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成别传的剧情
(徐茂公请罗成要破长蛇阵)徐茂公派王伯党,谢映登,任警司,铁子健带着徐和秦琼的书信去北平府请罗成。罗成和母亲编瞎话要去泰安神州降香保佑罗王爷平安。 (罗成认义父学会单枪破双抢)罗成带着六个随从和王伯党等四人一起上路。在客店遇到双枪将丁彦平,罗成认丁彦平为义父。 (罗成上山做元帅,指导打破长蛇阵)秦琼让罗成做几天元帅。山下杨林安排罗艺和十二家旗牌及中军杜叉史大奈做阵尾,丁彦平做阵胆,杨林自己做阵心,魏文通作蛇头,十二家太保作蛇肋,四十万人马日夜操练。一日罗成接到战书,派尚怀珠,丁天庆,黄田虎,李成龙下山给杜叉,史大奈送信,作内应,不让罗王爷发挥作用并放火烧粮库。派王君可翟让带五千人打阵头,尤通带金甲童环金城牛盖去阵尾。王伯党,谢映登,任警司,铁子健带八个夜行人去打十二根蛇肋。秦琼带五千人埋伏在瓦岗山下涂龙岗截杀逃往将士。一共派了三十六路人马,唯独没派单雄信。单雄信讨令,罗成让他做三十六路接应使。 罗成战败了丁彦平,因为没穿盔甲,丁彦平受伤逃跑。心里纳闷谁会破他的双枪。裴元庆下山来打杨林,杨林不敌他。罗士信弄到了指挥旗,长蛇阵被打散。杨林带着十二家太保逃跑,在涂龙岗遇到了秦琼。
罗成别传的介绍
《罗成别传》,动画评书,共10集,《隋唐英雄别传系列》之一,由评书大师田连元先生创作,曾在央视CCTV3《快乐驿站》播出。改编自田罗成假装没学会。饭后又让店小二用棉被把丁彦平的窗户盖上。丁彦平一觉睡到了下午才发现。店掌柜的学罗成孝敬,又用棉被把窗户盖上了,于是又耽误一天。罗成到了瓦岗山给哥哥们见礼,喝酒敬酒。宴上单雄信和罗成又有些拌嘴,罗成显摆只有他能打破长蛇阵。连元先生的评书《隋唐演义》。
评书的历史
评书的历史和发展 评书的南北两支派,都是明末清初柳敬亭传下来的。 柳敬亭在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随漕运总都蔡士英北,曾在北京说评书,而且收了王鸿兴为徒,因此在京师播下了种。 王鸿兴手下有何良臣、安良臣、邓光臣三徒弟,时人称为“三臣”,成为评书权威,且自立门户,后来北京的评书演员皆是这三个派传流下来的。 当年,说评书的这个门户,于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曾在掌仪司立案,有皇家颁发的龙票。 直至光绪年间,这件历史文物,才被评书界的一位后人所遗失。 早年,评书本是说唱相兼的玩艺,有如现代的西河大鼓、乐亭大鼓,说与唱相辅相成。 只因光绪年间听书的多为一班太监。 因此,被宫中慈僖所闻,传其入宫。 在禁地演唱诸多不便,遂改“评讲”,仅以桌凳各一,醒木一块,去掉弦鼓,用评话演说。 于是,说评书这种表演形式就被肯定下来了。 清代,民间说评书的,绝大多数是在街面的甬路两旁支棚立帐,摆上长板凳,围成长方形的场子,谓之“撂地”。 只有少数评书艺人才上茶馆献艺。 庚子事变(公元1900年)后,评书茶馆才畅兴起来,民初是评书茶馆的鼎盛时期。 开茶馆的初创“书座”,须通一个所谓“请事家”(即说书馆内的主持邀角者)来邀请评书演员。 照例由头一个演员给评书茶馆举行“开荒破台”仪式——祭周庄王、文昌帝君、柳敬亭之后,送给这位评书演员一个装有现金的“台封”才能开业。 在收入上按评书界的行规是“三七下帐”,说书的挣一元钱,个人只拿七角;开茶馆的拿三角。 开书头天和最末一天挣了钱“头尾不下帐”全归说书的。 每一位说书的演员,在一个书馆内只许说两个月,名为“一转”。 内城的评书茶馆都是白天说书,晚上卖清茶。 前三门以外的评书茶馆都是白天卖清茶,灯晚说书。 内、外城的评书茶馆,黑白天都说书的只有宣武大街路西”如云轩”、“森瑞轩”;磁器口虹桥“天有轩”和天桥“福海居”。 评书,演者仅一人,光说不唱,其道具不过醒木一块、手绢一块、折扇一把。 开书时先念一套赞词,多是赞以上三种道具,然后才转入正题。 所说的书目多是整本大套的长篇书目,每说完一小段便使“扣子”,用以抓住听众。 一般传统书目的内容,是以历史故事和武侠故事为主,有袍带书《三国》、《西汉》等;长枪书《精忠岳传》、《英烈》,等;短打书《水浒》、《七侠五义》等;神怪书《西游记》、《济公传》等之分。 小段的“片子活”以《聊斋》故事为题材的书目《崂山道士》、《梦狼》、《画皮》等。 50年代以后编演的新书有《林海雪原》、《烈火金刚》等长篇及许多中、短篇书目。 北京近代评书演员辈出。 如:清末民初的双厚坪(艺名双文兴),满族,北京人,说书路子宽,常以《水浒》、《精忠》为最精采的书目,当时被誉为“评书大王”,与谭鑫培、刘宝全合称“艺坛三绝”。 双厚坪的后人杨云清最擅说《济公传》和《水浒》。 群庆福,自清末至民国期间在评书界享名40年,以说“公案”书见长。 有“活黄天霸”的别称。 王杰魁,23岁即开始在北京说评书,专说《七侠五义》。 连阔如,满族人,抗战前,以说《东汉》成名。 解放后说《三国》、《水浒》,也获得好评。 80年代以来,天桥宣武书茶馆有连丽茹的评书《东汉》、《西汉》、蔡连贵的《隋唐》。 现在,天桥乐茶园有马增琨的评书《七侠五义》。
评书的来历是什么
评书简介 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的评书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说书品种,大约形成于清代初期。许多渠道的资料证明,评书虽然是口头讲说的表演形式,但其艺人来源却多为“唱曲”的转行。相传形成于北京的评书艺术,其第一代艺人王鸿兴,原来就是表演一种叫做“弦子书”的“说唱”艺人;至20世纪初叶,又有许多北方乡村表演“西河大鼓”和“东北大鼓”的“说唱”艺人进入城市后,纷纷改说评书。这是中国曲艺艺术在流变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评书,也叫评词,流行于华北、东北、西北一带。在江南则称为评话。它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人说书。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口头文学。战国时,诸子百家游说诸侯,经常旁征博引,用故事做比喻,后来形成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象“怒发冲冠”、“刻舟求剑”、“滥竽充数”等,实际上这就是早期的评书。在北京流行的评书,相传是明末清初江南说书艺人柳敬亭(1587~1668)来北京时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清代北京鼓曲艺人王鸿兴去江南献艺时,拜柳敬亭为师,回京后改说评书,并于雍正十三年(1735)在掌仪司立案授徒,流传到现在的。[编辑本段]评书历史 以说书者的说法:评书起源于东周时期,周庄公是评书的祖师爷。但这只是一个传说。 评书形式唐代出现了一种曲艺艺术和评书的表演方式相似,这种曲艺形式称为:“说话”。到宋代中兴时期。最初是说评佛教典集。在中国古典文学认为,“说话”这种表演的形式对明清小说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说话”发展到俗说后表演方式与“评书”是非常类似的。比如评书中的开场诗,说话称为“押座文”。也有“且听下回分解”一类用句。当然,这些都影响了明清的小说。 事实上如《三国演义》、《水浒传》最初都是说话的话本。《三国演义》话本为《全相平话三国志》;《水浒传》则为《醉翁谈录》。晚唐诗人李商隐有《骄儿》一诗写到:“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说明当时喜欢说话这门曲艺的百姓是非常多的。 说书人又叫搏君人,目的是为了搏君一笑,最喜欢讲述古代故事,百说不厌 研究“说话”,多数是从话本对明清的小说的影响加以研究。也有一些曲艺艺人写过专门的资料。很多证据表明“说话”类似于“评书”。但两者似乎没有任何确实的传承关系。 实际评书的创始人为明末清初的柳敬亭,最初只是说唱艺术的一部分,称为“弦子书”,他的老师莫后光提到说话理论是:“夫演义虽小技,其以辨性情,考方俗,形容万类,不与儒者异道。故取之欲其肆,中之欲其微,促而赴之欲其迅,舒而绎之欲其安,进而止之欲其留,整而归之欲其洁。非天下之精者,其孰与于斯矣!”。 北宋汴京人霍四究以“说三分”著名,“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说三分即讲三国故事。晚清光绪年间,评书传入皇宫中,因皇宫唱歌多有不便,于是改说唱为“评说”,于是评书的艺术形式便固定下来。 民国是评书中兴的时期,据记载:当时“撂地”说书人说《三国》,便万人空巷,把街道围得满满的。另外,评书与相声也有很大的渊源。尤其是单口相声和评书的“片子活”技巧几乎相同。有些相声的“段子”也来源于评书章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评书也得到了发展。尤其是广播和收音机的普及,给评书极大的生存空间。评书艺人又创作了许多新的段子,比如《林海雪原》、《平原枪声》,文革结束,评书艺人又创作了不少段子,甚至也说几段外国书,比如《珍珠港》(书名《太平洋大海战》),还制作了Flash评书《白眉大侠》,但并不特别受书迷欢迎。年轻人少之又少 现在,几乎每个广播电台都有评书专栏,部分电台更有专门的评书或故事频率。主要听众是老年人或出租车司机,评书仍很受听众的欢迎,其中原因除了本身评书喜闻乐见,还由于广播的局限。但一些评书演员担心评书会渐渐的消失,现在很难再看到年青的说书人了。评书特色 评书用北方语音为基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调的普通话语说演。中国华北和东北的大部分地区均见流行。因使用口头语言说演,所以在语言运用上,以第三人称的叙述和介绍为主。并在艺术上形成了一套自身独有的程式与规范。比如传统的表演程序一般是:先念一段“定场诗”,或说段小故事,然后进入正式表演。正式表演时,以叙述故事并讲评故事中的人情事理为主,如果介绍新出现的人物,就要说“开脸儿”,即将人物的来历、身份、相貌、性格等等特征作一描述或交代;讲述故事的场景,称作“摆砌末”;而如果赞美故事中人物的品德、相貌或风景名胜,又往往会念诵大段落对偶句式的骈体韵文,称作“赋赞”,富有音乐性和语言的美感;说演到紧要处或精彩处,常常又会使用“垛句”或曰“串口”,即使用排比重迭的句式以强化说演效果。在故事的说演上,为了吸引听众,把制造悬念,以及使用“关子”和“扣子”作为根本的结构手法。从而使其表演滔滔不绝、头头是道而又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表演者要做到这些很不容易,须具备多方面的素养,好比一首《西江月》词所说的那样:“世间生意甚多,惟有说书难习。评叙说表非容易,千言万语须记。一要声音洪亮,二要顿挫迟疾。装文装武我自己,好似一台大戏。” 评书的节目以长篇大书为主,所说演的内容多为历史朝代更迭及英雄征战和侠义故事。后来到了20世纪中叶也有篇幅较小的中篇书和适于晚会组台演出的短篇书,但长篇大书仍为其主流。 现在流传下来的传统评书,都具有民间口头文学的特征。它汇集了人民群众的智慧,既是历代评书艺人的心血结晶,也是群众性的艺术创作成果。它通过"册子"(一部书的详细提纲,也称"梁子")和口传心授方法流传下来。 不同流派、不同演员对一部书的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等,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尤其在"评议"方面,因人而异,具有很大的可变性。评书艺人既是演员又是作者,他们的表演过程,往往就是精心构思和不断创作的过程。这正是口头文学的特点。
我想了解隋唐历史请问可以选择什么书籍
不知道你是什么需要,我先推荐几本吧。 《中国历史大讲堂:隋唐史话》:乌廷玉先生著,内容很全,跟历史教科书差不多,如果想要和官方历史观保持一致的话建议看这一本。 《细说唐朝》:黎东方先生著,内容很散,但是很全很客观,强烈推荐,黎先生自民国开始讲历史,堪称中国讲史第一人,相比而言什么易中天袁腾飞统统玩去。 《唐史演义》:蔡东藩先生著,半文半白的形式,相当于把唐朝史书改写成三国演义那样的,但是更符合历史,文言有点功底的推荐看这一部,蔡先生同样是民国历史学大家,其功底是当代历史小说家无法比拟的。 《帝国的正午》:赫连勃勃大王著,此人人品姑且不论,文笔还是不错的,文字优美通俗易懂而且主观色彩不强,基础差点的建议看这一本。 不要听蛊惑去看什么百家讲坛和袁腾飞,内容不全,而且主观色彩太浓,真正好的历史书应该把事实列出来让读者自己理解,看那些东西学不到什么玩意的。
我想了解隋唐历史,可以选择什么书籍?
《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中的《唐纪》部分,即卷185至卷265。以上三部是唐史研究的最基础史料,唐史专业从事者必然要对达到精熟的掌握程度。如若想了解唐初史事,《隋书》中有不少相关内容要读,而要研究唐末,则《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又不可不读。如若有非常感兴趣的历史人物,可以读两唐书中的相关列传,及《通鉴》中与该人物有关的历史记载。个人觉得很有趣,可以去读读的一些书:薛爱华,《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部唐代奢侈品名录。作者薛爱华乃欧美汉学界一奇人,依靠其令人恐惧的语言功底,对唐代名物学有着相当精深的认识。此书分门别类地列出唐代境内的各种海外舶来品,从它们的来源讲到它们的用途和文化内涵,不仅内容详细缜密令人拍案叫绝,而且文笔极为清雅绚丽。2.于赓哲,《唐代疾病、医疗史初探》;唐朝人面临哪些疾病的威胁?唐朝政府和社会是如何面对疾病的?唐朝有社会医疗机制吗?疾病对唐朝社会、政治、军事又造成了哪些影响?这部书可以给你一个有趣的答案。此书是医疗社会史在中古领域的一次成功的尝试,也是唐代社会史领域的一部力作。3.王小甫,《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唐前期百年,三大势力在西域的纵横捭阖,翻云覆雨,尽在此书中。作者王小甫先生为研究习得了多种冷僻语言,故而此书引用大量稀见史料,论证严密。关于西域推及中亚地区,在七八世纪的动荡与变化,此书会给你很多与传统认知不一样的看法。4.李碧妍,《危机与重构: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这部书自去年出版后便洛阳纸贵,在安史之乱到代德之间这唐代历史变数最大的几十年内,藩镇问题是如何对国家体制产生巨大影响,唐朝廷又是如何利用藩镇一步步扭转和重构权力机制的?这部书通过对西北、华北、江南诸藩镇集团细致的个案研究,探究唐代藩镇问题以至整个国家统治力的重构,提出了许多具有颠覆性的新见解,十分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