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峨眉山站长网

时间:2024-07-04 10:24:22编辑:笔记君

峨眉山简介介绍

简介:峨眉山是佛教名山,也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山中众多的寺庙,让这里充满了佛陀的气息。 周边可游玩的景点有: 报国寺、万年寺、伏虎寺。 1、报国寺:距离峨眉山山门不远的报国寺,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是进入山门的一座寺庙,也是大部分游客游玩峨眉山风景区的起点。寺庙山门上的“报国寺”匾额,出自清朝康熙皇帝之手,这里也是山中佛事活动的中心。报国寺原名会宗堂,清代康熙时期改名。正殿有弥勒殿、大雄殿、七佛殿和普贤殿等,依山而建,一重比一重高。 2、万年寺:寺中的无梁殿,全部为砖结构建筑,是万历皇帝为其母祝寿而建。寺中的“行愿楼”内供奉着三宝:佛牙、贝叶经和万历金印,是你不可错过的珍宝。如今的万年寺,大部分建筑是1953年重建的。始建于明万历28年的无梁殿,殿内的内壁下部有二十四个佛龛,每个佛龛内放有铁铸的佛像。 伏虎寺环境十分清幽。 3、伏虎寺:伏虎寺始建于唐代,寺庙深藏在山中,周边被参天的林木包围,如今这里是一座清静的尼姑庵。前来伏虎寺的游客不多,环境十分清幽,给人一种脱离世俗的感觉,寺庙内还提供食宿。

峨眉山的资料

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山上的万佛顶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区系成分复杂,生物种类丰富,特有物种繁多,保存有完整的亚热带植被体系,有植物3200多种,约占中国植物物种总数的1/10。峨眉山还是多种稀有动物的栖居地,动物种类达2300多种。山路沿途有较多猴群,常结队向游人讨食,为该山一大特色。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峨眉山历史文化的主体,所有的建筑、造像、法器以及礼仪、音乐、绘画等都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浓郁气息。山上多古迹、寺庙,有报国寺、伏虎寺、洗象池、龙门洞、舍身崖、峨眉佛光等胜迹,是中国旅游、休养、避暑目的地之一。峨眉山为蚀余山,介于北纬29°16′-29°43′,东经103°10′-103°37′之间,为邛崃山南段余脉,自峨眉平原拔地而起,山体南北延伸,绵延23公里,面积约154平方公里,主要由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4座山峰组成。山的中、下部分布着花岗岩、变质岩及石灰岩,山顶部盖有玄武岩。峨眉山-乐山大佛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古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峨眉山为主体的峨眉山景区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扩展资料:峨眉山地貌按塑造地貌方式,可分为侵蚀地貌(峨眉山区)和堆积地貌(峨眉扇状冲洪积平原);按成因可分为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岩溶地貌和冰川地貌等。1、构造地貌峨眉山主体地质基础为南北向短背斜,四周为断裂所围限,系“褶皱断块山。”东南面有峨眉逆冲大断层,与峨眉山背斜斜交切割,断距甚大。金顶三峰,就是沿峨眉山大断裂而抬升,并经过长期的重力崩塌,强烈的流水切割,侵蚀残留下来的峨眉山背斜西翼的一个单面山,东陡西缓。2、流水地貌峨眉山位于中国多雨区,流水侵蚀作用十分活跃,切割深度可达1000米,相对高峨眉山地貌峨眉山地貌差达2649米,山高、谷深、沟长,谷源几近分水岭,山下为峨眉扇状冲洪积平原,故属深切中山区。由于峨眉山区地壳自新生代以来,不断地间歇抬升,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十分显著,河谷狭窄幽深,形成龙门洞深峡、白云峡“一线天”嶂谷、范店“一线天”嶂谷、两河口深切(嵌入)河曲以及流水差异侵蚀形成的——“普贤石船”等流水地貌景观。3、岩溶地貌在峨眉山区,特别是二峨山和四峨山区,碳酸盐岩层广布,累计厚度达2000余米,且被纵横交错的断裂穿插、切割。沿断裂带裂隙十分发育,岩层破碎,为山区的地下水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4、古冰川地貌川西山地分布着现代山岳冰川,在第三纪更新世冰期中,冰川分布范围更为广泛。从冰蚀地貌和冰碛地貌资料来考,足以证明古冰川地貌在峨眉山的存在。作为冰蚀地貌的冰川槽谷——“U”形谷的残迹在峨眉山及其周围分布广泛。龙门峡上方、黑龙江一线天嶂谷上方、万年寺到清音阁、白龙江上游、自雷洞坪到蕨坪坝上方,均有两壁直立的“U”形槽谷。5、扇状洪积平原峨眉山麓系为冲洪积扇连成的坡积裙。峨眉平原主要由源于峨眉山的峨眉河及其支流符汶河与临江河等搬运的物质堆积而成,与其北面的夹江平原、彭(山)、眉(山)平原、成都平原连成一体。6、剥蚀夷平面峨眉山曾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较为活跃。由于不均衡的相对升降,形成数次地层沉积间断,在峨眉山区的地貌形态中,有几个较为显著的夷平面,标志着间歇抬升中的侵蚀基准面。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峨眉山

峨眉山的资料

  1、峨眉山位于北纬30°附近,四川省西南部,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山上的万佛顶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峨眉郡志》云:“云鬘凝翠,鬒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山。”

  2、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区系成分复杂,生物种类丰富,特有物种繁多,保存有完整的亚热带植被体系,有植物3200多种,约占中国植物物种总数的1/10。峨眉山还是多种稀有动物的栖居地,动物种类达2300多种。山路沿途有较多猴群,常结队向游人讨食,为该山一大特色。

  3、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峨眉山历史文化的主体,所有的建筑、造像、法器以及礼仪、音乐、绘画等都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浓郁气息。山上多古迹、寺庙,有报国寺、伏虎寺、洗象池、龙门洞、舍身崖、峨眉佛光等胜迹,是中国旅游、休养、避暑目的地之一。


乐山大佛简介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 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 乐山大佛和凌云山、乌尤山、巨形卧佛等景点组成的乐山大佛景区属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18年10月8日,乐山大佛景区九曲栈道处已经开始施工前打围封闭。 建造历史: 古代的乐山三江汇流之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凌云山麓,水势相当的凶猛,舟辑至此往往被颠覆。 每当夏汛,江水直捣山壁,常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 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凿的。 佛像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开始动工,当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海通和尚就去世了。 海通死后,工程一度中断。 多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俸金,海通的徒弟领着工匠继续修造大佛,由于工程浩大,朝廷下令赐麻盐税款,使工程进展迅速。 当乐山大佛修到膝盖的时候,续建者章仇兼琼迁家任户部尚书,工程再次停工。 四十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捐赠俸金继续修建乐山大佛。 在经三代工匠的努力之下,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前后历经90年时间才完工。 佛像结构: 1、基本面貌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 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 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石刻,与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 与天王共存的还有数百龛上千尊石刻造像,宛然汇集成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 大佛左侧,沿“洞天”下去就是近代开凿的凌云栈道的始端,全长近500米。 右侧是唐代开凿大佛时留下的施工和礼佛通道——九曲栈道。 佛像雕刻成之后,曾建有七层楼阁覆盖(一说九层或十三层),时称“大佛阁”、“大像阁”;佛阁屡建屡毁,宋时重建“凌云阁”、“天宁阁”;元代建“宝鸿阁”;明代崇祯年间建“佛棚”、清代建“佛亭”,最终废毁殆尽。 2、石块发鬈 大佛顶上共有螺髻1051个,这是1962年维修时,以粉笔编号数清的。 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 单块螺髻根部 *** 处,有明显的拼嵌裂隙,无沙浆粘接。 螺髻表面抹灰两层,内层为石灰,厚度各为5-15毫米。 1991年维修时,在佛像右腿凹部中拾得遗存螺髻石3块,其中两块较完整,长78厘米,顶部31.5×31.5厘米,根部24×24厘米。 3、木质双耳 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深约25厘米的窟窿,维修工人从中掏出许多破碎物,细看乃腐朽了的木泥。 这证实了南宋范成大在《吴船录》中的记载“极天下佛像之大,两耳犹以木为之”。 由此可知,内则露出三截木头,成品字形。 说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衬之,外饰锤灰而成。 不过,这是唐代贞元十九年竣工时就是如此,还是后人维修时用这种工艺修补,已不可考证。 4、排水系统 乐山大佛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统。 乐山大佛的两耳和头颅后面,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使佛像不至为雨水侵蚀。 清代诗人王士祯有咏乐山大佛诗“泉从古佛髻中流”。 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远望看不出。 衣领和衣纹皱折也有排水沟,正胸有向左侧分解表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 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长9.15米、宽1.26米、高3.38米的左右相通洞穴;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互未凿通,右洞深16.5米、宽0.95米、高1.35米,左洞深8.1米、宽0.95米、高1.1米。 这些妙的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千百年来对保护大佛,防止侵蚀性风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左右互通的两洞,由于可汇山泉,内崖壁上凝结了厚约5-10厘米的石灰质化合物,而佛身一侧 崖壁仍是红砂原岩,而且比较干燥。 那左右不通的两洞穴,孔壁湿润,底部积水,洞口不断有水淌出,因而大佛胸部约有2米宽的浸水带。 显然,这是由于洞未贯通的缘故。 不知道当年修建者为何不把它打通 5、胸部残碑 据1962年维修的负责人黄高彬和罗伯衡介绍,当时发现大佛胸部有一封闭的藏脏洞。 开洞一看,里面装的是废铁、破旧铅皮、砖头等,而封门石竟是宋代重建天宁阁的纪事残碑。 唐代大佛竣工后,曾建有木阁覆盖保护,以免日晒雨淋。 从大佛膝、腿臂胸和脚背上残存的许多柱础和桩洞,证明确曾有过大佛阁。 宋代重建之,称为“天宁阁”,后毁。 但不知何年,因何原因,这天宁阁的纪事残碑唐竟然嵌在了大佛的胸部。 维修者将此残碑移到海通洞里保存,可惜在1966年被人毁掉了。 扩展资料: 设计特点: 乐山大佛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正胸有向左侧也有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 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但互未凿通,这些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 沿大佛左侧的棱云栈道可直接到达大佛的底部。 在此抬头仰望大佛,会有仰之弥高的感觉。 坐像右侧有一条九曲古栈道。 栈道沿著佛像的右侧绝壁开凿而成,奇陡无比,曲折九转,方能登上栈道的顶端。 这里是大佛头部的右侧,也就是凌云山的山顶。 此处可观赏到大佛头部的雕刻艺术。 大佛顶上的头发,共有螺髻1051个。 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 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深约25厘米的窟窿,长达7米的佛耳,不是原岩凿就,而是用木柱作结构,再抹以锤灰装饰而成。 在大佛鼻孔下端亦发现窟窿,露出三截木头,成品字形。 说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衬之,外饰锤灰而成。 大佛胸部有一封闭的藏脏洞。 封门石是宋代重建天宁阁的纪事残碑。 洞里面装着废铁、破旧铅皮、砖头等。 据说唐代大佛竣工后,曾建有木阁覆盖保护,以免日晒雨淋。 从大佛棱、腿臂胸和脚背上残存的许多柱础和桩洞,证明确曾有过大佛阁。 宋代重建之,称为“天宁阁”,后遭毁。 维修者将此残碑移到海师洞里保存,可惜于文革被毁。 宗教内涵: 乐山大佛是一尊弥勒佛。 唐代崇拜弥勒佛。 佛经说弥勒出世就会“天下太平”,武周时期,武则天曾下令编造了一部《大云经书》,证明她是弥勒转世,百姓对弥勒的崇拜帮助她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登上帝位。 由于武则天的大力提倡,使全国塑凿弥勒之风大行。 乐山大佛的修造距武则天时代仅20余年,所以当海通修造乐山大佛时,自然选择了弥勒佛,而且弥勒佛既是能带来光明和幸福的未来佛,这同平息水患的镇江之佛要求是一致的。 中国汉地佛教文化中,弥勒佛造像的变化是很大的,第一阶段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交脚弥勒;第二个阶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第三个阶段是布袋弥勒。 乐山大佛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 照《弥勒下生经》所描述,弥勒佛像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就要求他的五官、头、手、脚、身都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的特征。 乐山大佛整个形体超凡脱俗,头上的发髻、阔大的双肩、高而长的眉毛,圆直的鼻孔都是按照佛教典籍的规定修建的印度佛像的“宽肩细腰”,在大佛身上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壮实的双肩,饱满的胸脯,体现了唐代崇尚肥胖美的时尚。 乐山大佛坐立的姿式是双脚自然下垂,这与印度佛像的“结跏趺式”也不一样,因为大佛是修来镇水的,这种平稳、安定的坐式可以带给行船的人战胜激流险滩的勇气和决心。 布袋弥勒佛是根据中国五代时期的一个名叫契此和尚的形象塑造而成的。

关于乐山大佛的资料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
乐山大佛和凌云山、乌尤山、巨形卧佛等景点组成的乐山大佛景区属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1]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的组成部分。[2]【摘要】
关于乐山大佛的资料【提问】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
乐山大佛和凌云山、乌尤山、巨形卧佛等景点组成的乐山大佛景区属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1]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的组成部分。[2]【回答】


峨眉山在哪里

峨眉山在四川省西南部地区。1、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是距离成都市很近的一个世界著名景点,峨眉山也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2、万佛顶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海拔最高的风景名胜区及自然生态保护区,也是中国海拔最高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地。从金顶向西横行,是千佛顶。3、金顶是峨眉山的象征,金佛是峨眉山的标志。金顶是峨眉山景点和寺庙的汇集,48米高的四面十方普贤金像矗立在金顶。4、洗象池是峨眉山八大寺庙之一,位于峨眉山海拔2070米的钻天坡上,由仙峰寺上行25华里。明时仅为一亭,称初喜亭,后改建为庵,名初喜庵。其他的方面峨眉山位于神秘的北纬30°附近,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介于29°16′-29°43′,东经103°10′-103°37′之间,为邛崃山南段余脉,自峨眉平原拔地而起,山体南北延伸。绵延23公里,面积约154平方公里,主要由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4座山峰组成。峨眉山耸立在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是大峨、二峨、三峨山的总称。北魏时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去成都千里,然秋日澄清,望见两山相对如峨眉,故称峨眉焉。由于峨眉山的高度及地理位置的原因,从山脚到山顶十里不同天,一山有四季。峨眉山抚弄星辰,积蓄云雨,神秘无比。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峨眉山

峨眉山在哪

峨眉山地理位置处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峨眉山是由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等山峰组成。 峨眉山是我国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是中国佛教的四大圣山之一,眉山风景宜人,特别是峨眉金顶更是天下闻名,那么峨眉山具体位置在哪里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详细内容 01 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山上的万佛顶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峨眉郡志》云:“云鬘凝翠,鬒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山。 02 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区系成分复杂,生物种类丰富,特有物种繁多,保存有完整的亚热带植被体系,有植物3200多种,约占中国植物物种总数的1/10。峨眉山还是多种稀有动物的栖居地,动物种类达2300多种。山路沿途有较多猴群,常结队向游人讨食,为该山一大特色。 03 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峨眉山历史文化的主体,所有的建筑、造像、法器以及礼仪、音乐、绘画等都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浓郁气息。山上多古迹、寺庙,有报国寺、伏虎寺、洗象池、龙门洞、舍身崖、峨眉佛光等胜迹,是中国旅游、休养、避暑目的地之一。 04 峨眉山为蚀余山,介于北纬29°16′-29°43′,东经103°10′-103°37′之间,为邛崃山南段余脉,自峨眉平原拔地而起,山体南北延伸,绵延23公里,面积约154平方公里,主要由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4座山峰组成。山的中、下部分布着花岗岩、变质岩及石灰岩,山顶部盖有玄武岩。 05 峨眉山主体地质基础为南北向短背斜,四周为断裂所围限,系“褶皱断块山。”东南面有峨眉逆冲大断层,与峨眉山背斜斜交切割,断距甚大。金顶三峰,就是沿峨眉山大断裂而抬升,并经过长期的重力崩塌,强烈的流水切割,侵蚀残留下来的峨眉山背斜西翼的一个单面山,东陡西缓。


峨眉山在哪个省哪个市

峨眉山在四川省乐山市下辖峨眉山市。峨眉山市,四川省辖县级市,由乐山市代管,位于四川省南部、乐山市西北部,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东北临近川西平原、西南与大小凉山接壤,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毗邻6个区、县,总面积1183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10月,峨眉山市辖2个街道、10个镇、1个乡。峨眉山市的地形地貌峨眉山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东北临近川西平原,西南与大小凉山接壤,属盆地到高山的过渡地带,地势西南高、北东低,以山地为主,呈不规则的长方形。最高点在峨眉山万佛顶3098.80米,有“峨眉高出西极天”之称,最低处海拔420米。市域西、西北、北、西南、南、东南等部均与诸山相连,绵亘起伏,山峦环抱,北部为峨眉平原镶嵌其间,形成三面环山、一面平坝之势。

峨眉山市属于哪个市

峨眉山市属于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四川省辖县级市,由乐山市代管,位于四川省南部、乐山市西北部,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东北临近川西平原、西南与大小凉山接壤,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毗邻6个区、县,总面积1183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10月,峨眉山市辖2个街道、10个镇、1个乡。截至2021年末,峨眉山市总户数156291户,户籍人口为422700人。位置境域介绍:峨眉山市位于四川省南部、乐山市西北部,介于北纬29°17′30″—29°43′42″、东经103°10′30″—103°37′10″之间。毗邻6个区、县,东邻市中区、沙湾区,南同峨边彝族自治县相连,西接金口河区、眉山市洪雅县,北与夹江县毗邻。全市总面积为1183平方千米,其中南北最长距离49.8千米,东西最长距离42.1千米。市政府驻地距乐山市人民政府驻地市中区30千米。

峨眉山是不是属于眉山

峨眉山并不属于眉山。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市,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山峰万佛像海拔3099米。地势险峻,景色优美。眉山,四川省地级市,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部,岷江中游。其中峨眉山有“世界上最好”的美誉。气候多样,植被丰富。有3000多种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罕见的树种。山路上有很多猴子,经常成群结队向游客乞讨食物,取胜是峨眉的一大特色。它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峨眉山 峨眉山市因山得名,境内的峨眉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素有 “仙山佛国”“植物王国”“地质博物馆”之美誉,形成了“儒、释、道、食、茶、武、药”七大核心文化。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个。 眉山 四川省地级市,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部,岷江中游。眉山东邻内江、自贡、资阳,南连乐山,西接雅安,北接成都。2000年6月1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撤销眉山地区,设立眉山市,管理东坡区、彭山区、仁寿县、洪雅县、丹棱县、青神县。


“峨眉山”为什么叫峨眉山?

因为峨眉山有山峰相对如蛾眉,故名峨眉山。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区系成分复杂,生物种类丰富,特有物种繁多,保存有完整的亚热带植被体系,有植物3200多种,约占中国植物物种总数的1/10。峨眉山还是多种稀有动物的栖居地,动物种类达2300多种。山路沿途有较多猴群,常结队向游人讨食,为该山一大特色。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峨眉山历史文化的主体,所有的建筑、造像、法器以及礼仪、音乐、绘画等都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浓郁气息。扩展资料峨眉山地质构造:峨眉山大地构造位置地处上杨子板块本部的峨眉一瓦山断块带,为一座背斜断块山。全区构造较复杂,一级构造为峨眉山大背斜及峨眉山大断层,次级构造褶皱主要有:桂花场向斜、牛背山背斜,断层有观心坡断层、牛背山断层和报国寺断层等。主要的构造为峨眉山背斜,位于张沟一洪椿坪一带,轴向南北,长约7千米。桂花场向斜(万年寺向斜)位于纯阳殿一桂花场一带。轴向北西,长约30千米。牛背山背斜(又名挖断山背斜)位于龙门洞一雷岩一带,轴向北西,长约12千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峨眉山

有关峨眉山的资料

峨眉山(Mount Emei)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山上的万佛顶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区系成分复杂,生物种类丰富,特有物种繁多,保存有完整的亚热带植被体系,有植物3200多种,约占中国植物物种总数的1/10。峨眉山还是多种稀有动物的栖居地,动物种类达2300多种。山路沿途有较多猴群,常结队向游人讨食,为该山一大特色。扩展资料:主要山峰1、大峨山大峨山是峨眉山的主峰,海拔3099米,山脉峰峦起伏,重岩叠翠,山麓至峰顶50余公里,石径盘旋,直上云霄。在金顶有大面积抗风化强的玄武岩覆盖,构成了倾角在10~15度间的平坦山顶面。而在金顶的东侧为古生代碳酸岩,由于流水沿背斜裂隙强烈溶蚀,形成了高达800米的陡崖(舍身崖)和深涧。2、二峨山二峨山又名绥山,呈东北—西南走向,由花岗岩、白云岩等构成。主峰形似覆釜,海拔1909米。林木多柳杉、杂木、竹类,建有林场。土产茶叶、竹笋、桐油、生漆等,并产中药材。西麓猪肝洞,为道教名胜。南有紫芸洞,相传是唐吕纯阳修炼处。3、三峨山三峨山又名西皇山,位于乐山沙湾镇西南。长13千米,宽7千米,主峰海拔2027.1米,高出沙湾镇江面1625米。出露地层有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和二叠系,山顶覆盖玄武岩。东坡陡。开始形成于新第三纪末。有铜、铝等矿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峨眉山

峨眉山景点简介

景点简介:峨眉山景色优美,拥有众多寺院,山中的猴群也十分灵动。 峨眉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也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山中有众多的寺院,让这里充满了神奇的气息。山中的景色也非常优美,四季都各有特色。 游玩峨眉山,主要有两种方式:徒步、乘车。全程徒步的话,约需2-3天;乘车比较轻松,不想错过经典风光,可以游玩2天。 游玩景区需要注意: 1、登山以穿登山鞋、布鞋、球鞋和休闲或宽松衣服为宜。 2、山高路陡,游山时可买一竹棍或手杖。为安全,切记“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 。 3、山顶与山脚温度相差较大,建议多带件衣服,以备山顶御寒,也可在山顶租衣(武夷山除外)。 4、爬山(黄山、泰山、峨眉山)是体力活,最好别带太多零食,矿泉水每人2瓶;武夷山景区内基本没有餐馆,建议带好干粮。 5、山里一般气候变化较大,容易下雨,登山时要带好雨衣,下雨风大,不宜打伞。 6、游山时应结伴同行,相互照顾,不要只身攀高登险。

峨眉山的景点

峨眉山的景点? 峨眉山的景点有:接引殿、万佛顶、金顶金佛、洗象池、报国寺等。峨眉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四川峨眉市西南。《峨眉郡志》云:“云鬘凝翠,鬒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山。” 接引殿 接引殿宋时名新店,寺位于大山之麓,海拔高度2540米。历经数次毁坏、重建,今殿于1997年落成,同年举行了开光法会。 万佛顶 万佛顶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海拔最高的风景名胜区及自然生态保护区,也是中国海拔最高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地。从金顶向西横行,是千佛顶。 金顶金佛 金顶是峨眉山的象征,金佛是峨眉山的标志。金顶是峨眉山景点和寺庙的汇集,48米高的四面十方普贤金像矗立在金顶。

上一篇:阿努索

下一篇:鹅掌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