗原则,温阳补肾。肾阳足,身体就会温暖,抗寒能力增强,防止寒气入侵。


宫寒痛经怎么调理比较快?

痛经是一定要注意保暖、少吃生冷食物、多食用温性的食物、注意补血。
  一、中药与饮食调养
  1、益母草
  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的作用。主要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平时可以这样吃:把益母草75克、红枣6粒、瘦肉200克放入锅内,水开后改用小火煮2小时,放盐,然后就可以饮用了。
  2、当归
  常有“归头补血、归身养血、归尾破血、全身活血”的说法,当归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当归是中医常用药,被誉为“血中圣药”。临床常用于治疗女性月经病,例如痛经、月经不调等。平时可以将当归切成薄片,取5—10克煮水或泡水当茶饮。也可以在炖鸡、炖肉中加入少量的当归。
  3、阿胶
  阿胶可促进血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成,还能促进钙的吸收。多用于治疗各种出血或贫血等。优质的阿胶1克,砸碎后,放入大碗里加入两小勺黄酒,放入蒸锅蒸至阿胶全部融化,加入少量红糖,待糖融化后滴入数滴酒出锅。
  4、红花
  红花性温,味辛,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跌打损伤。红花能活血通经,去瘀止痛。能作为活血通经药。活血行瘀,利气止痛。养血,活血。取鸡蛋1枚,打一个口,放入藏红花2克,搅匀蒸熟即成。月经来潮的第二天开始吃,1天吃1个,连吃9天,然后等下一个月经来潮的第二天再开始服,持续服3~4个月经周期,可以疏散淤血、温暖子宫。
  5、桂圆肉
  桂圆肉中每100克含铁量大约是3.9毫克,在水果中也属含铁量相当丰富的,可用于贫血的食疗中,一般煲汤、煮粥为宜。但桂圆肉属于温热食物,对于孕妇、儿童不适合。
  6、桑葚干
  桑葚干是目前水果及其制品中含天然铁最丰富的,每100克含铁42.5毫克,无愧于水果中“补血果”的称号。一般建议将桑葚干煮粥吃,每日食用一碗桑葚粥不但可以补血,还可以美容,但孕妇慎用。
  7、枸杞
  枸杞虽然具有很好的滋补和治疗作用,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的。由于它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
  8、黑枣
  黑枣性温味甘,富含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维生素B和维生素E,和磷、钙、铁等微量元素,还有各种营养元素,有补肾与养胃的功效。并对延缓衰老、增强机体活力、美容养颜都很有帮助。所以黑枣被称为“营养仓库”,经常食用可以帮助女性补气养血、维持上皮细胞组织的功效。以及可以暖肠胃、明目活血、利水解毒,是润泽肌肤、乌须黑发佳品。
  二、日常注意事项
  1、注意保暖
  有许多会痛经的女性朋友多是因为子宫为寒性,在平时就要特别注意保暖。夏天坐在空调房的时候,要披一件长袖外套,保护身体不受凉。
  2、少吃生冷食物
  跟肠胃怕冷一样,经常吃冷饮,也会对子宫造成伤害,因此千万不要贪吃冰淇淋,贪喝冰饮。在这个特殊时期应当尽量少食,以免经血淤积体内,造成疼痛难忍。
  3、多食用温性的食物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经期前后喝红糖姜茶,喝下去之后不仅全身舒服,子宫也得到了温暖,有利于经血顺畅流出。
  4、注意补血
  经血的流失会让一些女性出现贫血,其中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因此在来潮之前,多吃一些富含铁元素的食品,如动物的肝脏、樱桃、牡蛎。铁是人体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补充适量的铁帮助促进血液的生成,避免经期出现贫血的症状。
  三、日常的营养补充
  1、红枣
  红枣的功效我们都知道,它含有丰富的铁元素,维生素和氨基酸,是制造血红蛋白的必需微量元素,并且红枣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经期来临时多食用红枣,能有效改善经血过多导致的贫血体虚现象,起到缓解痛经的作用。
  2、牛奶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生理期来的时候喝一杯热牛奶能够缓解痛经,稳定心神,并且对提高人体抵抗力有着极好的作用;同时,牛奶中富含的色氨酸能缓解紧张情绪,稳定心神,让人不至于对痛经产生更强烈的恐惧感。
  3、桃仁
  桃仁味苦性甘,具有破血型与,润燥滑肠功效。桃仁用做药引具有抗炎作用,桃仁中所含的脂肪油,提取物能有效润肠通便,扩张血管,除了可以用于缓解痛经,治疗跌打损伤,还能抗过敏,镇痛止咳,促进产妇子宫收缩,止血等。
  4、苹果
  一个苹果含有约30毫克以上的类黄酮,以及碳水化合物和果胶,维生素A,C,E,抗氧化剂等。生物类黄酮能有效调节血脂,降低血液黏稠度,扩张血管,女性生理期期间将苹果和红酒一起炖煮,待苹果在红酒中浸泡两小时后服用,能起到活血化瘀的极佳效果,同时也能缓解痛经现象。
  


痛经贴应该贴在那个位置好

  痛经贴对于女性来说是在为熟悉不过的,有的人一旦痛经就会贴上痛经贴,因为这样可以有效缓解痛经,但是有的人也说到底痛经贴贴在哪个位置才是最好的。可能也有第一次使用的女性不太清楚,那么我们就来分享痛经贴应该贴在那个位置好? 痛经贴应该贴在那个位置好   对于痛经贴贴在哪个位置,是有讲究的。首先,最好用热毛巾将皮肤擦干净,然后把痛经贴贴在神阙穴(肚脐正中)、阴交穴(肚脐下一寸,一般为一个手指的宽度)或者关元穴(肚脐下三寸)。如果是痛经比较严重的,最好在肚脐对应的背部腰阳关穴再加一贴,痛经贴一般的有效时间为24小时内。这样能够充分发挥药效,作用范围针对暖巢周围,温和子宫。切记不可以覆盖住肚脐,还有就是记得在使用前用温水把肚脐部位和小腹清理干净,保持干燥的情况下隔着衣物使用,为了避免直接贴敷于皮肤引起烫伤。   正确的使用痛经贴能够有效缓解经期的不适感。准确的贴敷位置是发挥药效的关键,所以在使用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还有一点在注意的是,痛经贴是密封包装的,撕开包装后就会开始发生物理反应,作为一次性用品,在撕开之后要尽快使用。   不同品牌的痛经贴,产生的作用和效果也是不同,在选择贴痛经贴的时候,也要注意粘贴的位置,如果是选择磁灸痛经贴,需要贴在关元穴、三阴交穴,能够通过温热的刺激,远红外的辐射达到主要的作用;有些痛经贴是贴在神厥穴、阴交穴、关元穴等等,具有通畅气血化淤散寒的作用。 痛经贴有副作用吗   痛经贴主要是针对由女性寒湿凝滞、气血瘀塞、气机不畅所导致的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的产品,用于缓解月经时疼痛症状,。作用的原理是通过发出来的热量透过主要的穴位,对宫腔发挥通气血的功效。   在通常情况下并不会产生太大副作用,患者在使用痛经贴时,会对局部皮肤产生刺激。当患者长时间使用痛经贴,会使患者出现过敏现象,同时皮肤还会出现皮疹和瘙痒的情况,严重的患者皮肤上甚至会出现水泡。女性在痛经时可以使用痛经贴,但要注意不要长时间使用。但是对于高度体质过敏者、高热患者、疼痛局部皮肤有破损者,有出血倾向或损伤后出血不止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患者在长时间使用痛经贴后,容易对痛经贴产生依赖性,并使女性在下次痛经来临时感到更加的疼痛,从而造成患者对疼痛的抵抗能力下降,体质弱的患者在使用痛经贴时,容易造成患者皮肤上出现细菌感染的情况,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患者的皮肤上出现流脓的情况。

痛经贴贴在什么地方好

  因为绝大多数的女性在贴痛经贴时,都会将痛经贴贴在自己的肚子上,不过也有的女性认为,痛经贴贴在肚子上是没有效果的,于是有的女性就会将痛经贴贴在自己的胃部。那么痛经贴贴在什么地方好呢? 痛经贴贴在什么地方好   月经痛,对于女性来讲,可能会影响备孕。那么,有没有副作用比较小的药,或者基本没有副作用的药?很多女性可能会选择痛经贴,但是买来之后基本都是乱贴,最终效果不明显。因此,痛经贴贴在哪个位置非常重要。   对于痛经贴贴在哪个位置,是有讲究的。首先,最好用热毛巾将皮肤擦干净,然后把痛经贴贴在神阙穴(肚脐正中)、阴交穴(肚脐下一寸,一般为一个手指的宽度)或者关元穴(肚脐下三寸)。如果是痛经比较严重的,最好在肚脐对应的背部腰阳关穴再加一贴,痛经贴一般的有效时间为24小时内。如下是痛经贴贴的位置图:   痛经贴主要是针对由女性寒湿凝滞、气血瘀塞、气机不畅所导致的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的产品,用于缓解月经时疼痛症状,。作用的原理是通过发出来的热量透过主要的穴位,对宫腔发挥通气血的功效。 月月安痛经贴   月月安痛经贴是一款用于培元固本,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的药物。   鉴于传统治疗中,反复服用口服药给女性身体造成的危害极大,为此,月月安痛经贴是依托河北中医药大学、石家庄药学院等科研院所的(科技部直属)5个工程中心,21个部局级重点实验室,4所直属附属医院以及基础医学院刘焕兰教授的中医博士点为研发中心,历经4年研制而成,自产品上市以来,畅销不衰,是治疗女性通经的最佳良方!   月月安痛经贴继承古代的医学成就,根据全新中药理论,充分发扬了“内病外治”的医学精华,运用微孔透氧技术梯度设计而成的发热体,靶径给药,远红外线、药物直达患部,使患处局部升温毛细血管扩张,加快血循环及组织新陈代谢,使疼痛症状得到缓解。从而达到消炎镇痛的效果。热疗、药疗、远红外三效合一作用于女性相关穴位,具有温经散寒,暖宫止痛的功效,使用半小时止痛,治愈率高达98%以上。

痛经中医辨证治疗

   痛经中医辨证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痛经的辨证分型以及中医药治疗疗效。   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根据中医辨证原理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124例痛经患者进行辨证分型,然后根据辨证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结果124例患者中属于气滞血瘀型40例,寒湿凝滞型36例,气血虚弱型29例,湿热下注19例。   经过精心治疗,痊愈60例,显效38例,有效2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79.03%。   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痛经具有副作用少,疗效确切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痛经;中医辨证;治疗   痛经是指妇女在月经来临前后及月经期出现小腹或/和腰部疼痛的临床症状,严重者痛及腰骶。   随月经周期而发作,发作期间还可伴有以下症状: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临床根据发病原因类型的不同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多指生殖器官无明显病变患者,故又称功能性痛经,多见于青春期少女、未婚及已婚未育者,研究表明此种痛经在正常分娩后疼痛多可缓解或消失。   继发性痛经则多因生殖器官有器质性病变所致[1,2]。   祖国医学认为:妇女在经期及月经前后,生理上冲任的气血较平时变化急骤,此时若感病邪或潜在病因与气血相干,以致冲任、胞宫气血运行不畅,则“不通则痛”;或致冲任、胞宫失于濡养,而“不荣则痛”。   痛经多因情志所伤。   六淫为害,导致冲任阻滞,或因精血不足,胞脉失于濡养所致[3]。   中医称本病为“经行腹痛”。   有虚实之分,临床可分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血虚弱、湿热下注四个证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24例患者均为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门诊收治的痛经症患者,年龄17~47岁,平均(25.7±5.6)岁;病程1个月~13年。   其中原发性痛经120例,继发痛经4例。   1.2方法   1.2.1辨证分型(1)气滞血瘀:患者主要表现为每于月经前一二天和/或月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或伴胸胁乳房胀,心烦急躁易怒,胸闷,经量少或淋漓不畅,经色紫黯,可见凝血块,拒按血块排出后痛减,经净疼痛消失,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滑。   (2)寒湿凝滞:见者主要表现为经前数日和/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经量少,色不鲜或夹污黑瘀块,质稀。   畏寒肢冷、胃脘痛、遇热痛减,恶心呕吐,白带多,舌苔白腻,脉沉紧。   (3)气血虚弱:患者主要表现为于月经经后一二天和/或经期小腹隐痛,经期多错后,小腹及阴部空坠,喜揉按,月经量少,色淡质薄,或神疲乏力,或面色不华或萎黄,或神疲倦怠,纳少便溏,舌淡,脉细弱。   (4)湿热下注:患者主要表现为经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或伴腰骶疼痛;月经周期多提前,量增多或经期延长,平时小腹与腰骶部酸痛,经来疼痛加剧。   低热起伏,经色黯红,质稠有块,带下黄稠,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而腻,脉弦数或濡数。   1.2.2治疗原则及用药   1.2.2.1气滞血瘀治疗原则: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成药:逍遥丸,由安徽仁和药业生产,国药准字Z34020490。   组方: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炒)、茯苓、炙甘草、薄荷。   每次9 g,每日2次口服。   中草药:当归10 g,赤芍10 g,川芎10 g,桃仁10 g,红花6 g,枳壳10 g,延胡10 g,五灵脂10 g,丹皮10 g,乌药10 g,香附10 g,甘草6 g等,水煎服,每日一剂。   1.2.2.2寒湿凝滞治疗原则:温经散寒除湿,化瘀止痛。   治疗:调经丸,由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11020019,组方:麦门冬、制半夏、阿胶(蛤粉炒)、熟地黄、延胡索、香附、没药、益母草、艾叶炭、续断、黄芩、吴茱萸、牡丹皮(酒炒)、酒白芍、制川芎、肉佳、当归、炙甘草等,每次9 g,每日2~3次口服。   中草药:吴茱萸10 g,当归10 g,川芎10 g,益母草10 g,延胡10 g,川牛膝15 g,桂枝10 g,苍术10 g,茯苓10 g,香附15 g,干姜10 g,每日一剂水煎服。   1.2.2.3气血虚弱治疗原则:益气养血,调经止痛。   治疗:乌鸡白凤丸,江西汇仁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Z36021216,每次9 g,每日1次口服。   中草药:熟地10 g,当归12 g,白芍10 g,川芎10 g,黄芪10 g,党参10 g,吴茱萸10 g,桂枝10 g,香附10 g,延胡12 g,甘草6 g。   1.2.2.4 湿热下注治疗原则: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治疗:妇科五淋丸,江西侨业制药生产,国药准字Z20003109,一次6 g,一日2次口服。   中草药:枳实10 g,赤芍15 g,柴胡10 g,丹参20 g,三七粉(冲服)2 g,车前子10 g,龙葵20 g,扁苔10 g,桃仁10 g。   明确诊断后,中医针对病因,分别采取活血化瘀,行气理气,温经散寒,除湿,益气补血,益肾养肝等方法治疗痛经,效果非常明显。   以上各证之药于月经前3~5天开始服至经期,每日1剂服2次,连服3~4个周期可获满意效果。   2结果   124例患者中属于气滞血瘀型40例,寒湿凝滞型36例,气血虚弱型29例,湿热下注19例。   经过精心治疗,痊愈60例,显效38例,有效2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79.03%。   3 典型病例   吴××,女,37 岁,主诉月经期腹痛2 d来就诊,患者两年前人工流产后,每逢经期及经后出现腰骶疼痛,今月经来潮第二天,腰酸如折,小腹隐痛,月经量偏少,经色淡黯,头晕耳鸣,舌质淡红,苔少,脉细弦。   诊断为气滞血瘀型痛经。   拟方:当归10 g,赤芍10 g,川芎10 g,桃仁10 g,红花6 g,枳壳10 g,延胡10 g,五灵脂10 g,丹皮10 g,乌药10 g,香附10 g,甘草6 g等,水煎服,每日一剂,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3个月后,痛经症状消失,随访6个月无复发。   3讨论   早在《金匮要略》中就有“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的记载。   后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列有“月水来腹痛候”,并指出腹痛是因为“劳伤血气”或风冷客于胞络而“损冲任之脉”所引起。   宋代陈自明注重了情志致病因素,认为“忧思气郁而滞”,或“血结成块”因而形成了气滞血瘀,经行不畅,滞而作痛。   金•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从腹痛的时间上划分虚实,认为经将行而痛为气滞;临行时腰腹痛为郁滞,为瘀血;经后而痛为气血俱虚。   这种区分虚实的'方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明•王肯堂的《胎产证治》中指出:经止腰腹痛为“血海空虚而气不收”引起。   对血虚腹痛的时间,病机作了进一步论述。   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将痛经分为虚实两类。   实者有寒滞、血滞、气滞、热滞。   虚者有血虚、气虚。   总结临床中痛经“挟虚者多,全实者少”。   清•吴谦等所著《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明确腹痛在经前为气滞血瘀,而且气滞血者,则多胀痛,血滞气者,则多疼痛,为临床的用药侧重提供了理论基础。   痛经的证因脉治,一般根据月经的期、量、色、质,结合舌、脉及疼痛时间和性质,较易分辨寒热虚实。   但临床上有时错综复杂要根据不同的病证作出不同的分析,因在实践中痛经虚实寒热并兼,所以治疗上也要互相兼顾。   笔者认为,痛经发作,虽可分为各种不同证型,但在辨证的前提下,止痛仍为要务:第一用药宜偏温,因经血亦得温则行,通则不痛。   第二宜选既能理气化瘀又可止痛的药物可缓解子宫痉挛收缩的作用。   第三配合使用镇静安神药物。   痛经的患者往往心情紧张、恐惧,或对疼痛敏感,故安定心神亦显得非常必要[4,5]。   此外,痛经患者应注意少吃寒凉生冷或刺激性食物。   经期不宜游泳,涉水,淋雨,起居生活应用常度。   《景岳全书•妇人规》云:“经行腹痛,证有虚实。   实者,或因寒滞,或因血滞,或因热滞;虚者,有因血虚,有因气虚。   然实痛者,多痛于未行之前,经通而痛自减;虚痛者,于既行之后,血去而痛未止,或血去而痛益甚。   大都可按可揉者为虚,拒按拒揉者为实。   有滞无滞,于此可察。   但实中有虚,虚中亦有实。   此当于形气禀质兼而辨之,当以察意,言不能悉也。”历代医家为研究痛经奠下了理论基础,但还有待于我们后人的进一步探索、研究、进取。   综上,痛经中医治疗的关键在于临床辨证,辨证确诊后,拟定治疗方法,并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灵活加减,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孔双芝. 中医治疗痛经辨证分型探讨[J].邯郸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0,14(5):411-412.   [2]刘弘. 关于痛经辨证分型的专家问卷分析[J].中医杂志,2008,49(11):743-744.   [3]赵莺,欧阳利民,曾凤. 原发性痛经辨证分型与脉图参数相关性分析.山东中医杂志,2007,26(11):743-744.   [4]孙秋颖. 浅谈原发性痛经中医治疗的临床体会[J].中国现代医药应用,2010,4(5):100-101.   [5]谢威,谢亚莉.原发性痛经中医治疗进展[J].实用中医杂志,2008,24(11):748-749.

治疗痛经的药方

@赤脚 老师,我在看治疗痛经的方子,有女金丸,少腹逐瘀汤,调经丸,桂枝茯苓丸,温经汤,思路都是理气活血,温阳散寒,但是那么多种药,怎么分辨哪个更适合自己啊,我看了那么多药,全服符合我[捂脸]


调经丸:方中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生阿胶补血养血调经;以白术、茯苓、甘草、法半夏健脾益气胜湿;以艾炭、小茴香、吴茱萸暖宫散寒;用香附、陈皮行气解郁;用牡丹皮、没药、延胡索、益母草行瘀活血;以断续补肾强腰;在大队温补药中,少用苦寒之黄芩、甘寒之麦冬以防温燥过甚伤阴,全方合用,温经散寒,调经止痛。


桂枝茯苓丸:中成药名。为理血剂,具有活血、化瘀、消症之功效。主治妇人宿有症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本方桂枝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茯苓益气养心,能利腰脐间血;丹皮、桃仁、芍药活血化瘀,芍药并能养血和营。以蜜为丸,取其缓消症积而不伤正。


女金丸,中成药名。为补益剂,具有益气养血,理气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气血两虚、气滞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症见月经提前、月经错后、月经量多、神疲乏力、行经腹痛。气血两虚、气滞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症见月经提前、月经错后、月经量多、神疲乏力、行经腹痛。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生血;当归、阿胶、熟地补血;川芎行气活血止痛;陈皮、砂仁、香附理气;延胡索行气止痛;白芍缓急止痛;肉桂温里散寒止痛;没药、丹皮活血化瘀止痛;白芷养血调经止痛;藁本散寒止痛;白薇凉血;黄芩凉血止血;赤石脂、鹿角霜止血。诸药共奏调经养血,理气止痛之功。


膈下逐瘀汤:灵脂6克(炒) 当归9克 川芎6克 桃仁9克(研泥) 丹皮6克 赤芍6克 乌药6克 玄胡索3克 甘草9克 香附4.5克 红花9克 枳壳4.5克。各家论述 《医林改错注释》:方中当归、川芎、赤芍养血活血,与逐瘀药同用,可使瘀血祛而不伤阴血;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桃仁、红花、灵脂破血逐瘀,以消积块;配香附、乌药、枳壳、元胡行气止痛;尤其川芎不仅养血活血,更能行血中之气,增强逐瘀之力;甘草调和诸药。全方以逐瘀活血和行气药物居多,使气帅血行,更好发挥其活血逐瘀,破症消结之力。


少腹逐瘀汤:组成:小茴香(炒)7粒 、干姜(炒)0.6克 、延胡索3克、 没药(研)6克 、当归9克 、川芎6克 、官桂3克 、赤芍6克、蒲黄9克、 五灵脂(炒)6克。【主治】少腹瘀血积块,疼痛或不痛,或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期腰酸、小腹胀,或月经一月见三五次,接连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有血块,或崩或漏,兼少腹疼痛,或粉红兼白带者、或瘀血阻滞,久不受孕等证。为瘀血结于下焦少腹。下焦包括肝肾在内,由肝肾等脏功能失调,寒凝气滞,疏泄不畅,血瘀不适,结于少腹,故症见少腹积块作痛,或月经不调等杂病。治宜逐瘀活血、温阳理气为法。故方用小茴香、肉桂、干姜味辛而性温热,入肝肾而归脾,理气活血,温通血脉;当归、赤芍入肝,行瘀活血;蒲黄、五灵脂、川芎、元胡、没药入肝,活血理气,使气行则血活,气血活畅故能止痛。共成温逐少腹瘀血之剂。


治疗痛经最有效的药膏是什么

  很多女性在痛经的时候都会选择服用布洛芬,布洛芬这种药物也确实可以很好地缓解疼痛。但有些女性对于服用药物是比较抗拒的,更倾向于使用一些外用的药物或者物品,比如痛经软膏或者使用痛经贴的方式来缓解疼痛。那么,痛经贴和暖宝宝那个管用?治疗痛经最有效的药膏是什么? 治疗痛经最有效的药膏是什么   痛经软膏是传统中医学的理论精华型的制成,以纯中药为主要的成分,是非处方类用药,痛经软膏注重行气,活血,化瘀,在此基础上温宫散寒,行气止痛,调整月经。用于痛经,下腹坠胀,腰背疼痛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女性腹部疼痛的止痛治疗。   痛经软膏的主要成分为吴茱萸,延胡索,干姜,姜黄。其中吴茱萸具有温中散寒功效,外用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延胡索是难得的止痛良药,尤其对气血凝滞造成的各种疼痛效果最佳;干姜治胃寒呕吐,脘腹冷痛;姜黄归脾,肝经,破血行气,通经止痛。   痛经软膏能够迅速缓解痛经,且药效持续时间长达四个小时,同时还能治疗小腹坠胀,腰酸背痛,适用于各种体质,更更重要是,痛经软膏(使用装)是外用中药浓缩药剂,减少了口服药对心、肝、肾、造血系统带来的毒副作用。   不管怎么说是药三分毒,所以用药一定要谨慎,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要自己根据臆想而随意用药,用药有什么不适时,要立即停止用药,并且咨询医生。痛经软膏作为外用药,必须注重使用方法,避免内服,忌生冷,切勿接触口鼻和眼睛等敏感部位。   痛经软膏具有活血散寒,调经止痛的作用。痛经软膏主要成分是吴茱萸、延胡索、干姜、姜黄四种中药,辅料是:蜂蜡、硬脂酸、液体石蜡、棕榈酸异丙酯。一般孕妇是不宜服用痛经软膏的,孕妇用药要格外小心。痛经软膏是一种神经用药,对孕妇可能会产生副作用。 痛经贴和暖宝宝那个管用   没什么区别。建议孕妇不要使用“暖宝宝”,因为孕妇使用“暖宝宝”这类产品,并且贴的部位正对着子宫,可能导致子宫收缩,严重的可能导致早产。   暖宝宝属于贴剂,里面含有铁粉、木粉、活性炭、食盐、水等合成的聚合物,可在空气中氧气的作用下发生放热反应,外层有胶,即撕即贴。但暖宝宝并不适用于每个人,对于孕妇来说,应该尽量避免使用。   暖宝宝的温度较高,并且可持续发热。孕妇使用暖宝宝,并且把它贴在腰腹部或者正对子宫的话,可能引起子宫收缩,影响胎儿,高温还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严重的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早产。尤其是怀孕3个月以内的孕妇,由于腹部不能过热,所以最好不要使用暖宝宝或者热水袋热敷。   1、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选购暖宝宝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正品采用的是医用水溶性胶,假货是用的是工业胶,长期使用对人体有危害。   2、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如果直接接触皮肤,容易导致低温烫伤,使皮肤发红,甚至烫出水泡。避免长时间使用于身体同一位置,随时注意观察皮肤状况,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低温烫伤。   3、不要在使用于电热毯等取暖器具的同时使用暖贴,睡觉时不要贴身使用暖贴。

痛经膏的祖传秘方 痛经膏

痛经膏 tong jing gao生产企业:刘氏康健公司【成 份】:鹿胎盘等98味中药组成.【性 状】:本品为深棕色膏体。【功 能】: 活血化瘀,调经散寒,调和气血,养血调经,暖宫止痛,【主 治】: 痛经,月经失调,经期腹痛,闭经,经少,宫寒,宫冷,结块作痛,冲任失调,下腹胀痛,慢性炎症及流产后康复等症。 外用,贴于神厥穴(肚脐),或阴交穴(肚脐下1寸),或关元穴(肚脐下3寸),重症患者,需在肚脐对应的背部腰阳穴加贴一贴,每帖使用12---24小时,换药期间建议1---2个小时,三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18贴)9袋。【注意事项】:忌食辛辣.生冷.寒凉.不易消化食物,饮食宜清淡。【不良反应】: 偶见过敏症状,轻轻取下即可。【禁 忌】:孕妇以及皮肤破损者慎用。【规 格】:2贴/袋【贮 藏】:密封 阴凉 干燥贮存。【有效期】: 2年【批准文号】:健 (2002) Zgp 20022105生产地址:辽宁省 中固 迎宾路 139号 序:痛经一般是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本家族世代中医,刘氏痛经膏是先祖在清朝中期祖传的秘方,传承200多年的历史,产品采用名贵中草药提取精华,利用内病外治的原理,结合现代中医理论,将中药制成300目的粉末后进行纳米化技术处理精心熬制而成,能迅速起到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暖宫止痛,调节体内的内分泌,恢复体内激素平衡的作用,刘氏痛经膏经数年临床使用,疗效颇佳,产品纯中药合成,无激素类药物,无副作用,

痛经按摩?

痛经是指月经前后或行经期间小腹疼痛难忍或腰骶部酸痛不适之常见多发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又称功能性痛经,中医称“经行腹痛”!
原发性痛经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是精神紧张,健康状况减退,子宫痉挛性收缩导致子宫缺血或子宫倾曲使经血潴留;子宫发育不良,子宫肌肉与纤维组织比例失调等因素所引起。继发性痛经多由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肿瘤等疾病所致。祖国医学认为,是由於气血不畅,气滞淤血,胞宫失养。寒凝胞中,湿热下注,肝肾虚损使经行涩滞,不通则痛。
传统医学根据不同症候,素质差异,经期调血止痛以治标,平时辨证求因以治本,使气顺血和,经血流畅,其痛自愈。
1:处方:当归15克,白芍、牛膝、党参、桂枝、甘草各10克,川芎、丹皮各6克,吴茱萸4克。
用法:药研细末,经前7天每服3克,日3次,经净后停服。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
疗效:服药2疗程,治愈率达100%
2:处方:益母草(包煎)、红糖各30克
用法:加水(300毫升)武火煎10分钟,分2次服,日1剂。
疗效:服药1周,有效率达90%
3:治气滞血瘀性痛经
处方:丹参9克,当归7克,生蒲黄、乌药各6克,五灵脂、香附、白芍、桃仁各5克,川芎3.5克,肉桂3克。
用法:药研细末,经前3天每服10克。日1次,红糖下水,经后停服。
疗效:服用1-2疗程,有效率达100%
去医院看看比较好


月经不调并且痛经怎么办

月经不调痛经,是很多女性朋友都经历过的痛苦。然而,月经不调,如痛经可能是黄体功能不足,轻者会产生腹痛、头晕目眩等,重则会导致不孕后果。因此,对于月经不调,特别是出现痛经时,女性应该要开始学会调理,对自己身体负责。那么月经不调痛经怎么调理才好呢?

月经不调痛经的原因

首先,我们要认识导致月经不调痛经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进行调理。造成月经不调的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寒冷刺激。特别是冬天的时候,女性更容易会出现月经过少、痛经,甚至闭经的情况,因此要注意保暖。

第二,饮食不注意。有的女性为了保持苗条的身材,在饮食方面节制自己,这样容易使体内大量脂肪和蛋白质被消耗掉,从而影响月经来潮。另外,吸烟和喝酒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月经。

第三,情绪波动,如精神压抑、紧张等可能会引起月经不调痛经。

月经不调痛经怎么调理好

知道了月经不调痛经的原因之后,接下来就该学会如何调理了。一般来讲,都会建议从四个方面来进行调理:运动、作息、饮食、药物。适当地运动对提高体质,促进血液循环有很大帮助,特别对于久坐的上班一族来讲。而作息时间方面的控制,建议在月经前后都要注意不要熬夜,做到早睡早起,这样就可以避免过度地疲劳。在饮食方面,可以增加营养食物,如含钙食物:牛奶等。特别要注意的是,早餐一定要吃。

除了以上这些方面之外,还可以通过中药调理月经不调痛经。中药调理要根据月经不调痛经女性的体质来进行,具体的中药调理建议还是听从医生的指导,毕竟用错药可能会起反作用。


痛经怎么办缓解疼痛最快?

痛经主要分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以青春期多见,所以学生出现的痛经多数为原发性痛经,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疼痛的症状最早可以出现在今前的十二小时,以行经第一日疼痛最剧烈,一般这种疼痛持续两到三日后缓解。痛经的治疗方法分为一般性治疗和药物性治疗。
一般性治疗主要指的是情绪疏导、缓解紧张情绪、保证足够的睡眠、适度的锻炼、戒烟、保暖等。药物性治疗主要指的是在疼痛的时候口服布洛芬两百到四百毫克,每日三到四次,或者是同洛芬五十毫克,每日三次也可以。口服妈富隆或者是优思明等短效的避孕药,通过抑制排卵,从而减少月经血、前列腺素的含量。


痛经怎么缓解最有效?

我觉得痛经假应该全国推广。因为痛经是女性都要经历的,痛经来了女性的功效效率低于痛经前,在家休息正好。
假如“大姨妈”来得突然,没有办法及时找到止痛药,也没可能通过食疗缓解,那该怎么办呢?其实也有一些“应急式”的痛经治疗方法,非常适合经期突然来袭时使用,能达到很好的缓解效果。下面一起来看看如何快速缓解痛经!

1、最方便最实用的缓解痛经的办法是用热水袋敷肚子。用开水冲热水袋,贴着肚子捂着,让肚子暖起来,这么做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痛感。

2、喝红糖水。要用滚烫的开水冲泡红糖,一日喝2次或3次,能明显缓解疼痛。除此之外,开水要勤喝,勤上厕所。

3、痛经时如果找不到其他可以缓解的东西可以直接给肚子按摩,将手掌摩擦生热,在肚子上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4、使用痛经贴。长期有痛经症状的女性可以准备一些痛经贴在月经期随身携带,以备不时之需。

5、蜂蜜牛奶法缓解痛经。喝一杯加一勺蜂蜜的热牛奶,即可缓解甚至消除痛经之苦。


妇科指导:妇科疾病的常用内治法

内治法除了从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着手外,还要依据外科疾病的发展过程,首先立出总的治疗原则。

  一、调补脏腑

  1.滋肾补肾

  (1)补益肾气:补益肾气常从肾阴阳两方面着手调补,阳生阴长,肾气自旺。或在调补肾阴阳之中适当加入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等以养先天。常用方如寿胎丸、肾气丸、归肾丸、加减苁蓉菟丝子丸、补肾固冲丸。若先天不足,天癸不能至期成熟、泌至,又常于补益肾气方药中,佐以健脾养血、益胃生津之品,先后天共养育之。

  (2)温补肾阳: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阴寒内盛,治宜温肾暖宫,补益命门之火,常用药如附子、肉桂、巴戟天、肉苁蓉、仙灵脾、仙茅、补骨脂、菟丝子、鹿角霜、益智仁、蛇床子等。代表方如右归丸、右归饮、温胞饮等。注意其性味辛热者不可过用,因“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恐有燥烈伤阴之虑。又阴寒内盛,易凝滞冲任血气,故温肾常与活血之品,如当归、川芎、益母草、桃仁同用。若脾土失煦,肾脾同病,又当同治之。

  肾为胃关,关门不利,聚水而从其类,可致子肿;气化失常,又可变生妊娠小便不通、产后小便异常(不通、频数等)诸疾,又当于温补肾阳之中,佐以行水渗利之品,如猪苓、茯苓、泽泻、木通之属,代表方有真武汤、济生肾气丸、五苓散。

  (3)滋肾益阴(滋肾填精):肾阴不足,治宜滋肾益阴。常用地黄、枸杞子、黄精、女贞子、旱莲草、制首乌、菟丝子、桑椹子等。方如左归丸、补肾地黄汤、六味地黄丸。医学教育网整理若先天禀赋不足,肾精未实,或多产房劳耗损肾精而为肾精不足之证者,又当滋肾填精。治此之时,常在滋肾益阴基础上,继以血肉有情之品养之,可酌选加紫河车、阿胶、鹿角胶、龟甲胶共奏填精益髓之功。肾阴不足,阴不敛阳,可呈现阴虚阳亢之候,需佐以镇摄潜阳之品,如龟甲、龙骨、牡蛎、鳖甲、珍珠母、石决明之类。

  2.疏肝养肝

  (1)疏肝解郁:抑郁或忧思致肝失条达,治宜疏肝解郁。常用柴胡、郁金、川楝子、香附、青皮、橘叶、枳壳、白芍、佛手等药。代表方如柴胡疏肝散、逍遥散、乌药汤。注意女性素体血常不足,而一般行气药多辛燥,用量不宜过重,以免耗散阴血;或于行气药中,酌佐山茱萸、麦冬、枸杞子、制首乌、地黄类滋阴养血药,预培其损或避制其弊。

  (2)疏肝清热:肝郁化火,治宜疏肝理气,清肝泄热。常用川楝予、丹皮、栀子、黄芩、桑叶、夏枯草、菊花等药,代表方如丹栀逍遥散、宣郁通经汤。尤宜配以生地、麦冬、天花粉、玉竹类养阴生津之品。

  (3)养血柔肝:营阴不足,肝血衰少,肝脉乳络失于濡养,治宜养血柔肝。常用地黄、白芍、桑椹子、女贞子、枸杞子、玉竹、山茱萸、北沙参、制首乌、当归等药。医学教育网整理代表方有一贯煎、杞菊地黄丸。肝体阴而用阳,若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者,应于育阴之中,加入潜阳之品,如龟甲、鳖甲、珍珠母、石决明、天麻、牡蛎之类,常用方如三甲复脉汤。阳化则风动,急当平肝息风,用羚角钩藤汤。

  (4)疏肝清热利湿:肝经湿热下注冲任或任带二脉,治宜疏肝清热利湿。常用龙胆草、车前子、柴胡、黄芩、黄柏、栀子、泽泻、茵陈等药。代表方如龙胆泻肝汤、清肝止淋汤、四逆四妙散。

  3.健脾和胃

  (1)健脾

  ①健脾养血:脾虚运化失司,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常用人参、白术、茯苓、莲子肉、山药、黄芪等健脾益气,辅以熟地、当归、枸杞子、白芍、制首乌,共奏气血双补之功。常用方如八珍汤、人参养荣丸、圣愈汤等。

  ②健脾除湿:脾虚气弱,津微不布,水湿内生,溢于肌肤或下注损伤任带,治当健脾益气与利水渗湿同施。常用药物:党参、茯苓、苍术、白术、陈皮、大腹皮、泽泻、薏苡仁、赤小豆、砂仁等。代表方如白术散、完带汤、参苓白术散。

  ③补气摄血:适用于脾虚气陷,统摄无权所致的月经过多、崩漏、经期延长、胎漏、产后恶露不绝等以阴道异常出血为主证诸疾。于此之时,首当健脾益气以治其本,配伍止血之品,如炮姜炭、艾叶、赤石脂、乌贼骨、茜草、血余炭、仙鹤草等以治其标。代表方如固本止崩汤、安冲汤等。

  ④健脾升阳:脾虚气弱,气虚下陷,胎失所载或胞脉失系致胞宫从正常解剖位置下移等,均当健脾益气、升阳举陷。药用人参、黄芪、白术、升麻、柴胡、桔梗。代表方如补中益气汤、举元煎。
(2)和胃

  ①和胃降逆:如因虚而逆以致妊娠恶阻,常用香砂六君子汤,偏寒以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因热而逆可选橘皮竹茹汤;肝胃失和而气逆作呕,则当抑肝和胃,并视其郁热之偏盛,以苏叶黄连汤或芩连橘茹汤分治之;至若久吐耗气伤阴,又当养阴和胃或益气养阴、降逆止呕合用。

  ②清胃泄热:冲脉隶于阳明,胃热炽盛灼烁津液,谷气不盛,血海不满,甚而冲任津血无源变生经闭,治当清胃泄热、养阴润燥,方用瓜石汤;若胃热并冲气上逆,火载血上而病经行吐衄者,又当清热降逆、引血下行,以玉女煎类方药治之。

  二、调理气血

  1.理气法

  (1)理气行滞:药用橘核、荔枝核、乌药、本香、香附、枳壳、陈皮、厚朴之类。

  (2)调气降逆:主以和胃降逆之品治之。

  (3)补气升提:具体治法方药,参前补益肾气、健脾和胃法相关内容。

  2.调血法

  (1)补血养血:常用当归、熟地、何首乌、枸杞子、阿胶、白芍、黄精、鸡血藤之类,方如四物汤、人参养荣汤、滋血汤等。

  (2)清热凉血:素体阳盛、外感热邪、过食辛辣、过服温热药物、肝郁化热等属实热范围,法当清热凉血,以清经散、保阴煎诸方治之;阴虚血热者,主以养阴清热,常用玄参、生地、知母、黄柏、地骨皮、丹皮、白薇、青蒿等组方,如知柏地黄汤。若热灼营血,煎熬成瘀,又当酌配活血化瘀之品,如赤芍、桃仁、丹参、益母草、泽兰之属。

  (3)清热解毒:湿热蕴郁,日久不愈,可成湿毒;热*于内,瘀热壅积,亦可成毒;或直接感受湿毒、热毒、邪毒,导致月经过多、带下病、产后发热、阴疮、阴痒、女性生殖器炎症、肿瘤、性传播疾病等,均宜以清热解毒法治之。常用银花、连翘、紫花地丁、野菊花、红藤、败酱草等药。代表方如五味消毒饮、银甲丸、银翘红酱解毒汤等。

  (4)活血化瘀:血瘀之因,常见寒凝、热灼、气滞、气虚或外伤(含金刃所伤)等。其病理改变可见冲任瘀阻、子宫闭阻、胞脉胞络失畅。若冲任瘀阻,恶血不去,新血不得归经,治宜活血化瘀,常用桃仁、红花、当归、川芎、丹参、益母草、泽兰、蒲黄、五灵脂、三七,甚而三棱、莪术、水蛭、虻虫、虫等药。代表方:桃红四物汤、少腹逐瘀汤、生化汤、大黄虫丸。

  三、温经散寒

  寒邪客于冲任、胞络,应以温经散寒法主之。常选用肉桂、桂枝、吴茱萸、小茴香、乌药、补骨脂、细辛、艾叶诸药,方如温经汤、少腹逐瘀汤、艾附暖宫丸等。阳虚而阴寒内盛者,宜温经扶阳散寒法。阳虚而寒者,温经扶阳散寒法中又常佐以补气、养血之品。风寒、寒湿,又当温经散寒与祛风、除湿法合用。

  四、利湿除痰

  当分别治以利水渗湿、清热利湿、化痰除湿各法。

  利湿法又常与健脾、补肾法同施,组成健脾利湿、温阳化湿法则;气滞湿阻者则以理气行滞与利水渗湿药合用之。

  属湿热为患,需析其源而调治。伤于外,如带下病、阴痒的湿热证,以止带方、萆薢渗湿汤主之;因于内则有因肝经湿热下注,肝脾不调而肝热与脾湿相合医学教育网整理,宜用龙胆泻肝汤、四逆四妙散、三妙红藤汤等分治之。聚湿成痰,下注胞中,治宜燥湿化痰,利湿与化痰药同用。化痰药如南星、半夏、生姜、竹茹、橘皮、白芥子、莱菔子等,常用方如苍附导痰丸、启宫丸。

  五、调治冲任督带

  对冲任督带病位的治疗,多数仍依附于肝、脾、肾施治。例如冲任不固者,常以补肾固冲、健脾固冲法治之;冲任失调者,以疏肝调之;督脉虚寒者,以温肾助阳法主之;带脉失约之属虚者,又常用健脾摄带法治之,等等。现归述如下:

  1.调补冲任 适用于因冲任虚衰或冲任不固所致的月经过多、崩漏、闭经、胎漏、胎动不安、滑胎、产后恶露不绝、不孕症等多种疾病。可选用菟丝子、肉苁蓉、医学教育网整理鹿角胶、枸杞子、杜仲、人参、白术、山药、吴茱萸、蛇床子等补冲养冲;龟甲、覆盆子、白果、艾叶、紫河车、阿胶以补任脉。方如固冲汤、补肾固冲丸、鹿角菟丝子丸、大补元煎。

  2.温化冲任 冲任虚寒或寒湿客于冲任,以致月经过少、痛经、带下病、不孕症等,宜温化冲任。药如吴茱萸、肉桂、艾叶、小茴香、细辛、川椒、生姜等,代表方有温冲汤、温经汤、艾附暖宫丸。
 3.清泄冲任 热扰冲任,迫血妄行可致经、孕、产各生理时期中的异常出血,如月经过多、崩漏、胎漏、产后恶露不绝;热邪煎灼,冲任子宫枯涸能引发闭经、不孕。治需清泄冲任血海,药如丹皮、黄柏、黄芩、桑叶、生地、知母、地骨皮、马齿苋、蚤休等,代表方有清经散、保阴煎、清热固经汤、清海丸、解毒活血汤。

  4.疏通冲任 寒、热、痰、湿、瘀、郁气犯及冲任,致冲任阻滞,可诱发月经后期、痛经、闭经、难产、产后恶露不绝、症瘕等证,均当疏通之。择用桂枝、吴茱萸、乌药、丹皮、赤芍、苍术、法半夏、生姜、枳壳、川芎、柴胡、香附、王不留行、莪术、桃仁、炮山甲等。医学教育网整理代表方如少腹逐瘀汤、四逆四妙散、苍附导痰丸、桃红四物汤、柴胡疏肝散。

  5.和胃降冲 冲气上逆,既可犯胃致胃失和降,也可与血热相引为乱,引起倒经。治当抑降上逆之冲气。药用紫石英、紫苏、法半夏、代赭石、陈皮、竹茹、伏龙肝等,方如小半夏加茯苓汤、紫苏饮。

  6.扶阳温督(温阳补督) 督为阳脉之海,督脉虚寒,胞脉失煦,可引起月经后期、闭经、绝经前后诸证、不孕等,治宜扶阳温督。常用鹿茸、补骨脂、仙茅、仙灵脾、巴戟、附子、续断,方如二仙汤、右归丸。

  7.健脾束带 带脉失约或纵弛,不能约束诸经,可引起带下病、子宫脱垂等,治当束带摄带。然带脉属脾,故束摄带脉多通过健脾益气或健脾运湿法治之。药如党参、升麻、苍术、白术、茯苓、白果、芡实、莲子、莲须、五倍子等,代表方如完带汤、健固汤、补中益气汤。

  六、调养胞宫

  1.温肾暖宫适用于因胞宫虚寒所致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症等。可选紫石英、附子、肉桂、艾叶、蛇床子、补骨脂类,方如艾附暖宫丸、温胞饮。

  2.补肾育宫 先天禀赋不足,子宫发育幼稚,或因产伤直损,或因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功能紊乱,子宫受累,过早萎缩,而病月经过少、闭经、滑胎、不孕等,医学教育网整理治宜补肾益阴或滋肾填精以育宫。酌选熟地、制首乌、菟丝予、枸杞子、肉苁蓉、覆盆子、紫河车、鹿角胶、鹿茸等,代表方如加减苁蓉菟丝子丸、滋肾育胎丸、五子衍宗丸、育宫片。

  3.补血益宫 产伤失血过多或哺乳过长耗血,血虚而胞失所养,或发育不良或闭经日久,以致子宫萎缩,发生闭经、不孕诸疾,法当补血养胞。药用枸杞子、覆盆子、当归、熟地、白芍、阿胶等,代表方如四二五合方。

  4.补肾固胞 “胞络者系于肾”,肾主系胞,肾气不足,系胞无力,子宫位置下移,发为子宫脱垂,则需补肾固脱。方如大补元煎、寿胎丸。

  5.益气举胞 脾主升清,因产伤或产后操劳过度,劳则气耗,“气下冲则令阴挺出”,发为子宫脱垂。当益气升阳托举子宫。方如补中益气汤、益气升提汤、升麻汤。

  6.逐瘀荡胞 若瘀阻胞宫,不能行使其正常功能活动,便可发生经、孕、产、杂诸证,如月经过多、崩漏、堕胎、小产、难产、产后恶露不绝、产后腹痛、症瘕等,治需逐瘀荡胞。常用益母草、莪术、桃仁、红花、川牛膝、丹参、大黄、水蛭等,方如桂枝茯苓丸、生化汤、桃红四物汤、脱花煎、逐瘀止崩汤、大黄虫丸。

  7.泻热清胞 无论血热、湿热、热毒、邪毒、瘀热诸邪直犯胞宫,致胞内蕴热,发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带下、胎漏、胎动不安、产后发热、症瘕等证,均宣泻热清胞法治之。常用黄柏、黄芩、丹皮、赤芍、红藤、败酱、马齿苋、蚤休、连翘等,代表方如清经散、清热调血汤、清热固经汤、银翘红酱解毒汤。

  8.散寒温胞 无论外寒或阳虚阴寒内盛,犯及胞宫,或血行迟滞瘀阻不通发生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痛经、胞衣不下、症瘕、不孕症等。可选肉桂、桂枝、吴茱萸、细辛、干姜、小茴香、乌药等散寒温胞,方如温经汤、少腹逐瘀汤、艾附暖宫丸。

  七、调控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

  通过调补脏腑(肾、肝、脾)、调理气血、调治冲任督带、调养胞宫,直接或间接可达到调控生殖轴的作用。运用以上方法,可调控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功能。


上一篇:纯净水灌装设备

下一篇:偷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