铠甲雷达

时间:2024-07-09 03:38:04编辑:笔记君

铠甲雷达系统的基本介绍

20世纪80年代末,俄罗斯研制出最初的“铠甲”系统。1988年,最早的两个系统原型是在库尔斯克的一家工厂制造的。1989年2月,政府完成试验后,这个能在400公里以外侦察到航空器的系统就被作为苏联武装部队的标准装备进行部署。然而,1992年至1996年间,顿涅茨克的一家工厂利用乌克兰国防部的资金与同样位于顿涅茨克的乌克兰托帕兹公司密切合作,对该系统进行大幅度的现代化改造。与最初的系统不同,后来升级且如今被数字化的“铠甲”系统,其侦察范围增加了50%,达到600公里。

铠甲雷达系统

铠甲(Кольчуга)机动电子情报系统是苏联库尔斯克国防电子情报研究中心(Курском военном институте ГРУ СССР)和乌克兰黄玉无线电厂研制的(Topaz Radio Electronical)研制的车载机动式电子支援情报感测定位系统,需要注意的是铠甲系统不是雷达,它只是被动的接收所测目标的电子讯迹,以三角测量法确定目标的位置。铠甲系统至今只有两代,即1987年的铠甲系统(Кольчуга станция радиотехнической разведки)和2000年的铠甲-M系统(Кольчуга-М станция радиотехнической разведки),现在这两型均在服役中

铠甲雷达系统的特性

铠甲”雷达系统可以发现、跟踪并确定来自地面、水面和空中的目标。该雷达是一种被动无线电侦察自动系统,可以侦察纵深600公里、宽150公里范围内的情况,能够发现800公里以内的空中目标,是目前世界上同类系统中捕捉目标最远的装置。如果由一辆指挥车同时控制三部“铠甲”雷达,利用三角测量法,整套系统的探测距离将可延伸至1000公里。据介绍,“铠甲”不但可发现利用“隐形”技术制造的飞机(如美国的F—117A和B—2),还可确定目标的准确位置。

乌克兰的铠甲雷达有哪些先进之处

1、铠甲雷达是一种被动无线电侦察自动系统,可以侦察纵深600公里、宽150公里范围内的情况,能够发现800公里以内的空中目标,是目前世界上同类系统中捕捉目标最远的装置。
如果由一辆指挥车同时控制三部“铠甲”雷达,利用三角测量法,整套系统的探测距离将可延伸至1000公里。
理论上来讲,1台铠甲雷达,可以扑捉200万平方公里以内的空中目标。也就是说,中国这么大,五台铠甲雷达就够用了。

2、“铠甲”不但可发现利用“隐形”技术制造的飞机(如美国的F—117A和B—2),还可确定目标的准确位置。
可以侦查隐形战斗机。
3、铠甲系统本身不用发射雷达信号(不会暴露其所在的位置)就能侦察、分析及跟踪飞机(甚至是美国的隐形飞机)的无线电波。
也就是说,反辐射导弹对铠甲雷达是无效的。


俄罗斯铠甲S1与通古斯卡防空系统有何不同?

底盘不同,铠甲采用轮式底盘,通古斯卡采用履带式底盘,就越野和野战性能而言通古斯卡好一些,但是公路机动及行驶速度上采用轮式底盘的铠甲会更好一些,但是野战综合情况而言个人认为通古斯卡会好些,毕竟是履带式底盘。雷达系统方面“铠甲”可以同时发现并跟踪20个目标,既可在固定状态下,也可在行进中对其中4个目标实施打击。除巡航导弹、反雷达导弹、制导炸弹、各种有人和无人战机外,“铠甲-S1”还可打击地面和水中轻装甲目标以及有生力量。而通古斯卡装备的对空探测装置包括1RL-144M雷达系统、1A29M光学瞄准具等,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天线旁瓣对消技术、波束稳定技术和相参放大发射机等,具有优良的低空性能。跟踪雷达的测角、测距精度仅仅达到80年代水平。所以“铠甲”雷达性能方面会更好一些。武器系统方面“铠甲”防空系统由炮塔、炮塔控制系统、防空导弹、发射装置、操作和技术保障设备等构成。它配备地空导弹8至12枚,最大射程20公里,最大射高15公里;配备两门30毫米双管防空火炮,弹药基数750至1400发,最大射程4公里,最大射高3公里。两种武器相互补充,能够摧毁距离在20公里以内、高度在15公里以内、速度在1300米/秒以内的各种现代化空中攻击武器。“铠甲”可以在静止时或行进中开火,能够同时攻击4个目标,有效杀伤半径15公里。“通古斯卡”在炮塔两侧配备8枚9M311型防空导弹,导弹发射筒呈双排配置,可以单独俯仰操纵。9M311导弹长2.5米,弹径150毫米,全重42公斤,战斗部重9公斤,可打击飞行高度3500米以下、距离800m以内、速度在500米/秒以下的空中目标,导弹最大速度900米/秒,平均飞行速度可达600米/秒(1.7马赫),采用触发/近炸引信,平均杀伤率65%。该导弹采用无线电瞄准线指令制导,导弹发射后,炮长始终要将光学瞄准镜中的瞄准线对准目标,导弹飞行轨迹与瞄准线的偏差自动输入至计算机,发出导弹轨迹修正信号,跟踪雷达再将修正指令传送到导弹。导弹上装有激光/触发近炸引信。9M311导弹的设计很有特色,为两级式,一级助推级较粗,二级无动力,导弹发射后,助推器使导弹在很短的时间内飞至900米/秒的极速,然后抛掉助推器,二级弹体依靠动能飞向目标,通俗滴说,相当于一颗能够制导的大号炮弹。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大幅度降低导弹重量,二级导弹无动力无尾烟,很适合瞄准线制导的无干扰通视要求。该导弹属于两头冒尖的武器,优点大大的,缺点也同样明显,由于在一级弹体未抛掉之前不能做大过载机动,因此其有效杀伤区近界比常规单弹体导弹要大一倍左右,射程近界高达1500米,也就是说,“通古斯卡”上的导弹在1.5公里内无法打击目标,近端拦截只能交由机炮负责。武器方面个人认为都没有太多的经过实战考验,“通古斯卡”诞生以来从没参加过对空实战,仅参加过一次地面战争。1994年,俄罗斯军队打击车臣的战争日趋白热化,为了尽快赢得战争,12月30日,俄军对格罗兹尼发动了“新年战役”,北高加索军区第58集团军的摩步131旅刚刚装备了6辆“通古斯卡”,被两辆一组配属到三个摩步营担任机关炮“铁扫把”,用于清扫盘踞在高楼内的车臣叛军,但很可笑,在这次战斗刚一开始,6辆“通古斯卡”就被车臣的伏兵全部击毁。处女战被全歼后,至今“通古斯卡”尚未参加过任何战斗。9M311型导弹被改进型9M335导弹所取代,数量由8枚增加到12枚,导弹增大了助推器口径,达到90毫米,仪器舱和战斗部舱直径保持不变,仍为76毫米,离散杆战斗部的重量增加到20公斤。射高增加到8000米,射程由8公里增加到12公里。制导体制改为雷达或红外跟踪-雷达无线电指令传输,在90度扇面内可同时打击2个目标。该系统采用没有继续采用“通古斯卡”的2A38高速自动炮,使用了两门BMP-2步兵战车上的2A72型30毫米单管自动炮取而代之,可进行双向供弹,火炮重量比较轻,后坐力比较小,该炮对空性能较低,射速350发/分钟,只有2A38炮的三分之一,并非防空武器的最佳选择,这使得初期研制的“铠甲 S1”看上去更像是一套地空导弹系统。总结:“铠甲 S1”的研制初衷并非是为了取代“通古斯卡”,俄军总结1991年海湾战争苏制武器惨痛经验教训,发现北约部队对伊拉克的空中打击每出击3000架次才被防空火力击落1架,防空效率仅及越战的四分之一,但仍然对“通古斯卡”的野战防空能力抱有信心,认为其略加改进即可应付2000年以后的近距空中威胁。而“铠甲 S1”以后方固定阵地末端防卫作战为主,不装备陆军野战部队,要求系统重量轻,性能适中,造价相对低廉,对越野能力要求较低,但持续作战和多目标能力较强,战略机动性好,用于保卫重要的战略军事目标和工业目标(机场、军事基地、通信枢纽和经济设施)。

俄国的铠甲s1好还是通古斯卡好?他们各有什么优缺点?俄军装备的是哪种?

都不咋的,通古斯卡太老了,如果你一定要买弹炮合一的系统,还是买铠甲吧,其实那也是90年代的老东西用来骗钱的。顺便说一句,这类所谓的弹炮合一系统,其实30毫米机关炮根本发挥不了威力,不仅因为和导弹共架后火炮的水平转动和俯仰速度大大降低,到了极其悲剧的程度,而且毛子用的是三军通用的30毫米火炮,作为高射炮来说威力很差,射击速度更是远远不够。


世界上最具战斗力的防空系统

世界上最具战斗力的防空系统以色列是一个仅有900万人口、领土面积1.49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却同时对三个不同的方向进行军事打击,而且在30多年打赢了五次中东战争,堪称全球最小的超级大国。以色列是如何做到如此强势的呢?以色列是中东地区唯一一个自由民主制国家,1948年建国,以色列一直致力于科学和工程学的技术研发,以色列工业化程度较高,总体经济实力较强。以色列的科学家在遗传学、计算机科学、光学、工程学、以及其他技术产业上的贡献都相当杰出。以色列的研发产业中最知名的是其军事科技产业,在农业、物理学和医学上的研发也十分知名。除此之外,以色列也是中东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商业自由程度、新闻自由程度和整体人类发展指数最高的国家,以色列对于科学和科技的发展贡献相当大,以色列国防军最常见的武器是铁穹Iron Dome拦截系统。这是一个C-RAM(反火箭炮兵)导弹系统,使用Tamir拦截导弹执行其任务。这个系统对于保护以色列免受针对平民的最小的威胁(火箭、火炮、迫击炮)至关重要,仍然是世界上最具战斗力的现代防空系统。Tamir导弹的射程为70公里,专门用于摧毁短程火箭和炮弹。每套“铁穹”系统有6个发射台,每个发射台配备20枚小型导弹,能拦截射程5公里至70公里的火箭弹以及迫击炮弹。“铁穹”系统采用“塔米尔”拦截弹,该弹采用成本较低的主动射频导引;弹长3米,直径160毫米,重90千克。该弹的特点是加速和高速性能很好,所以导引头外有锥形保护罩隔离气动热,接近目标后才会解除。铁穹防空系统的EL/M–2084多任务雷达,也叫“黄金穹顶”,它是一型多任务雷达即是“铁穹”的搜索雷达,又是制导雷达,具备探测100公里外探测到120毫米迫击炮炮弹大小的高速飞行物体的能力,可同时跟踪、处理200发/分钟的目标能力,它的性能很强。

通古斯卡在现在的防空体系中还有作用吗,有铠甲S1不就行了吗

“铠甲 S1”防空系统的研制初衷并非是为了取代“通古斯卡”系统,俄军总结1991年海湾战争苏制武器惨痛经验教训,发现北约部队对伊拉克的空中打击每出击3000架次才被防空火力击落1架,防空效率仅及越战的四分之一,但仍然对“通古斯卡”的野战防空能力抱有信心,认为其略加改进即可应付2000年以后的近距空中威胁。而“铠甲 S1”以后方固定阵地末端防卫作战为主,不装备陆军野战部队,要求系统重量轻,性能适中,造价相对低廉,对越野能力要求较低,但持续作战和多目标能力较强,战略机动性好,用于保卫重要的战略军事目标和工业目标(机场、军事基地、通信枢纽和经济设施)。


俄罗斯铠甲-S1防空系统的装备武器

铠甲”S1/SA-22B可以说是一种改装自“通古斯卡”防空导弹系统的防空导弹系统。“铠甲”S1的外形更像“通古斯卡”系统,而不象“铠甲”基准型系统。底盘和“通古斯卡”的底盘非常相似,炮塔实际上一样,区别只是“通古斯卡”炮塔的前部安装的是跟踪雷达,而“铠甲”S1是一套带有天线整流罩的光电装置,用于导弹制导。“铠甲”S1安装2A38M 30毫米自行防空炮和高速9M311M导弹。9M311M导弹发动机有两级,能在短时间里使导弹加速,从而对直升机等快速运动目标实施攻击。与早期9M311导弹相比,9M311M导弹速度可达1100米/秒。“铠甲”S1配备12枚导弹,1个热成像系统,1个光学跟踪器,1个目标截获雷达系统。虽然铠甲可以象“通古斯卡”安装在履带式底盘上,但在市场上行销时主要采用轮式机动配置。采用轮式配置可以使费用更低也更容易维护,其在低级公路上的速度可达90公里。

上一篇:ncaa断腿

下一篇:坎贝拉危险狩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