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仕均

时间:2024-07-05 18:19:48编辑:笔记君

关于邓仕均的作文

  邓仕均所在部队“老五团”是一支具有光荣历史的英雄部队,曾参加过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等。抗战时期,当地老百姓曾有歌谣:“北有老三团,南有老五团。杀敌显威力,鬼子胆心寒。”
1938年,日军以3万余人的兵力,分9路围攻晋察冀边区,分区学兵营受敌人压迫后退,邓仕均所在的连队奉命驰援,与据守在南坡村的敌人形成对峙,上级命令当晚一定要拿下南坡村。然而,南坡村高地附近地势险要,日军封锁了道路,难以接近。连长主张连夜迂回25公里发动进攻,任排长的邓仕均则主张攀援悬崖陡壁发起突袭,并自告奋勇带领全排在前面开路。连长经过一番考虑,采纳了他的意见。当晚,据守山头的敌人依仗险要地形,放松了警戒。邓仕均率部成功攀上悬崖,随着一阵猛烈的手榴弹爆炸声和枪声,敌人一个小队全部被歼。第二天拂晓,八路军主力部队顺利发起进攻,消灭了300多名日军。
1943年秋,邓仕均负伤住在花木后方医院。一次敌人“扫荡”时,正在发着疟疾的邓仕均掉了队。日军发现了他的踪迹,妄图活捉他,开始了满山遍野的搜查。这时,正带领乡亲们转移的妇救会长戎冠秀发现了他,“啊!是自己人,快!跟我来吧!”
戎冠秀搀扶着邓仕均向半山腰的一个山洞爬去。可是洞口距地面有七八尺高,身染重病浑身无力的邓仕均怎么也爬不上去。关键时刻,戎冠秀蹲下身子,让邓仕均踩在自己的肩上,顺势把他顶进了山洞。
在戎冠秀的精心照料下,邓仕均终于恢复了健康,重返前线时,他对着戎冠秀扑通跪下,连声喊着“娘,娘!”戎冠秀则含着眼泪说:“咱八路军不兴这个,你负了伤,我侍候你是应该的。”
1944年2月10日,晋察冀边区第一届群英会在河北省阜平县北崖村召开,戎冠秀由于积极拥军获“北岳区拥军模范”称号,邓仕均也因作战勇敢获“晋察冀边区子弟兵战斗英雄”称号。
大会最后一天,戎冠秀走上讲台,讲述自己抢救八路军伤员的故事。见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救命恩人,邓仕均快步走到戎冠秀面前,紧紧抓住她的手说:“大娘,您还记得我吗?我就是您救的那个八路军啊!”戎冠秀笑呵呵地说:“你们都是我的亲人,不过你是谁,我还真是不记得了!”“大娘,我叫邓仕均,没有您的救护,我一定活不到今天!谢谢您……”
当时,晋察冀军区专职摄影记者叶曼之让他们站在一起,用照片记录下了这个感人的瞬间。聂荣臻看到这张照片后,欣然为其作了“光辉永存”的题词。这张著名的《晋察冀三英雄》,即邓仕均、戎冠秀、李勇的合影照,发表在晋察冀画报1944年第5期封面上,成为叶曼之的传世名作。
会后,邓仕均亲自把戎冠秀扶上骡子,送了一程又一程。返回部队后,他还给戎冠秀写了一封信:“您是子弟兵伟大的母亲,我愿将我的枪端得平平的,瞄得准准的,去射击万恶的敌人,保卫您,保卫我们的晋察冀。”
1950年,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大会在北京召开,邓仕均和戎冠秀再次相逢,戎冠秀抚摸着邓仕均身上的伤疤,问长问短。邓仕均更是把戎冠秀当作了自己的母亲,见了面总有说不完的话。会议期间,他们还幸福地同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合了影。
1959年10 月1日,戎冠秀赴京参加国庆10周年观礼时,听到了邓仕均牺牲在朝鲜战场的噩耗。闻知这一消息,戎冠秀两腿发软,哭着说:“他为革命贡献了一切,多好的同志啊!”
如今,在武警指挥学院卫士广场一隅,矗立着一座根据邓仕均和戎冠秀当年的合影创作的人像雕塑,他们之间鱼水深情的感人故事也成为武警指挥学院对学员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鲜活教材。 1950年3月,邓仕均所在的六十三军一八七师五五九团进驻陕西旬邑县马栏镇,主要任务是开荒种地,这期间,由于没有战事,部队暂时安定下来。
自1932年参加红军离开家乡后,邓仕均从未忘记自己的父母和兄妹。1950年4月,邓仕均试着给千里之外的父亲邓元高写了封信,由于当时全国刚刚解放,邮路还不十分畅通,这封信辗转了数月才到达苍溪。
突然收到邓仕均的来信,全家人欣喜若狂。18年来,亲人们一直不知他的下落,以为他早就牺牲了。谁知他不但活着,而且还当了团长,邓家顿时热闹起来,乡亲们纷纷前来串门道喜,邓元高夫妇更是激动万分,一连几个晚上睡不着觉。
邓元高决定,立即启程前往陕西看望儿子。
俗话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那时的四川还没有铁路,虽然川陕公路已全线开通,可邓元高家里穷得丁当响,什么交通工具都乘不起。然而,再大的困难也挡不住他去寻儿的决心。
1950年9月中旬,50多岁的邓元高携侄儿邓仕瑶出发了,他们每人背了一个竹背篼,内装几双草鞋以及盘缠、口粮和做竹席的工具,还背了许多竹子劈成的篾条。叔侄俩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一步步开始了艰难的寻亲之路。
一路上,叔侄俩风餐露宿,夜以继日,饿了就吃点儿干粮,渴了就喝点儿泉水,困了就倒在路边睡。后来干粮吃完了,盘缠也花光了,他们就一边走一边编竹席,卖了换钱,再后来,没有篾条可编了,干脆就讨饭吃。
邓元高逢人就讲:我儿子是红军,是解放军,驻扎在陕西旬邑县马栏镇,我们已经18年没有见面了,我就是去找儿子的。这一招还真灵,许多好心人主动接济帮助他们,给他们饭吃,给他们水喝,有的人还让他们借宿。
整整18天,邓元高草鞋穿破了好多双,脚上被磨出无数个血泡,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硬是从苍溪走到了西安。
到达西安后,叔侄俩打听到六十三军驻在三原县城,顾不上休息,又迈开双腿星夜兼程,两天走了近70公里路,终于抵达了三原,找到了部队驻地。
时任六十三军军长傅崇碧听了邓元高的讲述,大为感动,当即电话通知了邓仕均,并派车把叔侄俩送到邓仕均所部的驻地旬邑县马栏镇。
当看见衣着破烂、满脸黝黑、一身疲惫且像个叫花子似的父亲时,邓仕均这个在敌人和困难面前从不低头的钢铁硬汉,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他“扑通”跪下给父亲磕了几个头,父子俩抱在一起失声痛哭。此情此景,深深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都落下了激动的眼泪。
邓仕均叫来妻子苑秀珍也给父亲磕了头,又抱起儿子邓其平,说:“这就是您的孙子。”邓元高立即抱起孙子,开心地大笑起来。邓仕均让父亲洗了澡,理了发,又给他买了好几身新衣服,带着父亲逛了旬邑县城,照了许多像。又带他到部队各个单位和部队种的地里去参观。邓元高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很新鲜,他做梦也没想到,这一生还能见到儿子,儿子还当了官。他逢人便说:“我儿子是团长!我儿子是团长!”
团聚的日子是快乐的。邓元高天天抱着宝贝孙子,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儿时的邓其平既顽皮,又可爱。每当爷爷亲他哄他,他总是用小手不停地摸爷爷的两撇八字胡:“爷爷你有胡胡,我没胡胡,你上火车给我买个胡胡来。”逗得大家哄堂大笑。
邓元高千里寻子的消息传开后,邓仕均的许多领导和战友,甚至许多战士、家属都来看望老人,还把邓元高的事迹当作活生生的政治教材,编成小报、节目广泛宣传。甚至还巡回展览他穿过的草鞋、破衣服以及走路用过的棍子,以此激发广大战士的阶级感情。
虽然在部队只有短短十几天,但这却是邓元高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由于部队接到入朝作战的命令,邓元高不得不含泪和儿子、儿媳及孙子告别。
临行那天,邓元高和侄儿骑在马上,邓仕均及妻子前往送行,邓仕均再三叮嘱父亲保重身体,称抗美援朝胜利了就回家乡。邓元高则老泪纵横,依依不舍,把宝贝孙子抱着亲了又亲……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去却是父子的诀别。 1951年下半年,许多部队家属都和朝鲜战场上的亲人联系上了,唯独苑秀珍没有丈夫邓仕均的任何消息。不久她发现周围的战友、家属见了她话都少了,有的人看到她则悄悄躲开了,难道丈夫又负伤了?为啥人们都躲着自己?苑秀珍不由得产生了怀疑,直到兵团留守处的领导找她谈了话,她才知道丈夫已经牺牲在朝鲜战场上了。
丈夫牺牲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苑秀珍忍不住失声痛哭,一想到自己才24岁,上有两个家庭的老人,下有一对年幼的子女,她顿时陷入无边的悲伤和无助中,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每天都以泪洗面……
苑秀珍是河北省满城县大楼村人,8岁就当了人家的童养媳。1946年,解放军三纵七旅十九团一营驻扎在大楼村,营长邓仕均经常帮助老百姓扫院子、挑水、拾柴、种地,和乡亲们拉家常说笑。他开朗亲切,谁家娶媳妇他还和村里人一起闹洞房,全村老少都非常喜欢他。只要听到他的马蹄声,全村人都要跑出来迎接他。
那时满城一带已属解放区,解除了封建婚约的苑秀珍参加了妇救会,斗地主、做军鞋、搞宣传,样样都跑在前面。村长冉进勇见邓仕均还单身一人,便热心做媒,把苑秀珍介绍给了邓仕均。经过一段时间交往,1947年初,20岁的苑秀珍与32岁的邓仕均喜结良缘。
婚后,苑秀珍随丈夫到了部队,邓仕均帮助她学文化,教她看书读报、写家信,又介绍她入了党。1948年4月12日,苑秀珍在河北唐县李家庄生下了儿子,那时邓仕均正在前线打仗,4个月后才回到后方见到了宝贝儿子。他说:“我们苍溪有个地方叫岐坪,就给儿子取名邓其平吧。”
此后,苑秀珍又跟随丈夫解放太原,西渡黄河,进军大西北,千里追击马匪,一路从山西、陕西转战甘肃、宁夏。她怀抱着儿子,部队打到哪儿她就跟到哪里。
1950年3月,已升任团长的邓仕均率五五九团进驻陕西省旬邑县马兰镇,夫妻俩总算有了个安定的家,住在部队驻地的两间窑洞里。
1950年11月中旬,部队准备开赴朝鲜前线。离开驻地时,苑秀珍抱着儿子,挺着已怀孕9个多月的大肚子,送别即将出征的丈夫,她多么希望丈夫留在自己身边啊!但军人的天职就是保家卫国,看着骑在马上的丈夫,苑秀珍依依不舍地再三嘱咐,一直目送马队越走越远,她和儿子还在招手。
谁知这一走却是生离死别,她永远失去了心爱的丈夫。
1950年12月31日晚,苑秀珍在三原生下了女儿。得知女儿出生的消息后,尚在曲阜整编的邓仕均欣喜若狂,他说:“这是老天赏赐给我最好的礼物,如今真是儿女双全啊!”给宝贝女儿起个什么名字呢?邓仕均想起家乡的女孩总爱带个“菊”字,“对,女儿就叫邓菊平吧!”但他始终没有见过女儿一次,给自己和女儿都留下了终生的遗憾……
1951年10月,闻知丈夫牺牲的消息后,苑秀珍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她要亲赴朝鲜前线寻找丈夫,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她要看一看和丈夫并肩战斗的战友们。
当时,领导和战友们都不同意,因为朝鲜战事正激烈,很危险,但苑秀珍的态度十分坚决:“去,一定要去!”
由于邓仕均是全军闻名的特等战斗英雄,又是老红军、老八路,最后经志愿军司令部和十九兵团领导批准,同意了苑秀珍入朝的请求。
这年深秋,苑秀珍带着3岁的儿子从三原乘火车经西安转车,回到阔别将近5年的家乡大楼村,她决定把儿子放到姥姥身边,孑身入朝。
回到家乡,苑秀珍强装欢笑,不敢把噩耗告诉两个老人,怕他们承受不住这个打击。晚上,她和妹妹睡在一个屋里,这才把丈夫牺牲的消息告诉了妹妹,姐妹俩悄悄地抱头痛哭,生怕惊动了隔壁的父母亲。
第二天,苑秀珍把欲去朝鲜的事告诉了母亲,但母亲却不同意,担心那里太危险。于是,苑秀珍编造了一个谎话,说:“仕均在朝鲜负伤了,我要去看望他。”苑秀珍跪在地上,抱着母亲放声大哭,母亲爱女心切,只好答应了她的要求。
这年冬天,在上级安排下,苑秀珍怀着对丈夫的无限热爱和深切思念,毅然踏上了朝鲜的土地。
在朝鲜的日子里,兵团首长,军师领导先后接见了苑秀珍,向她介绍了邓仕均牺牲的经过,介绍了部队抢遗体的过程,领导们一再鼓励她要坚强,要抚育好子女。许多朝鲜老百姓听说她丈夫在前线英勇牺牲了,都相约一起来安慰她、帮助她、照顾她。苑秀珍说:“仕均是为保家卫国牺牲的,我要抚育好两个孩子,让他们继承父亲的遗志。”苑秀珍在朝鲜待了近一个月,才回到国内。 2012年,曾任邓仕均警卫员的陈明月含泪回忆了邓仕均牺牲的经过:
1951年2月17日,正值农历大年十二,部队悄悄地渡过了鸭绿江。
第二天,军长傅崇碧命令师长、团长乘汽车到前边勘察地形,接受战斗任务。那时志愿军除了军长乘小车外,每个师乘一辆大卡车,师长、团长坐在一辆卡车上,邓团长乘第三辆车。
当时,敌人的飞机整天在空中盘旋,发现我军目标就狂轰滥炸。加之朝鲜多是山地,道路窄、弯道多,司机道路不熟。汽车爬上一个大坡到了山顶,突遇一个死弯,司机反应不及,失去控制的卡车坠下山沟,连翻了三个滚,车上的人当场牺牲两个,邓团长和我负了伤。
邓团长因此留在后方养伤。但他一直惦记着部队,几次要求重返部队,但都因伤势未愈不能成行。
五次战役打响后,邓团长听说五五九团打得不好,心急火燎,加之上级已准备提他任一八九师副师长。他担心到了师里后,参战的机会就少了。因此,他不顾自己的伤情,立即带着我往南寻找部队。走不动时,我劝他休息他也不肯,说:哪有那么多事!一打仗什么病都没了!
19日傍晚,师长命令邓团长甩开当面之敌,继续向敌人纵深迂回前进,邓团长立刻带着一、二营大胆向敌人纵深勇猛穿插,他带着警卫员和司号长始终走在最前面,位置比尖刀排还靠前。
时隔不久,一个多团的美军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下,轮番向五五九团进攻。邓团长带领全团击退了敌人团营规模的6次冲锋,歼灭敌人200多名。后接到师部命令,全团坚守到夜里12点,然后分批撤出阵地。
就在我们通过一个峡路口时,遭到了敌人炮火的猛烈阻击,其中一发炮弹击中了邓团长,他喊着:“明月、明月,我挂花了!”我立即跑到团长身边,看到邓团长左大腿被弹片击中了,鲜血直流,我马上从皮包里取出两个急救包,准备给他包扎。就在这时,敌人又一阵炮弹打过来,其中一发落地爆炸,飞起来的弹片击中了邓团长的头部,他当场牺牲,年仅35岁。时间是1951年5月20日晚9点左右。
我赶紧找人找担架,路上碰到了从前线撤回来的刘波政委,我悄悄向他报告,七〇一(邓团长的代号)牺牲了。刘政委心情十分沉重,立刻命令组织股长、保卫股长和我抬回邓团长遗体,如果条件不允许,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暂时掩埋,但要做好记号。
我们迅速返回邓团长牺牲的地方,找到老百姓一块门板,轮流抬着邓团长的遗体来到一片开阔地。这里离洪川江不远,因洪川江水深浪急,抬着遗体很难过江,于是决定就地掩埋。
我们在附近找到一个干河沟,把遗体放在门板上,我把随身带的一块方雨布盖在邓团长身上,三个人用河沟两边的土将他埋了。遗体是头朝北脚向南,我又用小铁锹在旁边的小树上削掉一块树皮作为记号。
过了洪川江已是21日早晨,我看到了师长徐信就站在江边,他一脸怒气,令两个战士把我架过去。我当时满脸都是土和血,左边背的一只驳壳枪被打断,腰间插着邓团长的防身小手枪也被炸坏了。
我向师长报告了邓团长牺牲的经过,师长问:“你负伤了没有?”我回答:“不知道。”我知道师长问的意思,因为警卫员的职责就是保护好首长,做到首长在警卫员在,首长亡警卫员亡。师长又说:“邓团长牺牲了,你怎么回来了?”说罢,师长命令我向后转,我以为要枪毙我,于是转过身闭上眼睛等着,可是好久也没听到枪响。原来,师长看到了我背着的邓团长的望远镜,两个镜头都被炸没了,师长顿时明白了,于是他挥手让我走了。
当天黄昏,我又接到立即赶到师部的通知。
徐信师长亲自布置任务,说是毛主席下了命令:一定把邓仕均的遗体抢回来!师长说:“抢不回来要你们的脑袋。”
师长问我:“给你200个人行不行?”我答道:“人不能太多,30多个人就够了。人多目标太大,反而更危险。”师长说:“我就给你30个人,全军的火炮支援你们。”
我身背一部步话机,带着一个排,在全军炮火的掩护下,于21日晚上10 点多又重新渡过洪川江。我们大约行进了五六公里,爬过一个山坡、一座山头,前面就是那片开阔地,大约就是掩埋邓团长遗体的位置。谁知一看,这里到处是敌人的坦克,所有的大灯都亮着,一片灯火通明,根本无法下手。
我来回走了三趟,想靠近那片开阔地,但都没有成功。万般无奈之下,我只好用步话机向师长报告了情况,师长叫我们在原地待命,我们30多人整整等了两个多小时,师长这才命令我们撤回去。
渡过洪川江,这时天已接近黎明,我看到徐信师长就站在江边靠西的位置,傅崇碧军长站在稍靠东边一点的位置,他们都是一整夜亲自指挥这次行动,一直在等我们安全返回。师长对我讲,为什么让你们在原地呆了那么长时间,因为抢回邓仕均的遗体是毛主席的命令,让你们撤回来也得请示毛主席同意……


邓仕均的人物生平

邓仕均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战斗英雄。又名邓世军,1916年生,1932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193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团长等职。经历二万五千里长征,参加过腊子口、山城堡、平型关、保北等100余次战役战斗。作战机智果敢,英勇顽强,12次负伤,9次立功,获“战斗英雄”、“生产模范”、“工作模范”等称号。 1940年8月,任八路军晋察冀边区部队第5团第1连连长时,在攻占山西省娘子关磨河滩车站战斗中,乘雨夜率全连向据险筑垒、数倍于己的日本军队发起攻击,一举冲上磨河滩车站。增援日军在铁甲车和大炮配合下,向第1连发起强大攻势。时值山洪暴发,河水陡涨,处于敌众我寡,三面受敌一面临水的危险境地。他临危不惧,忍受伤痛,坚持指挥全连与敌激战5个小时,打退日军10余次进攻,毙伤敌200余人,涉水突出重围。战后,晋察冀边区授予他“特等战斗英雄”称号,所在连获“磨河滩英雄连”称号。1943年9月,在北岳沟反“扫荡”战斗中,日军2000余人向刚刚转移到北岳沟的第5团发起突然袭击。第1连奉命掩护团主力转移,他指挥全连先敌抢占制高点,连续打退日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的7次冲锋,坚守阵地一昼夜,毙伤日军70余人,圆满完成掩护团主力安全转移的任务。同年,在甘石沟反“扫荡”战斗中,率全连同日军1500人激战,毙敌30余人,冲破日军合围。1944年2月,出席晋察冀边区战斗英雄战斗模范大会,被授予“晋察冀边区子弟兵战斗英雄”称号,获一等战斗英雄奖章。1951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团长。5月,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中,奉命率部向敌军阵地纵深穿插,于洪川江南岸凤尾山击退敌“联合团军”4个营兵力的多次反扑,歼敌200多人。完成任务后奉命转移,在强行通过炮火封锁地带时英勇牺牲,时年35岁。 邓仕均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阵亡的20名团长之一,遗体常年安葬在韩国洪川江畔。战后,十九兵团为邓仕均召开了追悼大会,兵团司令员杨得志亲自致悼词。

姓邓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姓邓的历史名人有:邓晨、邓禹、邓艾、邓芝、邓攸、邓石如、邓牧等等。
1、邓晨
邓晨,刘秀的姐夫,西汉末从刘秀起兵,东汉初被封为房子侯,历任中山、汝南太守。
2、邓禹
邓禹,东汉名将,跟从光武帝刘秀破王匡、刘均等军,名震关西。天下平定,功勋显赫,封高密侯
3、邓艾
邓艾,三国曹魏名将,官任镇西大将,率军灭蜀汉。
4、邓芝
邓芝,邓禹的后裔。三国时蜀国名将。是历史上著名的清明廉洁的军事将领。
5、邓攸
邓攸,平阳人,东晋晋元帝时南迁前后声誉卓著的名臣。
6、邓石如
邓石如,清代有篆刻家、书法家。
7、邓牧
邓牧,钱塘人,元代思想家,自称“三教外人”,有《伯牙琴》、《洞霄图志》行世。


历史上姓邓的名人有哪些

邓析子:春秋末期的法家先驱。邓通:汉文帝时官至上大夫。邓晨:刘秀的姐夫,西汉末从刘秀起兵,东汉初被封为房子侯,历任中山、汝南太守。邓 禹:东汉名将,跟从光武帝刘秀破王匡、刘均等军,名震关西。天下平定,功勋显赫,封高密侯邓 艾:三国曹魏名将,官任镇西大将,率军灭蜀汉。邓 芝:邓禹的后裔。三国时蜀国名将。是历史上著名的清明廉洁的军事将领。邓 攸:平阳人,东晋晋元帝时南迁前后声誉卓著的名臣。邓 牧:宋元学者。邓茂七、邓伯孙:明代福建农民起义军首领。邓石如:清代有篆刻家、书法家。邓 牧:钱塘人,元代思想家,自称“三教外人”,有《伯牙琴》、《洞霄图志》行世。邓 韍:字文度,号梓堂,江苏省常熟人,明代学者,工山水,能诗文,好宋儒书,著有《易解》、《常熟志》等。邓 发:中国工运领袖之一,曾任中央局委、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保卫局局长,并参加了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39年任中央党校校7a64e58685e5aeb931333337613865长。邓子龙:丰城人,明代抗倭名将。邓世昌:广东省番禺人,清末海军名将、爱国将领。邓 廷桢:江宁(今江苏省南京)人,清代名将,历任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曾率军阻击英舰于厦门,著有《双砚斋诗钞》。邓 中夏:湖南省宜章县人,中共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曾领导长辛店铁路工人、开滦煤矿工人和省港工人大罢工。邓 宝珊:甘肃天水人,同盟会会员,曾参加北伐,1949年率部起义。邓 小平:四川省广安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主要成员,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邓 颖超:祖籍河南省光山,生于广西省南宁,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领导人,也是周总理的妻子。邓稼先:科学家,中国核 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誉为“两弹元勋”。邓 丽君:风靡华人世界的已故著名歌唱家。邓 仲元:广东惠阳人,原名士元,别名铿。原籍梅县,革命家,烈士

关于邓仕均的英雄事迹的作文1000字

“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事迹读后感英雄事迹感人肺腑 XX年5月12日下午12时28分,天灾降临在了四川汶川,顿时地动山摇,房屋倒塌,道路裂开,整个城市在短短的几秒钟之内就满目疮痍。在这次重大灾害中,有消防官兵、白衣天使,也有我们英雄少年抗震救灾的足迹! 抗震救灾少年英雄们尽管他们还很脆弱,尽管他们还不是很懂得任何抗灾的知识,但他们用自己顽强的意志,唤醒了一个个即将入睡的同学,救出了一个个伤痕累累的学生,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吃惊的奇迹! 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东汽中学高一年级学生的王波就是一位十分勇敢的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地震时,在教室中的王波迅速冷静下来,跨过去拔掉墙上的电源,又快速掰开已变形被卡住的门,让同学们快速撤出教室,直到教室里最后一个同学离开,他自己才跑出去。随后,王波投入到营救之中。在学校实验楼下,他听到呼救声,用双手不停地搬、挖,成功救出一名女生。又有求救的声音传来,他顺着废墟的缝隙掏挖,开出一个仅能容身的小洞爬进去,把压在同学身上的块石一块一块地移走,将这名同学救出。他再一次进入废墟,又发现了一个女同学。他迅速用脚抵住摇摇欲坠的石块,用自己的身体挡在同学的上方,脱下上衣包住她的头,把同学救到安全的地方。在坍塌的教学楼边上,他发现一个男生被废墟压着,只剩下头和手在外面。王波一边搬移石块,一边高声喊来附近的群众,这名同学又被救出。手掌磨肿了,手臂被划伤,鞋子也被钢筋穿破,但王波仍坚持营救同学,一刻也不退缩。 像这样的英雄少年还有很多,他们有的在地震之时就舍己救人,站在教室门口,招呼同学们,让他们先逃离危险地带;有的虽然被压在废墟中,不能动弹,但他们却可以与其他同学互相鼓励、互相交流,,告诉对方“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有的逃出来后,尽管已筋疲力尽,但他们还是不忘被压在废墟里的同学,用所剩无几的力气循声挖掘! 看了、读了这些故事以后,我打心底里佩服他们!他们虽然遭受了如此大的灾难,但他们却毫不畏惧!他们还用自己那脆弱的、又白又嫩的手去刨开废墟,展开救援!尽管双手直流淌着血,尽管他们已筋疲力尽,但他们,顽强的他们,仍然在和时间作斗争,他们知道,只要他们晚一秒救出废墟中的人,他们就会多一份死亡的威胁!这种精神是所有人都有的吗?如果换作是我,我会这么做吗?“危难之中现真情”,他们用自己的“爱心翅膀”为废墟中的其他人搭建了一座座“希望之桥”,让他们有勇气战胜困难! “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事迹的确十分感人肺腑啊!这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


有关邓仕均英雄人物作文1000字

“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事迹读后感英雄事迹感人肺腑 XX年5月12日下午12时28分,天灾降临在了四川汶川,顿时地动山摇,房屋倒塌,道路裂开,整个城市在短短的几秒钟之内就满目疮痍。在这次重大灾害中,有消防官兵、白衣天使,也有我们英雄少年抗震救灾的足迹! 抗震救灾少年英雄们尽管他们还很脆弱,尽管他们还不是很懂得任何抗灾的知识,但他们用自己顽强的意志,唤醒了一个个即将入睡的同学,救出了一个个伤痕累累的学生,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吃惊的奇迹! 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东汽中学高一年级学生的王波就是一位十分勇敢的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地震时,在教室中的王波迅速冷静下来,跨过去拔掉墙上的电源,又快速掰开已变形被卡住的门,让同学们快速撤出教室,直到教室里最后一个同学离开,他自己才跑出去。随后,王波投入到营救之中。在学校实验楼下,他听到呼救声,用双手不停地搬、挖,成功救出一名女生。又有求救的声音传来,他顺着废墟的缝隙掏挖,开出一个仅能容身的小洞爬进去,把压在同学身上的块石一块一块地移走,将这名同学救出。他再一次进入废墟,又发现了一个女同学。他迅速用脚抵住摇摇欲坠的石块,用自己的身体挡在同学的上方,脱下上衣包住她的头,把同学救到安全的地方。在坍塌的教学楼边上,他发现一个男生被废墟压着,只剩下头和手在外面。王波一边搬移石块,一边高声喊来附近的群众,这名同学又被救出。手掌磨肿了,手臂被划伤,鞋子也被钢筋穿破,但王波仍坚持营救同学,一刻也不退缩。 像这样的英雄少年还有很多,他们有的在地震之时就舍己救人,站在教室门口,招呼同学们,让他们先逃离危险地带;有的虽然被压在废墟中,不能动弹,但他们却可以与其他同学互相鼓励、互相交流,,告诉对方“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有的逃出来后,尽管已筋疲力尽,但他们还是不忘被压在废墟里的同学,用所剩无几的力气循声挖掘! 看了、读了这些故事以后,我打心底里佩服他们!他们虽然遭受了如此大的灾难,但他们却毫不畏惧!他们还用自己那脆弱的、又白又嫩的手去刨开废墟,展开救援!尽管双手直流淌着血,尽管他们已筋疲力尽,但他们,顽强的他们,仍然在和时间作斗争,他们知道,只要他们晚一秒救出废墟中的人,他们就会多一份死亡的威胁!这种精神是所有人都有的吗?如果换作是我,我会这么做吗?“危难之中现真情”,他们用自己的“爱心翅膀”为废墟中的其他人搭建了一座座“希望之桥”,让他们有勇气战胜困难! “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事迹的确十分感人肺腑啊!这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


广元有那些名人

武则天
武则天,本名武照,称帝后改为武曌。初唐利州(今四川广元)人。她诞生于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正月,卒于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生母是武士 的续妻,陇右大士族、隋朝宰相、遂宁公杨达之女。
黄裳
南宋时剑阁人,字文叔,号兼山。生于高宗绍兴十六年(1146年),卒于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他曾辅佐过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皇帝,先后任国子博士、中书舍人、侍讲、礼部尚书等职。
李开湘
李开湘(1910-1999),四川苍溪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参加长征。后任援西军政治部秘书,八路军—二九师政治部宣传干事。组织科科长,太行军区分区政治部主任,晋冀鲁豫军区纵队组织部部长,第三兵团军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进军大别山和淮海、渡江、西南等战役。1950年后,任军政大学川东分校副政委。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政治部主任、兵团干部部副部长。回国后,历任军事学院干部部副部长,军事工程学院干部部部长、副政委,训练基地政委、司令员,总后勤部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广元有哪些名人?

广元的名人有:1、武则天武则天,本名武照,称帝后改为武曌。初唐利州(今四川广元)人。她诞生于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正月,卒于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生母是武士 的续妻,陇右大士族、隋朝宰相、遂宁公杨达之女。2、黄裳南宋时剑阁人,字文叔,号兼山。生于高宗绍兴十六年(1146年),卒于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他曾辅佐过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皇帝,先后任国子博士、中书舍人、侍讲、礼部尚书等职。 3、李开湘 李开湘(1910-1999),四川苍溪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参加长征。后任援西军政治部秘书,八路军—二九师政治部宣传干事。组织科科长,太行军区分区政治部主任,晋冀鲁豫军区纵队组织部部长,第三兵团军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进军大别山和淮海、渡江、西南等战役。1950年后,任军政大学川东分校副政委。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政治部主任、兵团干部部副部长。回国后,历任军事学院干部部副部长,军事工程学院干部部部长、副政委,训练基地政委、司令员,总后勤部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邓朝兵连笔字怎么写

你好,很高兴为你服务,根据你的描述~邓朝兵连笔字可以写设计来写的。这个名可以设计霸气一点的连笔字。我给你设计一下。【摘要】邓朝兵连笔字怎么写【提问】你好,很高兴为你服务,根据你的描述~邓朝兵连笔字可以写设计来写的。这个名可以设计霸气一点的连笔字。我给你设计一下。【回答】【回答】邓朝兵连笔字答案如照片所示。希望可以帮你。祝福你生活愉快![开心][开心][开心]【回答】

抗美援朝牺牲十大名将

抗美援朝牺牲十大名将:1、胡乾秀:志愿军20军58师参谋长,牺牲时间:1950年12月 湖北阳新县木港镇枣园村人,1929年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58师参谋长,1950年入朝参战,12月20日在朝鲜长津湖参加围歼美军陆军第一师的战役中壮烈牺牲。其遗体运回祖国,葬于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他也是抗美援朝战场上我军牺牲的第一位高级将领。 2、薛剑强:志愿军39军116师参谋长,牺牲时间:1951年1月 民国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涟水县县大队指导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营长、团长。1950年,奉命赴朝参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第116师参谋长。1951年1月,在突破临津江战役的釜谷里战斗中不幸壮烈牺牲,以他年轻的生命染红了中朝两国友谊的花朵,牺牲时年仅30岁。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为纪念他的不朽功勋,将釜谷里山改名为“剑强岭”。 3、蔡启荣:志愿军12军35师副师长,牺牲时间:1951年5月 1919年生,13岁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参加了长征,解放战争时期,任二野6纵17旅49团团长,淮海战役后改编为35师103团,任团长,师长是李德生,抗美援朝爆发后,任第12军第35师副师长,1951年5月17日在朝鲜战争中壮烈牺牲。 4、王珩:志愿军炮兵8师师长,牺牲时间:1951年7月 1912年3月出生在河北任丘市辛中驿镇北辛中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1930年,从东北讲武堂毕业,加入东北军。九一八事变后,到冀东保安队任分队长,1938年3月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7月,在朝鲜战场上率部开展整训期间突发急性病,并患伤寒症,于7月24日不幸逝世,时年39岁。 5、吴国璋:志愿军39军副军长,牺牲时间:1951年10月 安徽金寨人,1929年商城起义爆发后,参加童子团,翌年11月参加红军,1934年随红二十五军长征北上,在长征途中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先后任志愿军39军副参谋长兼作战处处长、参谋长、副军长、第一副军长。1951年10月6日在朝鲜作战中牺牲。他是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最年轻副军级干部。 6、罗春生:志愿军40军118师师长,牺牲时间:1952年5月 1916年生于江西吉水,中国共产党党员。14岁参加革命,曾历任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关中独立第一营副营长、营长、独立第三团副团长、警备第一旅教导大队大队长、辽东军区警卫团团长、独立第二师第五团团长、通化军分区参谋长、东北军区独立第一师副师长、第四十军第一五三师副师长、第一一八师副师长、第一二零师师长、第一一八师师长,1952年5月15日牺牲在朝鲜战场上。 7、汤景仲:志愿军40军118师参谋长,牺牲时间:1952年5月 1917年9月出生于山东省寿光县孙家集街道汤家庄。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东八支队分队长、骑兵连警卫连连长、山东一旅四团三营副营长、十一团一营及鲁中四团一营营长、特务团团长、东北二十一旅二十二团副团长、三纵八师二十二团团长、七师二十团团长、一一八师参谋长等职。1952年5月15日牺牲于朝鲜战场,时年35岁。 8、李湘:志愿军67军军长,牺牲时间:1952年7月 江西永新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7军军长,抗美援朝期间,由于美军被我军打的节节败退,竟丧心病狂地违背日内瓦公约,在朝鲜战场上使用了化学武器,李湘军长不幸被细菌感染,病情迅速恶化,于1952年7月8日与世长辞,从发病到去世,前后只有8天时间,时年38岁,他也是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牺牲的最高将领,李湘将军的墓地位于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9、蔡正国:志愿军50军代理军长,牺牲时间:1953年2月 江西永新人,幼时读私塾3年,后因家贫辍学赴莲花学木匠。1929年,参加革命。先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四十军副军长、五十军副军长、代理军长,1953年4月12日在朝鲜战场上牺牲。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牺牲的最高指挥员之一。 10、饶惠谭:志愿军23军副军长,牺牲时间:1953年3月 1915年3月出生于湖北大冶。13岁参加红军。参加了湘鄂赣苏区反“围剿”和三年游击战争。先后任湘鄂赣军区特务营连长、营指导员、新四军2旅4团副团长兼参谋长、华野6纵16旅副旅长、33军99师副师长、师长,参加了淮县战役、周村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23军参谋长、副军长,1953年3月,23军指挥所遭到敌机轮番轰炸,饶惠谭不幸壮烈牺牲,年仅38岁。

抗美援朝美国牺牲十大名将

抗美援朝美国牺牲十大名将 抗美援朝美国牺牲十大名将,抗美援朝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战争,我们很多的战士在这场战争中死去,对于这场战争大家知道多少呢?我整理了抗美援朝美国牺牲十大名将给大家参考借鉴。 抗美援朝美国牺牲十大名将1 第一个将领是吴国章, 曾是中国志愿军39军的副师长。他很小的时候在为革命事业奋斗,牺牲时也只有32岁。 第二个将领是蔡正国, 当时是志愿军50军的代理军长,20岁就参加革命,牺牲时仅44岁。 第三位将领是饶惠谭, 当时是志愿军23军副师长,13岁就参加革命,1953年2月牺牲在战场,年仅38岁。 第四个将领是薛剑强, 曾经是志愿军39军116师的参谋长,于1951年1月牺牲,牺牲时只有30岁。 第五个将领罗春生, 当时是志愿军40军118师长,于1952年5月牺牲,享年36岁。 第六个将领胡乾秀, 曾经是志愿军20军58师参谋长,13岁参加革命,牺牲于1952年12月,享年34岁。 第七个将领蔡启荣, 是志愿军12军35师副师长,牺牲于1951年5月,牺牲时年仅32岁。 第八个将领王珩, 当时是志愿军炮兵8师师长,26岁参加革命,1951年夏天牺牲,牺牲时年仅39岁。 第九个将领汤景仲, 山东寿光人,曾是志愿军一名参谋长,牺牲时年仅35岁。 第十位将领张庆和, 曾是志愿军空军司令员助理,于1953年10月牺牲,年仅32岁。 抗美援朝美国牺牲十大名将2 1、胡乾秀: 志愿军20军58师参谋长,牺牲时间:1950年12月 湖北阳新县木港镇枣园村人,1929年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58师参谋长,1950年入朝参战,12月20日在朝鲜长津湖参加围歼美军陆军第一师的战役中壮烈牺牲。其遗体运回祖国,葬于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他也是抗美援朝战场上我军牺牲的第一位高级将领。 2、薛剑强: 志愿军39军116师参谋长,牺牲时间:1951年1月 民国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涟水县县大队指导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营长、团长。1950年,奉命赴朝参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第116师参谋长。1951年1月,在突破临津江战役的釜谷里战斗中不幸壮烈牺牲,以他年轻的生命染红了中朝两国友谊的花朵,牺牲时年仅30岁。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为纪念他的不朽功勋,将釜谷里山改名为“剑强岭”。 3、蔡启荣: 志愿军12军35师副师长,牺牲时间:1951年5月 1919年生,13岁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参加了长征,解放战争时期,任二野6纵17旅49团团长,淮海战役后改编为35师103团,任团长,师长是李德生,抗美援朝爆发后,任第12军第35师副师长,1951年5月17日在朝鲜战争中壮烈牺牲。 4、王珩: 志愿军炮兵8师师长,牺牲时间:1951年7月 1912年3月出生在河北任丘市辛中驿镇北辛中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1930年,从东北讲武堂毕业,加入东北军。九一八事变后,到冀东保安队任分队长,1938年3月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1年7月,在朝鲜战场上率部开展整训期间突发急性病,并患伤寒症,于7月24日不幸逝世,时年39岁。 5、吴国璋: 志愿军39军副军长,牺牲时间:1951年10月 安徽金寨人,1929年商城起义爆发后,参加童子团,翌年11月参加红军,1934年随红二十五军长征北上,在长征途中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先后任志愿军39军副参谋长兼作战处处长、参谋长、副军长、第一副军长。1951年10月6日在朝鲜作战中牺牲。他是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最年轻副军级干部。 6、罗春生: 志愿军40军118师师长,牺牲时间:1952年5月 1916年生于江西吉水,中国共产党党员。14岁参加革命,曾历任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关中独立第一营副营长、营长、独立第三团副团长、警备第一旅教导大队大队长、辽东军区警卫团团长、独立第二师第五团团长、通化军分区参谋长、东北军区独立第一师副师长、第四十军第一五三师副师长、第一一八师副师长、第一二零师师长、第一一八师师长,1952年5月15日牺牲在朝鲜战场上。 7、汤景仲: 志愿军40军118师参谋长,牺牲时间:1952年5月 1917年9月出生于山东省寿光县孙家集街道汤家庄。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东八支队分队长、骑兵连警卫连连长、山东一旅四团三营副营长、十一团一营及鲁中四团一营营长、特务团团长、东北二十一旅二十二团副团长、三纵八师二十二团团长、七师二十团团长、一一八师参谋长等职。1952年5月15日牺牲于朝鲜战场,时年35岁。 8、李湘: 志愿军67军军长,牺牲时间:1952年7月 江西永新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7军军长,抗美援朝期间,由于美军被我军打的节节败退,竟丧心病狂地违背日内瓦公约,在朝鲜战场上使用了化学武器,李湘军长不幸被细菌感染,病情迅速恶化,于1952年7月8日与世长辞,从发病到去世,前后只有8天时间,时年38岁,他也是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牺牲的最高将领,李湘将军的墓地位于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9、蔡正国: 志愿军50军代理军长,牺牲时间:1953年2月 江西永新人,幼时读私塾3年,后因家贫辍学赴莲花学木匠。1929年,参加革命。先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四十军副军长、五十军副军长、代理军长,1953年4月12日在朝鲜战场上牺牲。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牺牲的最高指挥员之一。 10、饶惠谭: 志愿军23军副军长,牺牲时间:1953年3月 1915年3月出生于湖北大冶。13岁参加红军。参加了湘鄂赣苏区反“围剿”和三年游击战争。先后任湘鄂赣军区特务营连长、营指导员、新四军2旅4团副团长兼参谋长、华野6纵16旅副旅长、33军99师副师长、师长,参加了淮县战役、周村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 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23军参谋长、副军长,1953年3月,23军指挥所遭到敌机轮番轰炸,饶惠谭不幸壮烈牺牲,年仅38岁。 抗美援朝美国牺牲十大名将3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一场战争。 1950年,新生共和国迎来了一场重大的考验,美国以“联合国军”的名义带领16国军队在朝鲜半岛挑起事端,虽然是事起朝鲜,但唇亡齿寒,美军的锋芒直指鸭绿江边,威胁到了中国东北工业基地的安全。 为了捍卫人们主权,中国人们志愿军悍然出兵,前往朝鲜战场作战。 对于这场战役,当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看好当时才成立的新中国,但我们用三年的实际行动告诉了全世界,即使是刚成立的中国,也不惧怕任何所谓的“超级大国”。 不过话虽如此,此次战役即便是中国赢得了战役。双方将领也都是牺牲惨重。那么在这场战役中牺牲的最高军官分别是谁,大家知道吗? 据美方当时战后统计,他们阵亡的.最高指挥官是沃克中将,沃克中将毕业于西点军校,主导美国二战多长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沃克率领24万大军攻打朝鲜壁垒。是美国侵朝战争中 的最高指挥官之一。 沃克在二战中以“神速”出名,但是在朝鲜战场上,沃克的战术风格却被志愿军的“快速”风格克制。 在一场战争中,沃克败北,同时在乘坐一辆吉普车前往美军军营的中途,与一辆韩国炮车相遇,随后沃克在战火中丧失了自己的生命。 而中国志愿军中牺牲的最高将领则是第67军军长李湘。 李湘在此之前参加过长征和抗战战争,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将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李湘同样战功赫赫,当时美军集结了四个整师,配合飞机、坦克等重型武器攻打志愿军。身为现场指挥官的李湘军长临危不乱,尽管敌人兵力和武器都占有很大的优势,他还是采用迂回战术,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歼灭地方1.7万余人,令敌人胆寒。 但是在战争中,李湘不幸被美军细菌武器击中,因细菌感染,李湘渐渐出现败血症、脑膜炎等症状,严重时,脑袋肿得像个水桶一样。 李湘顽强坚持了7天之后,最终抢救无效,不幸牺牲,年仅38岁。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当初国内乃至世界上有很多人都无法理解为何中国要主动出击,面对强大的美国。 而历史证明这场战争的意义并不亚于多年里的抗战战争。从此以后中国的战争实力在世界上被重估,国内才得以进入全面发展时期。

上一篇:网页 代理

下一篇:岛国文化研究交流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