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力量

时间:2024-07-16 00:49:23编辑:笔记君

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分别是什麽?

20世纪初,弗洛伊德在初步形成精神分析的心理学理论之后,意识到要进一步推进心理学的发展,最迫切的任务是要“建立一种稳固的本能理论”。于是在此后的几十年中他着重研究了本能问题。

什么是本能呢?根据弗洛伊德的思想,人作为一个生物有机体,首先要维持自身的存在,其次要在维持其种族的存在中发挥作用。为此他们必然对外部世界有种种需要,例如需要食物、适宜的环境、配偶等等。这些需要在人的心理过程中,首先是一些无意识的欲望、冲动。这些无意识因素具有很大的心理能量,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弗洛伊德把这些无意识因素背后的使它们处于紧张状态的那种力量叫做本能。他说:“我们假设存在于‘本我’的需要所导致的紧张背后的那种力量,就叫做‘本能’。本能代表的是肉体对于心灵的要求。”(《精神分析纲要》,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有许许多多,他研究的目的是要找出其基本的形式或原始本能。

在较早的研究中他认为有两种不同的原始本能,即自我保存的本能或自我本能和性本能。自我本能是为了保存个体的生命。这种本能最初限于寻求营养,后来在现实的影响下,扩展到社会所允许或赞扬的种种活动中去。性本能是为了保持种族的存在和延续。它在个人身上体现为自始至终地追求快乐的激动的目的。

在较后期的研究中,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他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亲眼目睹和感受到战争中出现的挑衅、分裂、屠杀、破坏、毁灭现象。他意识到原先的本能理论已难以说明这些现象了。于是深入地重新思考本能问题。他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发表的著作中提出了关于本能问题的新观点。

他认为,本能有两种:一种是生的本能,也叫性的本能或爱的本能,另一种是死的本能。死的本能也就是自我本能。自我本能这个术语,在弗洛伊德较早的理论中的含义等于自我保存的本能。因为那时他认为人作为生物个体,首要的特征在于他要保持自己的存在。但是这时他认识到,任何生物有机体的首要特征在于它必然走向死亡。一切生物个体都有一种竭力要回复到它原来存在状态的特性。一切生物都是从无机物产生出来的,回复到原来的状态,也就是趋向死亡。基于这一认识,他给本能下了这样的定义:本能是有机体生命中恢复事物早先状态的冲动。而这些状态是生物体在外界干扰力的逼迫下早已不得不抛弃的东西。这里说的就是死的本能。这种本能的基本特点是具有保守性。就是说,其目的是追求生命的终结,即把机体的生命带回到无生命的状态。在人那里,死的本能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种是向内的,即人的自我谴责、自我惩罚、自我毁灭、自杀倾向等。另一种是向外的,即在有可能向外发泄的情况下,它不再寻求自我毁灭,而是企图毁坏他物。破坏、侵略、离间、殴斗、战争等是它的一些表现形式。所以弗洛伊德说,死的本能是一个针对外部世界和其他机体的破坏的本能。

生的本能是与死的本能对立的一种本能。生的本能这一概念,包括他前期用自我本能这一术语表达的自我保存本能和性的本能。这里的性的本能也即爱的本能这个概念,弗洛伊德赋予它十分广泛的含义。在人那里,它不仅表现为一切与生殖有关的现象,还表现为这样一些现象:爱双亲、爱子女、对整个人类的爱、对其他具体对象和抽象观念的爱。弗洛伊德认为,这些本能行为的作用在于把个人结合到一个较大的统一体中去,以抵制死亡。他说:爱的本能的目在于复杂的生命,当然,同时也在于保护这个复杂的生命。弗洛伊德甚至认为,人类那种不断趋向完善的本能,即那种推动人类智力成就和道德水平不断向更高的境界发展的本能,也只有用性本能或爱的本能来说明,才是合理的。总之,在弗洛伊德看来,凡死的本能以外的一切本能,都可以归结为生的本能或爱的本能。

弗洛伊德把性本能的能量叫做“力比多”。他说:“力比多”这个术语,“我们用它来称呼那些与包含在‘爱’这个名称下的所有东西有关的本能的能量”。他还说力比多和饥饿相同,是性本能借以达到目的的一种力量。力比多是由肉体的需要引起的一种原始精神力量,是本我的重要内容。本我是力比多的储存库。力比多是一切基于性本能的欲望、冲动的力量源泉。

本能问题是一个与精神问题密切相关的问题。以往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在研究精神问题时,都没有对本能问题予以应有的重视。弗洛伊德详细研究了这一问题,这正像他对无意识所作的研究一样,是有开创性意识的。但是,他在本能问题上的一些观点是不科学的,甚至是错误的


生物的本能有那些

本能为一种来自生体的内在兴奋(somatic source of excitation)之先天的心理表徵(psychological representation) (p39)。该心理表徵叫做期望(wish)而由它所发出的生体之兴奋状态称之为需求(need)。如饥饿的状态来自身体组织缺乏养份,表现在心理上即成为一种对食物的期望。本能被视为人格的驱动因素,它不只驱动了行为的发生,也导引了行为的可能方向。换句话说本能藉由增加对特定刺激的敏感度撰择性的控制了行为的方向。
是某一动物种各成员都具有的典型的、刻板的、受到一组特殊刺激便会按一种固定模式行动的行为模式。它是由遗传固定下来的,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随着成熟和适当的刺激经验而逐一出现的。像鸟筑巢、蜂酿蜜、鸡孵蛋等觅食、自卫和生殖行动,都是特定物种所具有的先天的本能行为。
种类:
生的本能:目的在求取生存及繁殖后代,如饿、渴及性等归类于此。
死的本能:衍生出攻击的驱力(aggressive drive),是一种自我毁灭的转向外界的替代客体所发展出的形式。
在麦独孤所编制的本能量表中,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能包括:相争、驱逐、好斗、刀奇、求偶、求食、贪得、喷嚏和笑等。他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一种内在的“驱动”所决定的,这种驱力是基于机体的神秘的本能。由于先天的本能,人才能感知环境,产生适当行为,以达到某种目的。社会生活则是每一个人厌恶、好斗、合群和其他本能的自然产物。我国心理学家高觉敷指麦独孤的本能概念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侧重本能的目的性,使它有别于机械性的反射;第二是强调本能的先天倾向性,认为这个倾向性有强大的推动力,使反射成为本能倾向的工具。


什么是心理能量?

心理能量,也是心能量的简称,早在心理学产生前,人们就有一种直觉,认为有一种生命力,它仿佛一种流体。生命力多,人就会活的很有生机;生命力少,人就萎靡不振。在精神分析心理学中,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生命力主要体现为“性的本能”,在晚年他又说成是“生的本能”。弗洛伊德认为这些本能力量表现的方式如同物理学中的能量,因此可以用能量的模式来研究。这是心理学领域中首次提出的心理能量模型。在弗洛伊德之后,荣格则反对把这个心理能量看作仅仅是性的能量,而提出应把它看作是一种更基本的生命力的体现“里比多”,也可以直接说成是“心理能量”。
心理能量的转化
心理能量和物理的能量相似,心理能量也可以转化其他形式,但是其能量值却保持不变。事实上心理能量通过观想,或者冥想、在静态和极度作用下都会产生能量而影响自己或者他人的心理能量!
心理能量的转化体现与情绪,就表现为一种情绪可以转变成另外一种,而情绪中的心理能量保持不变。在情绪上,心理能量的这个转化过程的机制之一是因为情绪中是包含着认知成分的。当生理上有一种激起的时候,我们感到的是什么情绪不仅仅和这个激起有关,也和我们对这个激起的解释有关。当我们的解释转变,我们感受到的情绪就会变化。社会心理学中著名的沙赫特实验最能说明这个问题:被试被注射了肾上腺素,从而有了生理上的激起。这些被试中,有些被安置到了一个令人快乐的环境,有些被安置到了一个令人愤怒的环境。实验结果是:那些到了快乐环境的人,表现的比其他没有受注射的人更为快乐;那些到了愤怒环境的人,表现的比其他没有受注射的人更为愤怒——情绪虽然不同,但是情绪的强度却都有增加,也可以说心理能量都有增加。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过程和我们关于心理现实的观点是一致的:当生理上有激起的时候,只要不曾被压抑,我们必定会有相应的经验。但是,我们如何解释这个经验,则是一个符号化的过程。沙赫特实验中,被安置的环境不同,影响到的就是被试的认知,不同的环境诱发了不同的认知参考系,从而使得最后产生的心理现实情绪有了不同。但是不论我们如何解释,生理唤起存在的经验是不可否认的,对这个经验的直接感受则构成了另一个心理现实即心理能量。
心理能量的转化中,最重要的一种是情绪的转化。这个转化对心理障碍的形成以及我们解决心理障碍关系重大。在下面的章节中我们会探讨心理障碍中的情绪转化的作用。在这里我们先简单论述情绪转化的基本方式。
当一种情绪不被接纳时,比如受到压抑的时候,就存在着使情绪转化的动因。而情绪转化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解释过程。当我们对经验进行新的解释时,情绪也就转化了。在心理障碍形成过程中,这个过程导致的是我们离开了原始的情绪,变化出新的情绪和新的障碍。比如,对丈夫愤怒而又压抑了自己愤怒,妻子就可能把愤怒情绪转化为抑郁。这个过程中,可能起作用的是一些意识到或没有意识到的想法“他对我不好(这个想法令人愤怒),但是,(由于某种原因)我不能愤怒,一定是我不够好,才会使他不爱我。我不好,我不值得人爱(这样想了之后,情绪就转变为抑郁)。情绪虽然在变,但是情绪中的心理能量的值却不会变化。她过去有多少愤怒,现在转化后,最多只能有同样量的心理能量转化为抑郁(这是指全部转化的情况,而实际情况下往往心理能量不会完全转化,还会有少量的愤怒残留在她的心中,而其他的转化为抑郁,但是总量应相等)。
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情绪的转化来进行心理治疗。合理情绪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都是利用了这个原理,通过重新解释一个事件,消极情绪可以被转化为积极情绪。或者我们可以说,通过改变符号化的过程,他们重新构建了一个新的更好的心理现实。
最重要的是:心理能量不可以被凭空消灭,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根据它的规律来转化它、利用它,而让我们有更幸福的生活。
望采纳谢谢!!!!!!


什么是心理能量?

 即心理力量,是促使人意识到自己的需求和主体性、驱使人采取适当行为的冲动、勇气、意志力及各种特征的情绪、感情等心理力量。
  心理能量
  早在心理学产生前,人们就有一种直觉,认为有一种生命力,它仿佛一种流体。生命力多,人就会活的很有生机;生命力少,人就萎靡不振。在精神分析心理学中,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生命力主要体现为“性的本能”,在晚年他又说成是“生的本能”。弗洛伊德认为这些本能力量表现的方式如同物理学中的能量,因此可以用能量的模式来研究。这是心理学领域中首次提出的心理能量模型。在弗洛伊德之后,荣格则反对把这个心理能量看作仅仅是性的能量,而提出应把它看作是一种更基本的生命力的体现“里比多”,也可以直接说成是“心理能量”。


女人为什么要生孩子?不生孩子可以吗?孩子是给男人生的还是给自己生的

女人的特殊生理结构,决定了女人必须生孩子,这样才能让人类得以繁衍。当然,个别女人不生或者不愿意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全体女性都不生孩子,人类就灭绝了。从动物的本能来说,这是不可以的。孩子是为谁所生的,这是一个生理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哲学问题。生理上说,孩子是自己的后代,是为自己生的。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孩子跟男人姓,又还是男人生命和梦想的延续,所以也可以说是为男的所生。


王安忆写过哪些作品?每个作品带一点介绍

王安忆
中国当代著名中年女作家,八十年代即已成名,其短篇小说《小鲍庄》被视为寻根派代表作。其母茹志娟亦是作家,可谓家学渊源,但我更喜欢后者的作品。王安忆的许多作品以上海为背景,如近期比较有影响的长篇小说《长恨歌》。她是一个讲故事的能手,一段旧事娓娓道来,很有女性的细致感。但也嫌有些絮叨。对细节很执着,总是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她的作品中,我比较喜欢的是一个较短的长篇,叫《米尼》,大概是写一个有偷窃癖的女孩子,很有意思。(宇慧 2000,1,21)

自然资料:当代女作家,祖籍福建同安,1954年生于南京。1955年随母茹志鹃迁居上海。1969年初中毕业。1970年赴安徽插队。1972年考入江苏徐州地区文工团。1978年回上海任《儿童时代》编辑,后任中国作协理事、作协上海分会专业作家。1975年冬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发表成名作《雨,沙沙沙》。著有小说集《雨,沙沙沙》、《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尾声》、《流逝》、《小鲍庄》,长篇小说《69届初中生》、《黄河故道人》、《流水三十章》、《父系和母系的神话》、《长恨歌》,散文集《蒲公英》、《母女漫游美利坚》(与茹志鹃合集),儿童文学作品集《黑黑白白》,论著《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以及《乘火车去旅行》、《王安忆自选集》等。其中《本次列车终点》获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流逝》和《小鲍庄》分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长恨歌》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王安忆是近二十年来,中国大陆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事实上,早在八十年代初期,王安忆便以《雨,沙沙沙》、《阿跷传略》等系列作品,取得公众的注意。这些作品主要是以平实细腻和充满伤感的文笔,描写大陆自文革后生活的转变。然而,当时的王安忆,与大陆许多已而或正要走红的作家,如阿城、韩少功、莫言、苏童等相较,总好像缺了点甚麽。

举例来说,《小鲍庄》那样的道德寓言,感人有馀,却不如韩少功的《爸爸爸》、《女女女》来得令人惊心动魄;写情欲荒原里男女间挣扎的「三恋」故事,则又缺少了苏童《妻妾成群》、〈罂粟之家》一类作品旖旎多姿的魅力。而她的其他长篇,如《黄河故道人》《流水三十章》,千言万语,却被批评为「流水账」。及至九十年代,王安忆终能以《叔叔的故事》大放异彩,随后的《长恨歌》和《纪实与虚构》等,亦证明她驾驭长篇说部、想像家国历史的能力。

既是文学评论家,亦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及比较文学研究所教授的王德威曾经描述王安忆创作的三个特徵,分别是对历史与个人关系的检讨;对女性身体及意识的自觉;对「海派」市民风格的重新塑造。而《纪实与虚构》可说是集三者的大成。

在小说中,作者意图为自己的家族寻根探源,但却与苏童、余华、叶兆言、李锐等不同,舍父系族裔命脉於不顾,反之转而探勘早已佚失的母系家谱;至於其创作和探源的据点则在上海,一个由外来者汇聚而成的都会,一个不断迁徒、变易和遗忘历史的城市。

书中内容共分十章。单数章讲述作者,即叙述者在上海成长的经过,从幼年迁入、求学、文革、流放、归来到成婚;至於双数章节,则追溯其母家族在中华民族史上的来龙去脉。最后在第十章,家史在民族史中的线索与个人在国家史中的历史记录,合而为一,并归结到作者对创作历程的反思。

事实上,小说中最令人注目的是双数章节的母系历史,且更为有趣的是,作者的「考证」显示母亲的血源乃来自北魏时的蠕蠕族,并由此开始,王安忆刻划出一篇家族兴衰史。

到此,《纪实与虚构》已是一部能令人注目的「总结、概括、反省与检讨」家史小说。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当提到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有时难免令读者以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长恨歌》的小说版。其实两者并没有一点儿关系的!

小说中最令人触目的是主角王琦瑶的出场。作者花费篇幅来描写上海的弄堂、流言、闺阁、鸽子,目的只有一个:衬托王琦瑶像是吸尽黄浦精华的结晶。

「……上海弄堂是性感的,有一股肌肤之亲似的。它有着触手的凉和暖,是可感可知,有一些私心的。积着油垢的厨房后窗,是专供老妈子一里一外扯闲篇;窗边的后门,是供大小姐提着书包上学堂读书,和男先生幽会的……」细致和属於女性的笔触,具体描写弄堂的一切。

事实上,在王安忆发表了《长恨歌》后,便有学者或文学评论将之归类为张爱玲的「延续」,试想像着如葛薇龙、白流苏、赛姆生太太等角色的舞台由中华民国的上海转移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上海,一群曾经过着声色的男女,如何在夸张禁欲的政权里,度过馀生。

当然,王安忆的《长恨歌》并非全没有缺点,其缺点亦正如其优点,就是《长恨歌》只是将张爱玲没有全面写出的上海风情给予全面集中的描写,意即是成功地借鉴了别人的创意,非常流畅的将别人零碎描写的东西集中起来全面描写;可是,这些描写却非作者的原创,换言之,她只是依循前人成功的道路。当然,客观来说,王安忆的描写上海的原貌是成功的,亦显出其驾驭长篇巨著的能耐!

浅谈王安忆在九十年代后半期的写作
不像小说的小说

一九九六年,王安忆发表了头年完成的《姊妹们》,接下来,一九九七年发表《蚌埠》、《文工团》,一九九八年发表《隐居的时代》,到一九九九年,在与《喜宴》、《开会》两个短篇一块儿发表的短文里,她明确地说:“我写农村,并不是出于怀旧,也不是为祭奠插队的日子,而是因为,农村生活的方式,在我眼里日渐呈现出审美的性质,上升为形式。这取决于它是一种缓慢的,曲折的,委婉的生活,边缘比较模糊,伸着一些触角,有着漫流的自由的形态。”(《生活的形式》,《上海文学》一九九九年第五期)

这期间王安忆还在写着另外不同类型的作品,像短篇《天仙配》、中篇《忧伤的年代》和断断续续进行着的长篇《屋顶上的童话》,等等。这些作品不仅与上述一组作品不大一样,而且各自之间也差异明显。这里我们暂不讨论。且让我们只看看那一组不少人觉得不像小说的小说。

为什么会觉得不像小说呢?早在九十年代初,王安忆就清楚地表达了她小说写作的理想:一、不要特殊环境特殊人物,二、不要材料太多,三、不要语言的风格化,四、不要独特性。这“四不要”其实是有点惊世骇俗的,因为她不要的东西正是许多作家竭力追求的东西,是文学持续发展、花样翻新的趋动力。我们设想着却设想不出抱着这一理想的王安忆会走多远。现在读王安忆这些年的作品,发觉我们这一设想的方向错了。小说这一形式,在漫长的岁月里,特别是在二十世纪,本身已经走得够远了,甚至远得过度了,它脚下的路恐怕不单单是小路、奇径,而且说不定已经是迷途和险境。所以王安忆不是要在已经走得够远的路上再走多远,而是从狭窄的独特性和个人化的、创新强迫症(“创新这条狗”在多少创作者心中吠叫)愈演愈烈的歧路上后退,返回小说艺术的大道。

于是在王安忆的这一系列小说中,我们读到了内在的舒缓和从容。叙述者不是强迫叙述行为去经历一次虚拟的冒险,或者硬要叙述行为无中生有地创造出某种新的可能性。不,不是这样,叙述回归到平常的状态,它不需要刻意表现自己,突出自己的存在。当“写什么”和“怎么写”孰轻孰重成为问题的时候,“偏至”就难免要发生了。而在王安忆这里,叙述与叙述对象是合一的,因为在根本上,王安忆秉承一种朴素的小说观念:“小说这东西,难就难在它是现实生活的艺术,所以必须在现实中找寻它的审美性质,也就是寻找生活的形式。现在,我就找到了我们的村庄。”(《生活的形式》)

好了,接下来我们要问,“我”从“我们的村庄”,还有“我们团”、“我们”暂时安顿身心的城市、“我们”经历的那个时代,找到了什么?

理性化的“乡土文明志”

作为新文化运动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新文学,从它初生之时起就表明了它是追求现代文明的文学,它的发起者和承继者是转型过来的或新生的现代知识分子,文学促进国家和民族向现代社会形态转化并表达个人的现代性意识和意愿的方式。今天回过头去看,在这样一种主导特征下,新文学作品的叙述者于诸多方面就显示出了相当的一致性,就是这种一致性,构成了今天被称之为“宏大叙事”的传统。举乡土文学的例子来说,我们发现,诸多作家在描述乡土中国的时候,自觉采取的都是现代知识分子的标准和态度,他们的眼光都有些像医生打量病人要找出病根的眼光,他们看到了蒙昧、愚陋、劣根性,他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们站在现代文明的立场上,看到这一片乡土在文明之外。其实他们之中大多出身于这一片乡土,可是由此走出,经受了文明的洗礼之后,再回头看本乡本土,他们的眼光就变得厉害了。不过,在这一叙事传统之内的乡土文学,与其说描述了本乡本土的形态和情境,倒不如说揭示了现代文明这一镜头的取景和聚焦。这些作家本身可能非常熟悉乡土生活,对本乡本土怀抱着深厚的感情和眷念,可是,当他们以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眼光并且只是以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眼光审视这一片乡土的时候,他就变得不能理解自己的乡土了——如果不能从乡土的立场上来理解乡土,就不能理解乡土。

所以并不奇怪,我们的乡土文学常常给人以单调、沉闷、压抑的印象。民间的丰富活力和乡土文明的复杂形态被叙述者先入为主的观念遮蔽了,被单纯追求现代性的取景框舍弃了。不过仍然值得庆幸,所谓“宏大叙事”从来就不可能涵盖全部的叙述,我们毕竟还可以看到沈从文的湘西,萧红的呼兰河,乃至赵树理的北方农村,这些作品毕竟呈现出主导特征和传统控制之外的多种有意味的情形。

说了这么多,本意只是为了以一种叙事传统与王安忆的小说相对照,这一对照就显出王安忆平平常常叙述的作品不那么平常的意义来:从中我们能够看到,她发现了或试图去发现乡土中国的文明;而若以上述叙事传统的眼光看来,这样的乡土是在文明之外的。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我们显然更容易理解后一种文明:西方式的,现代的,追求进步和发展的外来文明,而对于乡土文明,却真的说不上知悉和理解了。

正是在这种一般性的认知情形中,王安忆的小说成为一种不被视为文明的文明的知音和载体,成为一种探究和理解,一种述说和揭示,一种乡土文明志。你知道《姊妹们》是怎样开篇的吗?“我们庄以富裕著称。不少遥远的村庄向往着来看上一眼,这‘青砖到顶’的村庄。从文明史的角度来说,我们庄处处体现出一个成熟的农业社会的特征。”——这就是了。

和九十年代初《九月寓言》这样的作品相比较,张炜的胶东乡村生活回忆录把一种自然的、野性的民间生命力张扬得淋漓尽致,它的背后是一种抒情的态度,那野歌野调的唱者不仅投入而且要和歌咏的对象融合为一;王安忆的淮北乡土文明志则是守分寸的、理性化的,它的背后是分析和理解的态度,因而也是隔开一点感情距离的。这样一种经过漫长岁月淘洗和教化的乡土文明,远离都市,又远非自然,有着一幅世故的表情,不那么让人喜欢的,可是必须细心去了解,才可了解世故、古板、守规矩等等之下的深刻的人性:“这人性为了合理的生存,不断地进行着修正,付出了自由的代价,却是真心向善的。它不是富有诗情的,可在它的沉闷之中包含着理性。”立基于这样宽厚、通达、有情的认识,《姊妹们》才把那一群出嫁之前的乡村少女写得那么美丽活现,又令人黯然神伤。

“两种文明”的奇遇

王安忆甚至发现,在被普遍视为保守的、自足性极强的乡土文明中,其实潜藏着许多可能性和强大的洇染力,譬如对并非出自这种文明的人与事的理解和融汇。《隐居的时代》写到一群“六·二六”下放到农村的医生。王安忆在文中说,“当我从青春荒凉的命运里走出来,放下了个人的恩怨,能够冷静地回想我所插队的那个乡村,以及那里的农民们,我发现农民们其实天生有着艺术的气质。他们有才能欣赏那种和他们不一样的人,他们对他们所生活在其中的环境和人群,是有批判力的,他们也有才能从纷纭的现象中分辨出什么是真正的独特。”你看接下来描述的“两种文明”的奇遇:“现在,又有了黄医师,他给我们庄,增添了一种新颖的格调,这是由知识,学问,文雅的性情,孩童的纯净心底,还有人生的忧愁合成的。它其实暗合着我们庄的心意 。像我们庄这样一个古老的乡村,它是带有些返朴归真的意思,许多见识是压在很低的底处,深藏不露。它和黄医师,彼此都是不自知的,但却达成了协调。这种协调很深刻,不是表面上的融洽,亲热,往来和交道,它表面上甚至是有些不合适的,有些滑稽,就像黄医师,走着那种城里人的步子,手里却拿着那块香喷喷的麦面饼。这情景真是天真极了,就是在这天真里,产生了协调。有些像音乐里的调性关系,最远的往往是最近的,最近的同时又是最远的。”

《隐居的时代》还写了插队知青的文学生活,写了一个县城中学来历特殊的老师们,这些都清楚不过地表明,在大一统的意志下和荒漠时期,精神需求,对美的敏感,知识和文化,潜藏和隐居到了地理的夹缝和历史的角落里,这样的夹缝和角落不仅使得它们避免流失散尽,保留下相传承继的文明火种,而且,它们也多多少少改变了他们栖身的所在——一种新的、外来的因素,“很不起眼地嵌在这些偏僻的历史的墙缝里,慢慢地长了进去,成为它的一部分。”——就像下乡的医疗队和黄医师,“它微妙地影响了一个村庄的质质。”

《文工团》也写到了不同文明的相遇,只是其中所包含的挣扎求存的能量左冲右突,却总是不得其所。“文工团”是革命新文艺的产物,可是“我们这个地区级文工团的前身,是一个柳子戏剧团。”新文明的团体脱胎于旧文明的戏班子,譬如说其中的老艺人,他们与生俱来的土根性,他们代代承传的老做派,将怎样委屈求全地适应新文艺的要求,而在历经改造之后却又脱胎不换骨?这个由老艺人、大学生、学员、自费跟团学习的等带着各自特征的人员杂糅组成的文工团,在时代的变幻莫测中风雨飘摇,颠沛流离,终于撑持到尽头。

“我”隐退到“我们”

现在,让我们回到与王安忆这些小说初逢时的印象。这些作品,起意就好像置小说的传统规范和通常的构成要素、构成方式于不顾,作者就好像日常谈话似的,把过往生活存留在记忆里的琐屑、平淡、零散的人事细节,絮絮叨叨地讲出来,起初你好像是有些不在意的,可是慢地,你越来越惊异,那么多不起眼的东西逐渐“累积”(而不是传统小说的“发展”过程)起来,最终就成了“我们庄”和自由、美丽地表达着“我们庄”人性的姊妹们,就成了一个萍水相逢的城市蚌埠和“我们”初涉艰难世事的少年岁月,就成了文工团和文工团执着而可怜的惊心动魄的故事。“发展”使小说的形态时间化,而“累积”使小说的形态空间化了,开始我们还只是认为叙述只是在不断填充着这些空间:“我们庄”、文工团、隐居者的藏身之处,后来才惊异地看到这些空间本身在为叙述所建造的主体,那些人事细节就好像这个主体的鼻子、眼睛、心灵和一举一动的历史。能够走到这一步,不能不说是大大得力于一个亲切的名之曰“我们”的复数叙述者。“我们”是扬弃了“我”——它往往会演变成恶性膨胀的叙述主体,严锋在《文工团》的简评中说,在新时期的文学中到处可见一个矮揉造作的叙事者,或洋洋得意,或顾影自怜,或故作冷漠,怎一个“我”字了得——而得到的。

“我”并非消失了,而是隐退到“我们”之中。


现代心理学有哪些观点

一、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认知心理学:强调人类思维和信息加工的过程,探讨人类的感知、注意、记忆、推理、决策等认知过程。进化心理学:以进化论为基础,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进化起源和演化过程。社会文化心理学:研究文化、社会和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神经科学心理学:运用神经科学的技术和方法,研究神经系统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和人类的价值,重视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自我探索。二、现代心理学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时期:实验心理学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德国心理学家威廉·旁德为代表,开展了许多实验研究,以此推动了心理学科学化进程。行为主义心理学时期(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中期):以美国心理学家沃特·沃森、B.F.斯金纳等人为代表,强调通过对行为的观察和实验研究,探索人类行为的规律和机制。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人类的价值和人类思维的过程,推动了心理学的多元化发展。神经科学心理学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应用神经科学技术和方法,探究神经系统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推动了心理学的跨学科研究。三、现代心理学著名代表人物以下是一些现代心理学的著名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和学术成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观点:提出了精神分析学说,认为无意识是行为和心理问题的根源。学术成就:被誉为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对现代心理学和精神疾病的研究有重大影响。卡尔·荣格(Carl Jung)观点:提出了个人心理学理论,强调个体的不同经验和文化背景对于个体发展的影响。学术成就:被誉为现代心理学中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理论被广泛运用于心理治疗和心理学研究中。伯爵·艾德华·托尔曼(Edward Tolman)观点:提出了认知地图理论,认为人们在行动之前会形成对环境的认知地图,并且这个地图对行为产生影响。学术成就:他的理论在认知心理学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并被广泛运用于动物行为研究和教育领域。巴里斯特·巴克利(Burrhus Frederic Skinner)观点:提出了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行为是由环境的刺激和反馈来塑造的。学术成就:他的理论在心理学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在教育和行为治疗领域。阿伦·巴德利(Aaron Beck)观点:提出了认知疗法,认为消极的思维模式是导致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学术成就:他的理论在心理学和心理治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认为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观点: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理论,强调人们积极心理特征的重要性。学术成就:他被认为是现代积极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理论在教育、组织管理、咨询和治疗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书评】现代心理学的6个主要视角

一提到心理学,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抑郁症,总是敬而远之。但其实,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早已广泛使用,比如,营销、广告、游戏设计等等,都有心理学的理论做支撑。

心理学还可以帮助我们改正不良行为,养成好习惯。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心理学与生活》作者之一菲利普·津巴多扛鼎之作。

作为心理学学习的导论教材,《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原书第8版》能够由浅入深地带领学生走入心理学的殿堂,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全貌,既可以作为心理学初学者的入门教材,也可以作为心理学爱好者的参考用书。




现代心理学由6个主要视角构成,它们是生物视角、认知视角、行为视角、全人视角、发展视角和社会文化视角,每个视角都发展出了有关心智和行为的全新概念。

当我们探讨这些视角时,你会看到每个视角都为人类行为提供了自己独特的解释。综合起来,它们构成了心理学的多元视角,每个视角都成了我们理解人类行为的“心理学工具箱”中的重要工具。




1. 生物视角

生物视角,是把人当作一个生命体,这个理念认为我们的人格、偏好、行为模式和能力都源于我们的身体结构,比如,长期受疾病困扰的人更可能表现得比较自卑,或者因疼痛难忍而脾气暴躁。

大脑某个部位受到损伤的人,可能会出现语言障碍或各种感知障碍,比如上个世纪曾经大量使用的额前叶切除术,接受手术的人几乎变成一个行尸走肉,也说明人的心智和行为会受到身体器官功能的影响。

另外,身体如果缺乏营养也会在行为模式上有所表现,比如缺乏蛋白质的人容易疲倦、乏力、精神不振,他在行为表现上就会显得慵懒、不积极、缺乏主动性。




2. 认知视角

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情绪、思维、学习和语言等。比如,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解释了大脑记忆的运作模式,还有各种辅助记忆的方法,像图像法、记忆宫殿等等。




3. 行为视角

也就是来自环境的物理刺激和生物体的外显反应。比如,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得到了正反馈,他就会比较积极;如果取得了一些进步给自己一点奖励,也会起到类似效果。

不同经历的人对世界的认知不同,比如,在政府工作过的人、在企业工作的人、个体经营者做事风格就会有差异。




4. 发展视角

在人生经历中,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随着年龄增长,外界的环境不断变化,人的思想和行为也会不断变化。比如,在幼年期,对任何事都充满好奇心;在学生时代要专注学业,比较单纯,想到什么就去做,没有顾虑;而工作之后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会变得更加沉稳、干练,知道什么事应该做、应该如何做。

发展视角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下,人会以可预测的方式变化。




5 社会文化视角

文化是人类语言、信仰、习俗、价值观和传统的复杂融合体,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也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比如,外国人聚餐是AA,而我国北方人很豪爽,总当自己是老大哥要照顾他人,聚餐不让他请客是不给面子。




6 全人视角

根据弗洛依德的理论,心理,尤其是无意识心理,是人格能量的蓄水池。也就是像口误,或者下意识的一种行为是一个人真实内心的体现,比如,一个在办公室里温文尔雅的同事,在家却经常家暴妻子,那么真实的他应该就是很残暴,在办公室的表现只是一种伪装。

另外还有一派人本主义心理学,他们认为,人类具有成长和向善的先天需求,并强调人们可以自由行使意志,做出影响他们生活和成长的选择。比如,有些人非常积极主动,主动承担责任,多做一些也不计较,比较看重个人成长,这个就是受到内在需求驱动。




综合运用这6种视角,可以让我们能够更好的理解人们的行为,增加我们的认知,促进我们成长。


弗洛伊德的泛性论的内容是什么

泛性论(pan-sexualism)过分强调性的生命本质与身心活动地位的观点和理论。泛性论把性欲视为高于—切、决定一切的根本因素。

弗洛伊德认为力比多是包含在“爱”字里的所有本能力量,这种性本能力量必须获得施展,若受到压抑,就会导致人得精神疾病。这种性本能力量可以转移或升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文化创造,全是性本能乔装打扮向外发泄的方式。
弗洛伊德的泛性论已成为性欲决定主义。他甚至把人世间的社会关系,如各类社团、教会、军队,更不用说亲属关系,均认为是由力比多做纽带联结起来的,无限地泛化性活动,把人际关系和社会活动均性化归宿。


弗洛伊德的泛性论的内容是什么

泛性论(pan-sexuali *** )过分强调性的生命本质与身心活动地位的观点和理论。

泛性论把 *** 视为高于—切、决定一切的根本因素。

弗洛伊德认为力比多是包含在“爱”字里的所有本能力量,这种性本能力量必须获得施展,若受到压抑,就会导致人得精神疾病。

这种性本能力量可以转移或升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文化创造,全是性本能乔装打扮向外发泄的方式。



弗洛伊德的泛性论已成为 *** 决定主义。

他甚至把人世间的社会关系,如各类社团、教会、军队,更不用说亲属关系,均认为是由力比多做纽带联结起来的,无限地泛化性活动,把人际关系和社会活动均性化归宿。


【心理咨询理论】精神分析的理论

理论思想


精神分析理论

潜意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现象,无意识现象又可以划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前意识是指能够进入意识中的经验;潜意识则是指不能进入或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它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是:意识只是前意识的一部分,二者虽有界限,但不是不可逾越的;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扮演着“稽查者”的角色,严防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闯入意识中;潜意识则始终在积极活动着,当“稽查者”放松警惕时,就通过伪装伺机进入意识中。而且他认为,潜意识的心理虽然不为人们所觉察,但却支配着人的一生。 

精神分析的方法

精神分析要研究潜意识现象,但是因为潜意识本身不能被直接认识,所以必须通过一些独特的方法才能对它进行研究。这些方法包括自由联想法、梦的解析法和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法。

弗洛伊德的骨灰安葬处

自由联想法

自由联想是一种不给予任何思想限制或指引的联想。精神分析者让患者在全身心都处于放松状态的情况下,进入一种自由联想的状态,即脑子里出现什么就说什么,不给患者的思路提供任何有意识的引导,但是患者必须如实报告自己所想到的一切。精神分析者对患者报告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解释,直到双方都认为找到患者发病的最初原因为止。

梦的解析法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本质是潜意识愿望的曲折表达,是被压抑的潜意识欲望伪装的、象征性的满足。他把梦分为“显梦”和“隐梦”两部分。显梦是指人们真正体验到的梦。隐梦则指梦的真正含义,即梦象征性表现的被压抑的潜意识欲望。对梦进行分析就是从显梦中破译出隐梦来。

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法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与意识的斗争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有时候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过失”变现出来,比如口误、笔误、误读、错放、遗忘和误解等。弗洛伊德认为,导致过失产生的心理机制和做梦的心理机制类似,都是被压抑于意识中的愿望经过扭曲掩盖后的表达。通过对这种过失行为的分析,能够发觉深层的潜意识的内在动机。

本能理论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本能”是指人格的推动性或者动机性的驱动力量,是身体内的刺激的源头。本能的目的是通过某些行为,如进食、饮水、性行为等,来消除或减少这种刺激。弗洛伊德把本能分为两类:生的本能(life instinct)和死的本能(death instinct)。生的本能包括饥饿、渴、性。生的本能是为了个体和种族的存续,因此是维持生命的创造性力量。生的本能通过被称为“力比多”(libido)的能量形式表现出来。死的本能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可以指向内部,表现为自虐和自杀等,也可以指向外部,表现为仇恨和攻击等。

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建立了心理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人格理论,包括人格结构和人格发展两个方面。

人格结构

在早期,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在晚期,他进一步提出了新的人格学说,提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本我是指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部分,其中蕴含着人性中最接近兽性的一些本能性的冲动。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自我是指意识的结构部分,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监督自我,予以适当满足。它按照现实原则行事。超我是人格中的最道德的部分,代表良心、自我理想,处于人格的最高层。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相应地发展为研究这三部分的内容和相互关系。

人格发展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体通过自己或者父母在正常看护自己的过程中刺激个体的性感带(erogenous zone)可以得到满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性感带有所不同。按照性感带的阶段性不同,个体的成长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口唇期(oral stage)、肛门期(anal stage)、性器期(phallic stage)、潜伏期(latent stage)和生殖期(genital stage)。口唇期是从出生到出生的第二年,这个阶段对婴儿口腔的刺激,如吮吸、咬和吞咽等,是性满足的主要来源。肛门期是从1到3岁,这一阶段性敏感区转到肛门。性器期是从3到5岁,这个阶段生殖器成为性敏感区。这一阶段的性满足涉及对异性父母的性幻想以及玩弄和展示生殖器。恋父情结和恋母情结正是在这一阶段产生的。前三个阶段是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为成人后的人格模式奠定了基础。潜伏期是5到12岁,这一阶段儿童力比多受到压抑,没有明显表现。生殖期是从12岁到20岁,这一阶段个体的性器官开始发育成熟,力比多压抑逐渐解除,生殖期成为主导的性敏感区,其他性敏感区成为辅助的性敏感区。

焦虑和心理防御机制论

焦虑论

精神分析是最早研究焦虑的心理学理论。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是自我在感受到威胁时提出的一种警示。他把这种焦虑论称为“焦虑的信号理论”。他认为,焦虑可能使个体不恰当地使用防御机制,从而导致心理疾病。弗洛伊德认为焦虑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原始焦虑阶段,二是后续焦虑阶段。原始焦虑主要是出生创伤,它是后续焦虑的基础。弗洛伊德把焦虑划分为三种类型:客观性焦虑(objective anxiety)、神经性焦虑(neurotic anxiety)和道德焦虑(moral anxiety)。客观性焦虑是指个人在现实世界遇到实际危险时产生的恐惧。神经性焦虑是在担心因为表达本能欲望而担心被惩罚时产生的。道德焦虑是在从事或者是思考违背良知的行为时产生的。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焦虑状态往往是两种或三种焦虑的混合状态。他的精神分析强调了将神经症转化为现实焦虑的重要性,从而最终解除现实焦虑。

弗洛伊德

心理防御机制论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防御机制是个体无意识或半意识地采取的非理性的、歪曲显示的应对焦虑、心理冲突或者挫折的方法,是自我的机能。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整理了弗洛伊德的相关论述,发现他主要提出了8种自我防御机制:否认、移置、投射、合理化、反向作用、倒退、压抑和升华。否认指个体拒绝承认引起自己痛苦和焦虑的事实的存在。移置指个体的本能冲动和欲望不能在某种对象上得到满足时,就会转移到其他对象上。投射指把自己内心的不为社会所接受的欲望冲动和行为归咎于他人。合理化指用一种自己能接受的理由代替原来的理由。反向作用指用相反的行为方式来替代受压抑的欲望。倒退指当个体遇到挫折时用早期发展阶段的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目的是获得他人的同情,减轻焦虑。压抑指把引起焦虑的观念和冲动压到潜意识中去。升华指把本能冲动转移到社会赞许的方面。[4]

社会文化观

在晚期,弗洛伊德把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用于分析社会历史现象,从而使精神分析超出了精神病学和心理学领域,广泛涉及人类诸多的社会文化领域。弗洛伊德的社会文化观的基本观点是人性和人类文明相对立。他所理解的人性就是人的本能,特别是性本能;文明或文化就是人类社会生活本身。他认为,文明发展的动力只能来自于对个人的本能的压抑和升华。他把人性中比较崇高的对他人和社会的无私的爱解释为性爱的扩散,即避免对性爱对象的过分依赖而把爱的能量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结果,借以说明人类群体相互团结和文明得以巩固的心理原因。

弗洛伊德根据上述理论来阐述社会文化现象。例如,他主张俄狄浦斯情结是宗教和道德产生的根源。宗教中的上帝是原始人类的父亲意象的替代,道德规范源于乱伦禁忌。再如,他把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动力也解释为俄狄浦斯情结。文学家和艺术家必须把他们被压抑的性爱冲动升华到创作领域中,才能在想象中满足自己的本能欲望,而不被它强大的能量所压倒。同样,文学和艺术品的读者和观众在阅读、欣赏作品的过程中,也能使自己的性爱冲动得到释放。


为什么大多数心理咨询师都倾向于使用精神分析理论治疗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在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师会用到许多许多的咨询方法。
而并不是“大多数都”。只是在咨询中需要了解到来访者的资料,有时候越详细的资料,越有助于帮助来访者问题的解决。这种了解童年成长经历的方式,是许多心理咨询理论都需要用到的。
至于精神分析,一方面因为分析起来,很多时候不容易被反对,另一方面因为相对容易入手。所以成为部分心理咨询师的一个选择。
但是真正用好用对精神分析的咨询师,其实不多的。


攻击行为的定义

  小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难免会发生一些冲突,男孩子有时候还会出现一言不合就打架的情况。小孩子也是会出现攻击行为的,特别是幼儿阶段是攻击行为的高发年龄段。那么, 攻击行为的定义 是什么?下面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宝宝攻击行为有什么特点。 攻击行为的定义   在《社会心理学》中,攻击性行为的定义是:攻击是以伤害某个想逃避此种伤害的个人为目的的任何形式的行为。而幼儿攻击性行为,指的是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时,幼儿出现的身体上的进攻,语言上的攻击等侵犯性行为。   儿童心理研究表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和儿童间消极冲突早在两岁时就已经出现并在整个学期迅速增多。我过学者研究认为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出现的比例大约是11.0696%,男孩的攻击性强度明显高于女孩,而且4至5岁学龄前儿童是攻击性行为的高发年龄,以后逐渐减少。1-3岁宝宝早教是关键的,家长要注意引导宝宝的攻击行为哦。   宝宝攻击行为的在不同年龄阶段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幼儿园阶段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常生气,乱发脾气,稍有不如意就可能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如哭、闹、扔东西、大声的叫嚷、叫喊名字;破坏他人物品的攻击性行为如抢走别人的东西、甚至侵犯他人财物;充满敌意的社会交往行为,如稍有不如意,就用言语攻击人,在交往过程中显露不满、藐视、不悦等情绪,或者经常向同伴发起身体攻击,如打人、踢人、咬人等,恐吓、欺负同龄儿童或比他幼小的儿童。宝宝攻击行为的特点:   1、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幼儿期是社会性萌芽时期,开始喜欢友伴和团体的游戏活动,同时又是自我为中心的阶段,缺乏必要的社会交往经验,两者相互冲突矛盾的结果,便产生了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为:为了争抢玩具和其他物品而进行直接争抢,或破坏玩具或物品。另外活动空间狭窄、游戏材料不足也是引起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   2、幼儿更多依靠身体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比如,一但他们所要玩的玩具被别人拿走,他们立刻就会产生敌意,并用抓、打、咬的方式来抢夺玩具,而并不是用言语来攻击对方.   3、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有研究表明,攻击性行为倾向与雄性激素水平有关,所以,通常男孩比女孩的攻击性行为多,这是生理因素造成的,当然,由于受气质的影响,同性别的孩子也会有不同的行为方式。那些身体强壮、精力旺盛、易怒、易哭闹的幼儿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 宝宝为什么会咬人   生理性原因   1. 长牙发痒而引起的咬人行为。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处于生理发育的高峰期,这种快速增长的生理因素,有时会带来生理上的不适感,如关节痛、肌肉酸等。长牙时期会因为牙龈粘膜受到刺激而发生牙痒痒的现象,于是有不少孩子由于牙痒而咬人,他们有很强的咬东西的欲望而无法得到满足。   对策:给宝宝一个可以满足咬的需要的替代品。   如毛巾之类的软物。还可以采用让孩子吃磨干棒、五香豆、兰花豆和青苹果等方式,来缓解孩子们的这一特殊时期的特殊需要。同时应多给予一些纤维较丰富的新鲜蔬菜及水果,如白菜、菠菜、苹果、雪梨等,将这些蔬果切碎成丝或细粒状,也是让孩子有更多的咀嚼机会。   2. 语言贫乏所致。2岁的宝宝在学会走路之后,随着他们活动能力的增强,活动范围的扩大,交往的需要快速的发展起来。但是,由于言语贫乏,又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所以他们常常用推、拉、咬等非常手段来引起同伴的注意,以此实现交往和表达意愿的目的。   对策:应让宝宝学会使用语言。   当你的宝宝因为心理不满而咬人时,要让你的宝宝明白,当他生气和不安时,有比咬人更好的表达方式。他可以说,"我不要。"如果,他不能把自己的意见表达清楚的话,可以向你求助。比如宝宝有时候咬人,其实是因为他很喜欢对方,想要和他做朋友而不知道如何表达,这时家长就要告诉他:"我很喜欢你,我们做朋友好吗?"并且可以和宝宝一起进行演示,这样宝宝就学会了用语言和别人交流,而不是用嘴和牙齿去和别人交流。   心理性原因   1. 咬人是一种发泄。2岁的宝宝往往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中心,当他的心理感到不满时,就要通过咬人来发泄出来。比如,有时父母外出,没有带宝宝一起出去,他就有一种不满的情绪要发泄。于是,当父母回家之后,他会用咬人来向爸爸妈妈宣泄。   对策:让宝宝多玩安静的游戏,或者尽可能保证孩子睡眠的充分。   研究证明:强度刺激是引起咬人的最常见的因素之一,一个拥有安静的睡眠,并且睡眠充足的宝宝一般较少用牙齿咬人。让宝宝玩安静的游戏,保证他充足的睡眠可以平静宝宝的情绪,当他们心理有不满时,也不至于极端地采取咬人行为。而且当宝宝出现不满情绪时,也可以用安静的游戏进行转移,让他们可以尽快忘记刚才的不快。   2.出于好奇的模仿。有时候宝宝咬人是一种社会性模仿。宝宝的好奇心总是特别强烈,当他们看到其他小朋友咬人时,会觉得是件很新奇的事,于是自己也会尝试着去咬人。由于这阶段的宝宝模仿能力特别强,就会导致群体中的咬人事件频繁发生。   对策:   明确地告诉宝宝,咬是不好的行为。宝宝缺乏一定的是非观念,而由着自己的好奇心随意模仿,这时候就需要家长的帮助,明确告诉你的宝宝:咬人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爸爸妈妈,老师和同伴都不喜欢,还会伤害到别人,不是一个好宝宝的行为,应该对宝宝反复强调这种思想。当看到宝宝有咬人的倾向时,就要用话语或眼神严厉地制止,让他明白,爸爸妈妈不希望他这样做。 精彩推荐: 小孩发烧怎么办 水痘的症状和治疗 上呼吸道感染 怎样才能长高 牙齿黄怎么办 宝宝发烧惊厥的症状 引起宝宝发烧的原因有哪些 宝宝吃的奶酪怎么做 宝宝消化不良吃健脾散好吗


心理学|攻击行为之理论

本能论、习性学和生理学的观点

(一)本能论

人类暴力或战争产生于攻击他人的遗传倾向。弗洛伊德是这个观点的坚定支持者。弗洛伊德作为一个本能决定论者,认为人的行为和心理是由潜意识中的本能力量决定的。在他早期的著作,如1915年的《本能及其变化》中,本能被划分为性本能和自我本能两种。但是,当亲眼目睹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严重破坏和无尽灾难后,当看到了人性残忍恐怖的一面后,他开始认真地思考关于攻击和侵犯的问题。同时,他的思想观点也发生了变化。在1920年出版的《超越快乐原则》一书中,将性本能和自我本能合称为生命本能,代表着对生命的追求以及爱与创造的力量,指向于生命的增长与促进,这是有利于个体存在和种族延续的本能力量;同时,他还提出了一个与生命本能相对的概念——死亡本能,它指个体内部固有的破坏性本能力量,体现了人对杀戮和死亡的原始欲望。当死的本能指向于外时,就成为破坏、伤害、征服、侵犯、战争的动因,弓I发了对他人的攻击行为。在他看来,人的攻击行为是本能的、无意识的,是死亡本能的必然产物。

弗洛伊德的观点受到了进化论的影响。在进化论看来,一切脆弱的、不稳定的原始生命都来自于没有生命的无机物的组合,而无生命状态是稳定的。尽管人类生命经过漫长的进化,已经脱离了原始的生命形态,但它仍然有一种回复到非生命状态的倾向,这种倾向在个体生命中就表现为死亡本能。生命的出现既是生命继续的原因,同时也是奔向死亡的原因。

(二)习性学观点

习性学是20世纪30年代形成于欧洲的一个动物学分支。习性学的研究表明,动物的一切行为表现方式,都是该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生存适应的结果,并表现为该物种特定的“固定行为模式”。所谓固定行为模式,是指构成某物种的某种行为表现的全部动作反应之间具有的某种固定时空关系,一旦适当的刺激物出现,这种动作反应就以刻板化的系列方式表现出来。攻击行为也是这样一种适应性的行为。

著名的奥地利习性学家、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洛伦兹(K. Lorentz),曾经对动物和人类的攻击行为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并出版了《论攻击》 (1966) 一书,系统阐述了习性学关于攻击行为的理论观点。他认为,攻击是人类和动物一种好斗的本能,攻击的驱力来自于有机体内部能量的不断积累,达到一定水平后就要通过适当的争斗予以释放,从而引发攻击行为。他通过对鱼类的观察,发现鱼类的攻击行为往往是不择对象的。这说明动物的习性导致了其本身的攻击性,这是与生俱来为保存生命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释放具有生物学的价值。

动物界的攻击主要发生在三种情况下:一是维护社会等级秩序。例如,猴子为了争夺或保存王位,会发生激烈的攻击和战斗。二是保护领地。领地是动物繁衍和获得食物资源的重要保障,为了生存它们会奋力攻击入侵者。三是争夺资源。例如,在干旱的季节,动物会为了争夺水源而发生激烈的战斗。

洛伦兹的攻击本能论受到学者们的广泛批评。特别是洛伦兹的实验没有提供涉及人类的任何实验证据。虽然对动物的攻击行为有许多有趣的习性学研究资料,然而,不能简单地把它推及用于解释人类的攻击行为。当代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证明,如动物脑内某些部位与攻击有关,人脑内某些部位损害也可以产生攻击,都只说明了攻击性的生理机制,而不是原因。例如,人的攻击或许不只是一种本能,还受到社会环境及对社会环境认知的巨大影响。

(三)生理学观点

关于人类攻击性的生理基础,研究者主要是从激素、遗传基因、染色体等生物学因素方面进行阐述。研究者发现,攻击与雄性激素的分泌有关,雄性动物比雌性动物具有更强的攻击性。但从动物的行为推断人的行为应持慎重态度。据目前的研究水平,只能说人类的攻击行为部分受激素影响,遗传基因也影响攻击行为。罗斯通等人对296对同卵双生子和277对异卵双生子进行了攻击行为的追踪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攻击行为的相关(r=0.40)远远高于异卵双生子(r=0.04),从一个方面说明人类的攻击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的影响。至于染色体与攻击行为的相关性则早已被证实了。

很多研究者认为,攻击行为的产生可能有着一定的神经基础。对动物的研究表明,人类大脑最古老、最原始的下丘脑与暴力、攻击有关。用微弱的电极刺激猫的下丘脑,猫会嘶叫、毛发竖起、瞳孔放大,并突然袭击笼子里的其他物体。还有一例是,在实验室里饲养的一只老鼠从来没有咬死过同类,它和另一只老鼠和平相处在一只笼子里,但是,一旦它的下丘脑受到刺激,就会扑向同类并咬死它。如果把一种神经化学阻断剂注入这只老鼠脑中的同一部位,它就会暂时变得温顺平和。

神经生理学家认为,愤怒、凶暴的情绪和攻击行为还与杏仁核有关。例如,在马克和埃文的《暴行和脑》一书中提到的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一个名叫怀特曼的男子杀死自己的妻子和母亲后,又在得克萨斯大学的一座塔楼上用枪任意射杀14个过路的行人。他被击毙后,尸体解剖发现,此人杏仁核处有一个胡桃大小的肿瘤。其他临床病例也表明,杏仁核发生病变者极易发生暴力和攻击行为。然而,损毁患者的杏仁核后,患者在手术2-4年中非但没有表现出愤怒情绪,而且变得淡漠、麻木不仁。动物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

挫折-攻击说

美国耶鲁大学人类关系研究所的多拉德提出的挫折-攻击说,多拉德认为,挫折是个体对目标作出的反应受到干扰时所产生的状态,挫折-攻击理论认为,攻击总是挫折的结果。挫折总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挫折和攻击行为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因果联系。多拉德等人还提出,直接的身体和语言攻击是最常见的攻击形式,当直接攻击受到阻碍或抑制时,个体也可能采取其他形式的攻击,比如散布流言蜚语等。这种替代性攻击不仅发生在攻击的形式上,而且还可能发生在攻击的对象上。比如,当挫折的来源即攻击的对象不在身边或害怕攻击之后自己会受到惩罚时,个体会替代性地攻击其他目标。在他们看来,挫折和攻击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怀疑两者之间的因果联系,并对这个理论提出了一些批评,由此展开一系列的实证研究。

后来,贝克威茨(L. Berkowitz,1967,1974,1990,1993)引入情绪唤醒、对攻击线索的认知等中介变量,对多拉德的挫折-攻击说进行了修正。贝克威茨认为,挫折导致攻击是因为消极情感与攻击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挫折是令人讨厌的、不愉快的情感体验,由这种挫折产生的消极情感(如愤怒),确实能够引起最初的攻击倾向和准备性,但会不会产生外在的攻击行为,取决于对攻击线索(如枪)的认知等一系列因素。贝克威茨曾生动地说: “枪不仅容许暴力,而且也能激发暴力。手指勾动着扳机,但扳机也可以牵引着手指去勾动它。”这就是一种“武器效应”。进一步地,卡尔森(M,Carlson,1990)对攻击行为的23项研究所做的元分析表明,与攻击有关的线索不仅可以引发攻击,而且能够使已经愤怒的人更加愤怒,从而大大增强攻击性,然而,攻击线索只是增加了攻击发生的可能性,并不是攻击产生的必要条件,有时愤怒的情绪本身直接就可以引发攻击行为。此外,个体的攻击习惯也影响到攻击的准备性,从而影响是否做出攻击反应:反过来,新的攻击反应将加强攻击习惯。由此看来,挫折引起的只是一种攻击准备状态,是攻击行为的一个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从人类特有的认知能力角度,来探讨人的攻击行为的获得及其表现形式。攻击行为的过程与其他外显行为的学习、操作和保持的过程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著名的社会学习理论家班杜拉认为:“攻击是一个具有多种决定因素并服务于多种目的的多面现象。仅从挫折因素和行为的伤害性目的来理解攻击的理论建构,其解释能力是十分有限的。”

班杜拉认为,攻击行为的获得和保持有三种机制:

(1)外部强化。攻击行为获得的外部强化通常包括三类。一是实物奖赏、二是社会性奖赏、三是痛苦遭遇的排除。

(2)替代性强化。个体的很多社会行为,特别是攻击行为,可能都不是通过直接强化获得和保持的,而更多的是依靠替代性强化。这种替代性强化来自三方面的榜样影响。一是家庭、二是亚文化、三是符号性榜样,如大众传媒的替代性榜样。

(3)自我强化。个体的行为并不是只取决于外部的强化和替代性的强化,因为个体不是外部影响力的被动反应者,人具有自我指导和自我调节等能力,能主动地对自我行为施加影响。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者从认知过程和信息加工过程方面来探讨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认为个体对环境信息的认知加工偏差,或社会能力和社会技能低下,都可能导致攻击行为。其中有代表性的是道奇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他认为,社会信息加工包括五个步骤:编码、解释、反应搜索、反应评估和抉择、反应执行。

道奇认为,如果儿童在社会信息加工的某个外节出现偏差或缺陷,就有可能导致攻击行为,并进入恶性循坏中。对他人敌意性意图的情景性推理,会使儿童产生攻击性的报复,从而招致同伴的敌意性反击和拒绝,这又强化了攻击性儿童对同伴敌意性意图的预期,从而导致此后对社会性线索(如他人的语言、表情和动作)的扫描偏差,并引起对他人敌意性意图的推理,使这个恶性循环不断地进行下去。

PS:引用内容,读书笔记。


心理学|攻击行为的界定

攻击行为是以伤害另一生命的身体或心理为目的的行为,即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包括身体、心理或言语等方面。


攻击行为的界定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能耳闻目睹一些攻击行为,每个人似乎都知道什么是攻击行为,可要对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并不容易。界定攻击行为时首先应该考虑下面一些理论问题。

首先是攻击行为的意图与结果问题。究竟是应该根据行为的意图,还是行为结果来判断它是否属于攻击行为?这个问题一直是研究者争论的焦点。巴斯(A. H. Buss,1961)认为,攻击指任何伤害他人的行为,不管其是否有伤害的目的或动机。还有研究者( D. Zillmann,1979)只重视伤害的动机,认为攻击是对他人造成身体或心理伤害的企图。如果只考虑结果,显然会把许多没有攻击意图的行为也纳入攻击行为的待列。体育课上,一个学生接别人传过来的篮球时不小心伤了手指,那也被视为遭到了攻击,这种看法显然不妥当。因此,是否有伤害他人的意图,应该被视为界定攻击行为的重要前提。虽然强调动机和意图的重要性是必要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有一定困难,因为人们不能轻易确定行为者头脑里是否有攻击的动机,或者仅仅是过失。这就好像在足球场上,一个球员和对方球员的冲撞究竟是违规的,还是合理的,或者是过失,裁判有时也很难判定。人们一般通过行为发生的社会情境、行为者的社会角色、行为发生前的有关线索和行为者的身份特征等方面,来推断行为者是否具有攻击意图。

其次,必须明确攻击是就个体的外显行为而言,而不包括只停留于主观层面的动机、态度、情感和想法。换言之,仅有意图而没有付诸行为就不是攻击。例如,有的妄想狂患者,经常认为自己杀死了某个著名人物,事实上他根本就没有见过和接触过这个人,也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这显然算不上是攻击行为。而用暴力殴打他人,或者故意刁难辱骂他人,以及用散布谣言的方法毁坏他人名誉等,则都是攻击行为。

再次,严格意义上讲,攻击是指向有生命个体的行为,并可能损害该个体的身心健康。例如,两个学生斗殴,哥哥和弟弟因争夺玩具而打架,爸爸动手教训儿子,孩子谩骂父母和他人等等。此外,有的研究者,特别是发展心理学家,会从更宽泛的意义上理解攻击行为,并把“破坏行为”也纳入其中。例如,有些儿童故意摔打物品,故意损坏公物,故意欺负同学等,这些都属于“攻击行为”。“

最后,攻击行为指向的对象,在知情情况下通常有避免伤害的动机。例如,某个个体试图攻击同伴时,同伴会采取逃避或反抗等方式,尽量避免遭受攻击。如果被伤害的对象心甘情愿地接受伤害,就不能视为遭受了攻击。例如,有的“受虐”患者,非常喜欢别人攻击他、虐待他,此时别人的行为就不能视为攻击行为。还有的人试图自杀,而故意撞上正在行驶的汽车或火车,我们也不能因此认为司机有攻击行为。

综上所述,作为亲社会行为的反面,攻击行为的首要特点在于,攻击者有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意图并付诸行动。据此,巴伦和里查森对攻击行为的界定基本上是可以接受的,他们认为:“攻击是以伤害某个想逃避此种伤害的个体为目的的任何形式的行为。”这个定义得到了很多研究者的认可。大家几乎一致认为,攻击行为是以伤害另一生命的身体或心理为目的的行为,即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包括身体、心理或言语等方面。

PS:引用内容,读书笔记。


心理学|攻击行为的发展特点

攻击行为的发生

从经验上看,人们经常能看到很小的婴儿变得非常生气和愤怒,并击打别人,然而这并不能确定他们有攻击的意图。皮亚杰曾经描述过一件事情,他把手挡在一个非常吸引人的玩具前面,使他7个月大的孩子劳伦特无论怎样努力,也够不着玩具而受到挫折,这个孩子就拍打皮亚杰的手,好像要把他的手推开。这看起来好像是一种“工具性”攻击行为,然而劳伦特并没有吓唬或伤害他父亲的意图,他可能只不过把他爸爸挡在玩具前面的手,视为一种必须挪开的障碍物而已。有的研究者声称,即便是12~15个月大的孩子在为玩具争斗时,也很少注视对方,而仅仅把注意力放在对玩具的占有上,并没有伤害竞争对手的意图。

2岁儿童的攻击和冲突行为并没有增加,因为他们开始学会了以协商和分享的方式避免争端。例如,较早的一项对“12-42个月儿童社会交流方式”的发展研究发现,12~16个月的婴儿相互之间大约有一半行为是破坏性和冲突性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之间的冲突行为呈下降趋势,到2岁半,儿童与同伴之间的冲突行为只有最初的20%。这可能反映了儿童有效解决冲突的能力在不断提高,已开始用和平的方式,而非武力攻击解决冲突。

攻击行为的发展

(一)幼儿攻击行为的特点

我们首先来看幼儿期攻击行为的特点。谢弗对以往的实证研究进行总结后,认为幼儿攻击行为的特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散乱的、无目的地发脾气行为在幼儿期会消失,而且通常在4岁后很难再见到了。②3岁以上儿童对攻击的反击和由挫折引起的攻击行为明显增加。 ③攻击行为的引发者有很大的变化,在2-3岁时,儿童通常因为父母对他们施加权威以阻碍或限触他们时,由于挫折和愤怒而对父母表现出攻击性;稍大一些的孩子,主要是与兄弟姐妹或同伴发生冲突。④攻击的形式和原因也在发生变化。2-3岁的孩子攻击别人的主要原因是争夺玩具,攻击的方式多为咬人、踢打别人,攻击行为通常是工具性的;幼儿园大班的孩子的身体攻击行为减少,但是此后的“心理攻击”增多,如采用嘲弄、取笑、取外号等方式攻击别人,这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尤其明显。这个年龄的儿童一旦爆发身体的攻击行为,通常很激烈,并且有强烈的敌意。

(二)小学生攻击行为的特点

随着儿童能更熟练地、友善地处理纠纷,小学生的身体侵犯和其他形式的反社会行为明显减少。然而,小学生经常对直接的挑衅采取攻击行为,而且这种反应性攻击行为的意图常常是为了伤害挑衅者,因而会很猛烈。主要是因为小学生对他人意图的理解能力或者观点的采择能力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一旦识别他人的恶意与险恶动机,就会愤然反击,以惩罚挑衅者。很显然,随着年龄增加,他们理解的准确性也在提高。

儿童对他人意图线索的识别和解释,还与儿童已有的攻击习惯有关,高攻击性的儿童通常“误解”别人的意图。

(三)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特点

大量研究都发现,打架和敌意性攻击在青春期迅速上升,大约在13~15岁时处于高峰,此后迅速下降。然而,青少年犯罪则在青春期随年龄增长而增长,这似乎与攻击行为的下降相矛盾。这主要是因为虽然攻击行为的绝对数量在下降,然而他们反社会行为的程度却在增加,从而导致了他们的犯罪。青少年的攻击行为还有一个特殊表现,就是欺负弱小同伴和低年级儿童,如殴打、勒索他们。与一般意义上的攻击行为类似,欺负行为指有意地造成接受者身体或心理的伤害。但是,欺负行为也是有与攻击行为不同的三个特点:在未受激惹的情况下而有意采取攻击行为;欺负者与被欺负者的力量往往不均衡;这种欺负行为往往重复发生。

儿童早期的攻击性对青春期甚至成年期的攻击性都有较强的作用,而且男性的攻击行为尤其稳定。

PS:引用内容,读书笔记。


上一篇:美女21点

下一篇:生化狂潮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