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杂技

时间:2024-07-17 16:04:32编辑:笔记君

天桥杂技剧场的简介

天桥杂技剧场坐落于杂技的发祥地天桥,原名“万盛轩”,始建于1931年。初期以演评剧为主,1950年,新凤霞主演的《刘巧儿》曾轰动一时。1964年翻建,1965年老舍先生亲笔题写了“万胜剧场”这四个字,郭沫若先生也莅临剧场挥笔题词。1997年翻建后的万胜剧场,在保持民族特点的同时,又吸收了欧式建筑风格。2004年更名为“天桥杂技剧场”,由著名书法家苏适先生为剧场题名。天桥,明清两代天子所用,故名“天桥”。天桥出杂技,是北京的杂技之乡。好多知名的杂技艺人和他们的绝活都出自天桥。北京杂技团就诞生于此,四十年来秉承天桥传统杂技的精髓,不断推陈出新,常年在天桥杂技剧场上演着令人叹为观止的精彩节目。

天桥杂技剧场的专业演出剧场

万胜剧场(天桥杂技剧场),是北京杂技团的专业杂技演出剧场,北京杂技团常年在此演出精彩杂技节目。剧场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设有300个宽大沙发座椅和二楼的老式包厢,构成了万胜剧场大舞台近观赏的独特效果。现代的立体音响设备和完美的舞台灯光效果,使观众在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上都能获得良好的视听感觉。目前,这里除了每天有涉外杂技演出,还将推出中国杂技艺术发展史展览和具有旅游、娱乐特色的相关活动。天桥,坐落在北京南城,作为中国杂技的发祥地,其杂技艺术以难、奇、绝、美著称于世。1957年诞生于天桥的北京杂技团是一支秉承传统杂技精髓并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创新意识的专业杂技艺术表演团体。近四十年,一直活跃在国内外艺术舞台上,经常担负出国访问和国内演出任务,曾先后出访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法国、俄罗斯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与世界著名的加拿大太阳马戏团进行了成功的合作。

天桥中幡的简介

北京的天桥是一个历史悠久、驰名中外、繁华热闹的平民市场。清康熙年间,天桥出现了市场的雏形,清末民国初年天桥市场发展很快,各种曲艺杂耍遍布其中。尤以中幡、撂地摔跤等表演最受游客欢迎。幡是旗的一种,尺寸有大小之别。中幡是装饰华丽、既具有仪仗特色又用于比赛力量的一种旗帜。中幡起源于皇室仪仗队的旗杆,后演变成民间庙会中的表演节目。耍中幡、舞中幡是中国汉族民间传统杂技项目,北京天桥中幡表演最为有名。

天桥中幡的艺术特色

幡按大小分为硕幡、中幡和小幡三类。硕幡一般比较重也比较高,一般要在12米以上;中幡一般在9米左右,多数表演者选用的都是中幡,所以耍中幡这一叫法也就传开了;而小幡则只有3-4米,一般是在小的场地表演,比如剧场、茶馆等。早期的耍中幡有幢幡、担幡的叫法,在清朝中期北海公园到了冬天还有担幡滑冰的表演。中幡的主干是一根长三丈三(10米多)的竹竿,竿顶悬挂一面0.5米宽、5.5米长的长条锦旗,旗的正面绣有祝福语句和吉祥图案,反面有时绣上表演团体的名称,因此又称标旗。中幡净重30多斤,它下粗上细,由两根竹竿拼成,竹竿的大小、柔韧性也有讲究。一筒中幡要加工成成品大约要四年时间,其制作加工程序目前仍属祖传,拒不外泄。从技艺角度来说,中幡包括手法(挑端云开垂)和腿法(踢抽盘跪过),不仅练的是人的胆量、力量和技巧,还需要文武兼备,此外中国式摔跤、气功等技艺也是练习中幡的基础。中幡分为单练、双人对练和集体练,动作有50多个。中幡表演时,艺人们将竿子竖起托在手中,舞出许多花样,其表演动作样式各有形象的名称。将竿子抛起用脑门接住为霸王举鼎,单腿支撑地面用单手托住竹竿为金鸡独立,此外还有龙抬头、老虎撅尾、封侯挂印、苏秦背剑、太公钓鱼、擎一柱等样式。考究的中幡竿顶上还有一层乃至数层由彩釉、锦缎、响铃、小旗、流苏组成的圆形装饰物,称为缨络宝盖,舞起来不仅五彩缤纷,而且发出悦耳的声音。中幡表演要求稳、准、快,手眼配合一致。在表演时,表演者用手掌、手背、肩膀、额头、下颚等部位分别完成举、顶、牙剑、脑剑、单山等动作,不断晃动、抛起、落下。中幡表演,以扔得高,立得稳为准则。表演者或顶幡上额,或伸臂托塔,惊险动作连连不断,但始终幡不离身,竿不落地。十余米高、几十斤重的中幡在表演者的手中、肩上、脑门、下巴、项背等处上下飞舞、交替腾挪。表演中,幡面彩绸迎风招展,幡顶铜铃叮咚作响。如今,天桥中幡发展到第五代传人付文刚手中,已经成为一个集惊险与壮观于一身的系统性表演项目,包含着头、肩、肘、手、跨、膝、脚7套演练技巧近百种套路。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天桥中幡凭其精湛的技艺、滑稽的表演,成为老北京民俗文化的代表项目。

中国杂技团的介绍

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前身系成立于1950年的中华杂技团,1953年更名为中国杂技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周恩来总理直接关心、指导下,由中央政府组建的第一个国家级杂技艺术表演团体,也是第一个代表新中国出访的艺术表演团体。2006年转企改制为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杂技团),2009年北京演艺集团成立,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成为北京演艺集团旗下的龙头企业。

北京杂技团的介绍

北京杂技团拥有一大批优秀节目,以《玩空竹的小妞妞》和《超越——双爬杆》为代表的新型综合艺术杂技,在充分调动音乐、服装、灯光、舞美等各种表现手法,营造生动的艺术氛围,努力追求高难技巧与艺术化的完美结合,挖掘更深层次的艺术内涵方面进行了全新的探索与定位,赋与传统节目以鲜明的时代特色。多年来一批精品节目为北京杂技团赢得了盛誉。《玩空竹的小妞妞》荣获1995年法国巴黎未来杂技马戏艺术节金奖,并在此前的第二届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上荣获黄鹤银奖以及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颁发的创新奖,加拿大太阳马戏团颁发的最佳艺术表演奖。《晨练—双爬杆》荣获1995年第四届全国杂技比赛金狮奖。《千年中幡·中国功》荣获2000年第五届全国杂技比赛银狮奖。《星空飞碟》荣获1995年第五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铜狮奖。《和平鸽—双爬杆》荣获2002年第四届全国少儿杂技比赛金狮奖。《杯水娇柔》(五人滚杯)2004年10月获第六届全国杂技比赛金狮奖。《超越——双爬杆》荣获2007年第三届莫斯科国际马戏杂技艺术节最高奖;2007年5月此节目还荣获北京市市委、市政府颁发的第五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超越——双爬杆》入选2008年央视春节晚会。北京杂技团现有演职员150余人,其中专业人员100多人。北京杂技团地处北京市宣武区,拥有一个1200平方米的训练大厅,剧团集办公、训练、生活于一体,较好地满足了艺术生产的需求。北京杂技团所属“天桥杂技剧场”地处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圣地天桥,是一家杂技演出的专业剧场。“天桥杂技剧场”原名“万胜剧场”,再早叫“万盛轩”,著名评剧艺人新凤霞在这里上演评剧“刘巧儿”,曾轰动全国。老舍先生1965年为“万胜剧场”题字。北京杂技团每天下午和晚上在这里演出精彩杂技节目,每年接待海内外宾客二十多万人,是京城著名的杂技表演场所。北京杂技团地址:北京市宣武区法源寺前街11号邮编:100052天桥杂技剧场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北纬路东口(天桥市场95号)邮编:100051

北京杂技团的介绍

中国杂技是中华民族盛传几千年的艺术之花,以其精湛绝伦的魅力享誉世界。天桥作为中国杂技的发祥地,其杂技艺术以难、奇、绝、美著称于世。1957年诞生于天桥的北京杂技团是一支秉承传统杂技精髓,依托北京宣南文化底蕴,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创新意识的专业杂技艺术表演团体。五十多年来,一直活跃在国内外艺术舞台上,经常担负国家重要的出国访问和国内演出任务。自1996年以来北京杂技团与世界著名的加拿大太阳马戏团进行了十多年成功的合作,演出的足迹遍及包括中国的上海、香港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

上一篇:天桥骄子第一季

下一篇:总裁的囚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