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并崇尚什么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的主流观点是什么?
重视并崇尚精神生活,是古代思想家们的主流观点。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崇尚“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追求。中国古人在义利观上主张见利思义、以义制利、先义后利,在理欲观上主张导欲、节欲,强调用道德理性和精神品格对欲望进行引导和控制。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首先表现在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古圣先贤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人有道德,有精神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并崇尚精神生活,是古代思想家们的主流观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要求,带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发展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在整个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在世界上素来享有盛誉,在历史典籍里加以明确、历代历朝基本形成共识的内容主要是“仁、义、礼、智、信”五个要素。当然,在传统道德方面还有很多表述,但大部分都包含在这五大要素之中,或者是这五大要素的延伸及发展。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古代儒家提出并归纳的五个最重要的道德要求,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管仲提出了“礼、义、廉、耻”四个道德要素。把“仁、义、礼、智、信”五大道德要素整合在一起加以全面阐述和规范的,是汉代的董仲舒。随着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到魏晋之后,官方、民间出现了道德认识的不同观点、不同主张,对“仁、义、礼、智、信”也进行了多种阐述,进行了新的创造和新的规范。
中国古代思想家各自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1、儒家:孔子,主张“仁爱”,是有等级的爱,主张克己复礼,希望能回到西周的礼乐制度,有教无类,主张勤学而好问。孟子,继承并扩充孔子的言论。主张忠孝义,希望战火不再。荀子,性恶论者,认为人生而恶,只有通过学习礼义等思想,才能渐渐善良。2、道家:老子,主张“无为”、“道法自然”,"反者道之动","负阴而抱阳,知雄而守雌","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最神秘的人,没有人知道他的来历,没有人知道他真正的学说。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时无能为力的。庄子,以无为而有为,认为有无相生,他追求自由,生命的自身乐趣胜过所有名利,他以做官为最不齿最下作的行为。3、墨家:墨翟,同样的神秘人,主张“兼爱非攻”,对于兵法颇有研究。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等。4、法家:商鞅,公孙鞅(一说韩非子),秦国变法大功臣。生性小器,不大方,虽有大抱负大主张,却因为自己的做人失败而造成一定的损失。他以苛法、严法治国,赏罚分明,赏则重赏,罚则重罚,严格规定等级,设军功制。韩非,法家之集大成者,以法治国,法令颇严。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经典原句是什么?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经典原句是:1、古老的中国式人性,最打动人的一点是,真正的中国从不野蛮、不残忍、也不凶恶,没有任何刺激你的东西,如果用一个词形容,则“温顺”。2、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粗糙的,但粗糙中没有粗劣,也许是丑陋的,但丑陋中没有丑恶,也许是庸俗的,但庸俗中没有侵略和喧哗,也许是愚蠢的 ,但愚蠢中没有荒谬,也许是狡猾的,但狡猾中没有狠毒。3、中国人过着一种情感或者人性友爱的生活,一种灵魂的生活,以至于可能优势过分地忽视了这个由身体和灵魂构成的世界上的人维持其感观灵敏性。4、中国人是有着孩童般的精神和成熟头脑的人。5、中国人没有宗教,不是中国人不想要宗教,或者更为正确,因为他们没有感到对宗教的需求,中国的道教和佛教,其寺庙、仪式和典礼的消遣娱乐意味超过了教诲和启迪,它们触动了中国人审美的感觉,胜于触动他们的道德感和宗教事实,它们诉诸于想象力多于人们的精神或灵魂。6、中国人过着一种精神的生活,它不像头脑或智力是一件坚硬、呆板、严格的仪器,用精神去思考,不可能做到像头脑或者智力的思考一样稳定而严格,中国人缺少精确。7、中国人有礼貌,他们知道自己的感受,这使他们很容易对他人的感受表示体谅,中国式的彬彬有礼,不像日本人的礼仪那样经过精心的准备,却令人愉悦。8、中国人有极好的记忆力,他们记忆事情是用心而不是用脑,心灵具有同情的力量,能产生像胶水愉悦的作用,比坚硬而干巴巴的头脑或者智力能更好的保留事物。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要义解读:辜鸿铭学贯中西,号称“清末怪杰”,精通多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他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鉴于上述,辜鸿铭有资格比较东西方文化。他从独特的视角出发,把中国人与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进行了对比,凸显出中国人的特征之所在:美国人博大、纯朴,但不深沉;英国人深沉、纯朴,却不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而不纯朴;法国人没有德国人天然的深沉,不如美国人心胸博大和英国人心地纯朴,却拥有这三个民族所缺乏的灵敏;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了这四种优秀的精神特质。也正因如此,辜鸿铭说,中国人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是“温良”——“那种难以言表的温良”。
辜鸿铭对中国精神的看法是什么?
辜鸿铭中国精神的观点:博大、纯朴、深沉。博大、纯朴、深沉,这就是辜鸿铭先生眼里中国人的精神。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了这三种优秀的精神特质。正因如此,辜鸿铭说,中国人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是“温良”——“那种难以言表的温良”。温良,不是温顺,更不是懦弱。我们中国人之所以有同情的力量,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生活。是一种来自人性深处的情感,是心灵的激情和人类之爱的情感。中国人最美妙的特质是: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它既有成年人的智慧,又能够过着孩子般的生活。辜鸿铭介绍男,外文名Thomson,名汤生,字鸿铭,号立诚,自称慵人、东西南北人,又别属为汉滨读易者。祖籍福建省同安县,生于南洋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他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辜鸿铭翻译了四书之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并著有《清流传》(又名《中国的牛津运动》)和《春秋大义》等书。
中国近代战争都有哪些?
我国近代的著名的战役、战斗
在中国近代历次重大战争中,有一些著名的战役、战斗,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勇于抵抗外来侵略、反对封建压迫和军阀专制的光辉历史。下面依照时间顺序,择要作些简单介绍:
定海之战:指鸦片战争期间中、英两国军队在浙江定海进行的两次战斗。第一次战斗起于1840年7月4日。当时,英军无理要求驻守定海县的清军投降,遭拒绝后出动4艘军舰发起进攻。清军总兵张朝发率水师顽强抵抗,终因船小炮少,力不支敌,致使定海被英军攻陷。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丧师失地的战斗。第二次战斗是在1841年9月底,当时英军为了扩大侵华战争,调集31艘舰船,载陆军2100多人,再犯定海。清军总兵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史称定海三总兵)率守军5000余人与敌血战六昼夜,因组织指挥失误等原因,战斗失利,三总兵先后壮烈殉国,定海再陷。
镇江保卫战:指鸦片战争中清军在镇江抗击英军入侵的一次战役。1842年7月,英军集中舰船72艘、士兵7000余名进攻镇江。驻守城内外的4000多名清军顽强抵抗,与敌人展开了巷战和肉搏战,但由于力量悬殊而最终失利,副都统海龄自杀殉职。此战是英军在鸦片战争期间受挫最大的一战。战后英军抵江宁城下,逼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
金陵之战:指太平天国革命战争中的一次重大战役。1853年2月9日,洪秀全率领太平军10万余人,船万余艘,从武汉顺江东下,连克数城,继而于3月20日攻克了江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金陵,守城的1万多名清军被歼大半。后洪秀全改金陵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起与清王朝南北对峙的太平天国革命政权。
大沽之战: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军在天津的门户大沽口进行的三次抗击英法联军的战斗。1858年4月的第一次大沽之战和1860年8月的第三次大沽之战,清军都失败了,只有1859年6月的第二次大沽之战清军获胜。当时,英、法、美三国以“护送”公使们进京换约为借口出动联军舰队,突然对大沽炮台发动攻击,清军立即开炮还击。经过一昼夜的激战,联军遭到惨败,狼狈撤走。此战击沉击伤英舰艇数十艘,毙伤英、法军592人,这是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军队抵抗外国侵略军所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
镇南关大捷:指中法战争中,清军在广西镇南关(今友谊关)大败法国侵略军的一次作战,当时,在法军直逼广西国门的危急形势下,年近七旬的爱国老将冯子材奉命赴关迎战。1885年3月23日至24日,冯子材设计引诱法军仓促发动进攻,并乘法军千余人侵入关内,千余人屯在关外之际,亲自率军进行反击,歼敌近千人。此战使中法战争发生了全局性的变化,法国茹费里内阁因此倒台。
黄海海战:指甲午战争中中日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一次大海战。1894年9月17日,清北洋海军的12艘军舰护送陆军增援平壤,准备返航时突然遭到日本联合舰队12艘军舰的袭击。双方在黄海北部的大鹿岛附近激战了五个多小时。日海军5艘军舰受重伤,死伤约600人;北洋海军4艘军舰被击沉,多艘军舰艘重伤,死伤近千人。
天津之战:指清军和义和团在天津抗击八国联军入侵的作战。1900年6~7月,八国联军为了打开通往北京的道路,陆续集结1万多兵力,先后侵占了天津大沽炮台、老龙头火车站,接着又以“租界”为据点向天津城内发起进攻。在津的2万多清军和一部分义和团对入侵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打死打伤联军900多人,但由于清朝统治者热衷于议和而力求避战,终于使天津陷入敌手。此战使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以来伤亡最多的一次。
武昌起义:指辛亥革命开始时中国同盟会在武昌发动的一次成功起义。1911年,清政府企图将人民多年斗争争得的铁路修筑权重新拍卖给帝国主义,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武装反抗。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乘机在武昌发动起义。10月10日晚,湖北新军的工程营和辎重营首先发难,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各标营随即奋起参战,攻占了总督署,一夜之间占领了武昌城。汉阳、汉口相继光复。革命党人发表宣言,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号召各省起义,并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湖北都督府,推举第21混成协统领梨元洪为鄂军都督。接着,湖南、陕西、江西等13个省相继响应,形成全国规模的革命高潮,终于推翻了清王朝,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近代的战争客观上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自从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开始一步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1、鸦片战争的胜败反映了当时东西方科技以军事为主的巨大差距,打破了清政府“天朝上国”的美梦,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封建社会危机四伏,促使一批政治眼光比较敏锐的封建知识分子,进一步去探索和寻找中国社会摆脱困境与危机的良策。
2、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产品和对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的收购,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原本占主导地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强烈冲击,中国日益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3、鸦片战争后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对封建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社会矛盾上,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从反封建变为既反封建又反侵略。由此,中国从封建社会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在探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时,有人用指导现在的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
观点来否定过去的社会主义改造;也有人用指导过去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观点来否定现在
的社会主义改革。确实,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从而建立社会主
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改革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二者存在明显的区别。同时,社会主
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具有深层的内在联系,二者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二者
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朝着社会主义方向而奋斗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大胆探索;二者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同样重要。
一、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尽管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实现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
过渡,从而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70年代末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制
度。但是二者的根本目的都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革命,说得准确点,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正是这场社会主义革
命,中国共产党运用政权的杠杆作用领导中国人民对各种非社会主义的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
造,创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新中国,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使人民富裕、国家富强,就
必须利用手中的政权,打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即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和维护这种生产关
系的旧的上层建筑,使被束缚的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因为,尽管当时新民主主义的发展
为中国实现富强之路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和实践条件,但随着土改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我国农村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纷纷呈现在党的面前。农村土改后,出现中农化趋势
,存在土地兼并和雇工现象,初步拉开了贫富差距,阶级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老解放区的
互助组织呈现涣散的状况,因为具备了独立的生产条件的中农愿意单干,不愿参加互相合作
,而不具备生产条件的贫农则希望通过互助合作组织把自己发展起来,产生一种自发的社会
主义的平均思想和依赖国家的情绪,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
在城市,不法资本家为牟取暴利而进行的种种非法活动乃至犯罪活动,严重阻碍了国营经
济的发展。因为,在很多时候,国营经济的发展不可能不同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在资金、原料
、产品销售等许多方面发生矛盾。这一切,都不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因为社会主义工业化
的依靠力量是国营经济。?
归根结底,上述所有一切,实质上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最终结果是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了中国人民实现富裕、强国之路上的绊脚石。如
何解决这种矛盾,打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如何搬走中国人民实现强国之路上的绊脚石
,这成了中国共产党必须考虑的问题。基于这种考虑,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利用手
中的政权,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
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
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正是经过三年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确定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调动了各行各业的积极性,
大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改革同过去的社会主义改造一样,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使中国摆脱贫
穷落后的状态。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问题,这主要是由社会主义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决定的。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变化必然使原来与之大体适应的生产关
系,变得逐渐不适应起来,以致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正如邓小平指出:“如果现在再不
实行改革,我们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文选》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50页。)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里,应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从根本上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发展的具体制度、管
理方式和思想观念,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和文明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和其他体制,邓小
平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发展
要求,同时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领导全国人民“
摸着石头过河”,开始了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也就是说,当代中国的改革不是枝节的、修修
补补式的,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的经济体制,不是仅仅限于某一方面,而是“全方位”
的,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目的同“过去”一样,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
产力。?
社会主义改革是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我们必须纠正一种错误的认识,即认为在
社会主义条件下只存在发展生产力的问题,不存在解放生产力的问题。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错误的。邓小平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
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
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
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
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第370页。)
二、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
的根本性质是相同的
当年的社会主义改造追求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从而建立了社会主义基
本制度。而现在的社会主义改革,允许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实行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试图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意义,从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和建设社会主义
。二者的表面特征是有区别的,但二者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朝着社会主义方向而奋
斗的伟大历史进程的大胆探索,只不过是两个不同阶段的探索,也就是说,二者的根本性质
是相同的。?
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在于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社会主义经济
制度,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建国初期,我们通过没收官僚资
本
而建立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城市已经取得了主导地位,但在广大农村,则没有公有制或
者说很少。从1953年开始,我们通过对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到1956年,我国在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
改造。农村中消灭了富农阶级,农民和手工业者劳动群众个体所有的私有制,基本上转变为
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在城市,民族资产阶级被消灭,工人阶级完全摆脱资本家雇佣劳动的
地位,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
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加上原来的国营经济的巨大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全民所有制和集
体所有制居于绝对优势地位,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剥削阶级,消灭了剥削,按劳分配初步实
现。可见,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已基本建立。?
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基石,而上层建筑一旦建立,又反过来为经济基础服务。社会主义改
造基本完成后,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就是这样的关系。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
次以宪法的形式规定基本政治制度即人民民主专政,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多党合作制。这样的政治制度是经济制度的体现,也是为经济制度服务的。?
社会主义改革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
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基础上逐步展开的,它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基本
制度。?
上世纪70年代末的社会主义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积极参加的一种自觉的行动
。它的
对象不是社会根本制度,而是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的各种体制和观念。其
中心问题不是政权问题,而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改革完
善了社会主义制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改革的对象来看。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改革的对象作了十分明
确的论述。他指出:在我国的经济体制中,在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以及科技、
教育等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这些弊端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我们改革不是
改革
社会主义根本制度,而是改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制。?
第二,从改革的目的来看。邓小平指出,改革的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最终巩固社会
主义制度。因此,我们必须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等进行改革。?
第三,从改革的原则来看。邓小平指出,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坚持两个重要的
原则: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二是共同富裕。可见,改革不可能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三、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
的历史地位是同等重要的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是同等重要的。什么是
社会主义,如何实现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当时不可能有更多的独立思考。但是,具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性。正是由于这种创造性,为20年之后
的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准备。像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国家如何跨过“资本主义
的卡夫丁峡谷”,建立社会主义。这是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必须思考的问题。中国正是
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物质准备。脱胎于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新中国,当时可以用“一穷二白”来形容,毛泽东形象地说:“现在我们能造
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
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文选》第5卷,人民
出版社1977年版,第130页。)虽然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但当
时仅占国民生产总值10%左右的现代工业处在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包围中。帝国主义对我国
实行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在这种特别严峻的情况下,要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就必须尽可能
地发展生产力,必须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1953年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造,不仅改造生
产资料的所有制,而且变革原来的生产关系,大大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这不仅满足了当时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且为以后的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物质前提。?
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剥削阶级,消灭了阶级剥削,初步实现了按劳分配。随着社会主义改造
的完成,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同时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文化制
度集中体现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社会主义
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就担负起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任务。然而,社会主义
制度建立之初那种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基本适应的状况,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不相适
应的一面。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只是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可能的条
件和前提,而要使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必须构筑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体制。社会主义
改革由此应运而生。?
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过去的失误的纠正。社会主义改造使中国迈过
了“卡夫丁峡谷”,实现社会主义。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是有它的不足。在总结了社会
主义改造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一直在思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最后将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
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反思的结果。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在改革中
纠正过去的失误,特别是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发展,就是直接解决社会主义改造的
遗留问题。?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分别体现了以毛泽东、邓小平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第二代
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朝着社会主义方向而奋斗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大胆探索,两个不
同阶段的探索。?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两者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
伟大实践中。我们不能因为社会主义改造中的某些不足,就发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
言论来全盘否定社会主义改造。试想,如果没有“当初”的实践,怎么能够“早知今日”呢
?并且,社会主义改革决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全盘否定,它不过是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上,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再探索。当然,我们更不能用50年代指导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来否定
现在的社会主义改革。
谈谈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一场新的革命。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无论从解放生产力,还是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都是一场新的革命,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是一场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总的目的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
根据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可以得出两条结论:一是不改革没有出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改革;二是以改革为名,改变社会主义性质也没有出路,必须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所担负的任务所决定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改革由农村拉开序幕。在农村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开始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的进程,到20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经初步确立。
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改革的配合。科技、教育、文化体制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都有步骤、有秩序地全面展开,改革触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
改革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它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了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同坚决地推进改革和对外开放分不开的。目前我国改革仍然处于攻坚阶段,要在体制创新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努力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文化体制、卫生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迈出新的步伐,还必须解决不少难度很大的深层次问题。改革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改革推向前进,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体制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100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理论特点文化作为一个历史范畴,虽然有其超越时代的共同性,但作为一定文化的总体而言,总是一定思想下的产物,不同的思想具有不同性质的文化。解放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转型,因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必然带有这个时代的基本特点,它必须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任务,以实体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优点有哪些
1. 务实性。务实的核心是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产物。
2. 时代性。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因此,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即这个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条件下,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新的思想、观点来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3.人民性。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本质特点。这一本质特点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以人民群众为价值主体。二是以人民利益为价值目标。三是以人民赞成为价值尺度。同时,这个理论体系本身也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善于吸收人民的智慧,尊重人民的创造力的结果。
4.开放性。时代在发展,实践在发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进程会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从而呈现出一个个阶段性特征。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辟了这个理论体系的新境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个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这个理论体系的最新内容。时代在发展,实践在发展,理论也在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在今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一代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都将为这个理论体系增添新的内容。
中国古代的时间观点是
《庄子》是一部富有文学色彩的哲学著作,它对时空的定义有很强的哲学意味。《庄子》是从存在的客观性角度出发对时空进行定义的,在其《庚桑楚》篇中,有这样一段话:出无本,如无窍;有实而无乎处,有长而无乎本剽。有所出而无窍者,有实,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这里的“宇”指的是空间,“宙”指的是时间。《庄子》认为,空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它可以容纳一切,但本身却无处安置;时间也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有长度,却无始终。《庄子》的这种做法,是把时空的无限性与其存在的客观性结合起来对时空进行定义。把时间和空间都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进行探讨,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除了对抽象的时空概念进行定义之外,古人更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对时空性质的解说上。这里让我们先来看一下他们对时间性质有什么样的猜测。古人对时间性质的解说,首先表现在他们对时间流逝的连续性的体悟上。早在春秋末年,孔子面对滔滔河水,就有这样的感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者”,指的就是时间。孔子把时间的流逝比喻成河水的奔涌向前,以之说明其连续性和不可逆性,十分贴切。时间的流逝是连续的、不可逆的,同时又是客观的、均匀的,不受外在因素控制。正是由于意识到了这一点,古人产生了“惜时”观念,强调要抓紧时间,把应当做的事情做好。
辜鸿铭中国精神的观点
辜鸿铭中国精神的观点:博大、纯朴、深沉。博大、纯朴、深沉,这就是辜鸿铭先生眼里中国人的精神。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了这三种优秀的精神特质。正因如此,辜鸿铭说,中国人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是“温良”——“那种难以言表的温良”。温良,不是温顺,更不是懦弱。我们中国人之所以有同情的力量,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生活。是一种来自人性深处的情感,是心灵的激情和人类之爱的情感。中国人最美妙的特质是: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它既有成年人的智慧,又能够过着孩子般的生活。辜鸿铭介绍男,外文名Thomson,名汤生,字鸿铭,号立诚,自称慵人、东西南北人,又别属为汉滨读易者。祖籍福建省同安县,生于南洋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他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辜鸿铭翻译了四书之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并著有《清流传》(又名《中国的牛津运动》)和《春秋大义》等书。