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诺贝尔经济学奖

时间:2024-06-29 09:42:52编辑:笔记君

2015诺贝尔奖得主是谁

2015诺贝尔奖得主有:_田隆章、阿瑟·麦克唐纳、安格斯·迪顿等。_田隆章,日本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现任东京大学宇宙射线研究所所长、同研究所附属宇宙中微子观测信息融合中心负责人、东京大学特别荣誉教授、东大卓越教授,中国四川师范大学荣誉教授,荣获文化勋章,并被表彰为文化功劳者。2015年_田因“发现了中微子震荡,证明了中微子具有质量”与阿瑟·麦克唐纳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安格斯·迪顿(AngusStewartDeaton),1945年10月19日出生在苏格兰爱丁堡,是一位微观经济学家。他曾就读于爱丁堡Fettes学院,在那里他是基金会学者,并在剑桥大学赢得了他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15年10月12日,获得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在消费、贫穷与福利方面的研究贡献。

谁为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大热门

新经济思维研究所(INET)主席约翰逊(Robert Johnson)认为,今年最应该获奖的是美国纽约大学教授鲍莫尔(William Baumol),“他是一位很深刻的经济学者”,今年已93岁,诺奖只颁发给在世的经济学者是惯例,因此类似学术成就下,会偏向先授予年纪较大的候选人。鲍莫尔亦在2014年度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获奖名单中,当时预测的颁奖理由为“对企业家精神的突破性研究。“引文桂冠奖”基于对学术论文及其引文的深入分析,迄今已成功预测了35位诺贝尔奖得主,包括在2012年预测、翌年(2013年)获奖的耶鲁大学教授席勒(Robert Shiller)。约翰逊去年曾对财新记者表示,最应该获奖的是牛津大学高级研究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不平等研究之父”阿特金森(Anthony Barnes Atkinson)。目前,阿特金森健康状况已极为不乐观。今年的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 预测的获奖名单包括:伦敦大学学院(UCL)政治经济学教授布朗戴尔(Richard Blundell)(嘉奖理由:在关于劳动力市场和消费者行为的微观计量经济学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芝加哥大学经济系主任、经济学教授李斯特(John List)(对于现场实验(field experiments)经济学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教授曼斯基(Charles Manski)。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魏尚进则对财新记者表示,预测哪些经济学家在特定年份获得诺奖并不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游戏,不过,一些领域在未来几年内值得诺奖嘉奖,包括健康经济学、开放经济体宏观经济学,以及国际贸易中的异质企业理论等领域。他认为,哈佛大学教授菲尔德斯坦(Martin Feldstein)作为卫生经济学的开创人,建立了现代卫生经济学,而卫生经济学现在已经是经济学比较大的一个分支,也是相对成熟的学科,对政策的影响很大。

201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分别是谁

201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分别是: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大隅良典(日本)。物理学奖获奖者:戴维·索利斯、邓肯·霍尔丹和迈克尔·科斯特利茨(美)。化学奖获奖者:让-皮埃尔·索维奇、伯纳德·L·费林加。和平奖获奖者: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经济学奖获奖者:奥利弗-哈特、本格特-霍斯特罗姆。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获奖理由:当地时间10月3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评奖委会决定将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大隅良典,以表彰他对细胞自噬机理的发现。细胞自噬是指细胞分解自身成分并再利用的过程,其英文词源为希腊语前缀“自我”和“吞食”。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60年代,研究人员发现细胞可以分解自身非必要成分,并输送至一个被称为“溶酶体”的机构进行降解回收。细胞自噬机理的发现,有助于研究人类身体如何适应饥饿和对感染做出反应,此外通过观察自噬基因的变化,也可以对潜在疾病做出判断。获奖者介绍: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桂冠得主大隅良典出生于日本福冈,在埃德尔曼从事研究。1988年,他在东京大学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专注细胞自噬研究。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名单?

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消息,202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于北京时间10月12日17时许正式揭晓,由两位来自美国的经济学家Paul R. Milgrom和Robert B获得,获奖理由为“对拍卖理论的改进和发明了新拍卖形式”。保罗·米尔格罗姆(Paul R. Milgrom),1948年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早年求学于斯坦福大学,获得统计学硕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在斯坦福求学时,米尔格罗姆师从“博弈论四人帮”之一的威尔逊(Robert Wilson)教授,并在其指导下完成了关于拍卖的博士论文。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B. Wilson),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全称应为“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并非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是由瑞典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其评选标准与其它奖项是相同的,获奖者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选,1969年第一次颁奖,由挪威人弗里希和荷兰人丁伯根共同获得,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弗里德曼等人均获得过此奖。历届获奖名单如下:1、1969年 简·丁伯根(荷兰) 拉格纳·弗里希(挪威)发展了动态模型来分析经济进程。拉格纳·弗里希是经济计量学的奠基人,简·丁伯根是经济计量学模式建造者之父。 2、1970年 保罗·安·萨默尔森(美国)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他的研究涉及经济学的全部领域。 3、1971年 西蒙·库兹列茨(美国)在研究人口发展趋势及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4、1972年 约翰·希克斯(英国) 肯尼斯·约瑟夫·阿罗(美国)深入研究了经济均衡理论和福利理论。 5、1973年 华西里·列昂惕夫(前苏联)发展了投入产出方法,该方法在许多重要的经济问题中得到运用。 6、1974年 弗·冯·哈耶克(澳大利亚) 纲纳·缪达尔(瑞典)深入研究了货币理论和经济波动,并深入分析了经济、社会和制度现象的互相依赖。7、1975年 列奥尼德·康托罗维奇(前苏联)创立了享誉全球的线形规划要点; 佳林·库普曼斯(美国)将数理统计学成功运用于经济计量学,对资源最优分配理论做出了贡献。 8、1976年 米尔顿·弗里德曼(美国) 创立了货币主义理论,提出了永久性收入假说。 9、1977年 戈特哈德·贝蒂·俄林(瑞典)、 詹姆斯·爱德华·米德(英国)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流动作了开创性研究。 10、1978年 赫泊特·亚·西蒙(美国)对于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进行了研究,这一有关决策程序的基本理论被公认为关于公司企业实际决策的见解。 11、1979年 威廉·阿瑟·刘易斯(美国) 西奥多·舒尔茨(美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研究,深入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中应特别考虑的问题。 12、1980年 劳伦斯·罗·克莱因(美国)以经济学说为基础,根据现实经济中实有数据所作的经验性估计,建立起经济体制的数学模型。 13、1981年 詹姆士·托宾(美国)阐述和发展了凯恩斯的系列理论及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宏观模型,在金融市场及相关的支出决定、就业、产品和价格等方面的分析做出了重要贡献。 14、1982年 乔治·斯蒂格勒(美国)在工业结构、市场的作用和公共经济法规的作用与影响方面,做出了创造性重大贡献。 15、1983年 罗拉尔·德布鲁(美国)概括了帕累拖最优理论,创立了相关商品的经济与社会均衡的存在定理。 16、1984年 理查德·约翰·斯通(英国)国民经济统计之父,在国民账户体系的发展中做出了奠基性贡献,极大地改进了经济实践分析的基础。 17、1985年 弗兰科·莫迪利安尼(意大利)第一个提出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设,这一假设在研究家庭和企业储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8、1986年 詹姆斯·布坎南(美国)将政治决策的分析同经济理论结合起来,使经济分析扩大和应用到社会—政治法规的选择。 19、1987年 罗伯特·索洛(美国)对增长理论做出贡献,提出长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不是依靠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 20、1988年 莫里斯·阿莱斯(法国)在市场理论及资源有效利用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对一般均衡理论重新做了系统阐述。 21、1989年 特里夫·哈维默(挪威)建立了现代经济计量学的基础性指导原则。 22、1990年 默顿·米勒(美国) 哈里·马科维茨(美国) 威廉·夏普(美国)在金融经济学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 23、1991年 罗纳德·科斯(英国)揭示并澄清了经济制度结构和函数中交易费用和产权的重要性。 24、1992年 加里·贝克(美国)将微观经济理论扩展到对人类相互行为的分析,包括市场行为。 25、1993年 道格拉斯·诺斯(美国)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 罗伯特·福格尔(美国)用经济史的新理论及数理工具重新诠释了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 26、1994年 约翰·纳什(美国) 约翰·海萨尼(美国) 莱因哈德·泽尔腾(德国)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对博弈论和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27、1995年 罗伯特·卢卡斯(美国)倡导和发展了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运用理论,深化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并对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28、1996年 詹姆斯·莫里斯(英国)在信息经济学理论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经济激励理论; 威廉·维克瑞(美国)在信息经济学、激励理论、博弈论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29、1997年 罗伯特·默顿(美国)对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所依赖的假设条件做了进一步减弱,在许多方面对其做了推广; 迈伦·斯科尔斯(美国)给出了著名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该法则已成为金融机构涉及金融新产品的思想方法。 30、1970年 阿马蒂亚·森(印度)对福利经济学几个重大问题做出了贡献,包括社会选择理论、对福利和贫穷标准的定义、对匮乏的研究等。 31、1999年 罗伯特·门德尔(加拿大)对不同汇率体制下货币与财政政策以及最适宜的货币流通区域所做的分析使他获得这一殊荣。 32、2000年 詹姆斯·J·赫克曼(美国)、丹尼尔·L·麦克法登(美国) 发展广泛应用在经济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中对个人和住户的行为进行统计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尤其是,赫克曼对分析选择性样本的理论和方法的发展,麦克法登对分析离散抉择的理论和方法的发展。33、2001年 迈克尔·斯彭斯(美国)、乔治·阿克尔洛夫(美国)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美国)在“对充满不对称信息市场进行分析”领域作出重要贡献。 34、2002年 丹尼尔·卡尼曼(美国) 弗农·史密斯(美国) 在心理和实验经济学研究方面所做的开创性工作。 35、2003年 罗伯特·恩格尔(美国)、克莱夫·格兰杰(英国)在处理经济时间序列的两个关键性质:时变波动性和非平稳性时,所开创的统计分析方法。36、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挪威经济学家芬恩·基德兰德和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普雷斯科特,以表彰他们在动态宏观经济学领域中所作的贡献。37、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有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罗伯特·奥曼和美国人托马斯·谢林。瑞典皇家科学院说,两位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因为“他们通过对博弈论的分析加深了我们对冲突与合作的理解”。38、2006年,美国经济学家埃德蒙·费尔普斯。费尔普斯在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对当时盛行的“菲利普斯曲线”理论提出了挑战。39、2007年,美国经济学家莱昂尼德·赫维奇、埃里克·马斯金和罗杰·迈尔森。他们在创立和发展“机制设计理论”方面做出了贡献。40、2008年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克鲁格曼整合了此前经济学界在国际贸易和地理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在自由贸易、全球化以及推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动因方面形成了一套理论。41、2009年 美国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奥利弗·威廉森。奥斯特罗姆因为“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别是对公共资源管理的分析”获奖,威廉森则因为“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别是对公司边界问题的分析”获奖。42、2010年 美国经济学家彼得·戴蒙德和戴尔·莫滕森,以及具有英国和塞浦路斯双重国籍的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季斯。这三名经济学家凭借对“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失业率”理论的进一步分析,摘得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桂冠。43、2011年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克里斯托弗·西姆斯以及纽约大学的托马斯·萨金特。“经济危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政策危机,所以需要研究政策变量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44、2012年,美国经济学家埃尔文·罗斯(Alvin Roth)与罗伊德·沙普利(Lloyd Shapley)因“稳定分配及市场设计实践理论”获得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45、2013年,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马、芝加哥大学教授拉尔斯·皮特·汉森以及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J·席勒因在金融市场、资产价格和行为经济学运行方面的开拓性工作活得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46、2014年,2014年“瑞典国家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当地时间10月13日下午揭晓,让·梯若尔(Jean Tirole)教授获奖。47、2015年,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迪顿(Angus Deaton)因研究消费、贫困和福利而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48、2016年,美国经济学家奥利弗·哈特(Oliver Hart)、本特·霍姆斯特罗姆(Bengt Holmstrom)因其对契约理论(contract theory)做出的贡献荣获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49、2017年,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因其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贡献,荣获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50、2018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诺德豪斯和保罗·罗默因分别将气候变化和整合技术创新纳入长期的宏观经济分析而获得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51、2019年,美国经济学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福特基金会国际经济学教授阿比吉特·班纳吉、法国经济学家,阿卜杜勒·拉蒂夫·贾米尔贫困行动实验室(J-PAL)联合创始人艾丝特·杜芙若和美国发展经济学家,现任哈佛大学发展社团盖茨教授迈克尔·克雷默因在减轻全球贫困方面的实验性做法而获得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诺贝尔经济学奖参考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网-2020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 两名美国经济学家获奖

2018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是谁?

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威廉·诺德豪斯和保罗·罗默。诺德豪斯1941年生于美国阿尔伯克基,目前在耶鲁大学任经济学教授。罗默1955年生于美国丹佛,现任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教授。诺德豪斯的研究与“气候变化”密不可分,涉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他创建了描述全球经济与气候相互作用的定量模型,整合了物理学、化学和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结果。诺德豪斯致力于环境和经济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表明了人类如何忽视不作为所带来的灾难性的高代价。罗默是新增长理论最重要的创建者。由于罗默对新增长理论的贡献,1997年他被《时代》杂志评为全美最有影响的25位人物之一,2000年又当选为美国人文与科学研究院院士。他还曾是美国经济协会执委会委员和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的研究员。目前他是计量经济学学会资深会员和美国国民经济研究所的研究员,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和胡佛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保罗·克鲁格曼称罗默是“20世纪80年代最有影响的经济理论家”。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有哪些?

诺贝尔经济学奖历年得主:1960s1969年拉格纳·弗里希(Ragnar Frisch)挪威人 (1895-1973)简·丁伯根(Jan Tinbergen)荷兰人 (1903-1994)他们发展了动态模型来分析经济进程,前者是经济计量学的奠基人,后者经济计量学模式建造者之父。1970s1970年保罗·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 )美国人 (1915- 2009)他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他的研究涉及经济学的全部领域。1971年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 )乌克兰人,后入美国籍 (1901-1985)在研究人口发展趋势及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1972年约翰·希克斯(John R. Hicks)英国人 (1904-1989)肯尼斯·约瑟夫·阿罗(Kenneth J. Arrow)美国人 (1921- )他们深入研究了经济均衡理论和福利理论。1973年华西里·列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苏联人 (1906-1999)发展了投入产出方法,该方法在许多重要的经济问题中得到运用。1974年弗里德里克·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奥地利人 (1899-1992)纲纳·缪达尔(Gunnar Myrdal)瑞典人 (1898-1987)他们深入研究了货币理论和经济波动,并深入分析了经济、社会和制度现象的互相依赖。1975年列奥尼德·康托罗维奇(Leonid Vitaliyevich Kantorovich)苏联人 (1912-1986)佳林·库普曼斯(Tjalling C. Koopmans)美国人 (1910-1985)前者在1939年创立了享誉全球的线形规划要点,后者将数理统计学成功运用于经济计量学。他们对资源最优分配理论做出了贡献。1976年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美国人 (1912-2006 )创立了货币主义理论,提出了永久性收入假说。1977年戈特哈德·贝蒂·俄林(Bertil Ohlin)瑞典人 (1899-1979)詹姆斯·爱德华·米德(James E. Meade)英国人 (1907-1995)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流动作了开创性研究。1978年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on)美国人 (1916-2001)对于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进行了研究,这一有关决策程序的基本理论被公认为关于公司企业实际决策的创见解。1979年威廉·阿瑟·刘易斯(Sir Arthur Lewis)英国人,后入美国籍 (1915-1991)在发展经济学方面颇有建树,提出了二元经济模型和进出口交换比价模型。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美国人 (1902-1998)在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研究,深入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中应特别考虑的问题。1980s1980年劳伦斯·罗·克莱因(Lawrence R. Klein)美国人 (1920- )以经济学说为基础,根据现实经济中实有数据所作的经验性估计,建立起经济体制的数学模型。1981年詹姆斯·托宾(James Tobin)美国人 (1918-2002)阐述和发展了凯恩斯的系列理论及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宏观模型。在金融市场及相关的支出决定、就业、产品和价格等方面的分析做出了重要贡献。1982年乔治·斯蒂格勒(George J. Stigler)美国人 (1911-1991)在工业结构、市场的作用和公共经济法规的作用与影响方面,做出了创造性重大贡献。1983年罗拉尔·德布鲁(Gerard Debreu)美国人 (1921-2004 )概括了帕累托最优理论,创立了相关商品的经济与社会均衡的存在定理。1984年理查德·约翰·斯通(Richard Stone)英国人 (1913-1991)国民经济统计之父,在国民帐户体系的发展中做出了奠基性贡献,极大地改进了经济实证分析的基础。1985年弗兰科·莫迪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意大利(1918- )第一个提出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设。这一假设在研究家庭和企业储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986年詹姆斯·麦基尔·布坎南(James M. Buchanan Jr.)美国人 (1919- )将政治决策的分析同经济理论结合起来,使经济分析扩大和应用到社会—政治法规的选择。1987年罗伯特·索洛(Robert M. Solow)美国人 (1924- )对经济增长理论做出贡献。提出长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不是依靠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1988年莫里斯·阿莱斯(Maurice Allais)法国人(1911- )他在市场理论及资源有效利用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对一般均衡理论重新做了系统阐述。1989年特里夫·哈维默(Trygve Haavelmo)挪威人 (1911- 1999)建立了现代经济计量学的基础性指导原则。1990s1990年默顿·米勒(Merton H. Miller)美国人 (1923-2000)哈里·马科维茨(Harry M. Markowitz)美国人 (1927- )威廉·夏普(William F. Sharpe)美国人 (1934- )他们在金融经济学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1991年罗纳德·科斯(Ronald H. Coase)英国人(1910- )揭示并澄清了经济制度结构和函数中交易费用和产权的重要性。1992年加里·贝克尔(Gary S. Becker)美国人 (1930- )将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扩展到对于人类行为的分析上,包括非市场经济行为。1993年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C. North)美国人 (1920- )罗伯特·福格尔(Robert W. Fogel)美国人 (1926- )前者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后者用经济史的新理论及数理工具重新诠释了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1994年约翰·福布斯·纳什(John F. Nash Jr.)美国人 (1928- )约翰·海萨尼(John C. Harsanyi)美国人 (1920- 2000)莱因哈德·泽尔腾(Reinhard Selten)德国人( 1930- )这三位数学家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对博弈论和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1995年小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E. Lucas Jr.)美国人 (1937- )倡导和发展了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运用理论,深化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并对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1996年詹姆斯·莫里斯(James A. Mirrlees)英国人(1936- )威廉·维克瑞(William Vickrey)美国人 (1914-1996)前者在信息经济学理论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经济激励理论。 后者在信息经济学、激励理论、博弈论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1997年罗伯特·默顿(Robert C. Merton)美国人 (1944- )迈伦·斯科尔斯(Myron S. Scholes)美国人(1941- )前者对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所依赖的假设条件做了进一步减弱,在许多方面对其做了推广。后者给出了著名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该法则已成为金融机构涉及金融新产品的思想方法。1998年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 )印度人(1933- )对福利经济学几个重大问题做出了贡献,包括社会选择理论、对福利和贫穷标准的定义、对匮乏的研究等。1999年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加拿大人 (1923- )他对不同汇率体制下货币与财政政策以及最适宜的货币流通区域所做的分析使他获得这一殊荣。2000s2000年詹姆斯·赫克曼(James J. Heckman)1944 年生于美国芝加哥,曾就读于科罗拉多学院。1971年获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博士学位。现为芝加哥大学的教授。丹尼尔·麦克法登(Daniel L. McFadden)1937 年生于美国北卡罗来那州的瑞雷,曾就读于明尼苏达大学。1962年获得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学位。现为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教授。在微观计量经济学领域,他们发展了广泛应用于个体和家庭行为实证分析的理论和方法。2001年乔治·阿克尔洛夫(George A. Akerlof )生于1940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教授迈克尔·斯宾塞(A. Michael Spence )生于1943年,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生于1943年,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为不对称信息市场的一般理论奠定了基石。他们的理论迅速得到了应用,从传统的农业市场到现代的金融市场。他们的贡献来自于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部分。2002年丹尼尔·卡纳曼(Daniel Kahneman)1934年出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和公共事务教授。弗农·史密斯(Vernon L. Smith)1927年出生,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和法律教授。传统上,经济学研究主要建立在人们受自身利益驱动并能作出理性决策的假设基础之上。长期以来,经济学被普遍视为是一种依赖于实际观察的经验科学,或者是建立在演绎、推理方法基础之上的思辩性哲学,而不是在可控实验室中进行检测的实验性科学。然而,现在经济学研究越来越重视修正和测试基础经济理论的前提假设,并越来越依赖于在实验室里而不是从实地获得的数据。这种研究源于两个截然不同但目前正在相互融合的领域:一个是用认知心理学分析方法研究人类的判断和决策行为的领域;另一个是通过实验室实验来测试或检验根据经济学理论作出预测的未知或不确定性领域。卡纳曼和史密斯正是这两个研究领域的先驱。卡纳曼因卓有成效地把心理学分析方法与经济学研究融合在一起,而为创立一个新的经济学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其主要研究成果是,他发现了人类决策的不确定性,即发现人类决策常常与根据标准经济理论假设所作出的预测大相径庭。他与已故的阿莫斯·特维尔斯基合作,提出了一种能够更好地说明人类行为的期望理论。2003年克莱夫·格兰杰 (Clive W.J. Granger) 1934年生于英国威尔士的斯旺西,现为英国公民。他1959年获英国诺丁汉大学博士学位,现是美国圣迭戈加利福尼亚大学荣誉经济学教授。罗伯特·恩格尔(Robert F. Engle III) 1942年生于美国纽约的锡拉丘兹,1969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纽约大学金融服务管理学教授。他们分别用“随着时间变化的易变性”和“共同趋势”两种新方法分析经济时间序列,从而给经济学研究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研究人员在进行估量关系、作出预测以及检验经济学理论中的假设时,往往以时间序列,即以按时间排列的观察周期的形式来使用数据。这种时间序列显示了国内生产总值、价格、利率、股票价格等的演变。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两位获奖者发明了新的统计方法来处理许多经济时间序列中两个关键属性:随时间变化的易变性和非稳定性。在金融市场上,随着时间的随机波动,即易变性,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因为股票和各类有价证券的价值取决于易变性的风险。波动可以随着时间发生很大变化:一个波动很大的动荡期后总是一个波动很小的平静期。恩格尔所发明的“自动递减条件下的异方差性”(ARCH)理论能精确地获取很多时间序列的特征,并对能把随时间变化的易变性进行统计模型化的方法进行了发展。现在,他的ARCH模型已经不仅是研究人员不可缺少的工具,金融市场上的分析家也用它来进行资产定价和证券投资风险评估。 大部分整体经济时间序列都有一个随机趋势,一次暂时的失调会产生长期持续的影响。这些时间序列被叫做“非稳定的”序列。格兰杰论证出,当用于稳定时间序列的统计方法运用于非稳定的数据分析时,人们很容易做出安全错误的判断。他的重大发现是,把两个以上非稳定的时间序列进行特殊组合后可能呈现稳定性。格兰杰把这种现象叫作“共和体”。他这一方法在对诸如储蓄和消费的关系、汇率和物价的关系以及短期和长期利率的关系等经济学领域的研究中有着意义非凡的作用。2004年芬恩·基德兰德(Finn E. Kydland),1943年生于挪威。1973年从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圣巴巴拉分校的教授。爱德华·普雷斯科特(Edward C. Prescott),1940年生于美国纽约州。1967年从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普雷斯科特曾先后在宾州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任教,现任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凯瑞(W.P. Carey) 商学院经济学讲席教授,并担任明尼阿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的资深顾问。他在卡内基—梅隆大学任教期间曾担任基德兰德的博士论文导师。他们一是通过对宏观经济政策运用中“时间连贯性难题”的分析研究,为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的实际有效运用提供了思路;二是在对商业周期的研究中,通过对引起商业周期波动的各种因素和各因素间相互关系的分析,使人们对于这一现象的认识更加深入。2005年托马斯·克罗姆比·谢林 (Thomas Crombie Schelling),1921年生于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现任马里兰大学教授。罗伯特·约翰·奥曼(Robert John Aumann),1930年生于德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教授。通过博弈论分析促进了对冲突与合作的理解。2006年埃德蒙德·菲尔普斯(Edmund Phelps) 1933年出生,美国人。菲尔普斯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宏观经济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就业、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储蓄、公债、税收、代际公平、价格、工资、微观主体行为、资本形成、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他最有成就的领域——经济增长问题,被誉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缔造者”和“影响经济学进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菲尔普斯教授最重要的贡献在于经济增长理论。他继罗伯特·索洛之后,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最优化路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增长黄金律”,从而正式确立了经济增长理论。2007年埃里克·马斯金(Eric S. Maskin),1950年出生于美国纽约。1976年获得哈佛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1985至2000年任哈佛大学经济系教授。2003年出任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长,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社会科学部主任。在现代经济学最为基础的领域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包括公共选择理论、博弈论、激励理论与信息理论以及机制设计。被誉当今国际经济学最受尊敬的经济学大师。罗杰·迈尔森(Roger B. Myerson),1951年3月29日生于美国波士顿,美国国籍。1976年获得哈佛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课题为“一种合作博弈理论(A Theory of Cooperative Games)”,对博弈论有深入的研究。著有《博弈论:矛盾冲突分析》(Game Theory: Analysis of Conflict)及《经济决策的概率模型》(Probability Models for Economic Decisions)。里奥尼德·赫维克兹(Leonid Hurwicz) 犹太人,1917年出生于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来到美国。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经济学会院士,总统奖获得者,明尼苏达大学校董事会讲座教授。开始时兴趣主要是计量经济学,对动态计量模型的识别问题作出了奠基性的工作。1947年首先提出并定义了宏观经济学中的理性预期概念。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机制和机构设计以及数理经济学。最重要的研究工作是开创了经济机制设计理论。他曾于1990年由于“对现代分散分配机制的先锋性研究”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2008年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美国经济学家,1953年出生保罗·克鲁格曼是自由经济学派的新生代,他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贸易模式和区域经济活动。2009年奥利弗·威廉姆森(Oliver·Williamson,1932.9.27— ):“新制度经济学”的命名者奥利弗·威廉姆森被誉为重新发现“高斯定理(又译科斯定理)”的人,至少是由于他的宣传功劳,才使高斯的交易费用学说成为现代经济学中异军突起的一派,并汇聚了包括组织理论、法学、经济学在内的大量学科交叉和学术创新,逐步发展成当代经济学的一个新的分支。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奥利弗·E·威廉姆森,以表彰“他对经济治理的分析,特别是对公司的经济治理边界的分析”。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美国公共选择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中文名为欧玲,埃莉诺·奥斯特罗姆1933年出生于美国,现供职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政治经济学家、行政学家和政策分析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获颁200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她对经济治理的分析,尤其是对普通人经济治理活动的研究”。2010s2010年彼得·戴蒙德(Peter Diamond),生于1940年,1960年毕业于耶鲁大学,获数学学士学位;1963年,年仅23岁就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始教学生涯。“市场大部分交易都是为贸易而进行的,当然会出现一些贸易摩擦,买者很难得到想要买的买品,而卖者很难找到消费者。” 彼特-戴蒙德等人所开发的理论是解释了市场上这种冲突。他的理论是远远可以适用于劳动力市场之外其它领域,可以用于整个房地产市场在经济学以及家庭经济学等等。戴尔·莫滕森(Dale T. Mortensen),生于1939年2月2日,美国公民,现任职于美国西北大学。莫滕森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维拉马特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他的学术思想影响了皮萨里迪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戴尔·莫滕森其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劳动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经济理论。“市场大部分交易都是为贸易而进行的,当然会出现一些贸易摩擦,买者很难得到想要买的买品,而卖者很难找到消费者。” 彼特-戴蒙德等人所开发的理论是解释了市场上这种冲突,他们的理论是基于微观经济学理论的,也就是市场合理产出。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他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宏观经济学的多个领域,其中最主要的是劳工、经济增长和经济政策。2011年托玛斯·萨金特 (Thomas J. Sargent, 1943年7月19日-),美国经济学家,擅长于总体经济学、货币经济学、时间序列等领域。他和小罗伯特·卢卡斯、尼尔·华勒斯、罗伯特·巴罗等人同为理性预期革命的重要代表人物,并且是数篇开创性论文的作者。克里斯托弗·西姆斯(Christopher A.Sims)生于1942年10月21日。1989年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埃尔文·罗斯(Alvin E. Roth) 生于1951年12月19日,是一位美国经济学家,目前在哈佛商学院担任经济及工商管理乔治-冈德(George Gund)教授。罗伊德·沙普利(Lloyd S. Shapley) 生于1923年6月2日,美国著名数学家和经济学家,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担任数学和经济系担任教授。在数理经济学与博弈论领域有卓越贡献。在40年代的纽曼(Neuman)和 摩根斯坦(Morgenstern)之后,沙普利被认为是博弈论领域最出色的学者。2013年尤金·法玛(Eugene Fama,1939年2月14日-),生于美国麻塞诸塞州波斯顿,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专长于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与资产定价理论,因提出“有效市场假说”闻名。彼得·汉森(Peter Hansen,1952年出生-),生于香槟伊利诺州,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最主要的贡献在于发现了在经济和金融研究中极为重要的广义矩方法。目前,汉森正利用稳定控制理论和递归经济学理论研究风险在定价和决策中的作用。罗伯特·席勒(Robert J. Shiller,1946年3月26日-),美国经济学家,学者,畅销书作家。他是耶鲁大学亚瑟·奥肯(Arthur M. Okun)经济学教授,也是耶鲁管理学院金融国际中心成员。2014年让·梯若尔(Jean Tirole)1953年8月9日出生于法国,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现担任法国图卢兹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科研所长,同时在巴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担任兼职教授,并先后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担任客座教授。被誉为当代“天才经济学家”。2015年安格斯·迪顿(Angus Deaton),1945年10月19日出生在苏格兰爱丁堡,是一位微观经济学家。 2016年北京时间10月10日,诺贝尔奖经济学奖揭晓,哈佛大学的奥利弗·哈特Oliver Hart和麻省理工的本特·霍姆斯特罗姆Bengt Holmström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们对契约理论做出的贡献。拓展资料:诺贝尔经济学奖(The Nobel Economics Prize),全称是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The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通常称为诺贝尔经济学奖,也称瑞典银行经济学奖。参考资料:诺贝尔经济学奖

尤金·法玛女婿

芝加哥大学的尤金·法玛、拉斯·汉森和耶鲁大学的罗伯特·席勒三人共同获得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法玛是有效场理论的提出者,席勒是有效场理论的反对者。按照诺奖委员会的说法::“他们三位发展出了资产定价研究新方法并将其用于对股票、债券和其他资产价格细节的研究之中。他们的方法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标准。他们的成果不仅给理论研究提供指导,更有助于专业投资应用。”说明这三位获奖者的研究领域相同或相近,是对研究方法的奖励,因此,奖励两个意见相左者不足为奇。


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有哪些?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三位得奖者。阿比吉特·巴纳吉, 1961年出生于印度孟买。1988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他目前是国际经济学教授。埃丝特·迪弗洛,1972年出生于法国巴黎,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阿卜杜勒·拉蒂夫·贾米尔贫困行动实验室联合创始人,目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担任发展经济学教授。迈克尔·克雷默,1964年出生,美国发展经济学家,现任哈佛大学发展社会团盖茨教授。诺奖评选委员会称,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进行的研究,大大提高了人们抗击全球贫困的能力。在仅仅20年的时间里,他们以实验为基础的新方法改变了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现在是一个蓬勃发展的研究领域。2018年的大奖花落经济学家威廉·诺德豪斯和保罗·罗默,以表彰二人将技术创新和气候变化与经济增长相结合。——2017年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因对行为经济学的贡献而获奖。泰勒通过研究和探索有限的理性、社会偏好及缺乏控制力的后果,证明了人类特质是如何影响个人决定,以致影响市场效果的。资料图: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美国经济学家奥利弗·哈特,在颁奖仪式上展示获得奖项。——2016年哈佛大学的奥利弗·哈特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本格特·霍斯特罗姆,因对契约理论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2015年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经济学家安格斯·迪顿因研究消费、贫困和福利方面获得当年诺贝尔经济学奖。——2014年被誉为当代“天才经济学家”的法国经济学家让·梯若尔,以对市场力量与调控领域研究的贡献而获奖,打破了多年来美国经济学家垄断经济学奖的现象。据统计,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81人中,有20多位与中国颇有渊源。

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理由?

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理由:在市场搜寻理论中具有卓越贡献。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学院宣布,美国经济学家彼得·戴蒙德(Peter A. Diamond)和戴尔·莫滕森(Dale T. Mortensen),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季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三位学者分享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三位学者在市场搜寻理论中具有卓越贡献。彼得·戴蒙德(Peter A. Diamond)生于1940年,1960年毕业于耶鲁大学,获数学学士学位;1963年,年仅23岁就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始教学生涯。自1966年起至今,戴蒙德一直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2002至2003年,戴蒙德被推选为美国经济协会主席。上月1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他为美联储委员会理事。据了解,彼得·戴蒙德(Peter Diamond)是世代交叠模型的提出者,社会保障、养老金和税收问题专家。戴尔·莫滕森(Dale T. Mortensen)教授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研究领域集中在劳动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经济理论,尤其是在工作搜寻和失业理论方面颇有造诣,并且将其扩展于劳动调整、研发、个人关联以及劳动再分配等方面的研究。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Pissarides)教授来自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英裔、塞浦路斯籍。

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1、1901年:威尔姆·康拉德·伦琴(德国)发现X射线2、1902年:亨德瑞克·安图恩·洛伦兹(荷兰)、塞曼(荷兰)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3、1903年: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法国)发现天然放射性;皮埃尔·居里(法国)、玛丽·居里(波兰裔法国人)发现并研究放射性元素钋和镭4、1904年:瑞利(英国)气体密度的研究和发现氩5、1905年:伦纳德(德国)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6、1906年:约瑟夫·汤姆生(英国)对气体放电理论和实验研究作出重要贡献并发现电子7、1907年:迈克尔逊(美国)发明光学干涉仪并使用其进行光谱学和基本度量学研究8、1908年:李普曼(法国)发明彩色照相干涉法(即李普曼干涉定律)9、1909年:伽利尔摩·马克尼(意大利)、布劳恩(德国)发明和改进无线电报;理查森(英国)从事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理查森定律10、1910年:范德华(荷兰)关于气态和液态方程的研究11、1911年:维恩(德国)发现热辐射定律12、1912年:达伦(瑞典)发明可用于同燃点航标、浮标气体蓄电池联合使用的自动调节装置13、1913年:卡末林-昂内斯(荷兰)关于低温下物体性质的研究和制成液态氦14、1914年:马克斯·凡·劳厄(德国)发现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15、1915年:威廉·亨利·布拉格、威廉·劳伦斯·布拉格(英国)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研究16、1916年:未颁奖17、1917年:查尔斯·格洛弗·巴克拉(英国)发现元素的次级X辐射特性18、1918年:马克斯·卡尔·欧内斯特·路德维希·普朗克(德国)对确立量子论作出巨大贡献19、1919年:斯塔克(德国)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光谱线的分裂现象20、1920年:纪尧姆(瑞士)发现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及其在精密物理学中的重要性21、1921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国)他对数学物理学的成就,特别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22、1922年:尼尔斯·亨利克·大卫·玻尔(丹麦)关于原子结构以及原子辐射的研究23、1923年: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美国)关于基本电荷的研究以及验证光电效应24、1924年:西格巴恩(瑞典)发现X射线中的光谱线25、1925年:弗兰克·赫兹(德国)发现原子和电子的碰撞规律26、1926年:佩兰(法国)研究物质不连续结构和发现沉积平衡27、1927年:康普顿(美国)发现康普顿效应;威尔逊(英国)发明了云雾室,能显示出电子穿过空气的径迹28、1928年:理查森(英国)研究热离子现象,并提出理查森定律29、1929年:路易·维克多·德布罗意(法国)发现电子的波动性30、1930年:拉曼(印度)研究光散射并发现拉曼效应31、1931年:未颁奖32、1932年:维尔纳·海森伯(德国)在量子力学方面的贡献33、1933年:埃尔温·薛定谔(奥地利)创立波动力学理论;保罗·阿德里·莫里斯·狄拉克(英国)提出狄拉克方程和空穴理论34、1934年:未颁奖35、1935年:詹姆斯·查德威克(英国)发现中子


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名单?

10月11日,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揭晓,3位美国经济学家David Card、Joshua D.Angrist 、Guido W.Imbens共同获得获得这一奖项。历届诺贝尔经济学获奖名单如下:1、1969年 简·丁伯根(荷兰) 拉格纳·弗里希(挪威)发展了动态模型来分析经济进程。拉格纳·弗里希是经济计量学的奠基人,简·丁伯根是经济计量学模式建造者之父。 2、1970年 保罗·安·萨默尔森(美国)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他的研究涉及经济学的全部领域。 3、1971年 西蒙·库兹列茨(美国)在研究人口发展趋势及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4、1972年 约翰·希克斯(英国) 肯尼斯·约瑟夫·阿罗(美国)深入研究了经济均衡理论和福利理论。 5、1973年 华西里·列昂惕夫(前苏联)发展了投入产出方法,该方法在许多重要的经济问题中得到运用。 6、1974年 弗·冯·哈耶克(澳大利亚) 纲纳·缪达尔(瑞典)深入研究了货币理论和经济波动,并深入分析了经济、社会和制度现象的互相依赖。7、1975年 列奥尼德·康托罗维奇(前苏联)创立了享誉全球的线形规划要点; 佳林·库普曼斯(美国)将数理统计学成功运用于经济计量学,对资源最优分配理论做出了贡献。 8、1976年 米尔顿·弗里德曼(美国) 创立了货币主义理论,提出了永久性收入假说。 9、1977年 戈特哈德·贝蒂·俄林(瑞典)、 詹姆斯·爱德华·米德(英国)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流动作了开创性研究。 10、1978年 赫泊特·亚·西蒙(美国)对于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进行了研究,这一有关决策程序的基本理论被公认为关于公司企业实际决策的见解。 11、1979年 威廉·阿瑟·刘易斯(美国) 西奥多·舒尔茨(美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研究,深入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中应特别考虑的问题。 12、1980年 劳伦斯·罗·克莱因(美国)以经济学说为基础,根据现实经济中实有数据所作的经验性估计,建立起经济体制的数学模型。 13、1981年 詹姆士·托宾(美国)阐述和发展了凯恩斯的系列理论及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宏观模型,在金融市场及相关的支出决定、就业、产品和价格等方面的分析做出了重要贡献。 14、1982年 乔治·斯蒂格勒(美国)在工业结构、市场的作用和公共经济法规的作用与影响方面,做出了创造性重大贡献。 15、1983年 罗拉尔·德布鲁(美国)概括了帕累拖最优理论,创立了相关商品的经济与社会均衡的存在定理。 16、1984年 理查德·约翰·斯通(英国)国民经济统计之父,在国民账户体系的发展中做出了奠基性贡献,极大地改进了经济实践分析的基础。 17、1985年 弗兰科·莫迪利安尼(意大利)第一个提出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设,这一假设在研究家庭和企业储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8、1986年 詹姆斯·布坎南(美国)将政治决策的分析同经济理论结合起来,使经济分析扩大和应用到社会—政治法规的选择。 19、1987年 罗伯特·索洛(美国)对增长理论做出贡献,提出长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不是依靠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 20、1988年 莫里斯·阿莱斯(法国)在市场理论及资源有效利用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对一般均衡理论重新做了系统阐述。 21、1989年 特里夫·哈维默(挪威)建立了现代经济计量学的基础性指导原则。 22、1990年 默顿·米勒(美国) 哈里·马科维茨(美国) 威廉·夏普(美国)在金融经济学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 23、1991年 罗纳德·科斯(英国)揭示并澄清了经济制度结构和函数中交易费用和产权的重要性。 24、1992年 加里·贝克(美国)将微观经济理论扩展到对人类相互行为的分析,包括市场行为。 25、1993年 道格拉斯·诺斯(美国)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 罗伯特·福格尔(美国)用经济史的新理论及数理工具重新诠释了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 26、1994年 约翰·纳什(美国) 约翰·海萨尼(美国) 莱因哈德·泽尔腾(德国)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对博弈论和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27、1995年 罗伯特·卢卡斯(美国)倡导和发展了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运用理论,深化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并对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28、1996年 詹姆斯·莫里斯(英国)在信息经济学理论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经济激励理论; 威廉·维克瑞(美国)在信息经济学、激励理论、博弈论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29、1997年 罗伯特·默顿(美国)对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所依赖的假设条件做了进一步减弱,在许多方面对其做了推广; 迈伦·斯科尔斯(美国)给出了著名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该法则已成为金融机构涉及金融新产品的思想方法。 30、1970年 阿马蒂亚·森(印度)对福利经济学几个重大问题做出了贡献,包括社会选择理论、对福利和贫穷标准的定义、对匮乏的研究等。 31、1999年 罗伯特·门德尔(加拿大)对不同汇率体制下货币与财政政策以及最适宜的货币流通区域所做的分析使他获得这一殊荣。 32、2000年 詹姆斯·J·赫克曼(美国)、丹尼尔·L·麦克法登(美国) 发展广泛应用在经济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中对个人和住户的行为进行统计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尤其是,赫克曼对分析选择性样本的理论和方法的发展,麦克法登对分析离散抉择的理论和方法的发展。33、2001年 迈克尔·斯彭斯(美国)、乔治·阿克尔洛夫(美国)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美国)在“对充满不对称信息市场进行分析”领域作出重要贡献。 34、2002年 丹尼尔·卡尼曼(美国) 弗农·史密斯(美国) 在心理和实验经济学研究方面所做的开创性工作。 35、2003年 罗伯特·恩格尔(美国)、克莱夫·格兰杰(英国)在处理经济时间序列的两个关键性质:时变波动性和非平稳性时,所开创的统计分析方法。36、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挪威经济学家芬恩·基德兰德和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普雷斯科特,以表彰他们在动态宏观经济学领域中所作的贡献。37、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有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罗伯特·奥曼和美国人托马斯·谢林。瑞典皇家科学院说,两位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因为“他们通过对博弈论的分析加深了我们对冲突与合作的理解”。38、2006年,美国经济学家埃德蒙·费尔普斯。费尔普斯在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对当时盛行的“菲利普斯曲线”理论提出了挑战。39、2007年,美国经济学家莱昂尼德·赫维奇、埃里克·马斯金和罗杰·迈尔森。他们在创立和发展“机制设计理论”方面做出了贡献。40、2008年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克鲁格曼整合了此前经济学界在国际贸易和地理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在自由贸易、全球化以及推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动因方面形成了一套理论。41、2009年 美国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奥利弗·威廉森。奥斯特罗姆因为“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别是对公共资源管理的分析”获奖,威廉森则因为“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别是对公司边界问题的分析”获奖。42、2010年 美国经济学家彼得·戴蒙德和戴尔·莫滕森,以及具有英国和塞浦路斯双重国籍的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季斯。这三名经济学家凭借对“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失业率”理论的进一步分析,摘得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桂冠。43、2011年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克里斯托弗·西姆斯以及纽约大学的托马斯·萨金特。“经济危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政策危机,所以需要研究政策变量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44、2012年,美国经济学家埃尔文·罗斯(Alvin Roth)与罗伊德·沙普利(Lloyd Shapley)因“稳定分配及市场设计实践理论”获得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45、2013年,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马、芝加哥大学教授拉尔斯·皮特·汉森以及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J·席勒因在金融市场、资产价格和行为经济学运行方面的开拓性工作活得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46、2014年,2014年“瑞典国家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当地时间10月13日下午揭晓,让·梯若尔(Jean Tirole)教授获奖。47、2015年,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迪顿(Angus Deaton)因研究消费、贫困和福利而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48、2016年,美国经济学家奥利弗·哈特(Oliver Hart)、本特·霍姆斯特罗姆(Bengt Holmstrom)因其对契约理论(contract theory)做出的贡献荣获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49、2017年,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因其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贡献,荣获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50、2018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诺德豪斯和保罗·罗默因分别将气候变化和整合技术创新纳入长期的宏观经济分析而获得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51、2019年,美国经济学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福特基金会国际经济学教授阿比吉特·班纳吉、法国经济学家,阿卜杜勒·拉蒂夫·贾米尔贫困行动实验室(J-PAL)联合创始人艾丝特·杜芙若和美国发展经济学家,现任哈佛大学发展社团盖茨教授迈克尔·克雷默因在减轻全球贫困方面的实验性做法而获得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52、2020年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保罗·米尔格罗姆和罗伯特·威尔逊,获奖理由为“对拍卖理论的改进和发明了新拍卖形式”。

诺贝尔经济学奖最年轻获奖者?

诺贝尔经济学奖最年轻获奖者是埃丝特·迪弗洛。2019年10月14日,时年47岁的埃丝特·迪弗洛(Esther Duflo)成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也是继2009年的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后第二位获得该荣誉的女性。她与自己的导师、同事、丈夫阿比吉特·巴纳吉(Abhijit Banerjee)以及另一名经济学家埃丝特·迪弗洛(Esther Duflo)因在“在减轻全球贫困方面的实验性做法”,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这一奖项。不过迪弗洛一开始最青睐的并非经济学,她是一名历史科班毕业生,一度希望在政治领域施展抱负。40岁时她还成为了一名“高龄”未婚妈妈,43岁才和孩子的父亲正式步入婚姻。不过这些都没有妨碍她在自己热爱的研究领域一路披荆斩棘,并摘下耀眼桂冠。2019诺奖得主论题:为什么穷人觉得电视机比食物更重要?迪弗洛于1972年出生于法国巴黎,父亲是一名数学教授,母亲是儿科医生。童年时期,迪佛洛的母亲常去参加医疗人道主义项目。也正是这一经历,在迪佛洛幼小的心中撒下了一颗追求社会公平的种子,为她日后走上发展经济学之路埋下了草蛇灰线。发展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发展中国家” (或者说“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其关心的课题基本囊括了这些国家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所有问题。“我一直想做点对世界有用的事,这种想法来自我母亲。她是名儿科医生,曾为一个小型非营利组织(NGO)工作,这个NGO是为战争儿童难民服务的。她曾前往很多经历战争的国家,回来后她会给我们看幻灯片,让我们了解当地的情况,”迪弗洛2012年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一次采访时说道。虽然拿的是诺贝尔经济学奖,不过迪弗洛并不是一开始就钟情于经济学。从亨利四中毕业后,迪弗洛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主修历史,后在老师启发下才开始涉足经济学。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是一所专门培养学术和政治人士的精英学校。大学第二年时,迪弗洛打算将来成为一名公职人员或进入政府部门工作。转折点发生在大四,当时迪弗洛获得了一个前往俄罗斯莫斯科的机会,一边教授法语,一边为知名经济学家、“休克疗法之父”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担任研究助理。在俄罗斯,迪弗洛很快意识到,作为一名经济学家,她可以同时拥有两个最好的世界:既维持原则,说出心里的想法;若遭到拒绝,也可以回归学术研究;而且经济学家所做的事情非常有意义,甚至有可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一些改变。1994年,迪弗洛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毕业,获得历史和经济学本科学位(Maitrise)。1995年,迪弗洛从DELTA(现为巴黎经济学院)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同年,她进入MIT就读,研究发展经济学。“在法国时,你几乎是被完全忽视的。到了MIT后发现,这里的人完全没有阶层感。即便你只是一个学生,即便你昨天才从法国来到这里,只要你有想说的东西,有想法,人们就会倾听。”迪弗洛在向《金融时报》讲述初到MIT的感受时说道。1999年,在阿比吉特·巴纳吉(Abhijit Banerjee) 和约书亚·安格瑞斯特(Joshua Angrist)的联合指导下,迪弗洛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她留在了MIT任教,并在2002年29岁时被提升为副教授(终身制),成为MIT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2003年,她和导师兼同事的巴纳吉在MIT联合创办了Abdul Latif Jameel贫困行动实验室。两人共同前往印度,通过随机田野实验研究贫困行为,并在2011年合著出版了《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巴纳吉出生于印度孟买,是一名印度裔美籍经济学家。根据他们的研究,许多面临营养困境的人口,并不是真的买不起足够的食物。他们以对印度贫穷人口的调查举例称,根据观察,印度穷人在可支配的钱财增多时,饮食开支水涨船高,却并不单纯增加自己购买食物的数量以满足营养需求,而是倾向于购买更昂贵、更美味的食品。买来的食品从粗粮变细粮,再到糖果一类副食。“随着收入越来越高,印度穷人摄入的卡路里和微量元素反而越来越少了。”他们在书中指出,很多穷人会将积蓄花费在婚葬礼、电视、摩托车、手机上,核心就是让自己的生活少一点乏味。巴纳吉后来也成为迪弗洛的伴侣。2012年,迪弗洛为巴纳吉诞下一子,不过直到2015年,两人才正式结婚。巴纳吉此前曾有一段婚姻,妻子Arundhati Tuli Banerjee是与他一起在加尔各答长大的“青梅竹马”,在MIT教授文学。两人后来离婚,曾共同育有一子(于2016年3月去世,时年25岁)。2019年,迪弗洛与巴纳吉以及另一位科学家、迈克尔·克雷默(Michael Kremer)共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奖官方表示,2019年经济科学奖获得者进行的研究大大提高了我们应对全球贫困的能力。在短短的二十年中,他们基于实验的新方法改变了发展经济学,如今这已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研究领域。

上一篇:深特力股票

下一篇:神雕侠侣手机版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