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鄂

时间:2024-06-23 08:18:52编辑:笔记君

董鄂凉夕的历史原型

历史原型是孝献皇后董鄂氏(董鄂妃)。 孝献皇后(1639年—1660年9月23日),董鄂氏,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鄂硕之女,大将军费扬古之姐。 顺治十三年(1656年),董鄂氏入宫,深受顺治帝宠爱。 同年八月二十五日,封为贤妃。 仅一月有余,顺治帝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理由,晋封她为皇贵妃,升迁速度之快实为少见,其父亦进三等伯。 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去世后追封为皇后,谥号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不附帝谥,是中国最后一位独立谥号的皇后),史称孝献端敬皇后。 清代第一位皇贵妃,唯一一位董鄂氏皇后(追封)。 扩展资料: 顺治帝对董鄂氏的宠爱: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保存了册立董鄂妃为皇贵妃的《诏书》。 按常规,皇帝只有在册立皇后的大礼上,才会颁布诏书公告天下。 董鄂妃享受到这种特殊礼遇,表明她得到了顺治不同寻常的宠爱。 顺治十四年(1657年),董鄂妃生下皇四子,顺治十分欣喜,颁诏天下“此乃朕第一子”,对这个孩子的待遇如同嫡出,大有册封太子之意。 然而这个孩子生下不到三个月就夭折了,顺治下令追封其为和硕荣亲王,为他修建了高规模园寝。 董鄂妃本来就体弱多病,皇四子又百日而殇,这种打击使得她从此一病不起,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董鄂妃香消玉殒,病逝于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年仅22岁。 据福临说,董鄂妃崩时“言动不乱,端坐呼佛号,嘘气而死。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孝献皇后

董鄂究竟是谁

 据《清史稿》后妃传记载,董鄂氏(即董鄂妃)是内大臣鄂硕的女儿,董小宛去世那年,祖籍辽宁的董鄂氏已经年满13岁。

  据考证,董鄂氏在顺治十年入选秀女,被指配给襄亲王。第二年,董鄂氏与襄亲王成婚,那年董鄂氏16岁,襄亲王14岁。襄亲王名叫博穆博果尔,是皇太极的第11个儿子,顺治的同父异母弟弟。

  那么,董鄂氏又怎么会成为顺治的妃子呢?

  据当时在宫中任职的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的笔记记载:“顺治皇帝对一位满籍军人的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爱恋。当这位军人因此事申斥他夫人时,竟被顺治闻知,打了他一个耳光。这位军人于是因愤致死。顺治皇帝就将这位军人的夫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汤若望说的这位满籍军人,就是襄亲王。

  在《玉牒》中可以看到,襄亲王死时才16岁。就在这年8月,顺治宣布立董鄂氏为妃。他让礼部挑选吉日举行典礼,并委派内大臣鳌拜前去告祭襄亲王。毕竟襄亲王尸骨未寒,顺治还是有些心虚吧!

  董鄂氏入宫后,住在承乾宫。

  顺治十三年八月董鄂氏被册立为贤妃,一个多月后顺治又准备立她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

  册立典礼是在当年十二月初六举行的,这一年顺治19岁,董鄂妃18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保存了册立董鄂妃为皇贵妃的《诏书》。按常规,皇帝只有在册立皇后的大礼上,才会颁布诏书公告天下。董鄂妃享受到这种特殊礼遇,表明她得到了顺治不同寻常的宠爱。

  董鄂氏入宫后,与顺治的感情与日俱增。顺治后来在《端敬皇后行状》中回忆:他下朝时董鄂妃总是亲自安排饮食,饭菜做好后更要先品尝。当他批阅奏章时,董鄂妃常陪伴在他身边。更难得的是,她时常劝说顺治,处理政务要服人心,审判案件要慎重。连宫女太监犯错误时,她也往往为他们说情。


董鄂凉夕的历史原型

历史原型是孝献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献皇后(1639年—1660年9月23日),董鄂氏,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鄂硕之女,大将军费扬古之姐。顺治十三年(1656年),董鄂氏入宫,深受顺治帝宠爱。同年八月二十五日,封为贤妃。仅一月有余,顺治帝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理由,晋封她为皇贵妃,升迁速度之快实为少见,其父亦进三等伯。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去世后追封为皇后,谥号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不附帝谥,是中国最后一位独立谥号的皇后),史称孝献端敬皇后。清代第一位皇贵妃,唯一一位董鄂氏皇后(追封)。扩展资料:顺治帝对董鄂氏的宠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保存了册立董鄂妃为皇贵妃的《诏书》。按常规,皇帝只有在册立皇后的大礼上,才会颁布诏书公告天下。董鄂妃享受到这种特殊礼遇,表明她得到了顺治不同寻常的宠爱。顺治十四年(1657年),董鄂妃生下皇四子,顺治十分欣喜,颁诏天下“此乃朕第一子”,对这个孩子的待遇如同嫡出,大有册封太子之意。然而这个孩子生下不到三个月就夭折了,顺治下令追封其为和硕荣亲王,为他修建了高规模园寝。董鄂妃本来就体弱多病,皇四子又百日而殇,这种打击使得她从此一病不起,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董鄂妃香消玉殒,病逝于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年仅22岁。据福临说,董鄂妃崩时“言动不乱,端坐呼佛号,嘘气而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献皇后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妃·夕妍雪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福临

董鄂妃的真实历史是什么?

董鄂妃(1639年——1660年),满洲正白旗栋鄂氏出生,又作董鄂氏,是内大臣鄂硕之女。她在历史上非常有名,尤其是野史中记载颇多,清世祖福临最宠爱的女人,宠冠后宫无人出其左右,当之无愧的一代“倾世皇妃”。顺治十三年时(1656年),17岁的董鄂氏入宫成为顺治帝的妃嫔,直接晋封为“贤嫔”。同年八月,她就被顺治帝立为“贤妃”。没过几个月,顺治帝就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由,晋封她为皇贵妃。身世之争董鄂妃的身世有多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就是正史说,第二种是秦淮八艳之董小宛说,第三种是襄昭亲王博穆博果尔福晋说。顺治帝与董鄂妃之事,历来为世人所瞩目。辛亥革命后,董鄂妃的来历问题,又引起人们的议论。先曾说她是明末秦淮八艳董小宛,后又认为她本顺治弟媳、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福晋。前一种说法属于误解,较快得到澄清,后一种意见则绵延不绝,流传至今。现许多影视,小说都沿用重要这一意见。由于董鄂氏身前身后典礼过于特殊和身上各种谜、扑朔迷离的身世,这也是董鄂妃成为清初风云人物之一。

董鄂妃的真实历史是什么?

历史上的董鄂妃是清朝顺治皇帝的妃嫔,也是顺治帝一生最钟爱的女子,可惜的是红颜薄命,因为董鄂妃的儿子生下来不足百天就去世了,这种打击使得她一病不起,最后因病去世了。 董鄂妃是内大臣鄂硕之女,因为父亲是军官的原因,董鄂妃一家一直都是随军生活,长期在南方的生活,让董鄂妃受到江南汉族文化的影响和熏染,不仅天资聪慧,好读史书,精书法,还有一种独特的风韵温柔。 董鄂妃在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二十五日被册为“贤妃”,仅一月有余,顺治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理由,晋封她为皇贵妃。这样的升迁速度,历史上十分罕见。十二月初六日,顺治帝还为董鄂妃举行了十分隆重的册妃典礼,并按照册封皇后的大礼颁恩诏大赦天下。这一年顺治19岁,董鄂妃18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保存了册立董鄂妃为皇贵妃的《诏书》。按常规,皇帝只有在册立皇后的大礼上,才会颁布诏书公告天下。董鄂妃享受到这种特殊礼遇,表明她得到了顺治不同寻常的宠爱。董鄂妃身后殊荣董鄂氏去世后第三天,即八月二十一日,顺治皇帝谕礼部:“皇贵妃董鄂氏于八月十九日薨逝,奉圣母皇太后谕旨:‘皇贵妃佐理内政有年,淑德彰闻,宫闱式化。倏尔薨逝,予心深为痛悼,宜追封为皇后,以示褒崇。’朕仰承慈谕,特追封,加之谥号,谥曰‘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其应行典礼,尔部详察,速议具奏。”在礼臣们拟议谥号时,“先拟四字,不允。至六字、八字、十字而止,犹以无‘天’‘圣’二字为歉”。顺治欲将太监、宫女30名悉行赐死,“免得皇妃在其他世界中缺乏服侍者”。

关于顺治、董鄂妃的诗词歌赋

顺治写的 《赞僧诗》
其全文如下
天下从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肩难。

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不如不来又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

悲欢离合多劳虑,一日清闲有谁知。

若能了达僧家事,从此回头不算迟。

世间难比出家人,无忧无虑得安宜,

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

五湖四海为上客,皆因夙世种菩提。

个个都是真罗汉,披塔如来三等衣。

兔走鸟飞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

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

禹开九洲汤放桀,秦吞六国汉登基,

古今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

黄袍脱换紫袈裟,只为当年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因何生在帝王家?

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讨几时休,

我念撒手归山去,谁管千秋与万秋。


关于顺治、董鄂妃的诗词歌赋

顺治写的 《赞僧诗》默认分类 2009-04-20 17:03 阅读6 评论0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顺治写的 《赞僧诗》
其全文如下
天下从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肩难。

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不如不来又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

悲欢离合多劳虑,一日清闲有谁知。

若能了达僧家事,从此回头不算迟。

世间难比出家人,无忧无虑得安宜,

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

五湖四海为上客,皆因夙世种菩提。

个个都是真罗汉,披塔如来三等衣。

兔走鸟飞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

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

禹开九洲汤放桀,秦吞六国汉登基,

古今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

黄袍脱换紫袈裟,只为当年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因何生在帝王家?

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讨几时休,

我念撒手归山去,谁管千秋与万秋。顺治为董鄂妃写的《端敬皇后行状》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25610.shtml


董鄂妃生了几个孩子?

董鄂妃亲生的只有一个孩子,顺治十四年十初七日降生,顺治十四年正月二十四日,仅几个月便夭折。1657年,董鄂妃生下皇四子,顺治欢喜至极,为此祭告天地,接受群臣朝贺。举行颁布皇第一子诞生诏书的隆重庆典,对这个孩子出生后的待遇甚至如同嫡出,之后更是大赦天下。皇四子出生时顺治颁行天下的大赦诏书。然而这个孩子生不久就夭折了,后顺治下令追封其为和硕荣亲王,这已经是超越祖制了,丧葬规格逾制,为他修建了高规模园寝,并亲笔写下《皇清和硕荣亲王圹志》,抒发对皇四子的宠爱和痛惜之情。扩展资料:董鄂氏的才学在当时入关之初的满洲世家女中,可谓是寥若晨星,已经熟读经史子集的少年天子,又焉能寻觅到知音,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二十五日董鄂氏被册为贤妃,仅一月有余,顺治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理由,晋封她为皇贵妃。这样的升迁速度,清代历史上十分罕见。十二月初六日,顺治帝还为董鄂氏举行了十分隆重的册妃典礼,更为董鄂氏颁诏大赦天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董鄂妃

董鄂妃生了几个孩子?

董鄂妃亲生的只有一个孩子,顺治十四年十初七日(1657年11月12日)降生,顺治十四年正月二十四日(1658年2月25日)便夭折,追封荣亲王。孝献皇后(1639年—1660年9月23日),董鄂氏,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鄂硕之女,大将军费扬古之姐,顺治十三年(1656年),董鄂氏入宫,深受顺治帝宠爱。同年八月二十五日,封为贤妃。仅一月有余,顺治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理由,晋封她为皇贵妃,升迁速度之快清代少见。其父亦进三等伯,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去世后追封为皇后,谥号: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不附帝谥,是中国最后一位独立谥号的皇后),史称孝献端敬皇后。丈夫: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帝)父亲:董鄂·鄂硕(内大臣)后因皇贵妃的缘故晋封三等伯,鄂硕去世后因其女引用前代皇后之例追赠为侯)继母: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玄孙女,贝子穆尔祜长女,生年与孝献皇后相同)弟弟:董鄂·费扬古,大将军,一等公(以有勇谋著称,能征战又擅长诗词)儿子:顺治十四年十初七日(1657年11月12日)诞下一子,顺治欢喜至极,大赦天下,不料未过数月即次年正月二十四日(1658年2月25日)便夭折,追封荣亲王,丧葬逾制,顺治为爱子亲写墓志铭。养女:柔嘉公主(生父安亲王岳乐)族妹:贞妃董鄂氏,一等阿达哈哈番巴度的女儿。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七日,以身殉世祖死。

董姓的来源和历史

董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世职为姓氏。周朝有大夫辛有二子在晋国任职太史,董督晋国典籍史册,子孙世袭官职,并以官为姓氏,称为董氏。二是赐姓,源于己姓。据说帝舜时有董父精于饲龙,很得赏识,故赐董父以董为姓,其后代亦以赐姓董为氏。三是出自颛顼后代。颛顼后代子孙姓董,名参胡,遂相沿至今。董姓的历史:董姓发源于山东定陶北部、山西西南部、山东平原县一带。秦汉时,董姓在今山西、甘肃、河北、河南分布较为集中。另外,陕西、山东、广东、四川、浙江、湖北、福建、河南等地也有董姓散居。魏晋南北朝时期,安徽、江西、江苏、湖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均有董姓迁徙而来。明清之际,台湾、南洋群岛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已有董姓迁入。今日董姓以河北、山东、山西、云南、辽宁、浙江等省最为集中。董姓历史人物董姓历史人物有董仲舒,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汉武帝举贤良文学之士,他提出“天人三策”,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采纳,为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他的学说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综合在一起,形成封建儒学体系。董其昌,明代著名画家,以他为代表的“华亭派”在山水画方面影响尤大。他还是书画收藏、鉴赏方面的大家。他的画法自成风格:柔弱中有骨力,转折灵动,层次分明,拙中带秀,清隽雅逸。他在篆刻、书法上也有很高造诣。

董姓的来源和历史是什么?

董姓的来源和历史是:董姓出自帝舜赐予颛顼后裔飂之子的姓氏,属于帝王赐姓为氏。相传,颛顼的己姓后裔中有个人叫飂叔安,史书上亦称廖叔安。飂叔安有个儿子叫董父,他对龙的习性很有研究,于是舜帝就任命董父为豢龙氏,让他专门养龙。在董父的精心驯养下,许多龙学会了表演各种舞蹈,帝舜很是喜欢,就封董父为鬷川侯,还赐他以董为姓氏,他的后代就是董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史称董氏正宗。董氏族人大多尊奉董父为得姓始祖。董姓的迁徙:秦汉时,董姓在今山西、甘肃、河北、河南较为集中。另外,陕西,山东定陶、高青,广东广州,四川资阳、德阳,浙江余姚、湖北襄阳、枝江,福建福州,河南禹州、伊川、南阳、开封、杞县、信阳、灵宝等地也散居有董姓族人。后在不断的繁衍过程中,甘肃、山东两地董姓发展成当地望族。这一时期,据史书所载的董姓族人繁衍迁徙情况有:出自晋国太史一支的辛有后裔董狐裔孙董翳被封为翟王。都高奴,后其子孙又迁居陇西,西汉董仲舒为广川人,其曾孙由广川迁至陇西,后人又迁往河东。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百姓四处流散,大举迁往南方,安徽、江西、江苏、湖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均有董姓迁徙而来者。

上一篇:电视剧享受人生

下一篇:动画片偷吃人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