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火星的资料 火星的介绍
1、火星(英语:Mars,拉丁语:Martis)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53%,质量为地球的11%。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橘红色外表是地表的赤铁矿(氧化铁)。我国古书上将火星称为“荧惑星”,西方古代(古罗马)称火星为“玛尔斯星”,在占星学中是十二星座白羊座的独一守护星,并非天蝎座的守护行星。
2、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且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2015年9月28日,美国宇航局公布火星上有少量的水)。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沙尘悬浮其中,每年常有尘暴发生。火星两极皆有水冰与干冰组成的极冠会随着季节消长。
3、与地球相比,火星地质活动较不活跃,地表地貌大部分于远古较活跃的时期形成,有密布的陨石坑、火山与峡谷,包括太阳系最高的山:奥林帕斯山和最大的峡谷:水手号峡谷。另一个地形特征是南北半球的明显差别:南方是古老、充满陨石坑的高地,北方则是较年轻的平原。
4、火星有两个天然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形状不规则,可能是被隔离的矮小行星。在地球,火星肉眼可见,最高亮度可达-2.9等,八大行星中比木星、金星暗。2015年9月28日,美国航天局宣布火星存在流动水。
关于火星的资料有哪些
大小:火星直径为6779千米。命名:古罗马人称火星为“玛尔斯”,是罗马神话中的“战神”,古巴比伦人称其为“红色星球”,在古中国,火星被称为荧惑。位置:火星离地球的最近距离约为5500万公里,最远距离则超过4亿公里。温度:在接受太阳照射的地方,火星的近日点和远日点之间的温差将近160℃。 1、大小:火星直径为6779千米。 2、命名:古罗马人称火星为“玛尔斯”,是罗马神话中的“战神”,古巴比伦人称其为“红色星球”,在古中国,火星被称为荧惑。 3、位置:火星离地球的最近距离约为5500万公里,最远距离则超过4亿公里。 4、温度:在接受太阳照射的地方,火星的近日点和远日点之间的温差将近160℃。 5、大气:火星的大气密度只有地球的大约1%,非常干燥,主要由遗留下的二氧化碳、氮气、氩气、微量的氧气和水汽组成。
关于火星的详细资料
你好,火星(英语:Mars;拉丁语:Martis;天文符号:♂),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水星的第二小的行星,为太阳系里四颗类地行星之一。
欧洲古称火星为“玛尔斯”,古罗马神话中的“战神”,也被称为“红色星球”。古汉语中则因为它荧荧如火,位置、亮度时常变动而称之为荧惑。
其橘红色外表是因为地表被赤铁矿(氧化铁)覆盖,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则与地球相近,但公转周期是地球的两倍。火星亮度最高可达-2.9等,但在大部分时间里比木星暗【摘要】
关于火星的详细资料【提问】
你好,火星(英语:Mars;拉丁语:Martis;天文符号:♂),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水星的第二小的行星,为太阳系里四颗类地行星之一。
欧洲古称火星为“玛尔斯”,古罗马神话中的“战神”,也被称为“红色星球”。古汉语中则因为它荧荧如火,位置、亮度时常变动而称之为荧惑。
其橘红色外表是因为地表被赤铁矿(氧化铁)覆盖,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则与地球相近,但公转周期是地球的两倍。火星亮度最高可达-2.9等,但在大部分时间里比木星暗【回答】
火星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95.3%),既稀薄又寒冷,遍布撞击坑、峡谷、沙丘和砾石,没有稳定的液态水。南半球是古老、充满撞击坑的高地,北半球则是较年轻的低地平原。火星上有太阳系已知最大的山—奥林帕斯山,最大的峡谷—水手号峡谷。火星有两个天然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形状不规则,可能是捕获的小行星。根据观测的证据,火星被观察到类似地下水涌出的现象,南极冰冠有部分退缩,雷达数据显示两极和中纬度地表下存在大量的水冰。
火星有美国宇航局和欧洲发射的四艘在轨环绕探测器,分别是奥德赛号、火星快车号、火星全球勘测者和MAVEN火星探测器,表面有多个美国的火星车,如好奇号、洞察号以及结束任务的火星探路者号、凤凰号、勇气号和机遇号等等【回答】
2021年5月15日,科研团队根据“祝融号”火星车发回遥测信号确认,“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回答】
相对来说非常不错【回答】
希望可以帮到你【回答】
火星为什么叫火星?
火星之所以被称为火星,是因为用天文望远镜观测火星时,发现它整体呈红色,就宛如燃烧的火球,不过火星之所以外表是红色的,是因为其地表上被赤铁矿所覆盖,并不是如同人们所想象的那么炎热,反而极为寒冷,火星常年平均温度在-23℃左右。火星自转轴倾角为25.19度,和地球的相近,因此也有四季,只是季节长度约为两倍。由于火星轨道离心率大约为0.093,使各季节长度不一致,又因远日点接近北半球夏至,北半球春夏比秋冬各长约40天。探测理由:1、火星是地球上人类可以探索的距离较近的行星之一。2、大约40亿年以前,火星与地球气候相似,也有河流、湖泊甚至可能还有海洋,未知的原因使得火星变成这个模样。探索使火星的气候变化的原因,对保护地球的气候条件具有重大意义。3、火星有一个巨大的臭氧洞,太阳紫外线没遮拦地照射到火星上。可能这就是海盗1号、海盗2号未能找到有机分子的原因。火星研究有助于了解地球臭氧层一旦消失对地球的极端后果。4、在火星上寻找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生命的化石,这是行星探测中最激动人心的目的之一,如果找到,就意味着只要条件许可生命就能在宇宙中行星上崛起。
星火是什么意思
星火(xīng huǒ)释义:流星,彗星或小行星因受到摩擦而产生的火光,灰烬产生的小火星,远处的灯光火光,天空的星光,或者其他情况产生的小火花。文法适用:因为星火这种光一闪而逝,常用来形容速度快,或非常紧急的事态。可以用来形容某些事物刚要延伸的初始阶段,或者形容渺小但却很有希望。古代释义:古代星宿名称,为二十八宿中的星宿。相关词语:急如星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满天星火,星火如阑九天星火,星火跳动急于星火,动若星火
火星的特点是什么?
火星的特点是:1、火星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95.3%),既稀薄又寒冷,遍布撞击坑、峡谷、沙丘和砾石,没有稳定的液态水。南半球是古老、充满撞击坑的高地,北半球则是较年轻的低地平原。2、火星上有太阳系已知最大的山—奥林帕斯山和最大的峡谷—水手号峡谷。火星有两个天然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形状不规则,可能是捕获的小行星。3、火星自转轴倾角为25.19度,和地球的相近,因此也有四季,只是季节长度约为两倍。由于火星轨道离心率大约为0.093(地球只有0.017),使各季节长度不一致,又因远日点接近北半球夏至,北半球春夏比秋冬各长约40天。2009年10月26日为北半球春分,2010年5月13日为夏至,北半球处春季。4、火星与太阳平均距离为1.52AU(天文单位),公转周期为687地球日,1.88地球年(以下称年),或668.6火星日。平均火星日为24小时39分35.244秒,或1.027491251地球日。在地球,火星肉眼可见,亮度可达-2.9,只比金星、月球和太阳暗,但在大部分时间里比木星暗。5、火星的轨道是椭圆形。因此,在接受太阳照射的地方,近日点和远日点之间的温差将近160摄氏度。这对火星的气候产生巨大的影响。
火星的特点火星的特点是什么
1、除金星以外,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火星的质量比地球质量小1/9,半径仅为地球半径的1/2左右。
2、火星是唯一能在地球处用望远镜看得很清楚的类地行星。通过望远镜,火星看起来像个橙色的球。随着季节变化,南北两极会出现白色极冠,在其表面上能看到一些明暗交替、时而改变形状的区域。
3、空间探测显示,火星上至今仍保留着大洪水冲刷的痕迹。根据科学家推测,火星上早期曾比现在更温暖潮湿,可能出现过生命。
4、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它与地球有许多相同的特征。它们都有卫星,都有移动的沙丘、大风扬起的沙尘暴,南北两极都有白色的冰冠,只不过火星的冰冠是由干冰组成的。
火星的天文科学小知识有哪些
【 #能力训练# 导语】火星是很多人都熟悉的星球,我们经常可以电视上看到火星的身影。下面是 分享的火星的天文科学小知识有哪些。欢迎阅读!
【火星的科学小知识】
火星是一颗铁绣红色的行星,直径为6794千米,质量是地球的1/9,体积大约为地球的1/7,距离太阳22790万千米,绕太阳一周为687天,自转一周为24小时37分,平均温度为摄氏-23℃。
火星表面的岩石含有较多的铁质。当这些岩石受到风化作用而成为砂尘时,其中的铁质也被氧化成为红色的的氧化铁。由于火星表面非常干燥,没有液态水的存在,这使火星上的砂尘极易在风的吹动下到处飞扬,甚至发展成覆盖全球的尘暴。1971年,当“水手9”号空间探测器飞临火星上空时,就曾观测到一次巨大的尘暴。正是这种反复发作的尘暴,使火星表面几乎到处都覆盖着厚厚的氧化铁砂尘,从而呈现出红色的面貌。
火星(Mars)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天文符号是♂,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我国古书上将火星称为“荧惑”,西方古代(古罗马)称为“战神玛尔斯星”。
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且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前不久,美国宇航局公布火星上有少量的水)。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沙尘悬浮其中,每年常有尘暴发生。火星两极皆有水冰与干冰组成的极冠会随着季节消长。
与地球相比,火星地质活动较不活跃,地表地貌大部份于远古较活跃的时期形成,有密布的陨石坑、火山与峡谷,包括太阳系的山:奥林帕斯山和的峡谷:水手号峡谷。另一个独特的地形特征是南北半球的明显差别:南方是古老、充满陨石坑的高地,北方则是较年轻的平原。
火星有两个天然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形状不规则,可能是捕获的小行星。在地球,火星肉眼可见,亮度可达-2.9等,八大行星中比木星、金星暗。2015年9月28日,美国航天局宣布火星存在流动水。
【火星的基础资料】
火星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
火星直径约是地球的一半,体积为15%,质量为11%,表面积相当于地球陆地面积,密度则比其他三颗类地行星(地球、金星、水星)还要小很多。以半径、质量、表面重力来说,火星约介于地球和月球中间:火星直径约为月球的两倍、地球的一半;质量约为月球九倍、地球的1/9,表面重力约为月球的2.5倍、地球的2/5。
火星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第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相近公转一周则花两倍时间。在西方称为战神玛尔斯星,中国则称为荧惑星因为它荧荧如火,位置、亮度时常变动。其橘红色外表是因为地表被赤铁矿(氧化铁)覆盖,英文里前缀areo-即为火星,火星被认为是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行星。
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沙尘悬浮其中,每年常有尘暴发生。与地球相比,地质活动不活跃,地表地貌大部份于远古较活跃的时期形成有密布的陨石坑、火山与峡谷,包括太阳系的山:奥林帕斯山和的峡谷:水手号峡谷另一个独特的地形特征是南北半球的明显差别:南方是古老、充满陨石坑的高地,北方则是较年轻的平原火星两极皆有主要以水和冰组成的极冠,而且上面覆盖的干冰会随季节消长。
【火星与地球的距离】
近距离约为5500万公里,最远距离则超过4亿公里。两者之间的近距离接触大约每15年出现一次。1988年火星和地球的距离曾经达到约5880万公里,而在2018年两者之间的距离将达到5760万公里。但在2003年的8月27日火星与地球的距离仅为约5576万公里,是6万年来最近的一次。
不过据天文学家推算,在从公元1600年到2400年这800年间,火星与地球的近距离只能排在第三位。根据推算结果,到2366年9月2日,两者之间的距离将为约5571万公里。而到2287年8月28日,两者将更为接近,距离为约5569万公里。
一般来说,火星和地球距离近的年份是最适合登陆火星和在地面对火星观测的时机。
【火星的环境】
火星温度
火星的轨道是椭圆形。因此,在接受太阳照射的地方,近日点和远日点之间的温差将近160摄氏度。这对火星的气候产生巨大的影响。火星上的平均温度大约为218K(开尔文,温度单位,即从绝对零度-273.15℃开始的摄氏度)(-55℃,-67℉),但却具有从冬天的140K(-133℃,-207℉)到夏日白天的将近300K(27℃,80℉)的跨度。尽管火星比地球小得多,但它的表面积却相当于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
火星大气
火星的大气密度只有地球的大约1%,非常干燥,温度低,表面平均温度零下55℃,水和二氧化碳易冻结。在火星的早期,它与地球十分相似。像地球一样,火星上几乎所有的二氧化碳都被转化为含碳的岩石。但由于缺少地球的板块运动,火星无法使二氧化碳再次循环到它的大气中,从而无法产生意义重大的温室效应。因此,即使把它拉到与地球距太阳同等距离的位置,火星表面的温度仍比地球上的冷得多。
火星的那层薄薄的大气主要是由遗留下的二氧化碳(95.3%)加上氮气(2.7%)、氩气(1.6%)和微量的氧气(0.15%)和水汽(0.03%)组成的。火星表面的平均大气压强仅为大约7毫巴(比地球上的1%还小),但它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在盆地的最深处可高达9毫巴,而在奥林帕斯山脉的顶端却只有1毫巴。但是它也足以支持偶尔整月席卷整颗行星的飓风和大风暴。火星那层薄薄的大气层虽然也能制造温室效应,但那些仅能提高其表面5℃的温度,比我们所知道的金星和地球的少得多。
火星的两极永久地被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覆盖着。这个冰罩的结构是层叠式的,它是由冰层与变化着的二氧化碳层轮流叠加而成。在北部的夏天,二氧化碳完全升华,留下剩余的冰水层。由于南部的二氧化碳从没有完全消失过,所以我们无法知道在南部的冰层下是否也存在着冰水层(左图)。这种现象的原因还不知道,但或许是由于火星赤道面与其运行轨道之间的夹角的长期变化引起气候的变化造成的。或许在火星表面下较深处也有水存在。这种因季节变化而产生的两极覆盖层的变化使火星的气压改变了25%左右。(由海盗号测量出)。但是通过哈勃望远镜的观察却表明海盗号当时勘测时的环境并非是典型的情况。火星的大气似乎比海盗号勘测出的更冷、更干。
天文学家开始关注火星
一般来说,天文学是研究行星和恒星的运行规律。
早期的天文学家通过几何数学计算天体的轨道。
波兰的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提出了“日心说”理论。
这打破了托勒密的“地心说”——将地球作为宇宙中心。
后来,天文学家通过使用“ perpicillum”或“ optick tube”证实了哥白尼的理论。 这种放大装置,命名为望远镜,在1600年代开始使用。
到1800年代,科学家们使用越来越强大的望远镜研究了火星,并相信他们看到了运河和海洋,认为火星可能存在比地球更先进的古老文明。
约翰内斯·开普勒 (1571-1630)在他的祖国德国学习数学,同时对天文学感兴趣。
通过仔细观察火星,开普勒发现行星的轨道是椭圆的,而不是完美的圆形。
利用数学知识,他计算出了行星的轨道,开普勒还发明了一种改良的望远镜。
荷兰天文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1629–1695年)是使用不断改进的望远镜研究火星的天文学家之一。
惠更斯勾勒出他在地球上发现的深色区域的图片。
因其形状,它被称为沙漏海。
两个世纪后在改进型望远镜中更清楚地看到,更名为大瑟提斯(Syrtis Major)。
威廉·赫歇尔(William Herschel)(1738–1822)年轻时从他的故乡德国移居英国,并教授音乐。
威廉·赫歇尔还是一位专业的天文学家,制造了自己的望远镜。
他痴迷火星,认为很像地球。 惠更斯和赫歇尔是最早提出火星可能有生物的人。
赫歇尔是光学专业的学生, 他制造了使用大镜子收集星光的望远镜。
他的“反射型”望远镜是当时最好的望远镜,他在1781年发现了天王星。
赫歇尔还对火星进行了研究,他确信火星极地地区有冰,这些冰在夏天部分融化时减少,在冬天冰区面积变大。
火星资料 火星资料介绍
1、火星,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水星的第二小的行星,为太阳系里四颗类地行星之一。欧洲古称火星为玛尔斯,古罗马神话中的战神,也被称为“红色星球”。古汉语中则因为它荧荧如火,位置、亮度时常变动让人无法捉摸而称之为荧惑。
2、其橘红色外表是因为地表被赤铁矿(氧化铁)覆盖,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则与地球相近,但公转周期是地球的两倍。火星亮度最高可达-2.9等,但在大部分时间里比木星暗。
3、火星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既稀薄又寒冷,遍布撞击坑、峡谷、沙丘和砾石,没有稳定的液态水,南半球是古老、充满撞击坑的高地,北半球则是较年轻的低地平原。火星上有太阳系已知最大的山奥林帕斯山,最大的峡谷水手号峡谷。火星有两个天然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形状不规则,可能是捕获的小行星。根据观测的证据,火星被观察到类似地下水涌出的现象,南极冰冠有部分退缩,雷达数据显示两极和中纬度地表下存在大量的水冰。
4、火星有美国宇航局和欧洲发射的四艘在轨环绕探测器,分别是奥德赛号、火星快车号、火星全球勘测者和MAVEN火星探测器,表面有多个美国的火星车,如好奇号、洞察号,以及结束任务的火星探路者号、凤凰号、勇气号和机遇号等等。
5、2021年5月15日,科研团队根据“祝融号”火星车发回遥测信号确认,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火星是什么样子的?
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我国古书上将火星称为“荧惑”,西方古代称为“战神玛尔斯星”。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且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沙尘悬浮其中,每年常有尘暴发生。火星两极皆有水冰与干冰组成的极冠会随着季节消长。与地球相比,火星地质活动较不活跃,地表地貌大部份于远古较活跃的时期形成,有密布的陨石坑、火山与峡谷,包括太阳系最高的山:奥林帕斯山和最大的峡谷:水手号峡谷。另一个独特的地形特征是南北半球的明显差别:南方是古老、充满陨石坑的高地,北方则是较年轻的平原。相关内容解释:火星上也存在大气。其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碳,约占95%,还有极少量的一氧化碳和水汽。 虽然火星大气中的水少得可怜,但科学家们发现,火星上的许多地区有被侵蚀的迹象,而且那纵横交错的河床似乎在告诉我们,火星上曾经有过液态的水,而且水还很多,它们聚集成大大小小的湖泊,甚至海洋。水星的两极被干冰覆盖着,据科学家猜测,下面可能有固态的水源。那就说明可能有生命!火星有两个卫星。靠近火星的一个叫火卫一,较远的一个叫火卫二。由于火星在希腊神话中被看做是战神阿瑞斯,所以天文学家以阿瑞斯的两个儿子——福波斯和德瑞斯命名它的两颗卫星。
火星长什么样
火星的样子是:有橘红色的外观,并且与地球一样,拥有多样的地形,有高山、平原和峡谷,火星基本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火星的北半球是被熔岩填平的低原,南半球则是充满陨石坑的古老高地,而两者之间以明显的斜坡分隔。
古罗马人称火星为“玛尔斯”,是罗马神话中的“战神”,古巴比伦人也称为“红色星球”,因其为红色。在古中国,取其“荧荧如火、亮度与位置变化甚大使人迷惑”之意,命名“荧惑”。《尚书·舜典》记载:“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孔颖达疏:“七政,其政有七,于玑衡察之,必在天者,知七政谓日月与五星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今日则取名“火星”。
火星简介 关于火星介绍
1、火星(英语:Mars;拉丁语:Martis;天文符号:♂),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水星的第二小的行星,为太阳系里四颗类地行星之一。欧洲古称火星为玛尔斯,古罗马神话中的战神,也被称为“红色星球”。古汉语中则因为它荧荧如火,位置、亮度时常变动让人无法捉摸而称之为荧惑。
2、其橘红色外表是因为地表被赤铁矿(氧化铁)覆盖,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则与地球相近,但公转周期是地球的两倍。火星亮度最高可达-2.9等,但在大部分时间里比木星暗。
3、火星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既稀薄又寒冷,遍布撞击坑、峡谷、沙丘和砾石,没有稳定的液态水,南半球是古老、充满撞击坑的高地,北半球则是较年轻的低地平原。火星上有太阳系已知最大的山奥林帕斯山,最大的峡谷水手号峡谷。火星有两个天然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形状不规则,可能是捕获的小行星。根据观测的证据,火星被观察到类似地下水涌出的现象,南极冰冠有部分退缩,雷达数据显示两极和中纬度地表下存在大量的水冰。
4、火星有美国宇航局和欧洲发射的四艘在轨环绕探测器,分别是奥德赛号、火星快车号、火星全球勘测者和MAVEN火星探测器,表面有多个美国的火星车,如好奇号、洞察号,以及结束任务的火星探路者号、凤凰号、勇气号和机遇号等等。
5、2021年5月15日,科研团队根据“祝融号”火星车发回遥测信号确认,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