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如何才能提高生育意愿?
最近17个部门印发了鼓励生育的指导意见,提出了20项具体政策,想借此从一定程度上解决生育问题。意见中的主要措施有四项,分别是在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方面提出了改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提高儿童健康服务质量、加强生殖健康服务、提高家庭婴幼儿照护能力等改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的核心在于加大孕期检查的覆盖面,减少生下来有缺陷或遗传病的婴儿的可能性。生下一个健康的婴儿,本身就对父母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如果生下的婴儿还先天不足,带有疾病,那无疑是雪上加霜。加大检查覆盖面能以有效预防或减少风险,给生养孩子减轻少许负担。提高儿童健康服务质量目的是降低儿童医疗负担。让儿科看病变容易。小孩子本身体质较弱,易患各种疾病,而目前一些医院儿科看病费用动辄几百上千,普通家庭难以承担。加强生殖健康服务目的是降低生育门槛(降低痛苦、降低难度)。包括推广无痛分娩,以及提高不孕不育防治能力。这也是让有生育意愿的人能够顺利生育。提高家庭婴幼儿照护能力主要是提供指导和相关知识,提高家庭照护能力。往后应该会发展许多托儿所之类的机构。我认为让年轻人想生、愿生才是关键,没有人生孩子,生了孩子之后的各项优惠政策就意义不大。若是能解决高房价、低薪资、工作时间长、生活时间短、看病南、上学难等问题,我想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应该会有所回升。提升生育率不可能一蹴而就,涉及多个方面,需要扎扎实实一步步改善我们的制度。
急需一篇总结十一五展望十二五的论文
回顾“十一五”所取得的成就
摘要: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十一五”的规划,并从政治建设方面,经济建设方面社会建设方面和文化建设方面回顾了“十一五”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这就要归结于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也对“十二五”做出了期望。
关键词:规划 成就 政治 经济 文化 社会
正文
一、十一五规划简介
“十一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为2006-2010年。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表决通过了关于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纲要的决议。
“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的五年,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五年,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战胜重重困难奋力前行的五年。走过五年,我们科学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步履更加坚定。
二、辉煌十一五
过去的五年,极不平凡,我们遭受并抵御了国际金融风暴的严峻挑战,经历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山洪泥石流以及南方雨雪冰冻、干旱、洪涝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国际盛事,隆重纪念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改革开放30周年……
这些都得益于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全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从而克服重重困难,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了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社会事业显著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政治建设方面
2008年,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国务院机构进行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六次改革。被社会各界形象地称为“大部制改革”的这次改革,着眼于推动科学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等方面迈出重要步伐。
“十一五”期间,转变政府职能仍然是深化改革的重点和关键。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确立了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目标。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明显增强。2008年的改革将国务院组成部门从28个调整为27个,虽然数量变化不大,但意义深远,“大部制改革”被誉为政府改革的新起点、新突破口。
2、经济建设方面
从2006年到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4%,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6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又保持了11.1%的增长。与此同时,节能减排也在稳步推进。与2005年相比,2009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9.66%和13.14%,“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提前半年实现。“十一五”前4年,全国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年均降幅为4.15%。这就是中国经济走过波澜起伏的5年交出的成绩单,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交出的考试卷。
“十一五”期间,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出台了许多类似的举措:全国24个省(区、市)开展了“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29个省(区、市)正逐步推开“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全面实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实现统一;增值税转型改革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开;个人所得税、消费税等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环境税、房地产税等改革的脚步声越来越响;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初步形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
3、社会建设方面
(1)统筹城乡发展
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等涉农税费的取消,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统筹城乡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是一项带有全局意义的重大体制攻坚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十一五”期间这项改革从单兵突进向综合配套改革、协同推进发展。5年中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持续推进,国务院已经批准设立了8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东部有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深圳经济特区,主要对加快开发开放,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全面改革探索;中部有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开展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试验;西部有成都市和重庆市,进行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题的综合配套改革;东北地区有沈阳经济区,对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进行重点探索。目前已初步形成东中西互动,多层次推进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格局。
(2)医疗卫生改革
为了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我国拉开了新一轮医改大幕。自2006年6月医改启动以来,医改方案经历了近3年的酝酿、讨论和修改。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公布。新医改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这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创新。
“十一五”期间,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中央累计安排专项资金558.4亿元,支持近5万个医疗卫生机构项目建设,其中县级医院近2000个,乡镇卫生院23000个,村卫生室20000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82个,精神卫生专业机构116个。900所城市三级医院与2200所县级医院建立对口支援和协作关系,并通过培养培训、对口支援、执业医师招聘等多种手段,改善基层服务条件,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3)统筹区域发展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从来没有像“十一五”时期这样精彩纷呈。2009年以来,国务院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高频率,先后将12个区域规划上升到国家层面。中国经济发展的版图在细化,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由南向北、从东到西,一个个被圈定,一步步在展开。“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区”已成中国经济三大引擎,沿海有串串明珠,西部有成渝、关中天水、北部湾三大重点经济区,中部有武汉、长株潭城市群,东北有长吉图、沈阳经济区……一时间东西呼应,南北互动,区域经济网络越编越密,协作形式越来越多。
“十一五”区域经济硕果累累,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加快,与全国经济增长的差距一步步在缩小。到2009年,中西部和东北的增速一举超过了东部,这是前所未有的。2009年,中部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为27.3%,比2005年提高5.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占22.1%,比2005年提高2.2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然走在东部的前面。
4、文化建设方面
第一,理论上有重大突破。比如,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提出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其作为保障民众文化权益、实现以人为本的重要途径。
第二,投资力度大大加强,在继续实施“村村通工程”、“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图书馆工程”等一些加强文化建设的重大工程同时,“十一五”期间,国家计委、广电总局、文化部联合实施了“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 “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 “农家书屋” 。此外还有公共文化场馆的免费开放、遗址保护工程、珍本善本保护、中华字库等等。
第三,投入和运行机制发生变化。在此之前,在公共文化领域,政府全权投入,地方参与很少。反观现在,一般采取中央与地方共同投入的模式,针对不同地区展开分类指导。另外,采取多种投入方式,政府提供引导性投入,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的参与积极性。
结束语
波谲云诡,跌宕起伏,艰苦卓绝,而又成就斐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十一五”都将是令人难以忘怀的5年。它为即将到来的“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怎样提高女性生育意愿?
如果每月给你发放500元育儿补贴,你会再生一个吗?我的答案是不会再生一个,因为500元太少了。提高生育意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降低生育成本。目前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他们之所以不想生孩子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生孩子的成本太高了,无论是从生育的过程还是以后的养育成本都是两个年轻人难以负担得起的。
所以说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不少年轻人为了不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不希望自己生育孩子完以后自己的生活变得一团糟糕,那么对于这部分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就会选择不生养孩子。
其次,加大生育优惠政策。可以对于生育孩子的家庭进行一定的税收减免和优惠,同时也可以对于那些想要生孩子的家庭进行一定的财政补助。
让这些家庭在生育的过程中尽可能的降低他们的成本,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也应该让企业不能够进行所谓的就业 歧视,对于一些年轻女性也应该做到同等对待,只有这样才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就业风气,不至于被某些企业所带坏,导致一部分年轻女性在就职的时候面临性别 歧视。
最后,降低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他们目前的生活压力过大,而且在上班的过程当中往往自己就变得非常累了,所以说对于他们来说,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谈恋爱和生孩子。
所以说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年轻人的生意远,要尽可能的降低他们的生活压力,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让年轻人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各国生育奖励政策
法律分析:法国是世界上第一个鼓励生育的国家,早在二战时期,政府就已经出台了鼓励生育政策:生育一个孩子,每月获177欧元直到孩子3岁;3年内生老二,老二每月获津贴600欧元直到6岁;生第三个孩子,老三每月获津贴900欧元直到18岁。 丹麦法律规定,孕妇从预产期前4周开始休假;产后有14周产假,这期间配偶享有2个星期的假期;在孩子出生14周后,夫妻双方还各有32周的“父母假”,可自由安排何时休假;夫妻双方能享有的带薪产假加起来最多可达52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三条 国家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妻,按照规定给予奖励。第二十四条 国家建立、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制度,促进计划生育。
如何看待各国鼓励生育政策
各个国家根据其具体国情与老龄化问题的具体表征及衍生的社会问题,在不违反各国自己法律的情况下所制定的生育政策【摘要】
如何看待各国鼓励生育政策【提问】
各个国家根据其具体国情与老龄化问题的具体表征及衍生的社会问题,在不违反各国自己法律的情况下所制定的生育政策【回答】
这个问题宏观上就是各国对自己国家的社会问题的处理【回答】
如果要具体到哪一国的生育政策如何看待,需要具体指明一下你想要问的是哪一个国家【回答】
中国【提问】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重大调整的主要原因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社会福利保障不完善,人口老龄化问题加重,社会养老负担过大,老人需要依靠子女养老,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主要是人口老龄化问题. “单独二胎”政策实施后将缓解人口结构性矛盾的长期影响,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调整劳动力人口的职业构成,可以有效延长人口红利【回答】
列举十一五期间重大科技成就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全国人民的翘首盼望与热切注视下,“嫦娥二号”冲破夜空成功发射,从而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二期拉开了序幕。那一瞬间,对于钱卫平和他的同事们来说,心中奔涌的不仅仅是欣慰与自豪,更多的是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为2007年“嫦娥一号”、2008年载人飞船以及如今“嫦娥二号”任务测控系统总设计师,钱卫平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在“十一五”期间的飞速发展。而这不过是近年来我国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的一个缩影。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国在“十一五”时期宏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总量跻身世界前三,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新型工业化道路引领中国工业实现新跨越,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持续改善。更令人惊喜的是,在收获这些成就的同时,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也取得积极进展,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90%以上的目标都实现了或者超额实现了。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经济依然取得高增长,非常不简单。”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评价说。
可以说,“十一五”的五年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夯实基础的时期,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
奋进的五年:在国际金融危机与自然灾害的双重挑战下,中国经济再次实现新跨越
让我们先看一组数字的对比——
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根据规划,“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目标确定为年均增长7.5%,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
此刻,回望“十一五”,虽然2010年尚未落幕,但前四年我国GDP已实现年均增长11.4%,比“十五”平均增速9.8%快了1.6个百分点,更比世界同期水平快8.2个百分点。而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又取得了11.1%的增长。专家预计,今年全年中国经济的增速应不低于9.5%,这意味着“十一五”期间经济年平均增速超过10%,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也将超额实现。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一高速增长是在国际金融危机造成世界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出现负增长以及国内一连串自然灾害的双重挑战下取得的。2008年,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而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西南大旱、舟曲泥石流、洪涝灾害等突如其来的严重自然灾害,也令经济运行一次次承受严峻的考验。从当年第四季度开始,中国经济迅速下滑,到2009年一季度,GDP增速一度跌至6.1%。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以及接连不断的各种重大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出台并实施了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从而使国民经济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增速逐季回升,全年实现8.7%的增幅,超额完成“保8”目标。在世界经济一片惨淡之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世界银行报告指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首要推动力量。”
“十一五”的五年,不仅仅是经济增长速度领先全球,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2009年,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的位次由2005年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8.5%,比2005年上升3.6个百分点。进入2010年,这一格局再次被重写:二季度中国GDP超过日本,从而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不仅如此,2009年,我国外汇储备和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4万亿美元和6.9万亿元,位居世界前列;在全世界500种工业产品中,220种产品我国产量世界第一,装备和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当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2072.7亿美元,是2005年的1.5倍,世界排位从2005年的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其中出口额从第三位上升到第一位。
面对挑战和考验,中国经济再次实现新的跨越,交出一份精彩的答卷。
提升的五年:节能减排力度前所未有,四大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有望全部实现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突飞猛进,但粗放式发展也带来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并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并明确规定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0%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20%、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10%。目标之具体、约束性之强在以往10个五年规划中不曾有过。这些指标不仅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内涵,也对增长的质量和方式有了硬性的规定,体现了政府对由量到质的科学发展模式的追求。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总结和介绍“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情况时表示,为实现“十一五”目标,我国在结构节能方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第二产业中,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十一五”前四年,我国共淘汰小火电机组6000多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8712万吨、炼钢产能6038万吨、水泥产能2.14亿吨。
对此,杨宜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十一五’各项任务中,节能减排应该是最难的。但是通过加强约束,这个目标也实现了,非常值得欣喜。”事实上,中国作为发展中的传统工业国家、“世界加工工厂”,一度消耗着世界上40%左右的煤炭、50%左右的水泥、60%左右的钢铁和70%左右的油气,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以上。尽管节能减排、治污降耗、淘汰落后已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五年内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20%”依然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为此,中央在此期间投资2000多亿元用于节能环保工程,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而这些投入只占全国节能环保总投资的10%至15%。
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十一五”前四年,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5%的基础上,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0.76%,累计实现节能量5.3亿吨标准煤。与此同时,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下降9.6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13.14%,为实现全国完成单位GDP能耗及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
从目前情况看,“四项指标中后三个到年底经过努力都能实现,但完成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还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解振华说。但他同时表示,“一定会努力完成节能减排目标”。
惠民的五年: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保障事业快速推进
回望“十一五”,人们不难发现,在不断推进的各项经济、社会与政治改革等方面,无不闪耀着“民生”二字。
“农村改革使广大农民普遍受益,基本公共服务改革也有重大突破。民生建设得到各级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十一五’也被誉为‘民生五年’。”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谈到“十一五”期间各项改革措施取得的成果时说。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经济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理念在“十一五”期间每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越来越充分地得以体现——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广大农民从此走上减负增收的致富之路;同年,中央财政拿出1859亿元投向困难群体。此后,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逐年递增,2008年突破万亿元,2010年更是超出1.6万亿元。与此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2008年起覆盖到了全国全部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此外,“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新医改方案惠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已覆盖全国92%以上的人口。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五年,也是政府惠民、利民政策不断发力、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五年。2006年到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760元增长到17175元,年均实际增长10.2%,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了0.6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3587元增长到5153元,年均实际增长8.3%,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了3个百分点。
如今,在各大中城市以及部分农村,汽车已经快步走进家庭,电脑、手机的普及率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娱乐的需求日益增长。数据表明,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从2006年的2333万辆,增加到2009年的4575万辆;移动电话用户从2006年末的4.6106亿户增加到2009年末的7.4721亿户,今年上半年更突破了8亿户。与此同时,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36.7%下降到2009年的36.5%,农村居民家庭由2005年的45.5%下降到41.0%。这一切都表明,广大人民群众在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生活质量也日益提高。
今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还需清醒地看到,尽管“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制约经济平稳运行的矛盾依然突出,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还存在许多结构性问题,资源环境约束逐渐加大,收入分配机制改革面临重重阻力。也正因为此,对于即将来到的“十二五”,我们充满着深切的期待,也怀有一份强烈的责任。
十一五期间的重大科技成就(五项)
7月6日至10日,我市组织相关部门和有关企业参加甘肃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成就展等五项活动取得实效。
一是七个项目入选甘肃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成果选编一书,占全省入选成果的4%,所选成果并在甘肃国际会展中心以实物、样品(模型)、图片、多媒体等形式综合展示。这五个项目分别是玉门拓璞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从二氧化碳萃取啤酒花残渣中分离提纯黄腐酚的工艺研究”、甘肃大禹公司“农业高效节水地下滴灌系统开发及关键技术研究”、酒泉奥凯公司“5HZD系列大型智能化环保节能果穗烘干仓储装备”、“大型低破碎揉搓式玉米种子脱粒加工装备”、酒泉敦煌种业百佳食品公司“洋葱脱水蔬菜加工技术研究”、酒泉金水源节能环保科技公司“节能环保型地暖高温水自动换热降温器”、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可再生能源发电系列实训装置”。这些新技术、新成果是对我市“十一五”重大科技成就的回顾与总结,也是激励酒泉科技迈向“十二五”的一项重要活动。
二是参加甘肃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研讨咨询会,酒泉科技局等单位聆听了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周济一行12位院士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报告,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进一步明确了认识,坚定了信心。
三是参加了省政府与中国工程院签订科技合作协议仪式,掌握了科技合作的动态和领域目标,提高了对建设创新型酒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抢抓机遇,开拓创新,顽强拼搏,努力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的高科技合作意识。
四是参加西北技术转移联盟科技项目推介会,我市敦煌种业百佳食品公司代表酒泉推介了技术转移项目,签约资金7000万元。
五是参加甘肃省“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推动中小企业发展”为主题的推介会,8户企业和科技局代表参加了会议、了解了科技金融工作的界定、发展、存在的问题,政府机构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和发展趋势等问题,参与企业掌握了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对接的新机制,掌握了社会资本积极参与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方法。(高新技术及产业化科)
对移动公司说的: 说我发垃圾短信 把我的手机短信停了 谁发了,证据呢 这也就算了,那我都签订了协议了。
你只要打电话到移动刷新客户端就可以了啊
有时发短信 不一定是非要通过手机的 可以看下翱 奔短信公司
翱 奔网络科技
中国第一网络短 信 群 发 公司 支持3大运营商的消息发送 有很多不一样的平台 满足您各种需求 需要的话 可以进站联系在线客服 我们平台是全国各地的短信都可以发送的
只要在百度搜翱 奔短信公司 就可以出来的
延迟退休政策有哪些
法律分析:2022年正式开始实施 ,直至2045年完成。我国应逐步延龄退休,建议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现行退休年龄是为,男性60周岁,女性50周岁。以最早实施时间2022年、现女55岁男60岁退休计算,目前女性年龄48岁、男性年龄53岁的将首批延退,小于这一年龄的人群都将逐渐过渡到延迟退休中。其实除了所有人员的延迟退休政策外,今年已将正、副处级的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延长至60岁自愿退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延迟退休政策有哪些
2022年正式开始实施 ,直至2045年完成。我国应逐步延龄退休,建议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现行退休年龄是为,男性60周岁,女性50周岁。以最早实施时间2022年、现女55岁男60岁退休计算,目前女性年龄48岁、男性年龄53岁的将首批延退,小于这一年龄的人群都将逐渐过渡到延迟退休中。其实除了所有人员的延迟退休政策外,今年已将正、副处级的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延长至60岁自愿退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祖国近些年的伟大成就有什么
"中国近年来的伟大成就:列举近两年来我国取得的成就。1、成功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十个中国骄傲。年7月23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我国自主研发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中国文昌发射场顺利升空,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中国近年来的伟大科技成就2020。2、北斗三号全球卫星系统建成北斗三号全球卫星系统由2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共30颗卫星组成。年6月23日,北斗三号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7月31日上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3、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年8月6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九号04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成功。4、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2021年祖国新成就。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中国十大骄傲。"
写出近年来祖国的5个成就
近年来祖国的5个成就有:蛟龙号探海、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发射、C919的成功、中国空间站的设立、单口径射电望远镜的建成。1、蛟龙号探海蛟龙号作为我国正在应用的唯一一艘深海载人潜水器,在探索深海中有重要作用。下潜深度是国家深海探索能力的象征,在世界科考作业型载人潜水器中,只有蛟龙号能达到7000米的工作深度。对于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蓝色国土的中国来讲,能否去深海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2、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发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简称墨子号),在酒泉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3、C919的成功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宣布2021年交付首架C919单通道客机。C919大型客机第二架机从山东东营胜利机场起飞,圆满完成转场飞行任务。4、中国空间站的设立中国空间站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中的一个空间站系统。最终目标是在低地轨道由中国大陆自主建设一个常驻的60至180吨级的大型空间站。来自17个国家的9个项目从42项申请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项目。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进入新阶段。5、单口径射电望远镜的建成作为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的建成将中国天文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更为深入的世界:它开创了建造巨型望远镜的新模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被认为能在未来10至20年内保持世界一流地位。随着索网诸多技术难题的不断攻克,形成了12项自主创新性的专利成果,其中发明专利7项,这些成果对我国索结构工程水平起到了巨大的提升作用。它将推动我国天线制造技术、微波电子技术、并联机器人、大跨度结构等高新技术的发展。
2023退休新政策
政策自2022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但延迟退休时间最低不能少于一年,另外,延迟退休遵循自愿原则,不存在强制性。目前我国现行职工退休年龄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如果从2022年起实施延迟退休年龄计算方法,每年延迟六个月,那时男性、女干部和女工人的退休年龄将分别是60.5岁、55.5岁和50.5岁。制定退休年龄为60岁,而如果在55岁想要提前退休的话,领取到的养老金就只有在60岁退休领取养老金的70%。一、退休的条件:1、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3、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二、退休的程序:1、申报人准备好身份证、户口本、照片及申报退休的相关材料;2、申请人向所在单位、申报,企业存在的去企业、失业人员去辖区就业局申报;3、企业、就业局向当地人社部门申报;4、合格后、档案转入当地社保局、社保局负责核定待遇;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2023年退休人员新政策
政策自2022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但延迟退休时间最低不能少于一年,另外,延迟退休遵循自愿原则,不存在强制性。目前我国现行职工退休年龄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如果从2022年起实施延迟退休年龄计算方法,每年延迟六个月,那时男性、女干部和女工人的退休年龄将分别是60.5岁、野扰55.5岁和50.5岁。制定退休年龄为亩袜60岁,而如果在55岁想要提前退休的话,领取到的养老金就只有在60岁退休领取养老金的70%。一、退休的条件:1、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3、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颂耐旦满10年;二、退休的程序:1、申报人准备好身份证、户口本、照片及申报退休的相关材料;2、申请人向所在单位、申报,企业存在的去企业、失业人员去辖区就业局申报;3、企业、就业局向当地人社部门申报;4、合格后、档案转入当地社保局、社保局亩袜负责核定待遇;
我国在个人收入分配中存在哪些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一、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推进,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基本建立,收入分配调节政策体系和调控机制基本形成,城乡居民总体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但是近几年来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悬殊,收入分配秩序混乱的问题也日趋突出,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
(一)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2004年,城镇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334, 比上年扩大1.24%;农村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369,比上年扩大0.12%。 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达到0.446,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按五等分法测算,2004年城镇最高收入户(占城镇家庭总户数的20%)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102元,最低收入户(占城镇家庭总户数的20%)只有3642元,两者收入之比为5.52∶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收入户为6931元,最低收入户为1007元,两者收入之比为6.88∶1。如果考虑财富占有因素,则收入差距更大。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在城乡、地区、行业、社会群体之间及其内部普遍存在,尤其是城乡、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更为突出。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42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936元,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3.2∶1,大大高于世界多数国家的水平。如果考虑城乡居民在住房、医疗、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差异,估计城乡居民真实的收入差距将扩大到6倍左右。从地区比较看,城镇居民的地区收入差距指数(地区收入最高与最低之比)为2.28,农村居民的地区收入差距指数为4.25。
(二)收入分配秩序比较混乱。
从机关事业单位看,各地、各单位在国家统一规定的工资政策之外,自行发放津补贴的问题比较普遍,补贴项目较多、规模较大、资金来源不规范。据调查,地方和单位自行发放的津补贴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约为50%左右,少数地方和单位高达80%以上。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外收入最高最低之比约10∶1。从国有企业看,一些企业改制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经营者“自卖自买”国企股权、不按规定评估或者低估国有资产价值、将国有资产低价出售给个人等侵犯国家权益的行为。一些国有企业职工工资分配透明度低,工资外收入管理失控。特别是一些垄断行业职工工资收入无序增长,与一般行业职工收入差距明显扩大。另外,有少数社会成员利用体制、政策和管理方面的漏洞,通过侵吞公有财产、偷税漏税、走私受贿、权钱交易、市场操纵以及制假贩假等方式牟取大量非法收入。
(三)社会贫困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目前,我国居民收入群体分布呈“金字塔形”,高收入者最少,中等收入者次之,中等偏下和低收入者占绝大多数。据测算,2000年我国城乡中低收入户占城乡居民家庭总户数的80%,其中,城镇居民中低收入户占29%,农村居民中低收入户占71%。近几年来,这一分布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另据统计,2003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达到800万人,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200万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仍有2900万人,如果再考虑部分困难企业职工,城乡贫困群体规模更大。
按照基尼系数等国际通行标准衡量,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处于较大区间,其中城乡收入差距尤为突出。从我国人口、幅员、改革开放以来群众生活普遍提高等具体情况,以及经济结构和体制转型的现实状况分析,目前总体收入差距仍在可承受或可控制的范围之内。但是,由于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尤其是分配秩序混乱、分配不公和贫困问题日益显现化,群众心理感受的收入分配矛盾更为突出,各方面反应较大,必须高度重视。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体制转轨、政策调整以及分配管理出现一些问题的综合反映。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领域存在问题的原因,概括起来,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国情决定并较长期存在的原因,比如历史、自然等条件影响下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别等。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经历较长历史时期。第二类是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客观必然性的原因,比如经济发展的阶段、经济体制和结构调整、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这些因素会造成社会成员利益分配关系变化,对居民收入分配影响比较大,但是在短期内难以避免。第三类是各种不合理因素,造成社会收入分配不公,比如制度不完善、政策规定不合理、政策执行不到位、分配监管不力。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领域,直接影响收入分配秩序,最容易引发群众不满情绪,需要尽快着力加以解决。
解决收入分配问题要着重把握以下原则:
(一)坚持从整体上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既要做大做好“蛋糕”又要分好“蛋糕”。
在发展经济,做大“蛋糕”时,就要从源头上考虑国民收入分配问题,优化经济结构,使之有利于低收入地区和群众能够在初次分配中提高收入。当前,最重要的是合理调整资源配置,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促进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提高农民和中西部地区人民的收入水平,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政府再分配使之增加收入。
(二)坚持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这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市场经济基本要求在分配制度上的体现。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初次分配的重点是建立和完善市场机会均等且公平竞争的机制,发挥市场竞争对提高效率的作用,使初次分配真正与劳动和贡献挂钩。再分配的重点是保障低收主群体的基本生活,加大对高收入的调节力度。
(三)坚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要坚持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防止两极分化。通过分配调节,逐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分配格局。要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充分扩大就业,增强中低收入者取得收入的能力。要在保护个人经济权益和合法收入的前提下,通过税收等手段调节过高收入,进行合理有效的再分配。
(四)坚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效率与公平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不断提高效率、增加社会财富,实现公平分配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反之,没有公平则影响效率,甚至就没有效率。公平分配不是平均分配,平均主义违背公平原则,在平均主义盛行的情况下就不会有什么效率;同样,社会收入差距过大,则会挫伤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也会影响效率,严重时会影响社会稳定,就更谈不上效率了。所以,效率和公平要密切结合,在初次分配领域要效率优先,但必须遵循规则公平;在再分配过程中,要强调公平。加强政府再分配功能,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再分配的透明度和有效性。注重社会公平,最重要的是给社会参与者平等的机会,实现就学、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
(五)坚持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
加强法制建设,在机制和制度上规范要素分配的原则和方式,遏制收入差距过分扩大。进一步加快垄断行业的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调整国家与垄断企业的收入分配关系,强化收入分配的产权约束,加强政府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调控指导。推进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建立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和管理机制,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政府效能。加强个人收入信息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税收征管,加大税收调节分配的力度。规范分配秩序,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坚决惩处偷税漏税、侵吞公有财产、权钱交易等各种非法行为。
(六)坚持突出重点,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缓解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矛盾。
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是一项系统工程,是难度很大的综合性工作。必须把抑制收入差距扩大与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结合起来,以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为重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区分轻重缓急,逐步化解社会收入分配的矛盾。当前,要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加强收入分配调节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为重点,并着重解决农民收入、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农村教育等突出问题。
三、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重点工作和政策措施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最突出的反映是在城乡差距扩大上。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千方百计地提高农民收入。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要求,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不断开拓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空间。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完善农村市场体系,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继续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进一步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建立和完善适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综合运用税收政策、财政补贴、金融政策等加强对“三农”的支持保护。在全部减免农业税以后,进一步实施对粮食生产直接补贴、集中产区主要粮食品种良种补贴、大型农机具购置和更新补贴等财政补贴政策,加快建立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补贴制度。加强宏观调控,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要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的力度。努力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农民增收途径。对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财政用于教育、卫生的支出要向农村倾斜。
(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中、西部地区人民的收入水平,是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重要任务。要按照中央的战略部署,大力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要在规划指导、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建设西部地区交通、能源、水利、生态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推进县际公路、农村饮水、农村能源、生态移民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西部尤其是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健全合作和互助机制,鼓励和支持地区间发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发达地区要采取对口支援、社会捐助等方式帮扶欠发达地区。
(三)改革垄断行业管理体制,加强对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监管。
继续推进电信、电力、民航、金融、铁道、邮政和公用事业等行业改革,实现行政性垄断行业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逐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构建垄断行业的有效竞争格局。结合垄断行业的改革和重组,完善国有资本出资人制度,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收入分配的产权约束。加快垄断行业内部用人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使垄断行业职工工资收入水平逐步与劳动力市场价格接轨。采取规范办法,将垄断收益的大部分收归国家财政,对留归企业的垄断收益,政府要严格监督管理。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强化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对工资增长的约束作用,改进工效挂钩的办法。完善对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外部监督机制,严格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者薪酬制度和职务消费,严肃查处违规发放津补贴行为。
(四)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增强税收调节分配的作用。
积极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适当提高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建立高收入者年度综合申报制度,强化对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管。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调整优化税率结构,体现对低收入者免税、对中等收入者轻税和对高收入者适度重税的原则,发挥其调节收入分配的独特作用。
改革企业所得税制度。按照公平税负和国民待遇原则,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统一税率,规范税前扣除项目,均衡内外资企业税收负担,促进企业公平竞争。
研究实施城镇建设税费改革,条件具备时对不动产征收统一规范的物业税(房地产税),相应取消有关收费。进一步完善消费税制度,将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征税范围。通过对存量资产和高档消费品征税,加大对个人收入的调节力度。
贯彻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在全面取消农业税后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大力推进依法治税,切实加强税收征管,坚决打击偷逃骗税犯罪活动,整顿税收秩序,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确保税收收入随着经济发展稳定增长,增强国家财政实力和转移支付能力,为政府实施收入再分配打牢物质基础,充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和调节分配的作用。
加强个人收入信息体系建设。税务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等要加快建立个人收入信息系统,金融部门要建设个人征信系统,并实现信息共享。加快建立准确可靠、抽样调查与全面统计相结合的居民收入分配统计制度,及时准确地掌握收入分配情况的变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五)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强化公共财政作用。
按照中央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地区积极性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职能和财政支出责任。加大对“三农”、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财政投入,尤其要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财力支持,构建有利于地区协调发展的财政支持体系。
调整和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鼓励有条件的省份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积极稳妥地推进“乡财县管”改革试点,减少政府财政管理层次,提高效率,保证县、乡财政正常性开支需要。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增加对中西部地区支持力度,重点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研究建立地方政府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确保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用于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着力解决县乡财政困难问题,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收入水平。
(六)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
按照国务院关于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的总体要求,清理整顿各地区和单位自行发放的津补贴,实行统一规范的津补贴发放办法。加强财政财务管理,切断各单位自行发放补贴的资金来源,杜绝此类问题发生。
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在保持职级工资制主体功能同时,归并简化基本工资结构,建立职务与职级相结合的基本工资制度。相应完善军队工资制度。改革部分行业监管机构岗位补贴制度,提高重要关键岗位和艰苦岗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在清理津补贴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实施地区附加津补贴办法,适当增加艰苦边远地区津补贴。统筹解决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待遇差距大的问题。
加快单位后勤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后勤服务市场化、社会化。清理取消各种不合理的实物分配,对合理的项目要结合工资改革实现货币化、货币补贴工资化。积极推进公务用车、通讯工具、公务接待等制度改革,切实加强管理,规范公务员职务消费。
(七)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坚决取缔各种非法收入。
清理整顿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坚决取消不合理、不合法的收费和基金项目。依法推行国有资源使用权招标、拍卖,进一步强化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征收管理。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完善征地程序,规范补偿办法,保障农民权益。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纳入财政专户管理。逐步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将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确保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进一步强化“收支两条线”管理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坚决取缔单位“小金库”,确保政府非税收入按照规定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防止隐瞒、截留、挤占、坐支、挪用政府非税收入。
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切实加强对项目审批的监管。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和政务公开制度,坚决制止和打击各种商业贿赂行为,切实防范权钱交易。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抓紧研究制定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清理废止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法规。
坚持不懈地加强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各执法部门要密切配合,依法严厉惩处贪污受贿、侵吞国有资产、偷税骗税、走私洗钱等等经济犯罪,坚决取缔各种非法收入。
(八)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特困群众救助工作。
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的要求,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发挥社会稳定器、安全网的作用,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措施。
要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制度作用。切实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深入研究和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
(九)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众最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突出问题。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作用。国企改革涉及减员时要尽可能经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安置好富余人员。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严格依法实施最低工资制度,规范劳动合同关系,落实社会保障和劳动保护措施,严禁随意拖欠农民工工资。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就业再就业的政策扶持,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服务职能,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全面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要全力实施好发展中、西部地区农村教育的一系列重点工程,确保2007年完成西部“两基”攻坚任务。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保障教师工资按时定规发放,保证学校正常运转,保障学校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对农村地区学生免收学杂费,并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补助。切实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对家庭贫困的大学生要采取奖学金、贷学金等措施给予扶持。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进一步深化城乡医疗卫生体系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医药机构分类管理,政府所属医院和社会非营利医院应成为主体,为广大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进一步控制药品价格,规范医疗检查标准,降低医药费用。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扩大农村合作医疗范围,加大财政投入,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服务农村,不断提高农民医疗服务水平。
努力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推进城镇建设领域税费制度改革,调整优化房地产开发结构,大力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建立健全廉租住房制度。政府在批租土地时要明确规定所建房子中经济适用的中小套型房子占比,加强建设期间的检查,并将这些房子纳入政府监督销售范围。积极探索用政府土地出让收入补助低收入群众购房的办法,使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者住房问题。
论述题 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或者说需要怎样的分配政策和方针?)
目前,我国在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着收入分配不公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一定时期内有其客观必然性。这是由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所决定的。
要协调个人收入分配问题一,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1)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共富是一个过程,要先富起来的带动后富的一起走向共同富裕。
(2)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允许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时承认收入在一定程度内的扩大。
(3)提出初次分配重效率,发挥市场作用,再次分配重公平,,加强政府调节。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于经济发展水平线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总体思路是,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水平在世界排名中刚刚脱离低收入进入下中等收入,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大力发展生产力还是第一位的任务。必须充分发挥分配的激励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基本要求是,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主要任务和措施:一是在个人收入分配上,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二是要加大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三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问题。。四是规范分配秩序。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保障领域中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
要高度重视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均GDP翻了两番多,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够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特征仍比较明显,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体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我国农村人口以大幅度下降,但仍有千万计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并与社会保障无缘。
解决的建议:
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切实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比如城镇和农村一体化低保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社会保障优惠和救济政策向西部地区倾斜;有组织地引导农民到发达地区就业、并予以基本社保待遇;导入国家社保一体制的机制,改变目前社保户籍的挂钩,不能转移的局面。
为什么要构建和谐社会怎么构建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解决矛盾,初期建设矛盾激增,各种社会问题涌现,从经济到每一个生活细节,加上国际环境的影响处处都需要协调,所以才需要构建和谐社会。
国家当然是理论与行动双行进,理论提供行动合理保障,行动则提高和加大管理协调机制在解决矛盾中的参与力度,国家主体本身也是积极参与,从舆论宣传到直接干预等等。
青少年主要是坚持以提高个人文化素质和其他个人素养为主,不参与各类不良行为,不加入不良集团等等
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在于为社会发展阶段中出现的不稳定因素除去根基,使发展顺利进行,提升发展速度,加大稳定力度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