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大戏院的历史背景
20世纪初,饱受了近百年列强掠夺和战火劫难的中国,经济十分脆弱,文化生活贫瘠。当时的南京新街口,一片沉寂,了无生气。1928年底北伐战争结束,国民政府提出了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口号,在客观上推动着民族经济的发展。至1937年数年间,南京的民国建筑建设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中山陵、中山陵音乐台、人民大会堂、中央银行、市邮政局、福昌饭店、首都大戏院、世界大戏院等,一大批民国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1936年1月12日南京当时最大的商贸中心——中央商场正式开业,同年5月29日最具时代感的大华大戏院正式开映。这一对“老邻居”并肩问世,在当时轰动整个南京城,对南京乃至中国的经济和文化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时的大华大戏院是民国时期南京市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一家戏院,是由美籍华人司徒英铨集资建造,由著名建筑大师杨廷宝主持设计。
大华大戏院的历史沿革
大华大戏院始建于1935年,是民国时期中上流社会的重要娱乐场所之一。由美籍华人、大华大戏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司徒英铨筹资,基泰工程杨廷宝设计,上海建华建筑工程公司承建。1936年5月29日建成开业,拥有1768个软席座位,以及冷暖气设备等,成为当时南京标准最高、规模最大的戏院。 开业时首映影片是美国米高梅电影公司出品的歌舞剧《百鸟朝凰》,轰动全城。开业不久,梅兰芳曾在此演出京剧。曾经的大华,是达官显贵交际来往、娱乐消费的场所,最高票价可达二元大洋,这相当于当时普通百姓一周的伙食费。 南京沦陷后为日伪合办的中华电影公司经营,1945年后为国民政府接管。1949年以前,大华以放映进口影片为主。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4月,大华大戏院改名为“大华电影院”。20世纪50年代初期,新中国电影刚刚起步,这期间影院主要放映前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以及为数不多的国产影片。夏伯阳、保尔·柯察金等许多苏联英雄形象,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十年间,国产影片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看电影、评电影是人们陶冶性情最时尚的享受。年轻一代沉浸在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之中,电影伴随着他们一同成长。文化大革命的疾风暴雨,把人们美好梦想击的粉碎,由于那个特殊的年代,影院关门歇业了一段时间。20世纪50年代末,经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上将批准,大华移交地方政府。20世纪70年代后期,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产电影日益繁荣,大华电影院作为南京首屈一指的影院进入了放映的辉煌时期。20世纪80年代前后,《保密局的枪声》、《庐山恋》、《小花》等电影,每天放映10场依然一票难求,大华大戏院的票房也因此屡创新高,1984年在全市率先突破全年门票收入100万大关,1989年更是突破200万元大关,成为全国票房冠军的常客。1984年,影院在全市率先突破全年门票收入100万大关,雄冠全省,获得了江苏省文化厅授予的“全省电影发行放映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986年,大华电影院继实现了放映自动化、光源氙灯化、音响立体化、座椅软席化、空调冷气化之后,又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改造。改造后的影院更加华丽典雅,宽敞舒适,吸引了更多的影迷走进电影院。1987年全年门票收入在1984到1986年连续三年超百万元的基础上,又创造150万元的新纪录,并进而于1989年突破200万元大关,获得中央广播电影电视部授予的“全国电影发行放映系统先进集体”光荣称号。2002年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29日,经过两年多的维修改造,大华大戏院重新开业。南京大华电影院通过多年的不断改造和完善,曾使电影院的经营业绩处于全国和全省同行业的领先位置,为南京影视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重新开张后的大华没有“倚老卖老”,而是积极探索新兴的市场之道,发展会员、团购营销、在线选座……积极的营销手段也使得大华在全国4000多家影院中的排名稳步提升,虽然重新开业仅一年多,但大华现在已跻身全国影院500强之列。
大华大戏院的介绍
大华大戏院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山南路67号,地处新街口南部,始建于1935年,是南京著名的电影院和民国建筑杰作之一,民国时期中上流社会的重要娱乐场所之一,由中国著名建筑设计师杨廷宝主持设计,规模、设施均居当时南京之首。1大华大戏院与世界大戏院(后改称延安剧场)、首都大戏院(后改称解放电影院)、新都大戏院(后改称胜利电影院)并称为民国首都四大影院。陈毅曾经在大华做过形势报告;捷克斯洛伐克军事代表团来访南京在大华召开欢迎会,彭德怀主持;刘伯承也曾到此观影。大华大戏院曾先后更名为军人电影院、东方红电影院、大华电影院等,2013年5月29日,经过两年多的维修改造,重新启用最初的名字——大华大戏院,并重新开业。总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每日可接待观众6000人次,是南京市内大型影视放映场所。
郭德纲在北京演出有哪几个剧场。。
『德云社』演出地点之一【天桥乐茶园】
(下午场,每周五、六、日下午14:00开始演出)
地点:宣武区北纬路乙1号 (北纬路东口路北,天桥剧场斜对面)
售票:周一开始每日中午12:00至17:00
票价:前四排30元/位;后四排20元/位;正包厢60元/位;侧包厢50元/位;
『德云社』演出地点之二【广德楼剧场】
(下午场,每周五、六、日下午14:00开始)
地点:前门外大栅栏街39号 (大栅栏步行街内,张小泉剪刀铺西边)
售票:周一开始每日上午10:00至17:00
票价:20元/位 起
『德云社』演出地点之三【春晖剧场】
(晚场,每周五、六晚 19:30开始)
地点:宣武区陶然亭路51号(宣武区少年宫,陶然亭公园北门往西)
售票:周三开始每日下午13:30至19:30
票价:20元/位 『德云社』演出地点之三四【德云社三里屯分社】
有木有北京人求进,要去北京旅游七天,搜到一篇旅游攻略有很多景点,
北京中国首都,人文历史气息浓厚,值得一游
这是我从温州到北京的攻略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助到你,你可以根据实际删减行程。
第一天
1.动车 温州南-北京南
(1)10:07-18:43 677元/人
(2)10:58-19:49 663元/人
•可以在动车站附近办理公交卡,坐公交4折,20元押金。每个人都要办。
2.步行前往自己订的酒店,约850米。
•如果早可以再出门逛一逛
第二天
1.天安门看升旗
•在前一天和某个司机商量好。升旗仪式时间约为4点50分。最好提前半小时到。
约5点30结束,吃早餐。
(1)人民英雄纪念碑
(2)毛主席纪念堂:每周二至周日7:00-11:00,下午14:00-17:00。大约要排一小时队,参观20分钟。
(3)国家博物馆:凭有效证件免费参观。
开放时间:全年开放每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4)国家钱币博物馆:10元/人。(8:00-12:00)
每天9:00~16:00,周一、周日闭馆。
2.午饭
3. 游览天坛公园
公交前往,约30分钟。
联票:35元/人
四大门开放时间:6:00—22:00。 18:00闭馆。(13:30-16:00)
游览约3小时。
(13:30-16:30)
4.晚饭
第三天
1.游览故宫
从旅馆乘公交出发,约1小时。
8:30-16:10。 60元/人。 一天左右。(8:30-17:00)
2.游览王府井
故宫博物院出发,约3公里。
3.返回酒店,约10公里。
第四天
1.游览八达岭长城(06:30~19:00。 45元/人。)
地铁转市郊铁路,单程约2小时,长城游览约4小时,返回两小时。
市郊铁路S2线:8:34-9:47.(周二至周四运行)
游览约10:00-14:00.
回程:15:10-16:47
(7:00-17:00)
2.晚餐
第五天
1.游览颐和园
地铁前往,约1小时。
06:30~20:00。 联票60元/人
游览约3小时。
(8:00-11:00)
2.午餐
3.游览圆明园
从颐和园乘公交前往,约20分钟。
全票约35元/人。 07:00~21:00。
游览约3小时。
(12:00-15:00)
4.德云社北京相声大会听相声
地铁前往,约1小时。
逛大栅栏街,吃晚餐。
演出:周二至周日晚19:00开始。
演出结束,坐公交回宾馆,约40分钟。
(16:00-22:00)
第六天
1.游览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08:30—18:00,30元/人)
公交前往,约1小时
暂定游览2小时。
(8:30-10:30)
2.游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地铁前往,约50分钟
8:30——17:30(冬17:00)周一闭馆
凭有效证件免费领票。
(11:30-13:00)
3.游览北京天文馆(9:30-17:30(周末及节假日16:30),周一周二闭馆。票价10-45元不等。)
公交前往,约30分钟。
游览约2小时。
(14:00-16:00)
(4.游览自然博物馆
地铁前往,约50分钟
游览约1.5小时)(选择项目)
5.晚餐
第七天
1. 游览北京海洋馆(9:00-17:30。 130元/人,包括动物园)
步行前往
游览约3小时。
(9:00-12:00)
2.午餐
3. 游览北京动物园(7:30—18:00,20元/人)
地铁前往,约40分钟
游览约3小时。
(13:00-16:00)
第八天
1.回温州
08:10-16:44 动车。 677/人
有木有北京人求进,要去北京旅游七天,搜到一篇旅游攻略有很多景点,
你的计划不行,一天中去的地方太多根本办不到,一个就耗费好几个小时,有的还距离非常远
不建议国庆节来,那是人山人海的,排队时间很长,全看人
1天:故宫,故宫对面是景山公园,景山公园正门坐公交1-2站到皇家园林北海公园,北海正门出来坐109到著名西单商业街。1大天就过去了
1天:北京动物园(内含北京海洋馆),动物园正门斜对面是北京天文馆,基本1白天也过去了
1天:天安门,大栅栏步行街,国家博物馆(务必提前官方网站申请预约票,拿身份证从预约取票地方进入领票,如现场没预约排队领票排队就几个小时),长安街坐公交几站到知名的王府井步行街看看,最后王府井步行街附近坐公交108路或特11路到安慧桥北下车走过街天桥到对面往红绿灯路口那走左转直走就是奥运广场(鸟巢水立方,你在路口能看到的,找不到问路人)
1天颐和园(地方超级大,只能用一大天)或圆明园(也是一天)
1天雍和宫和其他地方
这就足够了,不用再去其他地方了。长城十三陵都不要去,太远,人超级多,全排队了,而且那骗子特多上当游客多。北大清华没太大必要去如人多也会限流未必你就能进去
其他博物馆也就那回事
如你就是要国庆来其他地方真别去·人多的你受不了,以上这些景点是最有代表性的,你能把这些都去了就不错了
多准备零钱很多公交不找零钱,车上商场公园路上小偷多要注意
以上景点基本有官方网站可查询,手机下百度地图输入终点和起始点就能查公交线路图选择最方便公交。大众点评里搜饭馆位置看评价做参考
住尽量预约预定,住四环内,当然离公交多地铁近的方便些
以上仅供参考
老北京的戏园子有哪些独特风格?
老北京城里称剧场为戏园子,"戏园子"这个称谓在当时的有钱人眼里很卑微,与澡塘子、饭馆子等一起被视为"下九流"。老北京的戏园子大都开设在前三门外一带,与烟花柳巷比邻。如前门大街东侧有广和茶楼、天乐茶园、广兴茶园等。大街西侧有广德茶楼,三庆、同乐、中和、文明茶园等。内城则寥寥无几,仅有东安市场的吉祥茶园、丹桂舞台两家。以上这些戏园子的建筑形式大致一样。一般是门外有一个高大的单门牌坊,上面横书戏园的名称。走进牌坊是一个院子,摆设一些当日演出剧目所用的简单的道具,如当天大轴为《御碑亭》,则摆上一个单面布制的亭子,如果是《八大锤》,则摆上四对锤。通过院子进入剧场,是一座四方形的楼,一面是舞台,舞台呈四方形,迎面是两根柱子。其它三面则是座位,座位多是长条大板凳,每条可坐六到八人,凳前设长条大木案,供放置茶壶、茶碗以及瓜子等食物之用。台前正中一块四方形地带叫"池座",楼上正面叫"厢座"。其次是两廊,就是两侧楼下和楼上的座位。厢座前面有一排柱子,有时会挡住视线,俗称"吃柱子"。另外在舞台两侧各有一小块地方,大约可容二三十人,叫做"小池子"。"捧角儿的"的人多在此看戏。戏园里最次的座位,是两廊最后靠墙的座位,是用木板钉在墙上的,俗称"靠大墙"。观众入园后由"坎子上的"(即看座的服务员)为人们找座,若想找到好的座位还须给服务员赏钱。同时有人送上一壶热茶来。茶水钱则在压轴戏(倒数第二出戏)上演时由茶房收取,价格不固定。20世纪二、三十年代,剧场有了一个初步的变迁,那就是在南城出现仿照上海新建的一些剧场。如第一舞台、开明戏院、新明大戏院,另外还有以京剧为主,其它剧种如曲艺、电影为辅的综合娱乐场所,如新世界、城南游艺园等。这些剧场大都是楼座呈半圆形,舞台也呈半圆形。第一舞台还有转台的设施,灯光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座位改成了排椅,在每一排椅子后面加上一块宽约五寸的木板用以放置壶、碗与食物之用。新明大戏院在开幕之后取消了在场内卖茶、叫卖食品和飞"手巾把"影响看戏的陋习,可惜戏院于三十年代中被火烧毁,终未重建。这些新型剧场出现之后,一些旧的戏园子进行翻建或重建。如天乐茶园把舞台拆去台柱改为半圆形舞台,但仍保留了"小池子"。座位改为长条排椅,园名改为华乐戏院。中和茶园则重建,但楼形仍未做大的改革,茶园名称改为中和戏院,现在仍保原貌。庆乐茶园重建后,改名为庆乐戏院。吉祥茶园与文明茶园改建后分别改名为吉祥戏院与华北戏院。此外,在东城建有真光影剧院,它与开明戏院是用同一张设计图纸而略加变动的,这两个剧场是当时比较先进的,无论照明、音响、大幕、通风、座位等等方面都焕然一新。20世纪30年代在西长安街先后建立了新新大戏院(即今天的首都影院)、长安大戏院两座大型新式剧场,曾有许多名演员在这两家剧院演出。20世纪40年代,北京戏院变化不大。解放后新的剧场蓬勃建起,对旧的剧场也逐步进行改建完善。如前门外的大众剧场、广和剧场、前门小剧场,内城的吉祥、长安、西单剧场都是在原址上改建或修缮的。新建的大型剧场则有虎坊桥的工人俱乐部、护国寺的人民剧场、主府井大街的首都剧场、天桥的天桥剧场、中山公园的音乐堂、北京展览馆剧场以及各区县的影剧院、俱乐部等。
北京这个城市,哪些老地方还可以欣赏戏曲与传统艺术形式?
北京是一个很有文化氛围的城市,故宫、胡同、天桥、潘家园、雍和宫、琉璃厂都能体现北京特色。如果你想听戏曲,可以去梅兰芳剧院。如果你想看传统的艺术文化,比如想听评书相声可以去老舍茶馆或德云社。老舍茶馆是北京的文化特色,里面有说评书的,有说相声的,还有拉二胡的,来一壶茶和瓜子、果盘等食物,欣赏台上的评书和其它文化形式,那感觉别提多惬意了。德云社是近几年兴起的文化打卡地,德云社是听相声的地方,郭德纲、于谦、郭麒麟、岳云鹏都是德云社的资深艺人,不过就是票价贵点。想看庙会就要等新年了,北京故宫太庙每年都会举办庙会,里面有舞龙的,有耍狮的,还有卖北京小吃的,各种各样全都有,很热闹。原来王府井有小吃一条街,这里的小吃一条街可不只有吃的,有很多特色品,还有手工艺人,很多外地的游客一到北京就去那里体会北京文化。但后来因价格太贵,慢慢就没有客流了。也是因为北京经济发达了,其它地方也涌现出很多小吃街,所以渐渐就把原来的小吃街冲淡了。鼓楼一带有小吃街,大多是老北京的美食。还有东四十条那里也有一家老北京特色美食,比如焦圈、豆汁、门钉饼等。刚到北京的时候根本吃不惯那里的食物,但自从吃了一次麻酱饼后就改变这种想法了,老北京传统小吃真的很好吃。另外北京有很多有个性的酒吧,大多聚集在三里屯和后海一带,很多白领和金融精英都喜欢那里,一到下班时间那里的人就越来越多。南锣鼓巷里也有很多隐藏的好地方,很多店面设计的都很有特色,可以去看看。
北京儿童剧哪家最强??
儿童剧强不强主要看儿童剧团本身,剧团本身实力够强才能制作出来比较优秀的剧目。北京地区最知名的儿童剧团是国有的中国儿艺,北京儿艺,中国木偶剧院,这三家剧团的剧目随便看都不会踩坑,毕竟是国有院团有一定制作标准和底线的而民营儿童剧团,专业的比较少,一个手就数得过来,比如已经上市的丑小鸭剧团,以进校园为主的手拉手剧团,还有就是在大中小型剧场和商场或者地产都经常演出的北艺儿童剧团了。之所以说专业的儿童剧团比较少,是因为正规的儿童剧团是有资质要求的。儿童剧团与山寨作坊怎样鉴别当然也有一些非儿童剧团出品的儿童剧质量特别好,比如《熊出没之原始时代》是森普文化购买的版权,比如《大卫不可以》是上海戏剧学院出品的。但是能引进这些IP剧目的公司都不是一般的小公司,是用钱和资源支撑出来的。所以想看哪家的儿童剧演出效果好,不要看它说了什么或者怎么说的,而要重点考察剧团或者制作公司的背景底蕴。望采纳,谢谢!
在北京有好看的儿童话剧吗?
楼主,首先看到你的提问,我感觉你还是一个通情达理的好家长,至少你是一个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的。
好的,现在言归正传,既然楼主在北京,我给你推荐北京几家剧场的儿童话剧。
第一就是木偶话剧剧场,他们上演的《喜洋洋与灰太狼》和《黑猫警长》都是将经典的卡通形象故事,以舞台剧的形式展现,因为这类的话剧,有前车之鉴,动画片也很出名,所以小孩子更能接受一点,但是在创新力度上有所欠缺,毕竟不是原创话剧,可能小孩子看了都会猜出之后的故事情节,没有新颖性,如果还没有看过此类的动画片可以去带着孩子看看。
第二就是在朝阳大悦城的蓝天城剧场,上周六我带孩子去看一部《小熊途途奇遇记》儿童话剧,这部话剧可能没有之上的两部话剧的那么有名,但是原创性更加具有新颖性,至少不会让孩子感到有重复感,有雷同的地方。而且在表演形式上,也更加的有创新,不在单单是演员在舞台上独自表演,同时还会和小朋友进行互动,我的孩子就上台去表演唱歌,做游戏,玩的可开心了,还有很多知识问答的环节,也能为小孩子增长知识,这部话剧在百度百科也是能查到的,如果楼主感兴趣可以去百度一下,总的来说还是值得推荐一看的。
以上就是我为楼主推荐的几部话剧,希望能帮到楼主!
老戏园子的规矩
北京作为几朝都城、文化荟萃之地,舞台表演历来兴旺,但那些老戏园子、老剧场,在20世纪90年代却辉煌不再了。
戏楼,又称戏台,戏园子,是专供戏剧等表演艺术使用的古代建筑。据史料记载,中国最早出现戏楼当在距今有近2000年的东汉。在北京,年代最为久远、历代文人撰文介绍最多的是广和楼戏园,它有350年以上的历史。
清代是戏楼的鼎盛时期,这与清朝历代帝王无不喜好戏剧有关。但在清朝,清政府明文规定“内城道近宫阙,例禁喧嚣”,内城不得建戏馆,一律设在外城,即前三门之个,为此老北京的老戏园子多在南城,且主要集中在前门外。当时最早、最出名的便是广和楼戏园子。
广和楼戏园位于前门肉市胡同,始建于明代,当时叫“明臣室查氏所建戏楼”,清代楼“广和查楼”,四大微班的名伶都在此演过戏,可谓名噪一时。当年富连成科班的学生,身着竹布蓝大褂、剃着光头,排着整齐的队伍,从虎坊桥社里徒步来广和楼演出时,前门大街总站满了京戏迷,向他们行着注目礼。如今健在的老戏迷也都是年过八旬的老人了,提起广和楼尤其是当年富连成科班演出时的盛况都感叹不已。但如今,走进这个老戏园子时,看到的是什么景象呢?一片萧条:走进剧场只见桌子、椅子上而满了厚厚的一层尘土,尽管墙上挂着昔日辉煌时期的历史照片,可也破尘土掩盖了。为了生存,这里曾先后开过旅店、歌厅,也出租过房间……
位于大栅栏粮食街北口的中和剧场与就剧艺术几乎是同龄。清乾隆年间就建成了这座能容纳千余名观众的剧场,谭叫天、王瑶卿、程砚秋、尚上云等都曾在这里亮过相,《南天门》、《汾河湾》、《闹天宫》等成本大戏都在这里演出过,而现在却只能放录像来维持了。
鲜鱼口路南的戏园,是嘉庆年间的老戏园天乐园,后更名为大众剧场。1912年6月革命党人黄兴、陈其美等来此慷慨陈词,阐述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谭鑫培、田际云等也代表北京梨园界致词,名流杨小楼、梅兰芳应邀参加。但如今大众剧场成为北京杂技团的训练场。这座近代史上闻名遐迩的古老剧场,如今怎样了呢?候希三先生在他所著的《北京老戏园子》中是这样介绍的:
大众剧场所在的街道狭窄,总宽不足5米。路南是剧场门面,宽、高均约10米,由塑制银灰色夹缝板条装饰了整个墙面。上半部中心有半圆型旭日东升图案。“大众剧场娱乐厅”七个蓝色汉字呈弧形将图案围住。其下是高1米、宽10米、由红色汉语拼音装饰的“大众剧场娱乐厅”字样。下半部有三个大门,提拉式铝合金门封闭得严严实实,使人不得其门而入。这里从过去的车水马龙到如今的门可罗省,不禁使人产生凄凉之感。西邻一小胡同,宽约1米,临街装有水门,这里原是通向西太平门的一个疏散口。胡同西侧,原来的食品制作间已改为大众彩扩中心门市部。东邻,原为存车处的空地已建起铺面房,上书“大众五金机电经营部”。路北的售票厅,已改为有两间门面的大众餐馆。经伙计指点,笔都来到餐厅二楼剧场办公室。待说明来意后,董经理给予热情接待。为了便于介绍情况,经理带路参观了主剧场。剧场前大厅约200平方米。这里曾开办卡拉OK歌舞厅,因不景气停办。可内堆放许多纸箱、货架。经理介绍:现正与有关单位洽商,准备在这里开办裘皮商店。观众厅地面已铺平,摆放十余张台球案,悬挂着配套的吊灯。舞台台口已垒起大墙,看不到舞台的模样。一、二楼观众席之间的空间,已用石膏板隔开,成了台球厅的天花板。
几度辉煌,几经磨难,沧桑岁月,逝者如斯。翻开典籍,我们会发现庆乐戏园、三庆戏园、广德戏园、华北戏院、万兴园……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只能闻其声而不得见其实了。而得以延续下来的老戏园子、老剧场也并不乐观,在不景气中惨淡经营。
面对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广和、天乐等老戏园的辉煌不再,长安、二七剧场面目全非,著名表演艺术家李维康说:“吉祥和西单两个剧场被拆除了,这对于我们戏曲办来说是一件非常痛心的事,这两个剧场是我们一贯上座率较高、群众爱来看戏的地方。为了盖商业区,把它们都拆了。长安剧院旁的一个酱菜园还留着,这么大的剧场却拆了,我们心里很不是滋味。现在戏曲界最大的悲哀就是没有剧场。”
老戏园子和今天豪华、气派的新式剧场相比,不啻天壤之别。今后的剧场会向多功能和综合娱乐场所发展,而老戏园将成为历史上的一页,供后人作一番评说。有人把现在老戏园子、老剧场面临的处境比作凤凰涅般,不知是不是一个恰当的比喻?它们将何去何从?
北京哪里的小吃可以体现老北京风格(比较正宗一些)
北京人从前很牛。因为有胡同、京戏、北京小吃,他们能自豪地三次拍响自己的胸脯。鼎盛时期的北京小吃达一百多种,可现在没剩几个了,拆迁改造又接踵而来,北京小吃这一下可要拍不响了。
但爆肚冯传人冯国明先生说得好:一切名吃都是客人培养出来的。那么现在的北京小吃,正需要有责任感的北京食客大力培养。
小吃代表 小肠陈的卤煮火烧
提起享誉京华的传统名吃卤煮火烧,就一定要说小肠陈。
时光流转,小肠陈家那口让外人看来有些神秘的卤汤锅,已经翻滚了一百多年。有四代传人先后在锅前执掌生意,而享用过汤锅中各色卤品的顾客已不计其数。
谋生糊口,惨淡经营,小肠陈真正的辉煌从第三代传人——陈玉田开始。
在诸多种北京小吃中,卤煮火烧属于大众吃食。推车挑担,在戏园子外面支个小摊,或参加堂会,“送卤上门”。
从十几岁,陈玉田就从家乡河北三河县来到北京,帮助父亲照料卤煮小摊。没有按部就班的教授,更没有现成的教材,一切都靠摊前的耳濡目染。陈玉田边协助父亲干活,边潜心研究,很快就掌握了卤煮火烧的制作技艺,并将其研磨至精,推陈出新。
在继承传统的同时,陈玉田不仅大胆引入从前没有的卤品,使汤锅里的“内容”更为丰富,还对多少年一贯制的卤汤进行“改革”,加入几味去腥提味的中草药,让其味道更为香浓。
小肠、肺头、肚子、猪心、猪肝、白肉、豆腐,火烧……各类质地不一、口感各异的卤品“欢聚一堂”,再加上那锅鲜香扑鼻的卤汤,吊足了顾客胃口,勾动着食客馋欲。
除了独特的风味,北京小吃制作中的表演性,更让人流连忘返。
卤煮火烧“明案”操作,让食客赏心悦目,未曾动箸,眼睛已自“进食”不断。
您若是亲眼目睹陈玉田老人在卤汤锅前忙碌的情景,再听到从热炉膛里奔外捡煤球的事儿便不觉得稀奇。那锅热浪翻滚的卤汤,在陈老先生看来与刚从自来水管子接的凉水并无二异。只见他不时把手探将进去,随心所欲地在锅中捞取各种卤品,其动作之泰然,神态之平静,令人叹为观止。
卤品置于案头,切法已在心中。火烧井字落刃,豆腐三角给刀。小肠花样分断,肺头剁烂筋脑。一阵眼花缭乱之后,各种卤品已然分门别类码放碗中。最后,陈老爷子舀起一勺浓浓的卤汤,慢慢淋落在层层叠叠的卤品之上,开始为自己的“作品”杀青。可别小看浇汤。汤少了,卤品不能入味,吃来味道太淡。汤多了,将“货”淹没,又丢了碗中风景。
北京小吃传儿不传女,可架不住陈老先生开明。在他的辅佐下,闺女陈秀方于1994年在陶然亭大街开店经营,成为“小肠陈”第四代传人。她用那块“小肠陈”的黑底金字牌匾,将四方老客悉数聚来。不顾年事已高,陈玉田频频“落驾”店中。调配呵护那锅卤汤,是他老人家每日必做的功课。
1999年,陈玉田去世。其时,在陈秀方的料理下,“小肠陈”饭庄已然火爆非常。作为对家族遗产的“推陈出新”,也是对父亲苦心的响亮回复,在陈秀方的主持下,“小肠陈”新推“卤煮什锦火锅”,被国内贸易部评为“中国名菜”。
如今,“小肠陈”已开三家分号,店店顾客盈门。
地址:方庄小区环岛南芳群园三区11号楼
停车位:有
营业时间:10:30~15:00 16:30~22:00
订餐电话:67620251
什么是褡裢?老辈子人们装东西用的布袋子,褡在肩头,一前一后。这褡裢火烧就是因为外形儿酷似褡裢儿,才有了这么个大号。
小吃代表 瑞宾楼的褡裢火烧
在前门大栅栏地区有一条不长的胡同,叫门框胡同。门框胡同里有个不大的餐馆,叫瑞宾楼。瑞宾楼经营着一种著名的北京吃食,唤作褡裢火烧。
清代光绪年间,在老东安市场有一个做火烧的小食摊,摊主是一对从顺义来的姚氏夫妇。
这姚氏夫妇做的火烧与众不同。把面和好了,擀成薄皮儿,里面装上拌好的馅,折成长条形,放在饼铛里用油煎。火烧煎得了,颜色金黄,焦香四溢,味道鲜美可口。一来二去,小摊的生意越做越火。姚氏夫妇索性开起一家名叫润明楼的小店,专门经营褡裢火烧。
后来,这店由于姚家晚辈经营不善,倒闭了。
该着北京的老少爷们儿口福不绝——当年润明楼里的两个伙计罗虎祥、郝家瑞把“香火”传承下来,合伙在前门门框胡同里开起一家饭馆,继续经营褡裢火烧。店名从俩人名中各借一个字,叫祥瑞饭馆。一时间名噪京城,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吃。
公私合营,祥瑞饭馆划归国有。“文革”中,几次更名。先是叫“红岩”,又叫“飓风”,改革开放之后叫瑞宾楼。
那位问了,您这儿侃这么热闹,这褡裢火烧到底绝在哪儿?
先是面。面要活得软硬适中,醒一会儿,揪成小剂子,再擀成长方形薄皮儿。然后是馅。把肥瘦猪肉剁成碎泥,放进葱姜,再用由猪棒骨和小柴鸡炖的高汤打馅。接下来是包。用拌好的馅放在皮儿上卷包好,两头封住,上铛时拉成扁长形。最后是煎。放在饼铛里用油来煎,直到两面金黄出锅。
说得轻巧,做来可不简单。面的劲儿,馅的味儿,包的齐整,煎的火候儿,没有一样不要功夫。看着人家做起来挺容易,等咱们自个儿一上手就不是那么回子事了。
三年前,瑞宾楼改制从国营变成了私营,褡裢火烧依然是那里的“主打产品”。
负责和馅的是年已七十的王植田老师傅。这老爷子原来就是祥瑞饭馆的伙计,从学徒至今,已经和褡裢火烧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若不是亲口尝尝由他制作的褡裢火烧,您就不知道什么叫炉火纯青!
地址:前门大栅栏门框胡同
停车位:需停在前门肯德基门前
营业时间:10:00~14:00 16:30~20:30
订餐电话:63031100
“咱家没出息。三代人,一百多年,就琢磨出来一副肚子和一碗作料。”
小吃代表 金生隆的爆肚
作为一家享誉京华的北京小吃老字号,创始至今,金生隆已有150多年历史。
金生隆创始人冯天杰1874年生人,年轻时便在东安市场摆摊经营爆肚。后来,由于摊点太多,堵塞交通,影响皇家出行,宫中有关部门遂大规模“清理整顿”市容,将散布于东华门街边的摊点全部迁入一个演兵场中,以苫布棚顶,从而形成后来的东安市场。
经过多年经营,冯天杰的爆肚制作技艺日渐精湛,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成为老东安市场中爆肚经营最有名气的两家之一(另一家为王金良,所谓“爆肚王”)。
当年到爆肚冯家来的既有八旗子弟、达官贵人,又有社会名流、富贾名商。一些演艺界的明星也经常到这里落座品肚。
1949年,冯天杰去世。爆肚冯小店由第二代传人冯天杰之子冯金生接手经营。1957年公私合营,爆肚冯与老东安市场的八家小吃合并,成立金生隆小吃店,冯金生亦随之成为国营职工。41年过去。
1998年,冯家第三代传人冯国明继承先辈传统,在东城区著名的“簋街”边开办“金生隆”爆肚店,将家传爆肚技艺发扬光大。两年后,“簋街”扩路拆迁,冯国明遂将小店迁至海淀区健德桥边。
走进金生隆爆肚店,首先要穿过一条不长的“家史走廊”。两侧的玻璃室内,陈列着各种物品,从金生隆创始人冯天杰使用过的条案,第二代传人冯金生用过的铜火锅,到第三代传人冯国明上山下乡使用的搪瓷缸子。顾客尚未落座,文化大餐已然拉开帷幕。
金生隆的爆肚,依其牛羊肚不同部位分为13种。其中,羊肚板、羊肚葫芦、羊食信儿、羊肚蘑菇又称爆肚中的四样“硬货”,为爆肚“发烧友”酷爱。关于这四样“硬货”的吃法,墙上悬挂的木制竖匾上刻有清人杂咏:“入汤顷刻便微温,作料齐全酒一樽。齿钝未能都嚼烂,囫囵下咽果生吞。”
金生隆爆肚的作料不似它店,分为爆肚作料和涮羊肉作料两种。配搭精细,各自对应。服务员还会根据顾客所点菜肴的口感,先老后嫩,按顺序排列。另外,也会按照顾客进食的速度上菜,以保证顾客在“最佳时机”品尝爆肚。
作为爆肚世家的传人,谈及这些年来的岁月沧桑,冯国明每每喜欢用其父冯金生的话一言以蔽之:“咱家没出息。三代人,一百多年,就琢磨出来一副肚子和一碗作料。”
地址:八达岭高速三环北健德桥西北角
停车位:店后有停车场
营业时间:11:00~22:00
订餐电话:65279051 (张云)
长安大戏院的介绍
长安大戏院是闻名遐迩的老字号剧场,始建于1937年。原址位于北京西单繁华商业街;新戏院于1996年9月重张开业,迁至东长安街北侧光华长安大厦内,交通极为便利。易地新建后的长安大戏院,是古典民族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其设计装潢具有典型的明、清风格。长安大戏院以上演经典剧目为主,尤其是以京剧为代表的各种艺术形式的演出。
长安大戏院的演出特色
在长安大戏院的历史中,展现了许多不同流派的剧目和许多京剧表演艺术家,如: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等人的艺术风采。长安大戏院的一个最大特色,在于为了让异域的旅游者能理解、欣赏京剧,长安大戏院与京剧院等演出单位联手合作,编排乐更适合旅游者观看的整台旅游京剧。这些都是经过编剧、导演精心编排的,它尽可能的包容了京剧艺术的各个行当,但又让观众能看懂。而且有与演唱同步的中英文字幕,使观众对剧情有充分地了解。长安大戏院晚场的旅游京剧专场,每天都有,天天都是京城的京剧一景。除了每晚的旅游京剧专场外,大戏院每逢周六、周日下午还上演传统京剧。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剧目有:《龙凤呈祥》、《凤还巢》、《锁麟囊》、《金龟记》、《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秦香莲》、《四郎探母》、《赵氏孤儿》等。并且,一大批具有知名度的演员如:李世济、李维康、于魁智、孟广禄、李胜素、张学津、赵葆秀、王蓉蓉等纷纷登台亮相。一些老的戏曲艺术家在逢年过节的喜庆之日也前来助兴,使长安大戏院真正成为戏曲界的一个大家庭、大舞台,也使其真正成为一座现代化的艺术殿堂。大戏院除前区茶座外,后区有排座,二层还设有贵宾包厢、普通包厢和排座。大堂二层有老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家的剧照和京剧不同角色的戏装展柜;一层还设有脸谱、字画、音像制品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